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3.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01 10:2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课外阅读。
这是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压岁钱使用情况的调查统计表。读表完成下列题目。
某小学五年级196名学生压岁钱使用情况用途及所占比例
用途 储蓄 买零食 买玩具 生日请客送礼 购买书籍 缴学费 献爱心 其他
所占比例 28% 19% 18% 8% 5% 15% 2% 5%
1.小学生使用压岁钱用在哪方面是最多的?哪方面又是最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置书籍占压岁钱使用的比例是多少?你有何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认为哪方面的压岁钱使用可以节约一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自身情况,你认为怎样用压岁钱才有意义?简要谈谈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能去看看这盛大的节日的确是无比的快乐,我高兴极了。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 看虾兵 蚌精 牛头 马面 人山人海 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 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 鸡鸭鱼肉都有 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虽然不可能花钱买玩意儿,但父亲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回家后他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者吧!
5.在文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6.找出文中描写庙会热闹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两年一度的庙会是盛大隆重的。这种盛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A.节目多 B. 多 C. 多 D. 多
8.阅读选段,用“——”画出一个过渡句。
9.文中列举了哪几件事来表现父亲对我的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那一夜
①那一年,他二十一岁。二十一岁,在山材,别人早已面朝黄土背朝天,晒得黑黝黝了,而他却很幸运,细皮嫩脸,十足的一个白面书生,生活的艰难和困苦对他而言只是听听而已,从来就没有体悟过。
②大学录取通知书落到他手中时,山村立刻(沸腾 闹腾)了。小伙子投来惊喜的目光,羡慕他从此跳出了“农门”。而他更是飘飘然,身子像腾起在半空中,那感觉明显已高出了村人一等。‖
③临上大学的前一天,父亲张罗着,摆下了几桌酒席。油灯下,乡亲们一张张古铜色的脸,闪烁着一双双渴望而又执著的眼睛。他们把生活的未来和希望,全寄托在他这个山村“骄子”身上。
④客人们散去后,父亲在灯下清点着他明日开学起程的票子,哥哥在一旁默默地替他整理着行李,奶奶在厨房收拾着碗筷。唯有他打着蒲扇,驱赶着夏日的蚊虫和暑气,他的心早已飞进了大学校园,他开始向往大学生活。山村的夏夜哟,真是闷热而又冗长啊!
⑤忽然厨房里传来低低的抽泣声,那声音好像是奶奶在哭泣。不一会儿哥哥也像被(感染 感动)了似的,脸上挂满了泪珠。接着父亲也停下了手中的活,泪水吧嗒吧嗒地往下掉。
⑥他困惑极了,他怎么也弄不明白,奶奶如哥哥、父亲怎么会流泪,为什么要流泪?自从他考进了县中学,每次放假回家,奶奶见了他;那皱巴巴的老脸就会绽出笑容。可今晚……他们究竟是怎么啦?
⑦他和哥哥走进厨房,搀扶起奶奶,奶奶对他说:“阿红,你终于有出息了,奶奶好高兴哟,日后做了城里人又可别忘了奶奶和这个家啊。特别是你哥……这些年来,为了供你读书,他把婚事都给耽搁了。”
⑧哥哥接着说:“不,我倒不要紧,30岁也还算年轻,这些年来确实苦了奶奶哟,为了供你读书,七十多岁的奶奶种菜养猪,起早贪黑杀了猪连块猪肚、汤肝都舍不得吃。”
⑨父亲也声音深沉地说:“是啊,咱们村祖祖辈辈就出了你一个大学生,”你在学校花的每一分钱,都是家里和乡亲们令晚用汗水凝成的。你知道吗,明天你上学所交的学费,就是乡亲们今晚用一个个的红包凑起来的。”
⑩屋内的空气顿时(凝重 沉重)起来,以前他在学校只晓得家里人为他上学读书付出了不少,却不知道其中的内情。他百感交集,泪水顿时也像断了线的珠子直往下淌……‖
第二天,他顺着弯曲不平的泥泞小道走出了山村,踏进了向往已久的大学校园。
在学校,当他看见别的同学谈情说爱,虚度年华时,他就想起了那一夜。
大学毕业时,有人变着法子,拉关系,想留在本校或省城,而他却放弃了留校任教的机会,(毅然 仍然)选择了返回山区。因他工作踏实,办事勤快,不几年就当上了小镇镇长。当上镇长后,有人给他送礼,他不收,他忘不了那一夜。每当他在工作中遇到重重阻力,他总会想起那一夜。
10.给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词语,用“——”画出。
1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起早贪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百感交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山村小伙从接到录取通知书到临上学前一晚,他的心情发生了以下的变化,请从文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飘飘然——( )—— ( )—— ( )
13.文章已经用“‖”分好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读文章第③一⑩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完成下面填空:
(1)文中第三自然段,“油灯下,乡亲们一张张古铜色的脸,闪烁着一双双渴望而又执著的眼睛。”这句话是对人物 和 的描写,写出了
(2)文中第④自然段,划“ ”的句子是 描写,作用
15.文章为什么以“那一夜”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16.填空。
(1)短文选自课文《 》。
(2)画“﹏﹏﹏”的句子是对母亲的 描写和 描写,看出这是一位 、 的母亲。
(3)作者写母亲的同事,其目的是将母亲的行为与同事态度形成鲜明的 。
17.找出第二自然段中的排比句,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关于短文中母亲与同事的对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
A.母亲支持“我”买书读书,哪怕花费的是她艰难挣来的钱!这是多么深的母爱。
B.母亲挣钱艰难,却毫不犹豫地给“我”钱买书,即使同事劝阻她,她仍然慷慨地让“我”买书。由此可见她是多么通情达理。
C.母亲的那位同事自己不爱看书,因此不让母亲给“我”钱买书。
19.从第四自然段的四个“立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无言的父爱
父亲是个实干家,他的一生都在忙碌。多年劳作的成果,足以让父亲感到骄傲。对我来说,最值得骄傲的应该是他亲手为我制作的小玩意儿。他以双手而不是言语传达了对我无限的爱。
七岁那年的春节前夕,我跟着父亲上街,路上经过一家玩具店。透过橱窗,我一个十分奇特的玩具房子,那是我从未见过的。玩具房子的墙上镂出了椭圆形的小窗里边挂了印花窗帘,还有精巧无比的阳台。
“哦,爸爸,多美啊!你说神仙会送我一个吗?”
父亲看了看一百元的标价——这在当时是十分昂贵的,他一边习惯性地提了提自己的腰带,一边开着玩笑说:“我想,即使是神仙也买不起这么贵的房子。”
我有点失望。父亲察觉了我的神色,摸摸我的头,轻轻地告诉我:“小时候,我也曾向自己的父亲讨过一辆玩具货车,但他也买不起。”
“那你怎么办?”
“我用木块和找来的旧轮子自己做了一辆。你知道吗?对我来说,那比店里买的任何玩具都要贵重呢。”
“可我不知道怎么做木头房子。”
“爸爸会做,我们可以一起做木头房子。”
第二天,父亲果然搁下家里的许多事情,和我忙活起木头房子来。为了这座木头房子,父亲陆续花了四个月的辛苦劳动。这座木头房子实在是一个孩子能得到的最好的礼物了。
多年以后,我A( )早已不是玩玩具的年龄了,B( )还会时不时地把这座木头房子找出来,C( )为了欣赏,D( )借以回顾往昔-—-我眼看着父亲用他的双手将我的梦想变为现实的那段岁月。
20.在文中A、B、C、D处的括号中分别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1.“骄傲”的意思有两种:(1)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2)自豪。文中“多年劳作的成果,足以让父亲感到骄傲”中,“骄傲”的意思是第( )种。请你也用这个意思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用“______ ”画出具体描写父亲用双手而不是用言语传达对“我”的爱的句子。
23.“对我来说,那比店里买的任何玩具都要贵重呢。”句中的“我”指的是谁?“那”具体指的是什么玩具?为什么它比任何玩具都要贵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后面问题
( )
骆驼耐饥耐渴、性情温顺、不畏风沙、善走沙漠,是沙漠地区必不可少的交通运输工具,被世界公认为“沙漠之舟”。
骆驼有单峰、双峰两种。我国所产的骆驼是双峰驼,身高2米,重约450公斤,寿命可达35—40岁。骆驼原为野生,四千多年前被驯化,现野生骆驼在世界上几乎已绝迹,仅在我国内蒙西部、新疆戈壁和甘肃北部人迹稀少的地方还能发现,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沙漠环境恶劣,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很大,水源,植物稀少。骆驼长期在沙漠生活,身体机能具有一系列的适应能力。它的眼有两排又长又浓的睫毛,耳壳内有密生的耳毛,鼻孔内有挡风瓣膜,可以阻拦风沙的侵袭。它的足底有约0.5厘米厚的肉垫,可耐受沙漠70-80℃的高温或冬季的严寒,骆驼全身披有约10厘米长的褐色绒毛,冬天可以用来抗寒,夏季在绒毛与皮肤间形成降温的间隙,能防止高温辐射热。骆驼有惊人的耐力,在气温50℃、失水达体重的30%时,还能20天不饮水;它还能负重200公斤以每天75公里的速度连行4天,骆驼的驼峰是用来储存脂肪的,最多时能盛50公斤脂肪,约占体重的1/5.骆驼的胃和肌肉能贮存一定量的水,它的胃一次可贮存近百公斤。因而,在一时找不到食物和水的情况下,它可以动用贮存的脂肪和水维持生命。另外,骆驼的嗅觉特别灵敏,能在3里内辨察和感觉到远处的水源,在茫茫的沙漠里,这个本领可谓至关重要。
野骆驼生活于极端干旱的戈壁和沙漠之中,那里人迹渺无,动植物极其稀少。由于无水,天敌也无法生存。自卫能力不强的野骆驼,为了避开天敌的侵害,凭着独特的生理机能,选择了不毛之地栖居,生息繁衍后代。初生的小骆驼很快就能站起行走,随其父母漫步沙漠。
24.根据对内容的理解,给短文添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25.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人迹渺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毛之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用简短的话概括一下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① ;② .
② ;④ .
27.骆驼能在沙漠这么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你能从它们身上学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用于储蓄最多,用在献爱心最少。 2.5% 我们小学生阅读的意识需要加强。 3.买零食、添小玩意儿;充值电脑游戏卡之类。 4.我认为用压岁钱买书最有意义,因为书籍是无声的老师,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眼界。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表格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本题中根据表格内容可以得出使用最多的是储蓄方面,有28%,献爱心是最少的有2%。
2.本题考查的是对表格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根据图片的内容可以得出自置书籍占压岁钱使用的比例是5%,感想可以围绕买书的占比比较小,应该增强阅读意识等。围绕这个方面来展开即可。
3.本题考查的是对表格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结合表格的内容压岁钱占比比较多的还有买零食、买玩具等方面,所以这些方面还可以减少一些比例即可。
4.本题考查的是开放性题目。
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写出用压岁钱的意义即可。例如增大阅读量,多献爱心帮助有需要的人等,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即可。
5., 、 、 、 …… , , 、 。 6.人山人海 密密层层 7. 人 食物品种 卖玩意儿的 8.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 9.父亲给我买豆腐脑;父亲给我制作万花筒。
【解析】5.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看踩高跷走路”后面用逗号(,),表示短暂停顿;“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中间用顿号(、),表示并列停顿;“人山人海”后面用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后面用逗号(,),表示短暂停顿;“糖果点心”与“鸡鸭鱼肉”之间用顿号(、),表示并列停顿;“鸡鸭鱼肉都有”后面用句号(。),表示一句话的结束。
6.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短文中的“人山人海”写出了庙会上的人多,“密密层层”写出了卖小吃的多,都表现了描绘的热闹。
7.本题考查提取信息。
从句子“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可知庙会上节目很多;从词语“人山人海”可以看出人多;从句子“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食物品种多;从句子“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可以看出卖玩意儿的有很多。
8.本题考查过渡句。
过渡句是一个句子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过渡句是一种常见的句式,一般在文章里出现,在两个内容的接驳处,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选段的第一句“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能去看看这盛大的节日的确是无比的快乐,我高兴极了”,既承接了上文我睡在旅店里,又引出下文“我”和父亲逛庙会的场景,因此这句话是过渡句。
9.本道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阅读文章可知,从句子“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和“回家后他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可知,本选段主要从给我买吃的和给我制作玩具这两个方面来表现父亲对我的疼爱。
10.沸腾;感染;凝重;毅然 11. 起得早,睡得晚。形容人的辛苦、勤劳。 形容许多感情交织在一起。 12. 向往 困惑 百感交集 13.在他去学校前的那一夜得知自己上学的学费是家人的辛苦付出和乡亲们帮忙才凑起来的,百感交集。 14. 外貌 神态 乡亲们的淳朴,表现了乡亲们对他寄予厚望。 环境 生动地写出了他处于喜悦氛围中的焦躁和飘飘然的心理。 15.“那一夜”是他思想变化的关键,是他刻苦努力、自觉抵制诱惑、知恩图报的动力。
【解析】10.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沸腾:(动)①液体受热到一定程度,从内部产生气泡而翻腾。②比喻情绪高涨或人声喧闹。
闹腾:嬉戏;打闹。
形容山村人声喧闹,用“沸腾”。
感染:(动)①受到病菌的传染。②使人产生相同的思想感情。
感动:(形)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②(动)使感动。
使哥哥感动,用“感动”。
凝重:(形)①庄重;稳重。②浓重。
沉重:(形)①分量重;程度深。② (书)沉着稳重;沉稳庄重。
形容氛围变得庄重,用“凝重”。
毅然:(副)坚决地,毫不犹豫地。
仍然:(副)表示情况继续不变或恢复原状。
形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返回山区,用“毅然”。
11.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结合第八自然段中“为了供你读书,七十多岁的奶奶种菜养猪,起早贪黑杀了猪连块猪肚、汤肝都舍不得吃。”可以得知起早贪黑:起得早,睡得晚,形容人辛勤劳动。也说起早摸黑。
结合第十自然段中“以前他在学校只晓得家里人为他上学读书付出了不少,却不知道其中的内情。他百感交集,泪水顿时也像断了线的珠子直往下淌……”可以得知百感交集:各种各样的感触交织在一起。
12.本题考查概括小标题。
从第四自然段中“唯有他打着蒲扇,驱赶着夏日的蚊虫和暑气,他的心早已飞进了大学校园,他开始向往大学生活。”这几句话中可以得知:向往。
从第六自然段中“他困惑极了,他怎么也弄不明白,奶奶如哥哥、父亲怎么会流泪,为什么要流泪?自从他考进了县中学,每次放假回家,奶奶见了他;那皱巴巴的老脸就会绽出笑容。可今晚……他们究竟是怎么啦?”这几句话可以得知:困惑。
从第十自然段中“以前他在学校只晓得家里人为他上学读书付出了不少,却不知道其中的内情。他百感交集,泪水顿时也像断了线的珠子直往下淌……”这几句话可以得知此时的心情是百感交集。
13.本题考查概括段落层意。
结合短文中层次划分分好的段落可知第二段是第三到十自然段,可知这一部分写的是“他”临上大学前一夜发生的事情,在客人们散去后从家人口中得知他在学校花的每一分钱,都是家里和乡亲们今晚用汗水凝成的。
故本题答案为:在他去学校前的那一夜得知自己上学的学费是家人的辛苦付出和乡亲们帮忙才凑起来的,百感交集。
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题干中“油灯下,乡亲们一张张古铜色的脸,闪烁着一双双渴望而又执著的眼睛。”这句话可知这句话是对人物外貌和神态的描写,写出了乡亲们的淳朴,表现了乡亲们对他寄予厚望。
文中第四自然段画线的句子写的是夏天的天气,故此处是环境描写,写出了“他”焦躁和飘飘然的心理状态。
15.本题考查概括内容主旨。
结合短文的主要内容可以得知那一夜指的是临上大学的前一天晚上,结合短文第五至九自然段可知他在学校花的每一分钱,都是家里和乡亲们令晚用汗水凝成的。所以“那一夜”是他思想变化的关键,是他刻苦努力、自觉抵制诱惑、知恩图报的动力。
16. 慈母情深 动作 语言 贫苦 爱自己的孩子 对比 17.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 18.C 19.母亲工作时动作快、节奏快,写出了母亲不辞劳苦、争分夺秒工作的状态。
【解析】16.(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短文选自课文《慈母情深》,本文主要写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我”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体现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表达了“我”对母亲的赞扬、感激和热爱。
(2)本题考查了描写手法和人物形象。
从第一自然段画波浪线句子中“掏、数”可以看出属于动作描写。通过“皱皱的毛票”和“龟裂的手指”可以看出母亲非常的辛劳能干。“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是语言描写。这句话让我体会到母亲对作者的支持与鼓励,她是一位通情达理的母亲。
(3)本题考查文章理解能力。
文中妈妈虽然挣钱辛苦但是知道我看书还是会拿出辛苦挣的钱给我看书,而工友却觉得已经供我们吃穿上学了,没有必要再买闲书给我们看,觉得浪费钱。这两种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7.本题考查排比句的掌握。
排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常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从句子“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可以看出有四个“供……”的结构,符合排比句的构成要素,属于排比句。
18.本题题考查文章的理解能力。
从文章中句子“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和句子“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可以看出母亲那位同事不让母亲给“我”钱买书的原因是因为母亲已经辛苦挣钱供我们吃穿上学,不要浪费钱来买闲书。并不是题干所述的母亲同事不爱看书,C选项描述错误。
19.本题考查分析词语的作用。
四个“立刻”说明了母亲没有停留,马上又开始工作。“我”看到母亲不辞劳苦、争分夺秒工作,感受到母亲挣钱养家这么不容易,格外心疼母亲。四个“立刻”,写母亲丝毫不停地投入了工作,体现出一种紧张感,和前面毫不犹豫地给我买书的钱对比,更能显示出母亲挣钱养家的不容易。
20.A.虽然 B.但是 C.不仅 D.还 21. ② 他考上了梦想中的大学,全家人都为他感到骄傲。 22.第二天,父亲果然搁下家里的许多事情,和我忙活起木头房子来。为了这座木头房子,父亲陆续花了四个月的辛苦劳动。 23.“我”指的是作者的父亲。“那”指的是作者的父亲自己做的玩具货车。因为它凝聚了父亲的智慧和汗水,所以它比任何玩具都要贵重。
【解析】20.此题考查关联词语。
关联词一般分转折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等。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连接。
多年以后,我A( )早已不是玩玩具的年龄了,B( )还会时不时地把这座木头房子找出来,C( )为了欣赏,D( )借以回顾往昔——我眼看着父亲用他的双手将我的梦想变为现实的那段岁月。
“我早已不是玩玩具的年龄了”和“还会时不时地把这座木头房子找出来”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分句的意思说下来,而是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分句间是转折关系,因此A、B处填写关联词语“虽然……但是……”。
“为了欣赏”和“借以回顾往昔”联系下午“我眼看着父亲用他的双手将我的梦想变为现实的那段岁月。”可知是意义非凡,两个分句间是递进关系,因此填写关联词语“不仅……还……”。
21.此题考查理解词语意思。
由于词语的多义性和使用上的灵活性,有些词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往往难以理解。因此,遇到这样的题,学生要学会“瞻前顾后”,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有些词有多种义项,就要“借助”前后文,把词义与具体的语言挂上号,通过分析比较,对照具体语境,恰当选择的思维过程,最后把选择的词义,放到句子中看看是否合适,养成检查的好习惯。
“多年劳作的成果,足以让父亲感到骄傲”意思是:多年劳作的成果,足以让父亲感到自豪。因此应选第2种解释:自豪。
造句:身为中国人,我非常骄傲!
22.此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描写父亲“用双手而不是用言语传达了对我无限的爱”的句子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解答此类题时,学生要通读全文,要注意父亲无言的爱有关的句子。在文中第十自然段:第二天,他果然搁下了家里的许多事情,和我忙活起木头“房子”来。为了这木头“房子”,父亲陆续花了四个月的辛苦劳动。它实在是一个孩子所能得到的最好的礼物了。
23.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学生要先在课文中找出相应词语的位置,在联系上下文和词语的本义进行理解。
“对我来说,那比店里买的任何玩具都要贵重呢。”这句话是“我”的父亲说的,所以句中的“我”指的是父亲;句中的“那”具体指的是一辆玩具货车——父亲用木块和找来的旧轮子自己做了一辆玩具货车。
从上下文中找相关语句结合起来理解。理解文章中的句子时,可以找出上下文中相关的句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义。父亲认为它比任何玩具都要贵重是因为父亲小时候自己亲手做的玩具货车,里面包含着父亲童年最美好的记忆,凝聚了父亲的智慧和汗水,所以它比任何玩具都要贵重。
24.沙漠之舟 25. 指人烟稀少,很少见人的踪迹。 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26. 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 骆驼的外形特点及现状。 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生理特点。 沙漠环境的恶劣及骆驼选择大沙漠生活的原因。 27.骆驼在恶劣的环境中通过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这告诉我们要努力适应环境,做出改变,才能成功。
【解析】24.本题考查了如何给文章加合适的题目。
结合文章内容,可用主要人物作题目,也可用主要事件来作题目,还可以用所告诉我们的道理来作题目。
本文着重介绍了骆驼适应沙漠生活以及它如何帮助人们穿越沙漠,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所以以课文中对骆驼的别称“沙漠之舟”为题最合合。
25.本题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词语理解的重要方法之一,学生要多加练习,掌握方法。理解时要结合具体语境去理解。
人迹渺无:结合沙漠的特点可知,人迹渺无是指人烟稀少,很少见人的踪迹。
不毛之地: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26.本题考查了学生概括段意的能力。
在理解短文内容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或结合每段的中心句和关键词将每段的主要内容概括出即可。
第1自然段,主要讲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原因。课文在介绍骆驼适应环境的独特身体特点的过程中,也展示出沙漠广阔无垠、干旱炎热、缺少水草、风大沙烫、沙地松软的特点。
第2-4自然段,主要介绍骆驼成为沙漠之舟的原因这三个自然段从不同方面(给人带路,预报大风,驮运货物)介绍骆驼在沙漠中的重要作用所以人们把它看作是沙漠之海里的航船,称它为“沙漠之舟”。两部分内容有密切的联系,正因为骆驼适应沙漠的恶劣环境,能在沙漠中畅通无阻,所以才能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沙漠之舟”。
2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根据句子“野骆驼生活于极端干旱的戈壁和沙漠之中,那里人迹渺无,动植物极其稀少。由于无水,天敌也无法生存。自卫能力不强的野骆驼,为了避开天敌的侵害,凭着独特的生理机能,选择了不毛之地栖居,生息繁衍后代。”可知骆驼在恶劣的环境中通过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这告诉我们要努力适应环境,做出改变,才能成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