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 年级 数学 导学案
主备人:丁园 使用人:________
课题:信息窗一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通过自主学习,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难点:判断两个比能否成为比例。
学法指导:概括归纳、讨论、合作学习
学习流程
自主学习(学习前检)
(一)回顾比的有关知识。
1、什么是比?比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2、一辆汽车5小时行了300千米,写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并化简。
3、上面哪两个比的比值相等?16:2=32:4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什么呢?
(二)预习课本p35-36。
1、青岛啤酒厂一辆货车两天运输大麦芽情况如下表:
第一天 第二天
运输次数 2 4
运输量(吨) 16 32
你能写出哪些比?把这些比写出来,并求出比值。
2、认识比例,知道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3、分别算出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的和、差、积、商,初步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为:
二、合作探究
1、小组交流 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在比例16:2 = 32:4 中,两个外项是( 、 ),两个内项是 ( 、 )。这个比例还可以写作:
— =—。两个外项是( 、),两个内项是 ( 、 ) 两个外项的乘积是( )两个内项的乘积是(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 )。
2、如何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看谁想到的办法多?
1/3∶ 1/4和12∶9 16∶2和32∶4 7∶4和5∶3 80∶2和200∶5
3、小组内和同伴交流书中难点,并对不懂的地方进行讨论。
三、精讲释疑
1、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班内交流。
比例的意义。
比例各部分名称。
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2、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进行点拨释疑。
后检反馈、当堂达标
(1)在比例中,两个内项分别是25和4,那么两个外项的积是( )。
(2)a:5=7:b,那么ab=( )。
(3)4:2 =( ):3。(4)( ):3=4:( )
二、课本p38 1、6、10、(在课本上完成)
4、
五、交流收获、总结提升
总结学生学习情况并对过程评价进行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你在这里面学到什么了,是不是还有什么地方不理解的,可以问问小组长,如果实在不明白的,可以单独来问老师。
小学六 年级 数学 导学案
主备人: 朱蕾鑫 丁园 辅备人:尹燕浩使用人:________
课题:信息窗一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二课时:解比例
学习目标: 1.学生进一步理解解比例的意义。
2.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
3.弄清解比例的书写规范和计算中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计算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难点: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学法指导:通过自主学习,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习流程
自主学习(学习前检)
1.解简易方程,并口述过程。
4x=120 6x=24×5
2.回忆: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每一组中的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
6∶10和9∶15 20∶5和4∶1
4.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下列各比例改写成其他等式。
3∶8=15∶40 1.5∶0.2=30∶4
5、预习课本37页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8:5=16:x 7∶x=5∶6
总结一下什么叫做解比例:
二、合作探究
A、小组内订正自主学习内容
B、小组内交流解比例的方法。
C、小组内明确解比例的规范
D、小组内交流解题中的困惑。
三、精讲释疑
1、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班内交流。
比例的意义。
比例各部分名称。
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怎样解比例
2、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进行点拨释疑。
四、后检反馈、当堂达标
1.自主练习第11题(独立完成,指名个别学生板书)
2.补充练习: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已知一个内项是,另一个内项是多少?
3.自主练习第12题
五、交流收获、总结提升
这堂课学习的什么内容?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怎样解比例?
小学六 年级 数学 导学案
主备人: 朱蕾鑫 丁园 辅备人: 尹燕浩使用人:________
课题:信息窗二:成正比例的量
学习目标: 1、学生感受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存在,经历概括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的过程。
2、弄清正比例的意义,并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3、初步认识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能根据给出的具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相应的直线,能根据具有正比例关系的一个量看图估计另一个量的数值。
学习重难点: 重点: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会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难点:掌握成正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学法指导:概括归纳、讨论、合作学习
学习流程
自主学习(学习前检)
(一)、基础知识回顾
我们已学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你还记得吗?
1. 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怎样求工作效率?
2.已知路程和时间,怎样求速度?
3.已知总价和数量,怎样求单价?
(二)、新知预习:
1.自己看课本,对照40页下图。
工作时间 1 2 3 4 5 6
工作总量 14 28 42 56 70 84
观察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工作总量是怎样随着工作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2)写出表中相对应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的比,并求出它们的比值,观察比值有什么特点。
(3)表中相对应的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的比的比值是( ),这个比值表示的( )。比值一定也就是( )一定。写出数量关系式是:( )
2.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
3.正比例关系还可以用图像来表示。观察课本41页统计图,这是根据40页统计表中的数据,描出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相对应的点,顺次连接后形成的。
观察:(1)说一说正比例关系的图像是什么样子的。
(2)不计算,判断工作时间是5时,工作总量是多少吨?
二、合作探究1、交流自主学习内容
2、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 成正比例关系的图像有什么特点?
3、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请举一个例子用相关联的两个量说明正比例关系。
三、精讲释疑
师提示: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叫做“两种相关联的量”。两种( )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 ),如果这两种量中( )的两个数的( )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 )
预设: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长方形的宽,所以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成正比例。
出示:长方形的面积和长统计表
面积/㎡ 14 18 20
长/m 2 3 4
提问:如果有上面这样一种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成正比吗?
思考:刚才这句话怎样说才准确呢?
讲述: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相关联的量,有的成正比例,有的相关联,但不成比例。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要看这两个量的比值是否一定,只有比值一定,这两个量才成正比例。
四、后检反馈、当堂达标 自主练习1、2、6、7
五、交流收获、总结提升 总结学生学习情况并对过程评价进行小结。
小学六 年级 数学 导学案
主备人: 朱蕾鑫 丁园 辅备人: 尹燕浩使用人:________
课题:信息窗三:<<成反比例的量>>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反比例的意义,弄清成反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2、通过讨论探究,分析合作,进一步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感受反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
3、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学习重难点: 重点:认识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难点:记住成反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流程
自主学习(学习前检)(一)、回顾整理,激活旧知。
1、举例说明正比例的意义。
2下面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为什么
购买练习本的价钱0.80元,1本;1.60元,2本;3.20元,4本;4.80元6本。
3怎样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
4、填空
(1)( )×( )=路程
(2)( )×( )=总价
(3)每杯果汁质量×( )=果汁总量
(二)、探索新知
1、自学P45信息窗内容。
(1)观察表内数据,然后回答下面问题:
A、表中有哪两种量?这两种量相关联吗?为什么?
B、生产的天数是否随着每天生产的吨数的变化而变化?怎样变化的?
C、表中两个相对应的数的比值各是多少?一定吗?
两个相对应的数的积各是多少?
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
D、这个积表示什么 写出表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这与上节内容相比有什么不同?
(3)☆友情小提示:
因为啤酒的总吨数一定,所以生产的天数随着每天生产的吨数的变化而变化。每天生产的吨数增加,生产的天数反而降低;每天生产的吨数减少,生产的天数反而增加;而每天生产的吨数与生产的天数的乘积一定。我们就说每天生产的吨数和需要生产的天数是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2、想一想:成反比例的量应具备什么条件?
3、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2)小明从家到学校,每分走的速度和所需时间。
(3)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底和高。
(4)小林做10道数学题,已做的题和没有做的题。
(5)小明拿一些钱买铅笔,单价和购买的数量。
4、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
5、阅读P47“你知道吗?”说说成反比例的量的图像特点。
(三)、知识应用:独立完成P46自主练习。1、2、
二、合作探究
(四)、小组探究,感知内容
1、小组内和同伴交流书中难点,并对不懂的地方进行讨论。
2、小组内讨论成反比例的量应具备什么条件?
3、小组内讨论说说成反比例的量的图像特点。
三、精讲释疑
1、对学生提出的质疑进行讲解
2、组内检查自主练习1、2、4题,提出质疑。并讲解。
3、完成P47页6题。提出质疑。并讲解。
四、后检反馈、当堂达标
自主练习3、4
五、交流收获、总结提升
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学习心得__________( a.我很棒,成功了; 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小学六 年级 数学 导学案
主备人: 朱蕾鑫 丁园 辅备人: 尹燕浩使用人:________
课题: <<成反比例的量>>第二课时<<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巩固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2、能正确判断正、反比例。记住它们的变化规律。
3、发展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重难点: 重点:重点是正反比例的联系和区别
难点:难点是能判断正、反比例。
学法指导:概括归纳、讨论、合作学习
学习流程
自主学习(学习前检)
(一)、回顾运用: 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成什么关系?
1、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4、时间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总量。
(二)、探索新知
1、观察下表,同时填空。
路程(千米) 5 10 25 100
时间(时) 1 2 10
表1
速度(千米/时) 100 20 10 5
时间(时) 2 10 20
表2
2、总结路程、速度、时间三个量中每两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1)速度×时间=路程
(2)=速度
(3)=时间
3、说一说:(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什么比例?
(3)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什么比例?
4、比较正比例、反比例的关系
(1)相同点:
(2)不同点:
二、合作探究
小组探究,感知内容
1、小组内和同伴交流难点,并对不懂的地方进行讨论,
说一说怎样想的,
2、小组内讨论比较正比例、反比例的关系
(1)相同点:
(2)不同点:
三、精讲释疑
1、交流正比例、反比例的关系
2、强化比较
(1)相同点: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
(2)不同点:正比例是变化相同,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或缩小。相对应的每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反比例是变化相反,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扩大),相对应的每两个量的积一定。
四、后检反馈、当堂达标
巩固练习:
1、判断单价、数量和总价中的一种量一定,另外两种量成什么关系。为什么?
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价一定,数量和单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量一定,总价和单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面一些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 为什么
(1)除数一定, 和 成 比例。
被除数—定, 和 成 比例。
(2)前项一定, 和 成 比例。
(3)后项一定, 和 成 比例。
(4)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三种量,如果长是一定的,宽和面积成正例关系。
这三种量在什么条件下还能组成比例关系,是哪种比例关系。
五、交流收获、总结提升
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学习心得__________( a.我很棒,成功了; 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小学六 年级 数学 导学案
主备人: 朱蕾鑫 丁园 辅备人: 尹燕浩使用人:________
课题:信息窗四<<我学会了吗>>
学习目标: 1.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2.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独立解答。
3.训练学生有条理,清楚的表达,并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流程
自主学习(学习前检)
一、回顾整理
1、一年一度的的夏令营开始了,光明小学三至五年级的学生去农家乐去玩。(观察画面)根据表中的数据,你能组成哪些比例?请写下来。
2、你能说说什么叫比例?什么叫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途?
3、我们以前学过的应用题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什么叫正、反比例?用正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时关键是什么?
二、解决问题。
1、解比例25:75=30:X
22.4:X=72:36
2、今年的樱桃大丰收,销量很好。(观察樱桃的销量与总价的统计表)
你能当一回分析员,用学过的知识说说表中的数量与总价的关系吗?并说出你分析的理由。制图任务,你能顺利完成吗?
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3、幸福村村委听说同学们来了,特地给我们安排了这么几种方案,让我们去体验农家的劳动。
根据统计表,判断一下哪两种量成比例,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如果每户安排2人,需要安排多少户?
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反比例的量?
4、根据刚才完成的任务,自己对自己进行一个评价。
二、合作探究
小组探究,感知内容
小组内和同伴交流解决问题中遇到的问题,并对不懂的地方进行讨论。
三、精讲释疑
展示解决问题中遇到的问题,全班交流共同解决
四、后检反馈、当堂达标
判断两总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一段路的长度一定,自行车车轮的直径与车轮的转数成( )比例。
2.在一定时间里,每分钟生产的零件和生产全部零件的总个数( )。
3.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 )
4.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
5. 圆的周长与半径( )。
6. 正方体的棱长与表面积( )
1.X、Y成正比例关系,试填下表。
X 12 1/20 100
Y 2 0 1.6 400
2.已知A、B成反比例关系,试填下表。
A 0.7 2.8 0.14
B 0.2 20
五、交流收获、总结提升
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学习心得__________( a.我很棒,成功了; 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小学六 年级 数学 导学案
主备人:丁园 使用人:________
课题:信息窗一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通过自主学习,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难点:判断两个比能否成为比例。
学法指导:概括归纳、讨论、合作学习
学习流程
一、知识链接
1、什么是比?比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2、一辆汽车5小时行了300千米,写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并化简。
二、自主学习
1、仔细观察第35页情境图
你发现了那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第一天运输量和运输次数的比是 比值是 第二天运输量和运输次数的比是 比值是 你有什么发现
还可以写成下面的等式
3、认识比例,知道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三、小组交流
1、小组内交流自主学习的内容,识记比例的意义。
2、如何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四、合作探究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分别算出16:2=32:4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的和、差、积、商,看看有什么发现)
1、小组合作,组长分好工,算一算、说一说你们有什么发现?
2、这是不是一个规律?举例验证一下吧。
五、集体交流,精讲释疑
1、找小老师交流探究情况,其他同学提出质疑。
2、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进行点拨释疑。
六、达标检测
1、 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在比例3:2 = 9:6 中,两个外项是 、 ,两个内项是 、 。这个比例还可以写作:— =— 两个外两个外项的乘积是 两个内项的乘积是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
。
2、把能组成比例的比例按起来
80:4 0.4:0.8
18:12 0.5:0.25
40:80 0.8:0.04
20:10 30:20
3、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看谁想到的办法多?
1/3∶1/4和12∶9 7∶4和5∶3
80∶2和200∶5 16∶2和32∶4
七、盘点收获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小学六 年级 数学 导学案
主备人:丁园 使用人:________
课题:信息窗一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二课时:解比例p37—39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解比例
2.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
3.弄清解比例的书写规范和计算中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计算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难点: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学法指导:通过自主学习,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习流程
一、知识链接1.解简易方程,并口述过程。
4x=120 6x=24×5
2.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每一组中的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
6∶10和9∶15 20∶5和4∶1
4.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下列各比例改写成其他等式。
3∶8=15∶40 1.5∶0.2=30∶4
二、自主学习
你能求出下面比例的未知项吗
20:25=4:x =
1、认一认外项和内项并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将其变形。
2、尝试计算
三、合作交流
1、将自己的算法在组内进行交流,并确定一名组员汇报。
2、其他小组提出质疑并解答的
3、教师规范做题方法。
四、达标检测
1、解比例
X:6.5=6:4 5:8=x:16
25:7=X:35 X :0.75 = 81 :25
2、超市运来橘子和苹果共152筐,橘子和苹果筐数的比是5:3.运来橘子和苹果各多少筐?
五、交流收获、总结提升
这堂课学习的什么内容?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怎样解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