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愿,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23年10月21日,哈尔滨迎来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持续低温天气下,道路极易结冰,出行应注意安全
B.冬季燃煤取暖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大气污染物
C.雪天室内昏暗,需要开灯照明,电灯通电发光照明属于物理变化
D.雪后空气清新,心情舒畅
2.化学实验一定要以安全为前提。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向燃烧酒精灯内添加酒精B.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C.吸取液体药品D.固体粉末药品的取用
3.下列图示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以防腐B.检验氧气
C.医疗急救
D.疏在氧气中燃烧
4.下图所示物质的应用错误的是()
A.氮气用于航天
B.稀有气体用于飞艇C.氧气用于炼钢
D.石墨制作铅笔芯
5.下列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银白色固体变成红色固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黑色固体燃烧发白光
D.石灰石和足量稀盐酸反应时:白色固体逐渐减少,其表面有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产生
6.下列应用及符号表达式符合题意且书写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b02MnO2
业+02
分解反应
B.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P+02
点燃,P205
化合反应
C.硫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2点燃,
S02
化合反应
D.工业制氧气:
e0202◆
H20+02
分解反应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空气的成分按质量分数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
B.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种草,可以保护空气
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资源
D.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钢瓶里
8.将高锰酸钾和氯酸钾混合物加热至完全反应(反应物耗尽),剩余固体中物质的种类为(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9.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已完成装置气密性检查)①在集气瓶
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②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③点燃燃烧匙内
的红磷后,慢慢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现象:④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
观察现象。其中有错误的实验步骤是()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0.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以下步骤:①加热药品②停止加热③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将药品装入试管中并把装置安装好⑥收集气体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A.④⑤①⑧②③
B.④⑤①⑥③②
C.⑤④①⑥②③
D.⑤④①⑥③②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D.氧化反应都发光、放热
12.下列相关事实用粒子的知识解释正确是(
选项事实
解释
A
氧气有氧化性
氧分子有氧化性
B
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
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
分子之间间隔遇热变大
D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水分子间隔变大且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13.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1
方法2
五氧化二磷和
取样,分别加入试管中加热足
取样,观察颜色
A
氯酸钾
够长时间,伸入带火星的木
条,观察现象
B
取样,分别加入试管中,再加
水和疏酸铜溶液
观察颜色
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
空气和二氧化碳
分别插入带火星的小
分别通入水中,观察现象
木条
D
木炭粉和铁粉
观察颜色
点燃观察现象
14.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