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模拟卷2(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模拟卷2(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1.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30 20:0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
一、单选题
1.某同学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滴一滴生理盐水,其作用是(  )
A.使细胞染上颜色 B.防止细胞干燥
C.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D.防止细胞重叠
2.在草原上,下列因素中属于影响牛羊生活的生物因素的是( )
A.空气 B.温度 C.牧草 D.水
3.下图表示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A.a→d→b→c B.a→b→c→d C.a→c→d→b D.a→c→b→d
4.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 B.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只发生在叶片
C.蒸腾作用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D.叶片上下表皮都能进行蒸腾作用
5.如图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具有放大物像的作用
B.为了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结构③
C.③为反光镜,可以调节光线强弱
D.调节结构④可以大幅度上升或下降镜筒
6.窗台上的常春藤向阳一侧比背阴一侧长势茂盛,这一现象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B.能进行呼吸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活需要营养
7.夏日中午12时,由于阳光过强,使气孔关闭,造成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原因是( )
A.吸收不到氧气 B.吸收不到二氧化碳
C.吸收不到水 D.释放不了氧气
8.人类体细胞的细胞核中有46条染色体,在连续进行两次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有( )
A.23条 B.46条 C.92条 D.138条
9.如图为生物实验操作考试时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物像,仔细观察并分析:从像A变成像B是做了怎样的处理(  )
①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②玻片向右下移动了③玻片向左上移动了④把大光圈换成了小光圈⑤把小光圈换成了大光圈⑥转动了细准焦螺旋⑦转动了粗准焦螺旋
A.①②④⑥ B.①③⑤⑦ C.③①⑤⑥ D.①②⑤⑦
10.长在海洋中的海带含碘量比较高,但它还是能够不断从外界吸收碘,这是跟细胞中的哪个结构相关的呢?(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线粒体
11.下列关于植物生活及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植物的生长所需水量相同 B.呼吸作用的实质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植物的导管运输水分和有机物 D.植物生长只需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12.下列现象与生物特征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岸边的柳树长出嫩芽和新叶——生物能繁殖后代
B.鲸浮出水面时产生雾状水柱——生物能进行呼吸
C.树上的麻雀看到游人,拍打着翅膀飞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盛开的桃花,有的粉似朝霞,有的白似雪——生物具有变异现象
13.我们在夏天吃“沙瓤”西瓜时,如果仔细观察“沙瓤”,则可看到“沙瓤”中有许多小颗粒,每个小颗粒实际上都是一个细胞。下列哪一项是该“沙瓤”细胞的特点( )
A.细胞较小,具有较大的液泡和极薄的细胞壁 B.细胞较大,具有较大的液泡但无细胞壁
C.细胞较小,具有较小的液泡但无细胞壁 D.细胞较大,具有较大的液泡和极薄的细胞壁
14.在“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时,看到的菠菜叶横切面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②的细胞内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B.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图中的⑤气孔
C.多数植物的叶片通过上表皮散失的水分比下表皮多
D.图中①的细胞内不含叶绿体
15.下列有关玉米种子结构(如图所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滴加碘液后②部分会变蓝 B.玉米种子结构中③有两片
C.萌发后④发育形成根 D.新植物体的幼体包括①④⑤⑥
二、综合题
16.“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著名词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一现象:
(1)当有人走近时,蛙不再鸣叫,这能体现出的生物的特征是 。
(2)蛙鸣求偶,产卵,经过蝌蚪、幼蛙发育为成蛙,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性,但成蛙的大小和体色又各不相同,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
(3)成蛙能捕食稻田里的害虫,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 。
17.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填写各部分结构名称。(注意:横线上填写名称)
(1)用来调节视野中光线强弱的结构是[⑦] 和[⑩] 。
(2)转动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镜筒可以升降。其中,转动后升降幅度较小的是[ ] ,转动后升降幅度较大的是[⑨] 。
(3)在目镜和物镜中,更接近玻片标本的是[④] 。
18.我们学校有许多花草树木,有时会发现树上有小毛毛虫,小毛毛虫往往被鸟吃了。学校另外一块地里原来种了许多小树苗,过了一段时间,发现里面杂草丛生,长势超过了小树苗。请问:
(1)鸟和毛毛虫之间存在 关系,小树苗和杂草之间存在 关系。
(2)影响我校树木生长的生态因素有 因素和 因素两类,其中,阳光、水、空气等属于 因素。
19.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野外发现了一株植物。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该植 物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图甲是该植株示意图,图乙和图丙分别是该植物叶片横切面和表皮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图甲,请你描述该植物的根系和叶脉:根系为 ;叶脉为 。
(2)移栽这棵植物时,根部要带上一个土坨,目的是 。
(3)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沿着图乙中的[ ] 运输到叶,一部分水分主要被图乙中的[ ] 细胞用于光合作用。绝大部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后者对植物体自身的意义是 。
(4)图乙中的2所示细胞和图丙中的6所示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图乙中的5对应图丙中的[ ] 。
20.实验课上,小良同学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制作图1、图2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的液体是 , 。
(2)图1中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 ,紧贴其内侧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被看清楚的结构是[ ]。细胞中都有一个能被碘液染成深色的结构是 ,它是整个细胞的控制中心。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生活所需的能量都来自“能量转换器”—— 。
(3)小良同学继续用洋葱的根尖细胞制作临时装片,用碱性染料对染色体进行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如下图3。
①染色体由 和 组成。通过对装片的观察,图3所示区域属于 组织。
②已知洋葱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16条,新产生的细胞内染色体数应为 条。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分析】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步骤包括: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取材:用牙签在口腔内侧轻刮几下(操作前请漱口),并将之涂抹在生理盐水滴中;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水滴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至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
【详解】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由于生理盐水的渗透压与人体血浆的渗透压相等,人体细胞处在这样的液体环境中,细胞的形态、功能可以保持正常,如果处在清水中,人体细胞会吸水涨破,由此可知,某同学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滴一滴生理盐水,其作用是维持细胞正常形态,C符合题意。
故选C。
2.C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草原上的A空气、B温度、 D水都属于影响牛羊生活的非生物因素;而C牧草属于影响牛羊生活的生物因素,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区分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3.C
【分析】题目考查植物细胞分裂过程,据此答题。
【详解】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是: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故选C。
【点睛】掌握植物细胞分裂过程是解题关键。
4.B
【分析】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有重要的意义,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避免灼烧;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因此蒸腾作用对植物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会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详解】A.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A正确。
B.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幼嫩的茎也能进行蒸腾作用,B错误。
C.植物的蒸腾作用会散失大量的水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有利于植物的生长,C正确。
D.植物体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门户”是气孔,气孔分布在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下表皮气孔较多,因此叶片上下表皮都能进行蒸腾作用,D正确。
故选B。
【点睛】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的知识是中考的热点内容,要注意理解和掌握,并会灵活答题。
5.B
【分析】图中的①目镜、②物镜、③反光镜、④粗准焦螺旋、⑤细准焦螺旋。
【详解】A.①目镜、②物镜具有放大物像的作用,A正确。
B.为了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结构⑤细准焦螺旋,B错误。
C.③为反光镜,可以调节光线强弱,视野中光线强用平面镜,光线弱用凹面镜,C正确。
D.调节结构④可以大幅度上升或下降镜筒,调节结构⑤可以小幅度上升或下降镜筒,D正确。
故选B。
6.C
【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窗台上的常春藤向阳一侧比背阴一侧长势茂盛,是常春藤对光的刺激的反应,说明生物具有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性,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7.B
【详解】试题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思考作答.
解:由分析可知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而二氧化碳是通过叶片的气孔进入的,水是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因此夏日中午12时,由于阳光过强,使气孔关闭,就会影响二氧化碳的进入,从而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造成光合作用的速率下降.故B是正确的.
故选B
考点: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
8.B
【分析】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详解】细胞分裂形成的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原细胞相同,因此“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那么人的一个体细胞经过两次分裂后”,每个新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
故选B。
9.C
【解析】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实物的倒像,在显微镜下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分析图示可知:A图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只有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才能使得物像到达视野的中央。B图比A图体积大,故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光线会变暗,把小光圈换成大光圈,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图像变清晰。
【详解】从图中可看出,A物像原来在视野的左上方,而B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在A图中物像位于视野的偏左上方,应该③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下方移动移到视野的右下方。A图中的细胞体积小,而B图中细胞的体积大。故而由A变成B是由①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当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窄,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得很暗,需要调节光圈,⑤把小光圈换成了大光圈或用凹面的反光镜使视野变得亮一些。低倍镜换高倍镜是通过转动转换器来完成的。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只是有点模糊,一般⑥转动细准焦螺旋就能使用物像更加清晰。因此,仔细观察并分析:从像A变成像B是做的处理是:③玻片向左上方移动了→①低倍镜换成高倍镜→⑤把小光圈换成大光圈→⑥转动了细准焦螺旋。
故选C。
【点睛】解本题时,要注意换高倍镜会出现以下问题:一是视野会变窄,二是视野会变暗,三是视野会变模糊。针对以上问题思考操作步骤。
10.B
【分析】细胞膜具有保护,控制细胞物质的进出作用。
【详解】海带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碘这种营养物质,而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对细胞有用的物质可以进入,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进入,导致海带细胞内外碘的浓度相差较大。使海带能够吸收海水中的碘元素,B正确。
【点睛】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并具有保护作用。
11.B
【分析】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导管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能运输有机物。植物生长需要量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不同植物的生长所需水量是不相同,同一植物不同的生长期需水量也不相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
【详解】不同植物的生长所需水量是不相同,同一植物不同的生长期需水量也不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呼吸作用的实质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故B符合题意;植物的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故C不符合题意;植物生长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此外还有钙、磷,钼、镁,硼等,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植物生活及发育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A
【分析】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详解】A.岸边柳枝发出嫩芽,并有新叶长出,表明生物能够生长,A错误。
B.鲸需氧时常露出水面进行换气,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这说明鲸具有新陈代谢(呼吸)的生物特征,B正确。
C.树上的麻雀看到游人,拍打着翅膀飞走了,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正确。
D.盛开的桃花,有的粉的似霞,有的白的似雪,体现了生物具有变异现象,D正确。
故选A。
13.D
【解析】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叶绿体等组成,营养物质主要位于液泡中。
【详解】A.细胞极小,一般用肉眼不能看到,但也有少数细胞很大,能用肉眼看到,如西瓜中的“沙瓤”细胞,有细胞壁和较大的液泡,故A不符合题意。
B.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壁,西瓜的“沙瓤”细胞是植物细胞,也具有细胞壁,只不过细胞壁极薄,故B不符合题意。
CD.西瓜中贮藏有许多糖类等甜味物质,这些物质主要储存在液泡中,故“沙瓤”细胞中有很大的液泡。“沙瓤”中有大的液泡,含有大量折光物质,看上去亮晶晶的,大液泡也是成熟西瓜的标志,且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4.C
【分析】分析图片信息可知:①上表皮,②栅栏组织,③叶脉,④海绵组织,⑤气孔。
【详解】A.叶肉的②栅栏组织靠近上表皮,栅栏组织含有大量的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A正确。
B.⑤气孔被称为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构成,气孔开闭受保卫细胞控制,B正确。
C.多数植物叶片上气孔分布的特点是:下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上表皮多。由于上表皮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温度比下表皮相对较高,叶片中的水分比较容易从上表皮的气孔散失。气孔作为蒸腾作用水分出入的门户,如果水分蒸发过多,尤其是炎热的夏季,会让植物萎蔫甚至死亡,所以多数植物叶片的气孔下表皮多,C错误。
D.①表皮细胞是无色透明的,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具有保护作用,D正确。
故选C。
15.A
【分析】玉米是单子叶植物,其种子中只有一片子叶,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图中①是果皮和种皮,②是胚乳,③是子叶,④是胚芽,⑤是胚轴,⑥是胚根。
【详解】A.玉米是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上滴加碘液,②胚乳部分会变蓝,说明胚乳内含有淀粉,A正确。
B.玉米种子的③子叶1片,是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B错误。
C.玉米种子萌发后⑥胚根发育形成根,C错误。
D.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包括③是子叶,④是胚芽,⑤是胚轴,⑥是胚根,D错误。
故选A。
16.(1)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2) 生长和繁殖 变异的特征
(3)营养
【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详解】(1)当有人走近时,蛙不再鸣叫了,这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2)雄蛙鸣叫求偶,然后抱对,产下受精卵,受精卵孵化成蝌蚪,蝌蚪发育为幼蛙,最后发育为成蛙。这是青蛙的生殖发育的过程,这体现了生物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征。但是成蛙的大小、体色又各不相同。这体现的是个体间的差异,反映了生物具有变异的特征。
(3)成蛙是消费者,靠摄食获得营养。因此,成蛙能捕食稻田里的害虫,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17. 遮光器 反光镜 细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 物镜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包括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如图机械部分包括:镜座、 镜柱、 镜臂、②镜筒、⑤载物台、⑥压片夹、⑨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⑦遮光器、③转换器;光学部分:①目镜、④物镜、⑩反光镜。
【详解】(1)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所以用来调节视野中光线强弱的结构是⑦遮光器和⑩反光镜。
(2)转动⑨粗准焦螺旋和 细准焦螺旋,镜筒可以升降。其中,转动后升降幅度较小的是 细准焦螺旋。转动后升降幅度较大的是⑨粗准焦螺旋。
(3)在①目镜和④物镜中,更接近玻片标本的是④物镜。
18. 捕食 竞争 生物 非生物 非生物
【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合作、共栖、共生、寄生、捕食、竞争。
【详解】(1)从例子可以看出:树上的小毛毛虫被鸟类吃了,说明毛毛虫和鸟类之间是捕食关系;由于种小树苗的地方杂草丛生,影响了小树苗的生长,说明杂草和小树苗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2)生物生存的环境不仅是指生存的地点还包括周围影响其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因此,影响我校树木生长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毛毛虫、杂草,其中,阳光、水、空气等属于非生物因素。
【点睛】考查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生物的因素。
19. 直根系 网状脉 保护幼根和根毛 3 叶脉 2 叶肉 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线粒体 8 气孔
【分析】观图可知:乙图中,1是上表皮、2是叶肉、3是叶脉、4下表皮、5是气孔,丙图中6是表皮细胞、7是保卫细胞、8是气孔。
【详解】(1)根系是一株植物上所有根的总和。主要由主根和侧根组成的根系叫直根系,主要由不定根组成的根系叫须根系。由图甲可见:该植物的根系是直根系,叶脉是网状脉,属于双子叶植物。
(2)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的根毛。移栽植物时,往往会造成幼根和根毛受损,而使植物吸水的功能大大下降,造成植物萎蔫或死亡。所以移栽时,需要带大的土坨,目的是减少幼根与根毛的损伤,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根的吸水能力,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3)叶脉具有支持和输导的作用,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向上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向下运送有机物。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沿着图乙中的[3]叶脉运输到叶,叶肉细胞掌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即一部分水分主要被图乙中的[2]叶肉细胞用于光合作用,绝大部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这个过程称为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意义是促进自然界的水循环,对植物自身来说,可以产生蒸腾拉力,促进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4)乙图中的2是叶肉细胞,含有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图丙中的6是表皮细胞,无色透明,无叶绿体,所以图乙中的2所示细胞和图丙中的6所示细胞都只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图乙中的5对应图丙中的[8]气孔,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可以张开或关闭,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保卫细胞控制气孔开闭。
【点睛】掌握叶片的结构和功能是关键。
20.(1) 清水 生理盐水
(2) 细胞壁 ② 细胞核 线粒体
(3) DNA 蛋白质 分生 16
【分析】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详解】(1)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绿色部分含有),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据图可知,表示洋葱表皮细胞的是图1;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是图2。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往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因为人体的组织细胞生活在0.9%的生理盐水中,可使它保持原有的形态。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往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清水,目的也是维持细胞原有的形态。
(2)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能维持细胞形状。②细胞膜是紧贴在细胞壁上的一层透明且极薄的膜,具有控制进出的作用,使有用的物质不能任意的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在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④细胞核是生命活动控制中心。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叶绿体是绿色植物所特有的;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3)①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分子组成,DNA是最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通过对装片的观察,图3所示区域为根尖分生区细胞,属于分生组织。
②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前,染色体会进行复制,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洋葱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16条,新产生的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应为16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