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综合素质评价
(限时:15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8 分)
1. 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张皇(huánɡ) 炊事员(chuī) 精兵减政(zhènɡ)
B. 沸腾(ténɡ) 手榴弹(liú) 豆蔻年华(kòu)
C. 急遽(jiù) 泪潸潸(shān) 热泪盈眶(kuànɡ)
D. 缥缈(piāo) 赤裸裸(luǒ) 投笔从戒(rónɡ)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 晚上,能歌善舞的傣族姑娘就聚集在寨子里的公用竹楼上尽情地欢舞。
B. 这群豆蔻年华的小伙子无忧无虑,脸上总带着灿烂的笑容。
C. 他在家里翻箱倒柜地找了一遍,还是没有找到那张珍贵的邮票。
D. 王老师的语文课精彩生动,同学们始终全神贯注,生怕漏听了什么。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虽然他经常跟我说想出去旅游,但我不知道他想去哪里旅游?
B.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等……
C. 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D. “人不可有傲气,”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但不可无傲骨”。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
A. 最近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
B. 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以及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
C. 通过参加本学期的课外阅读活动,使我对经典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D. 学习成绩能否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5. [2023·淄博临淄区第三中学月考] 对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拟人)
B.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反问)
C. 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比喻)
D. 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排比)
6. [2023·烟台福山区期中]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腊八粥》和《那个星期天》都是从小孩的视角观察生活、叙述故事。《腊八粥》描写的是充满温情和童趣的民俗生活图,《那个星期天》细腻地表现了孩童世界与成人世界存在的鸿沟。
B. 《寒食》《十五夜望月》都是七言绝句,都与传统节日习俗有关。
C.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孟子,春秋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D. 李贺,字长吉,唐代诗人。于谦,字廷益,明代政治家、军事家。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7.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①冷门书之旅,既是知识结构的不断补充。
②它是之前阅读经验的一次提升。
③更是个性的发现之旅。因此有趣的并非是我们错过了什么。
④而是面对躲在暗处的千万本冷门书,为什么偏偏是这些书被我们发现。
⑤阅读是狩猎,是神游,是知识拼图。最好的冷门书应该是阅读中的转折点。
⑥更是未来阅读之旅的一次开启。
A. ⑤②⑥①③④ B. ⑤①⑥②③④
C. ⑤④①⑥③② D. ⑤②③⑥①④
8. [2023·淄博临淄益中外国语学校月考] 阅读《鲁滨逊漂流记》选段,回答问题。(5 分)
我现在开始认真考虑我的状况和处境。我一一记下我经历的事情……拿我的凶险遭遇同吉利的作个对比,从中我可以找出一些事情来分辨出我的情况还不是糟糕透顶的。我按照簿记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毫无偏见地如实记录我所遇到的舒心事和我所经受的痛苦:
坏事:
我被抛弃在一座可怕的荒岛上,没有丝毫得救的希望。
我被单独挑出来,可以说是与世隔绝,受尽苦难。
我被从人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孤独的人,一个人类社会的被放逐者。
……
好事:
但是我还活着,没有同我的伙伴们一样被淹死。
但是,我免于死亡,而船上其他人员都已丧命。上天既然创造了一个奇迹,救了我的命,也就有可能使我摆脱现状。
但是,我在这片没法维持生计的荒芜的土地上既没有挨饿,也没有奄奄待毙。
……
(1)鲁滨逊在荒岛上为了生存还做了其他事情,请联系全书内容,选择你知道的两件事情,简要概括出来。(2 分)
(2)从鲁滨逊所列的“账单”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3 分)
9. 默写。(7 分)
(1)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_______。(《迢迢牵牛星》)
(2) 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3)书到用时方恨少,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唐代诗人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间接描写月光皎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马诗》中表现作者热切期望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和不遇于时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综合性学习。(5 分)
材料一:某中学准备开展“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主题班会,对全校同学做了中学生了解英雄人物情况的问卷调查,以下是调查结果的数据统计:
材料二:《现代汉语词典》第7 版中对“英雄”的解释有:①本领高强、勇武过人的人。②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敬的人。③属性词。具有英雄品质的。
(1)请简要概括材料一中图表的主要信息。(2 分)
(2)如今,全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请你举出当代英雄的一个例子。(3 分)
二、阅读理解(32 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4 分)
春日杂咏
高 珩
青山如黛①远村东,嫩绿②长溪柳絮风。
鸟雀不知郊野好,穿花翻恋小庭中。
【注释】①黛:古时妇女用来画眉的一种青黑色的颜料,这里形容远处青山呈现出黛绿般的颜色。②嫩绿:浅绿色。
1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12. 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2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1 分)
韩生料秦王
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下令猎于北郊。前日,民皆徙避之。有韩生者止之曰:“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心忧之,必不出。”已而果然,或问之曰:“吾宿卫①王宫,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子何以知之?”韩生曰:“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②,吾登丘而望王宫之上,三日不见纸鸢矣,是以知之。” (有删改)
【注释】①宿卫:在宫禁中值宿警卫。②纸鸢(yuān):风筝。
1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 ( )
(2)王心忧之 ( )
(3)或问之曰 ( )
(4)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 ( )
14. 下列句子中的“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3 分)
A. 有韩生者止之曰 B. 王之爱子病三日矣
C. 虽与之俱学 D. 思援弓缴而射之
1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子何以知之?
16.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2 分)
A. 遇事要勤学好问。 B. 遇事要集思广益。
C. 要善于见微知著。 D. 君王要体恤民情。
(三)[2022·肥城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0 分)
当你开始认真做一件事的时候
沈原生
①小时候妈妈多次让我当众背诗,我强行不理伤了她的面子后,她对我就只有四个字:拿不出手。在我们家,拿得出手的,是成绩优秀的弟弟沈原飞。妈妈常说,双胞胎嘛,大概聪明都让其中一个占去了。起初我还和她争辩几句,被打击了几次后,也就歇了这份心。
②这一切的改变,是在七年级暑假,邵老师派给我一份工。
③邵老师想做一个关于学生课外阅读的报告,去学校图书馆调取数据,发现借阅量最大的,一个是我,一个是我弟弟。这让他既高兴又恼怒:高兴的是,这俩都是他的学生;恼怒的是,一学期竟然看这么多闲书。于是,他让我俩去办公室。
④他指着阅读书目的单子说:“你俩看的书挺多啊。”沈原飞看了我一眼,极没有义气地说:“老师,这都是我姐姐看的,我的借阅证从没有到过我手上。”
⑤各科成绩平平的我,语文也不例外,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作文这一项。邵老师半天没说话,过了好久,才说了半句:“沈原生,你……”估计真是把他气着了。
⑥期末家长会上,邵老师对妈妈说,要聘请我去给他做助手,按小时结算报酬。妈妈站在走廊,对邵老师说:“原生?原飞不行?”“不行,第一是沈原生,第二也是她。”我知道邵老师是开玩笑的,可对我来说,这是很难得的一次肯定。
⑦我接下了这单活儿,心有忐忑地接受一项项分配。有天,邵老师拿着我的借阅明细单问:“天文、军事、文学……这么杂,你都看了?”
⑧ “不能叫看了,应该是都翻了,有兴趣的我就细看,没有兴趣的就略过。”我小声回答。
⑨ “这么多,就是翻,也很占时间啊。”
⑩ “我看书很快,而且很多故事不用细看,看了开头就能知道结尾。”我直白地说。
邵老师笑了笑,说:“你倒是不谦虚,那你就把每种杂志的内容做个概要吧……”
这完全是我平时驰骋的疆域,很快我就整理出一沓资料。
在那之前,虽然我借了很多书刊,但并没有倾注太多心血,更像是为了逃避学习、成长而选择了看书。在校对资料时,我第一次如此耗费心血地去做一件事,一字一字,一段一段,核实查证,修改完善,像进入了无人之境一般……邵老师看了我交去的资料,说:“你看你认真做一件事的时候,不是做得很好吗?”
结束了这份短期工,我神采飞扬地走在路上。比起领到报酬,我更在意的是告别时邵老师对我说的话:“你可别浑浑噩噩的,辜负了你的能力。”
如果成长里真有分水岭的话,那么这大概就是那道线了。我还是那个普通的女生,可有很多东西不一样了。从我不再浑浑噩噩那天起,我就自己掌了舵,扬了帆,不再是原来那个自卑怯懦又敏感的我了。
(有删改)
17. 根据文章内容,在横线上将“我”的成长历程补充完整。(2 分)
不爱表现,默认普通→(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受任务,发挥所长→(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阅读下面的句子,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 分)
这完全是我平时驰骋的疆域,很快我就整理出一沓资料。
19. 第 段中的“分水岭”具体指的是哪件事?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2 分)
20.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邵老师在引导学生成长方面有哪些独到之处。(3 分)
(四)[2022·莱西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 分)
材料一:
一书,一椅,一人,一隅。这样的场景,随着移动互联和电子阅读的飞速发展,似乎渐行渐远。《2019-2020 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显示,2019 年新开书店超过4000 家,是关闭书店数量的8 倍左右,实体书店呈现蓬勃增长之势,说明许多人依然爱读纸质书。
纸质书承载的人文质感,翻阅、流转间的温馨回忆仍无可取代。多少人去书店、书市的乐趣就是淘书,翻捡的哗啦声耳边作响,淡淡的油墨香扑鼻而来,踏破铁鞋后“捡到了宝”多么惊喜。又或者,无意间瞥到一本书,读了开头就停不下来,干脆耗上半天一鼓作气读完。
在纸质阅读里,书籍的使用也承载了读者的心意。特别是需要深度阅读的经典作品,一字一词去细细琢磨,圈圈画画、折条印记、夹张书签,甚至写上几句批注,纸张原汁原味地留住了“读”的痕迹,构成了丰富斑斓的人文风景。
沉潜书的世界,慢下来的不仅是阅读的速度、生活的节奏,更是一方独立思考的静谧空间。春暖花开,正是读书好时节。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4 月23 日是世界读书日。有言道:“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对许多人而言,读书给予人的是静气、底气和喜气,其背后是井然有序,身心和谐。读书,既可提高个人修养和谈吐气质,也可养浩然之正气。读书,让偏执的你,变得宽容一些;让自卑的你,变得自信一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让你的生命更加有精度、有色彩。同时,阅读也让你因明白未知的无限,更感到自己的渺小,对世界充满敬畏之心。
(摘自《中国妇女报》,有删改)
材料三:
阅读经典成为当下许多人重要的生活方式,经典图书焕发出新的生命。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一部阅读史,只有阅读经典,我们才能抵达精神的高原。心理学认为,重要的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跳出问题的思维能力。当我们需要探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命题时,只有经典图书能够带我们“跳出问题”找到答案,因为它们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宽广的世界。我们在生活中看到了许多人间真情,人性的光芒带我们走出苦难,而经典作品则带我们回归常识,凝聚共识,走向崇高。
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经典作品就是这样一些书,如人类精神世界里的灯塔,在关键时刻放出光芒,为人们提供慰藉、鼓舞和希望。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21. 阅读材料一,不属于现在许多人依然爱读纸质书的原因的一项是
( )(2 分)
A. 纸质书承载的人文质感无可取代。
B. 纸质书在翻阅、流转间的温馨回忆无可取代。
C. 随着移动互联和电子阅读的飞速发展,阅读纸质书的场景似乎渐行渐远。
D. 在纸质阅读里,书籍的使用承载了读者的心意。
22. 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相信你也有这样的体会。仿照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一句,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2 分)
23. 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阅读经典成为当下许多人重要的生活方式,经典图书焕发出新的生命”的原因有哪些?(3 分)
三、写作(50 分)
24. 请以《你是我最_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如“贴心” “感激”“牵挂”“欣赏”等;②写出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期中综合素质评价
一、1. B 【点拨】A 项,“减”应写作“简”;C 项,“遽”应读作“jù”;D 项,“戒”应写作“戎”。
2. B 【点拨】A 项,能歌善舞:擅长唱歌跳舞。形容人多才多艺。使用正确。B 项,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不能用来形容小伙子。使用对象有误。C 项,翻箱倒柜:形容彻底地翻检、搜查。使用正确。D 项,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使用正确。
3. C 【点拨】A 项,这是一个陈述句,句末的问号应改为句号;B 项,省略号不能与“等”连用,应删去“等”或将省略号改为句号;D 项,“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故选C。
4. B 【点拨】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 项,可删去“不再”;B 项,可将“以及”改为“表达了他”;C 项,应删去“通过”或“使”。故选D。
5. B 【点拨】B 项运用的修辞手法是设问。
6. C 【点拨】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C 项,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不是“春秋时期”。故选C。
7. A 【点拨】本题考查句子排序。⑤句由阅读引出冷门书的话题,为第一句。②句点明原因,为第二句。③句与④句中的“并非是”“而是”是一组关联词,因此③、④两句相连,可排除C、D 两项。⑥句提到“阅读之旅”,①、③两句便解释了冷门书之旅的特点。据此可知,正确的排序为:⑤②⑥①③④。故选A。
8. 示例:(1)①鲁滨逊在山岩下搭了一个帐篷,四周用木桩和缆索做成坚固的木栅栏环绕着。②鲁滨逊寻找陶土,经历了多次失败,但终于烧制成能够耐火烧水的陶器。
【点拨】解答本题时,要在熟悉全书内容的基础上,选择其中的两件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①好处与坏处都是相对的,再艰难的环境,只要怀着乐观的态度,总能找到有利的因素;②凡事都应该一分为二地考虑,福与祸总是相辅相依的,只有从两个方面冷静分析,看问题才不会偏激。
9. (1)脉脉不得语 (2)千磨万击还坚劲
(3)事非经过不知难
(4)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5)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10. (1)示例:中学生对古代英雄、革命英雄、动漫电影英雄的了解程度远高于当代英雄。
【点拨】本题考查概括图表信息。观察材料一中的图表可知,中学生对古代英雄、革命英雄、动漫电影英雄的了解程度远高于当代英雄。
(2)示例一:“排雷英雄杜富国”在执行扫雷任务时为保护战友身负重伤,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
示例二:“英雄机长刘传健”在驾驶舱挡风玻璃爆裂脱落的危急情况下,凭着高超的技术和职业素养,驾驶飞机平安返航。
二、(一)1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点拨】诗的前两句描绘了郊外的春景,后两句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据此概括作答。
12. 示例:语言:平实传神。例如“穿”“恋”二字,既平实简单,又用词巧妙,情趣盎然,表现出诗人对鸟雀的喜爱之情。
(二)13. (1)喜爱 (2)担心 (3)有人 (4)尚且
【点拨】(1)句句意:从前秦王喜爱打猎。好:喜爱。(2)句句意:君王担心他。忧:担心。(3)句句意:有人问他说。或:有人。(4)句句意:尚且不知道君王的爱子病了。且:尚且。
14. B 【点拨】A 项,代词,他们; B 项,结构助词,的; C 项,代词,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D 项,代词,它。故选B。
15. 你怎么知道这件事?
16. C 【点拨】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本文可知,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启发我们要善于见微知著。故选C。
【参考译文】
从前秦王喜爱打猎,因此经常扰民,有一次,他下令在北郊打猎。打猎的前一天,老百姓都离开那里躲避他。有个叫韩生的人阻止他们说:“君王的爱子病了三天了,君王担心他,肯定不会出来打猎。”后来的情况果真如此,有人问他说:“我在宫禁中值宿警卫,尚且不知道君王的爱子病了。你怎么知道这件事?”韩生说:“我听说君王的爱子喜欢放风筝,我登上山丘远望王宫的上方,三天没有看见风筝了,所以知道这件事。”
(三)17. (1)喜欢读书,得到肯定 (2)完成任务,找到自信
【点拨】(1)根据第③段中的“发现借阅量最大的,一个是我,一个是我弟弟”“一学期竟然看这么多闲书”和第⑥段中的“这是很难得的一次肯定”可得:喜欢读书,得到肯定。(2)根据第 段中的 “结束了这份短期工,我神采飞扬地走在路上”可得:完成任务,找到自信。
18. “驰骋的疆域”指的是“我”熟悉又擅长的书籍世界,大词小用,风趣而又形象地表现了“我”的自信。
【点拨】本题考查赏析加点词语。根据第⑩段中的“我看书很快,而且很多故事不用细看,看了开头就能知道结尾”可知,“驰骋的疆域”指的是“我”熟悉又擅长的书籍世界,大词小用,风趣而又形象地表现了“我”的自信。
19. “分水岭”指的是邵老师发现“我”的特长,创造机会让“我”锻炼,帮“我”找到自信的事。
【点拨】联系第⑥段中的“期末家长会上,邵老师对妈妈说,要聘请我去给他做助手,按小时结算报酬”和第 段中的“结束了这份短期工,我神采飞扬地走在路上”可知,“分水岭”指的是邵老师发现“我”的特长,创造机会让“我”锻炼,帮“我”找到自信的事。
20. ①从邵老师发现“我”喜欢看书,就聘“我”当助手,可以看出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②从邵老师引导“我”做自己喜欢的事,可以看出邵老师善于与学生交流沟通;③从邵老师在“我”完成任务后,给予“我”肯定和表扬,可以看出邵老师懂得及时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点拨】根据第⑥段中的“期末家长会上……按小时结算报酬”可得:从邵老师发现“我”喜欢看书,就聘“我”当助手,可以看出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根据第⑦段~ 第 段内容可得:从邵老师引导“我”做自己喜欢的事,可以看出邵老师善于与学生交流沟通;根据第 段中的“你可别浑浑噩噩的,辜负了你的能力”可得:从邵老师在“我”完成任务后,给予“我”肯定和表扬,可以看出邵老师懂得及时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四)21. C 【点拨】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根据材料一第二段中的“纸质书承载的人文质感,翻阅、流转间的温馨回忆仍无可取代”和材料一第三段中的“在纸质阅读里,书籍的使用也承载了读者的心意”可知,A、B、D 三项是现在许多人依然爱读纸质书的原因,而C 项写的是阅读纸质书的场景似乎渐行渐远,不是现在许多人依然爱读纸质书的原因。
22. 示例:让浮躁的你,变得宁静一些
【点拨】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观察画波浪线的句子的结构特点可知,仿写格式是“让……的你,变得……一些”,中间补写一组关于人的情感、性格的反义词即可。
23. 示例:①阅读经典,既可提高个人修养和谈吐气质,也可养浩然之正气;②阅读经典可以让生命更加有精度、有色彩;③阅读经典可以让人们因明白未知的无限,更感到自己的渺小,对世界充满敬畏之心;④阅读经典可以让我们回归常识,凝聚共识,走向崇高;⑤阅读经典可以给人们带来慰藉、鼓舞和希望。(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点拨】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中的“读书,既可提高个人修养和谈吐气质,也可养浩然之正气”“阅读让你的生命更加有精度、有色彩……对世界充满敬畏之心”,材料三第二段中的“而经典作品则带我们回归常识,凝聚共识,走向崇高”和材料三第三段中的“为人们提供慰藉、鼓舞和希望”等内容可概括出答案。
三、24.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在审题时要注意“最”字,“最”体现出这个人与其他人的区别之处,是其最典型的形象特征,是令“我”牵挂、感激、敬佩、欣赏等的原因所在。文体适合写成记叙文,可以记叙生活中你所描写的人物的典型事件,来突出其特征、精神品质。例如,从贴心角度,可以写老师、父母、同学等人在生活中理解你、关心你的事件;从感激角度,可以写在你的学习、生活中,给予你帮助的人(具体的帮助、精神上的支持);从牵挂角度,可以写你的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由于某种客观因素不能相见而令你牵挂;从欣赏角度,可以写某个人身上的优秀品质,让你敬佩(可以选择身边的小人物)。叙事要完整,情节要生动感人。可以运用细节描写、以小见大的写法,合理安排记叙顺序,为文章增色。
例文:
你是我最牵挂的人
每当我听到关于亲情的歌曲时,就抑制不住对你的牵挂。我亲爱的哥哥,你在遥远的南方可安好?
我五岁那年,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融化了我的心窝,将你我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
那天,全家欢聚,你将一根鸡腿放入我碗中,抚着我细碎的头发说:“多吃点,以后哥哥不在你身边,你要记得想哥哥。”我心想:你是我最亲的哥哥啊,我怎会不想你呢?
我九岁那年,你只身踏上了开往南方的火车。从此,你便真的成为我的牵挂。
深秋寒风凛冽,你一身戎装英勇干练,对我挥了挥手,嘱咐道:“好好学习,在家里要懂事,要听爸爸妈妈的话,知道吗?”那日一别,我的牵挂便随着那满地的枯叶蔓延。
我十二岁那年,一条来自南方的红色围巾,温暖了我整个漫长的冬。
那个冬天非常暖。火红的围巾,似那秋日山谷枫叶那种漫山遍野的红,在纷纷扬扬的银白世界中格外显眼。我爱不释手,不管去哪都要戴上这条围巾。书信中你工工整整地写着:“围巾收到了吗?过完年我就回家,你可要听话。”牵挂愈来愈浓,我和爸妈都日夜惦记着你。
如今,你已参军数年,我已不再年少。眼看北方那难熬的严冬又要来临,只愿你能够在南方的艳阳里一切安好。
牵挂,依旧。
总评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回忆了与哥哥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哥哥的思念之情。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语言生动形象,如“火红的围巾,似那秋日山谷枫叶那种漫山遍野的红,在纷纷扬扬的银白世界中格外显眼”,让人眼前一亮,银白世界中的一点红,给人诗情画意之感。结尾点题,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