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30 16:43:2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限时:15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2 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凝然(níng ) 默书簿(bó) 一声不吭(kēng)
B. 挪移(nuó) 赤裸裸(luǒ) 鸿鹄将至(hào)
C. 痕迹(hén) 泪潸潸(shān) 悄然而至(qiāo)
D. 依偎(wēi) 汗涔涔(cén) 翻箱倒柜(guì)
2.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阅读这本书,仿佛亲身感受着带有薄雾气息的自然世界,伴随着作者充满童趣的语言,饶有趣味。
B. 观众在剧场的两三个小时内全神贯注地欣赏演出,对戏曲的结构和情节推进速度、人物关系的复杂程度就会有更多期待。
C. 在惊慌失措的灾情来临之际,新沙村党支部书记率领党员干部,走在抗灾的第一线,彰显了党员无所畏惧、凝心聚力的英雄本色。
D. 那一刻,坐在观众席上的邓老师热泪盈眶,她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看到了孩子们的无限潜力。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 新媒体时代,传统书法借助多元传播手段以新的形式进入大众视野,掀起了书法局面。
B. 面对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时,我们应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传承,与时俱进,从而使其与时代发展交相辉映,焕发新的生命力。
C. 这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在艺术造诣和成就上颇有建树,深受观众喜爱。
D.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4. [2022·恩施州]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3 分)
A. 开眼是最难的,开好了,泥娃娃精神焕发,开坏了,就无精打采。做个泥娃娃,比怀个真娃娃的时间还要久。
B. 我唤其为小杏树,是因为它前后左右都是高大树木——七八米高的大柳树足有合抱粗,根深势大,郁郁葱葱。
C. “长得好,口感也好,超市排着队来收购。”他摘下一颗西红柿塞过来,“种下三个月就能挂果,半月收一茬。”
D. “不时不食”出自《论语》,是说吃东西要应时令,到什么时候吃什么东西。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 分)
A. 几场春雨过后,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B. 赵州桥两侧栏板上雕刻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C. 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D.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6. [2024·原创] 下列关于年龄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13~14 岁 豆蔻年华 B. 30 岁 而立之年
C. 40 岁 不惑之年 D. 60 岁 知命之年
7.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别了,语文课》的作者是何紫,中国台湾儿童文学作家。课文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母语的热爱,表达了对祖国的依依不舍之情。
B. 史铁生是《那个星期天》的作者,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务虚笔记》。
C. 《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D. 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至圣”,与孔子并称“孔孟”。
8. 名句默写。(5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
(2)从今克己应犹及,___________________。(《人日立春》)
(3)淄博市沂源县是著名的“牛郎织女”传说之乡。关于牛郎织女的古诗词名句更是俯拾皆是,如“迢迢牵牛星,_______________”。
(《迢迢牵牛星》)
(4)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都会寄乡愁于笔端,表达思乡之情。如唐代诗人王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夜望月》)
9. 班级要开展“生活中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面的任务。(6 分)
(1)班级戏剧节开始前,同学们准备在舞台两边张贴一副对联,请根据上联,选出最恰当的下联。(2 分)
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人间哀乐,人前人后人生里 B. 抑扬褒贬,评事评理评人生
C. 生旦净丑,演人演戏演古今 D. 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
(2)你所在的小组要出一份“文学手抄报”,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4 分)
①请为“文学手抄报”的文学专栏取一个名字。(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心目中的“文学”是什么?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将语段补充完整。(2 分)
文学,是一座充满智慧的知识宝库:孤独的时候,文学是你最忠实的朋友,让你有了精神上的伙伴。文学,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8 分)
(一)[2023·威海荣成十六校联盟期中] 文言文阅读。(12 分)
【甲】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乙】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①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②,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③曰“七录”。
(《明史·张溥传》)
【注释】①手:亲手。②皲: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③斋:书房或学舍。
10. 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4 分)
(1)通国之善弈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弗若之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援弓缴而射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沃汤数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为是其智弗若与?
(2)如是者六七始已。
12. 【甲】文在写二人学弈的过程时,运用了________的手法,告诉了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2 分)
13.古人勤奋好学的故事不胜枚举,你还能举出一个事例吗?(2 分)
(二)[2022·淄博周村区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5 分)
一树柿子红
黄海龙
①那天,他路过街头,看到一位老人正在卖柿子,通红圆润的柿子看起来煞是养眼。他突然有了吃柿子的兴头,他感到自己似乎有好多年没有吃柿子了,不知道是柿子远离了自己,还是自己遗忘了柿子。
②他买了几斤柿子回家,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品尝,却尝不出过去那种香甜、爽口的滋味。他拿着那个咬了一口的柿子在手中翻转着看,看不出与过去的柿子有什么不同。“怎么就尝不出那种味道了呢?”
③他记得,他家门前那棵老柿子树结出的柿子就很好吃,又脆甜又爽口,那味道他至今都在回味。他尤其记得,秋风吹起的时候,满树的柿子就熟了,秋阳中一颗颗柿子缀在稀疏、斑驳的枝叶间,像挂了满树的红灯笼一样,整个院落就成了一幅画,显得格外温暖和喜庆。
④老柿子树在灶房的窗户前,是爷爷种下的。柿子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像一片绿云一样把院落遮住,堪堪露出房子青色的屋脊。他和邻家的孩子经常在树底下做游戏,抢山羊、捉迷藏……有时他趴在树身上,感觉树皮上的纹路和爷爷的皱纹一样深,那树似乎和爷爷的手一样温暖。
⑤自从吃过柿子之后,他就喜欢上了柿子的味道。当满树油绿的叶子中开出无数柿子花的时候,他就开始守着柿子树,也开始了与爷爷的捉迷藏。当树上的柿子长到鸡蛋大的时候,他就迫不及待地想尝一尝。趁着爷爷睡着的时候,他和几个小伙伴找来一根长竹竿,几个人举着长竹竿往树上一阵乱捅,果子、枝叶就掉了下来,也惊动了屋里的爷爷。爷爷捡起地上的断枝、跌伤的青果,心疼地说:“这些猴崽,果子还这么小,怎么能吃啊?”“都这么大了呢,你是小气爷爷。”一群孩子嚷嚷。“不信啊,你们都来尝尝。”爷爷向着不远处的猴孩儿们招手。看着这群被生柿子酸涩得龇牙咧嘴的孩子们,爷爷笑得胡子一抖一抖的。
⑥柿子成熟的季节,乡邻们都爱来他家串门,围着看这棵老柿子树,并啧啧称赞。这时,爷爷笑起满脸褶子,就像他喝了一点米酒的样子。柿子终于可以下树了,母亲从屋里搬出长梯,父亲提着篮子小心地从梯子上爬上树,一颗一颗地摘柿子。那一树的柿子红就被装进了篮子里、竹筐里,浓缩成了一团团浓烈的色彩,似乎聚拢了整个秋天。摘柿子的时候,邻居也来帮忙,小孩们更是围着柿子树欢呼雀跃。这一天,院落里就像过节一样热闹。爷爷一户一户上门,把摘下来的柿子一小筐一小筐地分给左邻右舍。于是,整条村巷都弥漫着柿子的清香。那时,他不明白,爷爷为什么要把自家的柿子分给别人,爷爷刮了一下他的鼻子说:“你吃过根爷爷的野鸡肉,吃过宝叔叔的八月瓜,都忘啦?”他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一条村巷的,就是一大屋人呢。”爷爷摸着他的头说。
⑦后来,他上学了;再后来,他去外地上学,离开了家。每年柿子成熟的季节,母亲总会托人给他捎来一包柿子,这总会让他想起家乡的味道。他的室友在品尝了之后,都说他家的柿子很甜、很脆,都很想和他一起去看看他家的柿子树。
⑧那个秋天,他特别想念家,想念那一树的柿子红。他径直回家,带着那个学生式的背包。回到家的时候,他看见爷爷坐在那棵柿子树下,背景是稀疏斑驳的枝叶,是一树的柿子红;母亲在杂房门口喂鸡。蓦然看到他身影的那一刻,爷爷和母亲的眼里似乎一下子涌满了欣喜,看向他的目光和门前落下的阳光一样温暖,他感觉心蓬松得像天上的一朵云。
⑨在经历过若干次工作上的辗转迁徙之后,他已然两鬓斑白。那时,爷爷老了,走了;父母老了,也走了。他忽然感觉,似乎很久没有回去过了,似乎把那个山里的屋子遗忘了。在看到街头那位卖柿子的老人、尝了一口柿子之后,他突然那么强烈地想回家去看看,看看那棵老柿子树。
⑩多年未回,他的面前,青苔爬上了墙根,风雨斑驳了窗格,时光烙印在高墙上,青色的屋脊粗糙了,也凌乱了,紧闭的大门不再像往日一样打开,哗哗地流泻出一地阳光。他看见,那一树柿子红孤独地浸在夕阳里,一些柿子掉在草里,碎了,也乱了,乱了一地的落红。他站在门前,掏了掏荷包,一时怔在那里,他竟遗失了回乡的钥匙。
14. 本文由柿子引出回忆,围绕记忆中的“柿子树”,作者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 分)
15. 阅读第⑤、⑥段,可以看出爷爷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3 分)
16. 根据提示,赏析文中画线句。(4 分)
(1)他尤其记得,秋风吹起的时候,满树的柿子就熟了,秋阳中一颗颗柿子缀在稀疏、斑驳的枝叶间,像挂了满树的红灯笼一样,整个院落就成了一幅画,显得格外温暖和喜庆。(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2)那一树柿子红孤独地浸在夕阳里。(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17. 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4 分)
(三)[2023·上海松江区期末二模]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 分)
父亲的肖像
迟子建
①我记忆中最寒冷的冬日,是1986 年的腊月,年仅49 岁的父亲突发疾病,与亲人永别在年关。看着躺在棺材中唇角依然挂着一缕微笑的父亲,我想他是不是像熊一样,跟我们捉了个生命的迷藏,冬眠了呢?熊冬眠前要拼命补充能量,扫荡山林中可食之物,将肚子吃出孕妇状,可是父亲发病后大都处于昏迷状态,难以进食,他走时身体令人心碎的消瘦,又不像是冬眠的样子。而次年春天熊苏醒了,山林又有熊迹了,他却还沉沉睡着,大地上再也寻不到他的脚印了。
②但不久前我突然接到一封故乡的来信,写信者是父亲生前的同事,说是见到了父亲的几位学生,他们忆起父亲的几段往事,觉得很有意义,所以整理给我。
③其中一位回忆说,他十岁随他父亲来到大兴安岭永安山时,那里还没有学校,所以他过了上学年龄却无书可读。1966 年,新学校在村东头开建了,他满心欢喜,每天都跑过去看。领着工人建校的校长姓迟,一个瘦弱的小伙子,个子不高,面貌寻常,和工人一起光着膀子举着土坯垒墙,满脸流汗,灰头土脸的。而最终落成的茅草苫顶的土教室里,课桌也是土坯垒的,粗糙不堪,椅子则是用原木锯成的木墩。那时没有本子,学校给他们每人发一块石板,用粉笔写字,而身为校长的父亲,一个人承担了好几门课的教学。
④父亲的学生还回忆到,1970 年清明节,父亲带领学生们去烈士墓扫墓。仪式结束后,忽然间天昏地暗,暴风雪袭来,学生们被狂风吹打得站不稳,父亲连忙让学生们趴在地上,然后再将他们一个一个地转移到桥洞下。待暴风雪止息,父亲一会儿看看这个的脸,一会儿摸摸那个的头,生怕暴风雪伤着了学生。
⑤永安学校第一届小学生毕业时,父亲从家里端了一盆新烀的土豆和新炒的黄豆,师生们吃着土豆,嚼着黄豆,开着毕业典礼。这确实是父亲的风格。父亲喜欢把家中吃食拿给别人,也常把他喜欢的孩子带到我们家吃饭。姐姐讲过一件有趣的事,她参加工作后,有一天突然回家,不是饭点,却发现我家灶台前蹲着三个陌生的小家伙,一人捧个饭碗,吃得热火朝天的。饭碗里是大米饭,灶台上是一盘炒鸡蛋,是我们家平素都不舍得吃的。这三个孩子是新来我们山镇的,因为家里生活拮据,孩子们穿得破破烂烂的,肚子里也没油水。姐姐说父亲是趁母亲出去干活,我和弟弟跑出去疯玩,在家偷着做给他们吃的。
⑥我记得父亲最沮丧的一件事情是,北头有户人家多子多女,孩子们的父母不许所有孩子都上学,只派去两三个,其余的在家跟他们干活,父亲几次三番上门相劝,可家长认定,一家有几个识数认字的就够了。父亲许诺减免部分孩子的学杂费,他们依然不允。到后来他们看见父亲远远走过来了,就赶紧关门闭户。父亲无计可施,便想让那几个接受教育的孩子回家后将知识讲给兄弟姐妹,可他们没一个成绩好的。父亲每每说起这件事,便痛心不已。我很感激这封故乡的来信,唤醒了一些我关于往事的记忆,父亲的学生帮我勾勒出了他肖像的另一面。如今永安学校已不复存在,但校址还在,我们家半塌陷的老宅还在。
⑦我很担心父亲的灵魂出游时,对着空荡荡的校舍会伤感,怎么不闻读书声了呢?看见我家荒草萋萋的老院儿也会伤感,家里的烟囱咋不冒烟了呢?
⑧父亲大约明白大地没他的春天了,他不再醒来。
18. 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反映出的父亲的心理。(2 分)
待暴风雪止息,父亲一会儿看看这个的脸,一会儿摸摸那个的头,生怕暴风雪伤着了学生。
19. 文章记叙了多件关于父亲的事情,请结合具体事件,概括父亲的性格特点。(6 分)
20. 关于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内涵,有以下两种说法,你同意哪一种?请结合原文情节简述理由。(3 分)
说法一: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父亲在工作中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的赞美。
说法二: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付出归于荒芜的感伤。
三、写作(50 分)
21. [2022·淄博高新区期中] 以《我心中你最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500 字左右;(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一、1. D 【点拨】A. “簿”读“bù”;B. “鹄”读“hú”;C. “悄”读“qiǎo”。
2. C 【点拨】“惊慌失措”指害怕紧张,以至于不知所措、失去常态。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3. D 【点拨】A.搭配不当,应将“局面”改为“热潮”;B.语序不当,应将“创新发展”和“传承”调换位置;C. 搭配不当,“成就”和“颇有建树”搭配不当,可删去“和成就”。
4. A 【点拨】A. “开好了,泥娃娃精神焕发”与“开坏了,就无精打采”构成并列关系,且句子中已经使用了逗号,所以“开好了,泥娃娃精神焕发”后的逗号应该改为分号。
5. B
6. D 【点拨】60 岁是花甲之年,50 岁是知命之年。
7. C 【点拨】A. 何紫是中国香港儿童文学作家;B. 《我与地坛》是散文;D. 孟子被称为“亚圣”。
8. (1)日暮汉宫传蜡烛 (2)颜与梅花俱自新
(3)皎皎河汉女
(4)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9. (1)D 【点拨】对联要求:字数相同、词性相对等。“不大”可以对“寻常”;“地方”可以对“人物”;“可家可国可天下” 可以对“能文能武能神仙”。
(2)①示例:青春絮语
②示例:是一杯香浓甘甜的奶茶 疲倦 文学是你精神世界的茶香 让你有了前进的动力
二、(一)10. (1)擅长,善于 (2)不如 (3)引,拉 (4)热水
11. (1)这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
(2)像这样六七遍才停止。
12. 对比 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13. 示例: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
【乙参考译文】张溥从小就热爱学习。他所读的书一定亲手抄写,抄完之后朗读一遍,就烧掉。(然后)再抄,像这样六七遍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手指、手掌上磨起了茧。冬天手被冻裂,每天在热水里浸泡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书斋称作“七录”。
(二)14. 孩子们在柿子树下做游戏;“他”和小伙伴一起偷打生柿子;邻里帮忙采摘柿子;爷爷分柿子给左邻右舍;母亲托人捎柿子给“他”;那个秋天,“他”因为想念柿子红,径直回家;多年后,爷爷、父母都不在了,“他”回到了家乡。
【点拨】本题考查梳理故事情节。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用“谁+ 做什么事”的格式来概括即可。
15. 孩子们偷打生柿子,爷爷虽然心疼却未责骂孩子们,看见孩子们被生柿子酸涩得龇牙咧嘴的模样,他还笑得胡子一抖一抖的,表明爷爷十分慈爱、有童心;爷爷把摘下来的柿子分给左邻右舍,以及教导“他”的话,表明爷爷十分善良,注重和邻里搞好关系,教导孩子要懂得礼尚往来。
【点拨】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需要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来理解分析。爷爷发现孩子们偷打生柿子后虽然心疼,却未责骂孩子们,表明爷爷十分慈爱;“看着这群被生柿子酸涩得龇牙咧嘴的孩子们,爷爷笑得胡子一抖一抖的”表明爷爷有童心;爷爷把摘下来的柿子分给左邻右舍,“你吃过根爷爷的野鸡肉,吃过宝叔叔的八月瓜,都忘啦”“一条村巷的,就是一大屋人呢”,表明爷爷十分善良,注重和邻里搞好关系,教导孩子要懂得礼尚往来。
16. (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满树熟了的柿子比作红灯笼,把整个院落比作一幅画,给人以饱满、温暖、喜庆的感觉,表达了“他”对柿子树的喜爱,以及“他”的幸福之情。
(2)“孤独”有独自一个、孤单之意,这里形容一树柿子红失去了往日的热闹,如今变得冷清荒凉的状态,表达了“他”内心深切的思念与感伤之情。
【点拨】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赏析句子。(1)由“像挂了满树的红灯笼一样”“整个院落就成了一幅画”可知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他”对柿子树的喜爱,以及“他”的幸福之情。(2)先回答词语的本义,然会结合语境义分析其表达效果。此处的“孤独”既表达了“他”的思念之情,又表达了“他”的感伤之情。
17. 描述了眼前的“一树柿子红”碎乱、孤独的状态,渲染了“他”的愧疚与感伤之情;“他竟遗失了回乡的钥匙”与开篇 “不知道是柿子远离了自己,还是自己遗忘了柿子”呼应,前后照应,让文章结构更严谨,升华了情感,表达了“他”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思想感情。
(三)18. 父亲因为害怕暴风雪伤着学生而体现出的担心和关怀。
19. ①认真负责:建设学校时和工人一起劳作,把学校建设好,并且承担了好几门课的教学。
②关爱学生:暴风雪袭来,父亲把学生们安全转移到桥洞下;有孩子上不了学,父亲几次三番上门相劝,被拒之门外后,也不想放弃。
③舍己奉献:把家里的食物分给学校里的孩子们吃。
20. 示例一:同意第一种说法。理由是作者在文章中描写了作为校长的父亲,为学校的建设无私奉献,十分关心、保护学生,这些内容充分体现了父亲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赞美。
示例二:同意第二种说法。理由是作者在文章中描写父亲为学校、为学生无私付出心血的片段,与结尾写的学校荒芜一片的场景形成对比,体现了作者看到父亲曾经无私付出心血的学校荒芜后内心的感伤。
三、21.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命题作文。审题可知,“我心中”强调了是出于自己的感知,“最美”是“你”在“我”的感知里留下的深刻印象。审题的重点应放在“你”上。“你”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人物,比如自己的亲人、老师、朋友、同学等;也可以运用拟人的手法,将“你”设定为高山、大海、小草、绿树、翠竹、书本等。作文需要表现的是对“你”的真诚赞美、感激、崇敬等。题目带有一定的叙事性和抒情性,所以文体以记叙文为宜。首先确定“你”的具体所指,然后围绕着“最美”来选择事件,即选择能表现出“你”最美的具体事件。表达方式要以记叙和描写为主,兼以议论或抒情。人称选用第二人称,直接表达对“你”的赞美。
例文:
我心中你最美
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而叶的事业却是谦逊的,因为它总是垂下绿荫。
——题记
换了学校后,我以为新学校没什么好的,直到认识了你——冯老师。
新的环境让我迟迟不能融入,再加上学业的压力,使我透不过气来。我深知我应该与逆境搏斗, 可是我无法坚持。当我想退学时,是你的耐心劝导让我留了下来;当我自暴自弃时,是你鼓励的眼神让我没有放弃;当我迷茫时,是你为我指明了方向。可是有时候我还是会惹你生气,让你觉得失望,但是你从来没有放弃过我,一直给我以精神力量。因为你,我决心坚持学习,坚持与逆境搏斗。
课堂上, 你带领我们去追述“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的气节; 去触摸“用痛苦换来欢乐”的贝多芬的心迹;去捕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的情感……是你为我扬起了希望的风帆,是你为我拨开了头顶的乌云,是你为我插上了追逐梦想的羽翼。是你,用文字丰富了我的头脑,用汗水、用心润泽了我干涸的心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课堂上,你允许我们援疑质理,畅所欲言。感谢你带领我们走进语文学习的殿堂, 感谢你在我求知的道路上给予我不尽的关怀与期望。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人生路上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千言万语化作一声“谢谢”。
我不是画家,不能用绚丽的色彩来描绘你的美;我不是诗人,不能用华丽的诗句来赞扬你的美;我不是音乐家,不能用优美的乐曲来展现你的美……我只是一个学生,所以我只能用最质朴真诚的文字来歌颂你——冯老师,我心中你最美!
总评 小作者因为转学承受着融入新环境和学业上的压力,而冯老师教“我”坚持、润“我”心灵、授“我”知识。经小作者的描写,冯老师的形象跃然纸上。文章最后自然点出“我心中你最美”的主题。全文感情真挚,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