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二5.16课欧美的工业革命
一、选择题
1.从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考察,对外贸易政策可归纳为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两大类型。下列有关两种贸易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行何种贸易政策取决于该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
B.重商主义属于保护贸易政策,代表商业资本的利益
C.18至19世纪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D.二战后美国一直倡导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答案】B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实现何种贸易政策取决于该国政治结构和当时面临的实际困境决定,故A项错误;重商主义主张贸易保护主义,故B项正确;18至19世纪受制于工业革命进行的先后,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政策是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故C项错误;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世界范围内力推自由贸易政策,故D项错误。
2.“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下列关于各时期金融中心形成的因果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新航路开辟——北意大利金融 B.三次英荷战争——荷兰金融
C.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金融 D.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金融
【答案】D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解析】【分析】新航路开辟是世界贸易中心由意大利为中心的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A项错误;三次英荷战争导致荷兰丧失海上优势,不会出现荷兰为金融中心的结果,故B项错误;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形成以英镑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故C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普遍衰落,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形成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故D项正确。
3.英国某经济学家认为1550—1560年是近代编年史上,从未存在过对商人、投机者和暴发户来说如此持久,如此可贵的良机。当时英国人把握良机的方式有()
①价格革命②圈地运动③殖民掠夺④商业战争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出现了物价飞涨的价格革命,英国可以利用此时机,故①正确;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海外对英国的羊毛制品的需求扩大,英国逐渐出现了圈地——种草——养羊——剪羊毛——制成羊毛制品——出口,这样的活动即圈地运动,故②正确;16时机中期英国尚未进行大规模的殖民掠夺,故③错误;商业战争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后,与此题时间不符,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4.世界体系霸权周期是不断更替的,霸权国家也是不断更迭的,而世界体系结构本身也一直处在不断变动之中。在历史上,世界体系曾存在三个中心。它们是()
A.17世纪的荷兰、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
B.17世纪的西班牙、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
C.17世纪的法国、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
D.17世纪的西班牙、19世纪的荷兰、20世纪的英国
【答案】A
【知识点】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解析】【分析】17世纪,凭借强大的商队,荷兰垄断世界航运业,成为世界上的“海上马车夫”,登上世界殖民霸权的中心;19世纪,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掌握了海上霸权,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登上世界殖民霸权的中心;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大发战争横财,政治经济实力迅猛增长,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主宰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选择A项符合题意。
5.称号是一个国家特色和实力的体现,17世纪的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19世纪的英国被称为“世界摆渡人”。这些称号反映出英荷两国成为当时世界的( )
A.工业中心 B.贸易中心 C.金融中心 D.科技中心
【答案】B
【知识点】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17世纪的荷兰没有实行工业革命,是因商业贸易发达成为当时的海上强国,故A项错误;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两国的称号都是由于商业贸易地位得来的,故B项正确;荷兰“海上马车夫”的称号体现不出金融中心,故C项错误;荷兰没有成为科技中心,故D项错误。
6.“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该思潮盛行于()
A.新航路开辟时期 B.早期殖民扩张时期
C.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信息“自由”、“竞争”可知该思潮为自由主义,其盛行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该思潮盛行无关,故A.B.D三项错误。
7.下图是英国部分年代棉纺织品出口价值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完善 B.棉纺织业部门的系列创新
C.世界贸易中心地位的确立 D.棉纺织手工工场不断增多
【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上台,标志责任内阁制形成,材料与之无关,故A项错误;从1765年珍妮纺纱机出现之后,图表中棉纺织品出口价值连年攀升,说明棉纺织部门的机械创新成果显著,故B项正确;因为图中出口增加,英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才确立了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不能混淆因果,故C项错误;1765年之后,工厂逐渐取代“手工工场”,故D项错误。
8.19世纪早期法国思想家傅立叶说:“任何一个劳动者都由于个人利益而与群众处于斗争状态,对群众不怀好意。医生希望自己的同胞患寒热病,律师则希望每个家庭都发生诉讼;……在文明制度的经济体系中,每一个人都这样处在蓄意与群众斗争的状态中。”这种现象表明()
A.社会转型中人们精神的扭曲 B.经济危机中社会秩序的混乱
C.工业革命加剧人们私利观念 D.资本家对剩余价值无限追求
【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社会转型中人们精神的扭曲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现,而材料中的时间是在19世纪早期,故A项错误;材料中所强调的是任何一个劳动者都由于个人利益而与群众处于斗争状态,体系了人的自私自利性,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的时间19世纪早期可以知道是工业革命以后,人民出现了严重的自私自利的现象,故C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任何一个劳动者而非是资本家,故D项错误。
9.下表是1860年至1970年世界主要国家工业产值排序表,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时间 世界排名 1860年 1870年 1890年 1900年 1970年
第一 英国 英国 美国 美国 美国
第二 法国 美国 英国 德国 苏联
第三 美国 法国 德国 英国 日本
第四 德国 德国 法国 法国 德国
①1890年以前英国工业产值最高是由于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②1870年以后英国逐渐丧失了工业革命的先发优势
③20世纪初美国凭借经济优势获得世界霸权
④20世纪70年代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解析】【分析】1890年以前英国工业产值最高,是由于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先发优势,故①正确;1870年以后英国工业产值逐渐丧失第一的地位,是由于英国科技创新落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先发优势的丧失,故②正确;美国凭借经济优势获得世界霸权是在1945年二战之后,故③错误;20世纪70年代日本工业产值位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重新成为经济大国,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10.欧洲各地区农作物每粒种子的平均收益率(1500—1820年)
阶段 英格兰 法国 德国
1500—1549 7.4 6.7 4.0
1650—1699 9.3 6.2 4.1
1750—1799 10.1 7.0 5.1
1800—1820 11.1 6.2 5.4
上表主要表明()
A.英国农业生产持续大幅领先欧洲大陆
B.高效农业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C.工业革命使英国农业生产率大幅攀升
D.民主政治是发生农业革命的制度前提
【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表格只比较英国、法国、德国农业生产的数据,不能说明持续大幅领先欧洲大陆,故A项错误;表格反映英国农业生产效率高,高效农业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故B项正确;工业革命的开展,农业比重在下降,工业比重在上升,工业革命并没有使英国农业生产率大幅攀升,故C项错误;民主政治是发生农业革命的制度前提,表格无法获得信息,故D项错误。
11.马克思在评价圈地运动时说:“……世界没有任何地方,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这样毫无怜惜地处理各种传统的农业关系——从这一点上看,英国要算世界上最革命的国家。”下列表述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
B.实现了英国传统农业关系根本性变化
C.加速了英国城市化进程
D.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题干中并未提及资本的原始积累,故A项错误;题干中“由资本主义生产这样毫无怜惜地处理各种传统的农业关系”这句话体现出英国实现了农业关系的变化,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及城市化,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工业革命,故D项错误。
12.“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里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里几乎变成了野蛮人。”这是1835年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英国工业革命城市曼彻斯特的评论。对文明人变成“野蛮人”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财富 B.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污染
C.工业革命推动了殖民掠夺 D.工业革命使人变得贪婪
【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财富不是材料中主旨,故A项错误;材料提到的是工业革命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即工业革命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破坏,故B项正确;殖民掠夺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使人变得贪婪也不是材料中反映主要信息,故D项错误。
13.英国进口税目1842年有1052个,1859年减至419个,1860年减至48个,以后又减至43个。此外英国把极复杂的关税税则加以简化,绝大部分进口商品不予征税,并基本上废除出口税。材料体现了()
A.重商主义 B.凯恩斯主义 C.货币主义 D.自由主义
【答案】D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材料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后逐步取消关税的相关史实,重商主义是14—16世纪西方资本主义萌芽阶段采取的经济政策,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凯恩斯主义是1929年经济危机后提出的,旨在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B项错误;货币主义二十世纪50~60年代提出的,主要强调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的和起支配作用的原因,与题目不符,故C项错误;自由主义是英国工业革命后,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强调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和自由经营,它提出的前提是英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能够和其他国家在市场上进行竞争,故D项正确。
14.1825年,英国发生历史上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其基本特征是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也就是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为此,英国政府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A.颁布《航海条例》 B.发动鸦片战争
C.取消机器出口禁令 D.建立福利国家
【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是在17世纪与荷兰争夺海上霸主地位,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是在1840年,是工业革命完成后的措施,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取消机器出口禁令有利于机器出口,促进经济发展,起到缓解危机的作用,故C项正确;建立福利国家是在二战后,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15.下图是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②英国工业革命完成,成为世界工厂
③英国世界殖民帝国地位开始确定④自由放任政策促进海外贸易发展
⑤坚船利炮作为后盾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答案】D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和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故①错误,②正确;英国世界殖民帝国地位开始确定是在18世纪后期,故③错误;工业革命后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以坚船利炮作为后盾到处扩张,故④⑤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16.据记载,1788年卡特来特在建造新棉纺工厂时曾将大量的资金用于建造经理室、会计室和门房,被称为“革命工厂”。这说明()
A.资本家醉心于生活享受 B.工资闻的矛盾有所缓和
C.技术的革新被日益轻视 D.企业经营管理走向规范
【答案】D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材料反映的不是生活的享受,而是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工业革命下劳资双方的矛盾,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的是管理方式的革新,但是不能说轻视技术革新,故C项错误;造经理室、会计室和门房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革命工厂”说明之前没有这些部门的存在,说明企业经营管理日趋走向规范,故D项正确。
17.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原是一个殖民商业垄断公司,代表英国控制着英国与印度、香港等殖民地的商贸关系,后在1874年解散。东印度公司的解散反映历史趋势是()
A.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B.英国开始丧失竞争优势
C.电气时代取代蒸汽时代 D.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盛行
【答案】D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材料没有涉及民族解放运动,故A项错误;英国丧失竞争优势与东印度公司解散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故B项错误;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刚刚开始,说电气时代取代蒸汽时代为时尚早,故C项错误;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增强,争取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反对政府的束缚,故D项正确。
18.19世纪后期,一架珍妮纺纱机的价格约相当于一个英国纺纱工人134天的工资:在法国,相当于311天的工资;在印度则会更多。材料主要说明()
A.采用机器导致失业大增 B.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效显著
C.英国出口机器获利更多 D.落后地区更应该采用机器
【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材料中看不出失业率增加的情况,故A项错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机器使用日益普及,也就带来了机器使用成本的相对下降,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机器出口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客观交代了不同地区机器使用成本的信息,没有提到机器与落后地区的必然联系,故D项错误。
19.17世纪初建立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曾经辉煌一时,但19世纪中期以后它的经营却日益困难并最终解体。上述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殖民掠夺的经营方式难以持久 B.商业垄断导致经营效率低下
C.英国的经济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D.英国对亚洲市场的依赖性减弱
【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殖民掠夺主要在16—18世纪,与材料中“19世纪中期以后”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东印度公司实行商业垄断是其获得利益的手段,其垄断特点不是导致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故B项错误;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导致东印度公司失去垄断特权,故C项正确;1840年,英国为扩大亚洲市场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故D项错误。
20.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1795年出版的《道德论》一书中说:“如果一个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威胁社会稳定”。这段话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
A.经济危机的发生 B.工人运动的兴起
C.垄断组织的形成 D.社会阶层的分化
【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固有矛盾,主要原因是生产与销售的矛盾,A项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从“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是不得人心的,…注定威胁社会稳定”可知,作者认识到财富集中会带来社会问题,其目的是防止因贫富差距导致的工人运动,故B项正确;垄断组织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社会阶层的分化是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与材料中“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因为它注定威胁社会稳定”不符,故D项错误。
21.下面是某一时期英国的对外贸易示意图,该示意图()
A.表明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
B.反映了英国成为工业强国时的外贸特征
C.表明英国的对外贸易出现逆差
D.反映了英国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外贸状况
【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确立是在18世纪中期,材料体现的英国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是在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之后,故A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最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掠夺原料倾销商品,与材料相符,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英国进出口贸易额的比较,故C项错误;生产工业制成品是在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场手工业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22.英国高度发达的工场手工业,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精细的劳动分工,每一件成品的生产过程都被分解,由许多细小的单一操作工序完成。工场手工业的复杂分工()
A.提高了生产劳动的技术性 B.生产劳动操作日趋复杂化
C.为机器取代手工创造条件 D.反映英国的世界领先地位
【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题干中并未提到与技术性相关的信息,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出生产劳动的复杂化,故B项错误;题干中提到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精细的劳动分工,这为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创造了条件,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及英国在世界工业的领先地位,故D项错误。
23.查尔斯在《技术史》上说“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一直困扰着欧洲的历次战争,确实给英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是,其在人力方面的投入始终相对较少,而且始终保持着对海洋的支配权。正是有赖于后面这一优势,使得英国能够不受限制地与世界上的任何地区进行自由贸易。”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欧洲的历次战争是欧洲反法同盟与法国及拿破仑之间的战争
B.在殖民争夺的过程中,英国打败法国后开始保持海洋上的支配权
C.工业革命使英国建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D.英国掌握海上殖民霸权,海外市场的扩大推动了技术革命
【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历次战争是欧洲反法同盟与法国及拿破仑之间的战争符合历史事实,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英国打败法国后开始保持海洋上的支配权符合历史事实,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英国建立起世界殖民霸权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条件,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英国海外殖民市场的巨大需求促使英国不断革新工业生产技术,进一步推动工业革命向更高层发展,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4.《全球通史》上说欧洲“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这些革命早些时候曾赋予它向全世界扩张并征服巨大的殖民帝国的力量、动力和知识。”“这些革命”开始向世界其它地区传播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是开始于()
A.14、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
B.15世纪开始的早期殖民扩张
C.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
D.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整个世界由原先松散状态向联系更加紧密的人类共同体迈进,故A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使得西班牙、葡萄牙等早期先行国家掌握了世界殖民霸权,对被殖民国家、地区进行疯狂殖民掠夺,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的出现及不断向西欧各国扩展,使得整个欧洲地区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凭借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占据近代历史发展制高点,故C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切合题干时间要求,故D项错误。
25.《美国史新编》中说“1776年发生了两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一是北美发表《独立宣言》,二是亚当·斯密发表了《国富论》。有的美国史学家称这两件事为‘1776年的精神’”。下列最能体现此“精神”范畴的是()
A.人民主权说 B.社会契约论 C.自由平等说 D.天赋人权说
【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人民主权说材料无从体现,故A项错误;社会契约论材料无从体现,故B项错误;《独立宣言》、《国富论》使得欧洲启蒙思想家极力倡导的自由平等学说在政治领域和思想领域具体化,故C项正确;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着力倡导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故D项错误。
26.1815年英国颁布的《谷物法》规定:“当国产谷物低于每夸特80先令时,禁止进口国外谷物。只有在达到这种价格或超出这一价格的情况下,才许可从国外输入粮食。”该法案()
A.目的是为了打击荷兰的优势 B.体现的是贸易保护主义
C.保证了殖民争霸战争的胜利 D.维护了工业资产阶级利益
【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无法直接推测该法案与打击荷兰优势的关系,故A项错误;英国《谷物法》的规定旨在保护了本国市场,限制他国商品进入,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体现,故B项正确;无法直接推测该法案与英国殖民争霸战争胜利的关系,故C项错误;该法案体现的贸易保护主义与工业资产阶级倡导自由贸易政策不符合,故D项错误。
27.“工场手工业最完善的产物之一,是生产劳动工具本身,特别是生产当时已经采用的复杂的机械装置的工场……工场手工业分工的这一产物,又生产出机器。”材料旨在说明()
A.工场手工业的实质是机器大生产
B.工场手工业孕育出了机器大生产
C.工场手工业是机器大生产的产物
D.机器大生产是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工厂是使用机器大生产,故A项错误;材料中工场手工业分工的这一产物,又生产出机器反映了工场手工业孕育出了机器大生产,故B项正确;机器大生产是工场手工业发展的产物,故C项错误;工场手工业分工不能等同于社会大分工,故D项错误。
28.英国1786年每百支棉纱价格为38先令,1800年下降到9.5先令,1807年为6.75先令。导致棉纱价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科学进展 B.棉纺技术的革新
C.城市人口增加 D.城镇化加快发展
【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自然科学进展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反映的时间是工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机器生产代替传统的手工技术,成本降低,价格降低,故B项正确;城市人口增加,需求量增大,不能说明棉纱价格降低,故C项错误;城镇化加快发展也不能说明棉纱价格降低,故D项错误。
29.英国工业革命中,最早出现生产技术革命性变化的行业是()
A.棉纺织业 B.采煤业 C.冶金行业 D.机器制造业
【答案】A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1860年,珍妮纺纱机出现,这属于棉纺织业,故A项正确;采煤业不是最早的,故B项错误;冶金行业不是最早的,故C项错误;机器制造业最晚,故D项错误。
30.“如果说工业革命在开始时不得不满足于现有的交通工具,那么现在它就自己来发展新的交通工具,新的交通工具……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新的交通工具”的理解正确的是()
A.以电力为动力
B.是上海轮船招商局的主要设备
C.推动了东印度公司的发展
D.是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的重要条件
【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工业革命时期的动力主要是蒸汽机而不是电力,电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才出现的能源,故A项错误;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企业,当时主要是引进西方机器、技术,充分利用了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故B项正确;东印度公司是新航路开辟以后商业资本繁荣时代的产物,是一种依靠政府扶持的垄断性商贸公司,随着工业革命发展而兴起的工业资产阶级主张自由主义,东印度公司商业经营方式与自由主义相悖,逐渐淡出历史舞台,故C项错误;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是17世纪的事情,与题干时代不符,故D项错误。
31.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说: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关于“它”,说法正确的是()
A.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B.使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C.标志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 D.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答案】A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可以推断出该事件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使英国的生产能力提高,成为世界工厂,故A项正确;导致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的事件是新航路开辟,故B项错误;1689年《权利法案》的发表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故D项错误。
32.到19世纪中叶现代工业的增长还非常有限:1850年时英、法、德三国拥有的铁路总计只有20000公里,钢的生产刚刚开始;1870年时全世界生产不到70万吨钢,不及1958年印度钢产量的一半。材料显示()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钢铁业已经产生
B.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作用没有想象的巨大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钢铁业开始占社会经济主导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印度钢产量是全世界的2倍
【答案】A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钢铁业已经产生是是正确的,故A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是以轻工业为主,钢铁不是主导产业,不能仅因为钢铁产量不高而否认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作用,故B项错误;1870年钢铁工业产量还很低,说明钢铁工业并没有占据经济的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中仅以印度的钢铁产量为参照系,并不是其主旨所在,故D项错误。
33.1854年,英国爆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10天中就有500人死亡。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当时英国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这种现象()
A.说明英国已成为世界工厂
B.提高了英国国民的素养
C.迟滞了英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
D.加快了英国环境立法的步伐
【答案】D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19世纪中期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国民素养材料无从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着重强调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造成资源日益枯竭,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成为诱发疾病的元凶,客观上促使议会加快环境立法,故D项正确。
34.下为英国不同时期人口数据表,则推动这一时期英国城市人口比例变化的最主要动力是()
总人口(万人) 城市人口(万人)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1600年 411 33.5 8.25
1700年 506 85 17.0
1750年 577 121.5 21.0
A.商业革命推动 B.农业生产方式变化
C.工业革命兴起 D.确立海上霸权地位
【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商业革命指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与题目无关,故A项错误;1600—1750年,英国“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使农田变成牧场,农业人口相应减少,农民涌入城市务工,所以农业生产方式变化引起了人口比例的变化,故B项正确;1760年工业革命兴起,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7世纪,英国打败了荷兰和法国,最终确立海上霸权,但这与人口比例的变化无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
35.下表为1800—1950年日本东京人口变化状况(单位:千人),表中人口变化的趋势表明日本()
年份 1800年 1880年 1900年 1950年
人口 800 1050 1600 5425
A.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B.工业化速度加快
C.消除了封建生产关系 D.成为世界商业中心
【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东京的人口增加无法说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故A项错误;1800—1950,日本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人口从农村转向城市,东京人口的增加就是一个例子,说明日本工业化速度加快,故B项正确;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就逐渐消除了封建生产关系,故C项错误;东京人口的增加只能说明它可能是日本的商业中心,而不能说明它是世界商业中心,故D项错误。
36.早在1624年,英国议会就已经颁布《垄断法》,为新产品的第一个发明人授予专利证书,提供不超过14年的独占保护,垄断法终止了王权在创造专利上的特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B.使英国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C.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度最终确立
D.使科技转换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答案】A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题干中英国颁布《垄断法》,保护专利,因此终止了王权在创造专利上的特权,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故A项正确;英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君主立宪制最终建立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与题干的意思无关,故D项错误。
37.英国首相福克斯最大的成就是废除了奴隶贸易,法律规定从1808年1月起禁止蓄奴,并指令英国海军在海上拦截各国船只,必要时使用武力制止贩奴。这一政策出台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 B.福克斯是个强权人物
C.福克斯是人道主义者 D.英国成为了海上霸主
【答案】A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出现了废除奴隶贸易的现象,故A项正确;福克斯的强权与否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福克斯是否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三次英荷战争后英国就确立了海上霸权,时间上不符,故D项错误。
38.这部著作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第一次提出了市场经济会由“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的理论。这一著作()
A.由英国杰出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创作
B.是英国重商主义政策废除的标志
C.作者是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D.有助于克服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凯恩斯创立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1846年“谷物法”的废除,标志着英国从重商主义向自由贸易的转变,故B项错误;根据已学知识得到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国富论》的作者,这部书是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书中第一次提出市场经济会由“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故C项正确;自由主义经济的盛行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而不是有助于克服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故D项错误。
39.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反映出()
A.科学理论对实际发明具有推动意义
B.科学发明与社会需要联系紧密
C.科学技术需结合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D.发明蒸汽机的实际意义不是很大
【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瓦特的发明来自于实践经验,而非“科学理论”,故A项错误;“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就没有社会需要,那么“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故B项正确;“科学技术需结合”体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而瓦特是工业革命的代表,故C项错误;发明蒸汽机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故D项错误。
40.我们习惯上称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开辟的时代分别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技术革新的开始领域不同 B.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同
C.动力机器的发展阶段不同 D.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意义不同
【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纺织领域,而不是蒸汽机的发明,所以划分的主要依据并不是技术革新的领域不同,故A项错误;两次工业革命都对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不是进行划分和命名的依据,故B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主要的动力机器为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主要的动力为电,故C项正确;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但是此不同与两次工业革命的命名无关,故D项错误。
41.卓别林大师的《摩登时代》生动刻画了工厂制度下机器生产对人的控制导致人类行为的失态、错乱。“工厂”这一生产组织形式开始出现于()
A.“地理大发现”时代 B.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
C.西欧的早期殖民扩张时代 D.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地理大发现”时代,生产还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故A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工厂制度形成,故B项正确;西欧的早期殖民扩张时代,生产还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垄断组织成为生产组织形式,故D项错误。
42.维基百科上说:“博尔顿和瓦特成为合伙人后,博尔顿倾其精力和财力使瓦特的蒸汽机梦想成为现实,并在1775年通过国会将瓦特的专利保护从1769年延长到1799年。”材料中可看出当时的英国()
①商业中的合伙理念②专利保护制度
③蒸汽机技术领先④工业革命完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材料中“博尔顿和瓦特成为合伙人”表明已经出现了商业合伙关系,故①正确;“通过国会将瓦特的专利保护从1769年延长到1799年”反映了专利保护制度的出现,故②正确;“使瓦特的蒸汽机梦想成为现实”表明了蒸汽机技术的发展,故③正确;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故④错误,选项C项符合题意。
43.18世纪早期英国作家笛福在《不列颠岛旅游记》中写道,有一个小城市诺福克为许多小城镇与乡村包围,这些乡村“是如此之大和住满了人,使它们足以与其他地方的镇相比”,这样的中心小城市布满了英国各地。这主要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A.国内工商业发展,推动了地区间的分工
B.国内市场发展,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C.圈地运动大规模开展,加速城市化进程
D.工业革命深入到农村,缩小城乡间差距
【答案】D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新航路开辟是世界贸易中心由意大利为中心的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A项错误,三次英荷战争导致荷兰丧失海上优势,不会出现荷兰为金融中心的结果,故B项错误,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形成以英镑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期,故C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普遍衰落,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形成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故D项正确口
44.詹姆斯·密尔(JamesMill)和约翰·密尔(JohnStuartMill)父子是19世纪英国乃至西方自由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两人一致认为,印度社会缺乏演进的能力,需要被英国统治才有前途,并称英国东印度公司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造福印度人民的政府。这说明了()
A.密尔父子的自由主义者身份为假,实为殖民主义者
B.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由自由主义向殖民主义阶段过渡
C.工业革命背景下自由主义与殖民主义存在紧密关系
D.印度实际是英国工业革命和殖民活动的最大受益者
【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密尔父子都是“西方自由主义最重要的代表”,故A项错误;殖民主义存在于整个资本主义发展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作为自由主义代表的密尔父子极力为英国的侵略辩护,说明工业革命背景下自由主义与殖民主义存在紧密关系,故C项正确;印度是英国工业革命和殖民活动的最大受益者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45.1859年,英国财政大臣柯布登前往巴黎游说英法两国签署互减关税条约。拿破仑三世对柯布登的建议非常赞同,但法国工业领袖及其政治盟友却抵制自由贸易,最终在1860年拟定了英法商约约定互减关税。这一条约规定有利于()
A.国际贸易壁垒准则的建立 B.世界自由贸易规则的完善
C.英法经济交流准则的确立 D.世界金本位货币体系发展
【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这一条约规定有利于国际自由贸易准则的建立,故A项错误;英法最终在1860年拟定了互减关税,有利于世界自由贸易规则的完善,故B项正确;自由贸易规则只是经济交流准则的一部分,不能据此推断英法经济交流准则的确立,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贸易体系,与金本位货币金融体系无关,故D项错误。
46.“现在英国强调的是贸易货栈和战略基地,而非17世纪那样的殖民拓殖。”这与谢尔本勋爵在1782年所讲的“我们贸易优先于统治”是吻合的。这一变化反映出()
A.自由主义贸易思想得到贯彻 B.海外扩张需要政府的有力支撑
C.英国对海外市场的依赖加深 D.工业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提高
【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自由主义贸易主张限制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操控,让市场机制发挥调节资源的作用,从“英国强调的是贸易货栈和战略基地”、“我们贸易优先于统治”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海外扩张是为了经济利益,体现不出自由主义贸易思想,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英国强调的是贸易货栈和战略基地”、“我们贸易优先于统治”可知没有强调政府的作用,故B项错误;从“英国强调的是贸易货栈和战略基地”可知,海外市场为英国经济发展提供基地,故C项正确;工业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提高是1832年议会改革的结果,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47.19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德意志农村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但是同时期德意志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却明显高于农村。这主要是因为德意志()
A.国家统一实现和民主制度确立 B.城乡生活理念的不同
C.农村经济恶化影响人口存活率 D.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
【答案】D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民主制度确立与城市人口发展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城乡生活理念的不同不是人口变迁主因,故B项错误;农村经济恶化影响人口存活率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中“德意志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却明显高于农村”只能说明城市化进程加快,故D项正确。
48.图8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的影响力演变曲线图,从变化中看出()
A.近现代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和理论在西方一直保持最大的影响
B.70年代以后,凯恩斯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C.80年代以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思想再次占据统治地位
D.经济理论的影响力取决于经济发展的状况和理论自身的完善
【答案】D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一战”后的经济危机
【解析】【分析】根据图表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A曲线为自由主义经济思想,B曲线为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自由主义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兴起的,结合图表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到1929年经济危机之后,其影响力逐渐下滑,不是一直保持最大影响,故A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滞胀”现象,因此普遍采取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但是仍然实行国家干预和自由发展相结合的政策,因此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经济并未退出历史舞台,故B项错误;80年代后,出现了新的经济理论,自由主义的影响上升,但并不是自由主义占统治地位,故C项错误;综合材料说明,经济理论作为调节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属于生产关系层面,必然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发展,故D项正确。
49.钱乘旦在《英国通史》中记述了英国在1700年到1780年间国家总产出增长了67%,到了1800年增长了151%。这说明()
A.殖民掠夺是英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B.资本原始积累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
C.工场手工业孕育工业革命
D.技术革新蕴藏了巨大动能
【答案】D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材料“英国在1700年到1780年间国家总产出增长了67%,到了1800年增长了151%”中的时间可以看出此时段不是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国家总产值的增长加速,并没有强调资本原始积累与工业革命的关系,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不能表明工场手工业与工业革命的关系,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英国在1700年到1780年间国家总产出增长了67%,到了1800年增长了151%”可知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经济迅速增长,故D项正确。
50.一个国家在工业发展的初步阶段或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往往出台贸易保护的政策或举措。以下政策或举措中不属于贸易保护性质的是()
A.16—18世纪在欧洲盛行的重商主义
B.1852年英国宣布自由贸易是英国的国策
C.1918年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1930年美国提高近九百种商品的关税
【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一战”后的经济危机
【解析】【分析】欧洲在工业革命前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往往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实行重商政策,保护本国的资本势力,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实力逐渐壮大的工业资产阶级希望进一步摆脱封建势力或保守力量的束缚,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自由经营、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这不再是传统的贸易保护,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十月革命后,面对国内外敌人的联合进攻,为了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高效地集中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打败敌人,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自由贸易,这是非常状态下的保护性措施,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面对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美国提高关税,意在限制进口,尽可能为本国剩余产品保留较大的销售市场,其本质是一种贸易保护政策,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51.1773年詹姆斯·瓦特遭遇了失业和丧妻的人生变故,但他仍拒绝出国另谋生路,在他看来,自己的国家绝不会让一个将带来无限商机的发明家流失海外,因为它早已准备了将聪明才智纳入实用轨道的机制。推动这一机制形成的直接动因是()
A.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英国拥有庞大的海外市场
C.英国较早形成的专利制度 D.英国率先展开了工业革命
【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开始于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已经率先展开了工业革命,不能称为直接原因,故A项错误;英国拥有庞大的海外市场与材料情景不符,故B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它早已准备了将聪明才智纳入实用轨道的机制”说明英国较早的形成专利制度,保护科技发明,故C项正确;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开始于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已经率先展开了工业革命,不能称为直接原因,故D项错误。
52.“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材料认为黑人奴隶贸易停止的主要原因是()
A.黑奴贸易无利可图 B.英国文明程度的提高
C.非洲人民的反抗 D.工业革命发展的要求
【答案】D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说明停止黑奴贸易的原因是“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故A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可以看出英国停止黑奴贸易的原因是共和革命的要求,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非洲人民的反抗,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奴隶贸易已不适应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而只需要把黑人留在非洲生产原料,并变成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消费者即可。材料的核心观点反映了非洲已经变成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故D项正确。
53.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643-1715)任用柯尔柏作为财政总监,先后两次大提关税,几乎排斥了英荷等国毛纺织品的进口,极力招徕外国的能工巧匠来法国定居开业。其做法()
A.与工业化的潮流背道而驰
B.直接引发了法国与英国之间的战争
C.符合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D.使法国成为西欧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路易十四的做法顺应了工业化,故A项错误;英法战争的原因并非路易十四的做法,故B项错误;“先后两次大提关税,几乎排斥了英荷等国毛纺织品的进口,极力招徕外国的能工巧匠来法国定居开业”这种做法促进了法国资本的原始积累,故C项正确;法国并未成为西欧最发达的工业国家,故D项错误。
54.对表2解读正确的是()
表21750—1900年按人口计算的工业化水平(单位:百分率)
国家和地区 1750年 1800年 1830年 1900年
整个欧洲 8 8 11 35
英国 10 16 25 100
俄国 6 6 7 15
日本 7 7 7 12
中国 8 6 6 3
A.英国工业总产值一直居于世界首位
B.18世纪中国近代工业一直居于世界前列
C.中国工业化程度呈逐步降低趋势
D.19世纪中国与西方工业化水平逐步拉大
【答案】D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图表信息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按人口计算的工业化水平,不能反映英国的工业总产值,故A项错误;18世纪近代中国的近代工业由于受西方的侵略和控制,不可能一直居于世界前列,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1830年和1800年工业化水平所占比率相等,因此不是呈逐步降低的趋势,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19世纪以来,中国在按人口计算的工业化中所占的比率明显低于资本主义国家,说明中国与西方工业化水平的差距不断加大,故D项正确。
55.19世纪开始时,美国发明家惠特尼为政府大量制造滑膛枪,有访问者对惠特尼的这种革命性技术的基本特点作了恰当的描述:“他为滑膛枪的每个零件都制作了一个模子。据说,这些模子被加工的非常精确,以至于任何滑膛枪的每个零件都可以适用于其他任何滑膛枪。”惠特尼的“革命性技术”()
A.揭开美国工业革命的序幕 B.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
C.诠释了科学理论的重要性 D.改进了滑膛枪的结构
【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美国的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的纺织业,故A项错误;惠特尼开创了滑膛枪的零件的标准化生产,有利于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因此有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科学理论的重要性,故C项错误;题目反映的是为滑膛枪提供零件,不是改进滑膛枪的结构,故D项错误。
56.下表是英国铁路钢铁及机器出口量(单位:千吨)
年份 铁路钢铁 机器
1845—1849 1291 4.9
1850—1854 2846 8.6
1856—1860 2333 17.7
1861—1865 2067 22.7
1866—1870 3809 24.9
1870—1875 4040 44.1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铁路钢铁及机器出口量持续增长
B.推动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工业化
C.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
D.出口的主要对象是殖民地半殖民地
【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1856—1860年铁路钢铁是2333,1861—1865年铁路钢铁下降为2067,故A项错误;英国输出大量的铁路钢铁和机器,推动了其他国家的工业化,故B项正确;表格无法说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故C项错误;表格反映不出出口对象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美法德等国也可能购进英国的铁路钢铁和机器,故D项错误。
57.1813年,英国议会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贸易的垄断权。国会又于1833年完全取消了该公司贸易业务,把它变成了一个“受国王委托的”在印度进行殖民统治的政治军事和行政机构,期限为20年。这反映了()
A.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思想变化
B.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演变
C.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
D.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
【答案】A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据材料时间“1813年”、“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贸易的垄断权”和“把它变成了一个‘受国王委托的’在印度进行殖民统治的政治军事和行政机构”可知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思想变化,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演变,且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经济竞争,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故D项错误。
58.“在这些场合,政府的座右铭或格言应当是——无为而治……农业、工业和商业对政府所提出的要求,就像第欧根尼对亚历山大提出的要求一样合情合理、毫不过分:请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对该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并不能完全自动调节,达到供求平衡
B.主张“看得见的手”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C.美国是较早奉行自由主义政策的国家
D.重商主义思想是其后实行的主要思想
【答案】A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材料中“政府的座右铭或格言应当是——无为而治”表明是自由主义政策,该政策并不能完全调节经济,故A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看得见的手”,与“无为而治”不符,故B项错误;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较早奉行自由主义政策的国家,故C项错误;重商主义思想是在自由主义之前实行,而非“其后”,故D项错误。
59.在英国工业化时期,商人购买土地,成为土地阶级的成员,继而确立政治地位和社会声望;银行家把财富转化为地产、取得贵族身份、融入土地阶级的进程加快;工业家将资金注入地产业,获得乡绅或贵族的头衔,融入土地阶级。当时英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社会普遍存在贵族情结 B.思想的进步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C.土地承载了社会政治价值 D.资本主义大土地所有制已形成
【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仅从商人、银行家和工业家不能得出社会普遍存在贵族情结,故A项错误;思想的进步落后于经济的发展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英国工业化时期,商人、银行家和工业家都投资地产,获得政治地位、贵族身份,说明土地承载了社会政治价值,故C项正确;资本主义大土地所有制已形成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60.英格兰的技术发明在17—18世纪之交已经蓬勃发展,先后出现了铁匠兼锁匠纽卡门的蒸汽机,制铁人达比解决高炉冶铁燃料问题的炼焦炉等。1733年技工凯伊发明了飞梭,同年木工怀亚特发明了第一台纺纱机。1765年,钟表匠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这一现象说明()
A.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 B.科学理论带来技术发明
C.教育发展推动文化普及 D.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
【答案】D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工业革命开始于1765年珍尼纺纱机的发明,这与材料信息相反,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科学理论的提出,故B项错误;“教育”、“文化”与题干的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交代的发明人基本都是生产一线的工匠,他们的发明创造都是来源于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经验的积累,故D项正确。/
61.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来自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工业革命后新兴的产业有()
A.造船业 B.采煤业 C.机器制造业 D.纺织业
【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造船业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自古就有,不是工业革命后才有的,故A项错误;农业文明中,虽然作为燃料的煤炭没有大规模开采,但是作为木材补充的煤炭开采是存在的,故B项错误;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只有在工业革命后才有机器制造业,故C项正确;英国工业革命前的呢绒织造就是主要的手工行业,故D项错误。
62.工业革命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也不仅仅意味着生产力的大飞跃,它还是一场空前的社会大革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阶级结构发生变化,阶级对立冲突加剧
B.社会财富迅速增长,工人生活全面改善
C.国家实力迅速增长,政府权力日益加强
D.工业生产发展迅速,民主制度普遍受挫
【答案】A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工业革命后在社会结构中,工业资产阶级势力日益上升,它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中的主要阶级力量,彼此间的对立冲突随着生产发展和贫富分化扩大而加剧,故A项正确;工业革命虽然增加了社会财富,但是因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财富主要被资本家占有,工人生活改变有限,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发展和政府权力加强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逐渐建立并发展起来,故D项错误。/
63.英国教士马尔萨斯认为:“大不列颠人口翻一番的时间极有可能不超过25年。甚至在存在着大城镇和工厂的情况下……人口增长快于食物供给是一种自然趋势。因此,除非夫妇通过晚婚和节育进行控制,否则人口将超过维持它所需要的资源。”这一论断产生的背景是()
A.新航路开辟,物种交换导致人口激增
B.殖民扩张,贩卖黑奴带来大量白勺移民
C.工业化革命,经济增长激化社会问题
D.经济危机,失业者过多导致就业困难
【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新航路开辟,物种交换增多更多的是解决人口增多带来的问题,而不是物种交换导致人口增多,故A项错误;殖民扩张,贩卖黑奴更多的是导致了人口的锐减而不是人口增加,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甚至在存在着大城镇和工厂的情况下……人口增长快于食物供给是一种自然趋势”可知当时是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出现的经济增长而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故C项正确;材料讲的人口增长而不是失业人口增长,与经济危机无关,故D项错误。
64.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A.新航路开辟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答案】C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解析】【分析】新航路开辟发生在14、15世纪,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早期殖民扩张是在16、17世纪,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题干涉及的“结尾的简短一章”的时间是1820年,联系教材知识,此时的西方正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故C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65.下表是英国出口值(单位:百万镑)
年份 纺织品 有机铁、废铁(包括机器) 煤
1865—1870 54.2 26.3 5.4
1886—1888 59.5 35.3 10.4
1895—1897 55.9 37.9 15.8
1907—1909 87.6 76.5 40.3
从表中能得出的信息是()
A.英国的纺织业在世界市场上保持优势
B.自由贸易促使英国工业结构发生变化
C.欧洲国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日益扩大
D.英国逐渐丧失了世界贸易的领先地位
【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英国纺织业是否在国际市场保持优势,必须通过与其他国家纺织业做比较,表格未体现,故A项错误;表格中有机铁、废铁、煤的出口值在持续快速增长,而纺织业却长时间内增长不太明显,证明产业结构有所变化,故B项正确;题干中英国出口对象不明确,不能判定为欧洲,其次,作为消费资料的纺织品出口值增长,不及有机铁、废铁、煤的增长,故C项错误;同样,没有与别国的比较,也不能断定英国丧失世界贸易的领先地位,而且与所学知识也不符,故D项错误。
66.乔治·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年)德国经济学家,主张理性地保护能增加国家财富的幼稚工业,反对不加区别的自由贸易。下列对其观点评价准确的是()
①提出于德国四分五裂时期②主张国家对经济有限干预
③其观点不符合工业化潮流④对后发工业国有较大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德国在普法战争之后实现统一,其观点符合德国历史发展实际,故①正确;材料“主张理性地保护能增加国家财富的幼稚工业,反对不加区别的自由贸易”可知其主张有限度的加强对经济的行政干预,故②正确;李斯特的观点在国家经济发展前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故③错误;材料“主张理性地保护能增加国家财富的幼稚工业,反对不加区别的自由贸易”其观点对于先进国家和后发国家具有截然不同的作用,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67.家庭功能是家庭多方面满足人和社会的多种需求,它总是与社会变化密切相关。工业革命后逐步呈现出日趋明显弱化的家庭功能是()
A.经济功能 B.生育功能 C.情感功能 D.休息功能
【答案】A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工业革命之后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经济功能日渐弱化,故A项正确;从人类进入个体婚制以来,家庭一直是一个生育单位,是种族延续的保障,故B项错误;情感功能是家庭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家庭生活幸福的基础,工业革命对其的影响极其微弱,故C项错误;休息功能是家庭闲暇时间的表现,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日趋向多样性发展,必然会进一步强化,故D项错误。
68.19世纪上半期,英国兴起了创办机械学校和工学院的热潮,在许多大城市、中小城镇还建立了职工讲习所。这体现了()
A.民主范围的扩大 B.教育摆脱了神学的束缚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垄断组织的形成
【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民主范围,与材料中“创办机械学校和工学院”“建立了职工讲习所”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神学的束缚,与材料中“19世纪上半期”不符,故B项错误;1840年左右,英国工业革命完成,需要大量技术工人,与材料中“19世纪上半期”“创办机械学校和工学院”“建立了职工讲习所”相符,故C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形成了垄断组织,与材料中“19世纪上半期”不符,故D项错误。
69.18世纪,英国等欧洲列强已经在海外获取了大量的土地和商业利益。英国城市中的市民都分沾了国家发展的利益,当时的……手工业生产,都不足以应付他们的生活需求。于是,……第一拔工业化生产出现。据材料,这一生产方式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广阔的海外市场 B.市民生活需求
C.原手工作坊的技术积累 D.优越的政治制度
【答案】B
【知识点】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这些殖民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开始出现机器化生产。广阔的海外市场是新生产方式的原因,但不是直接原因,故A项错误;根据“当时的……手工业生产,都不足以应付他们的生活需求。于是,……第一拔工业化生产出现”,故B项正确;根据前面分析,手工业作坊的技术积累和优越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机器化大生产的技术基础和政治前提,不是直接原因,故C.D项错误。
70.19世纪初,曼切斯特地区机器的轰鸣声取代了纺车的嘤嘤作响。随之而来的是工厂排放的烟尘和污水,以及对原料和市场的依赖增加。这些变化导致英国()
A.技术革命的开始 B.殖民霸主地位确立
C.重工业成为主导 D.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答案】D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材料涉及的是工业革命,并不是技术革命,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生产方式的改变,未涉及殖民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说明重工业成为主导,故C项错误;据材料“曼切斯特地区机器的轰鸣声取代了纺车的嘤嘤作响。随之而来的是工厂排放的烟尘和污水,以及对原料和市场的依赖增加”可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故D项正确。
71.据学者估计,在1750~1800年间,“已开发世界”(欧美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三世界”国家大致相当;但到1880年时,“已开发世界”国家的人均收入大约是后者的两倍,1913年,更达到3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列强的殖民掠夺 B.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C.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欧美资本主义的确立
【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西方列强的殖民掠夺会导致欧美国家与落后第第三世界的差距扩大,但是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世界市场的形成也会影响国家之间的差距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在材料所给的1750年到1913年间世界发生了两次欧美国家为主导的工业革命,使世界各国之间的差距拉大,故C项正确;欧美资本主义的确立会对经济差距的扩大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72.下表是1821—1930年某国贸易结构发展状况(数据表示百分比)
年份 原材料 天然食品 加工食品 半成品 制成品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1821 60.5 4.5 4.8 11.1 19.5 19.7 9.4 7.4 5.7 56.8
1851—1860 61.7 9.6 6.6 11.7 15.4 15.4 4.0 12.5 12.3 40.5
1881—1890 35.9 21.3 18.0 15.4 25.3 17.8 5.2 14.8 15.6 30.8
1901—1910 31.0 34.0 10.6 11.9 20.1 12.1 12.8 17.2 25.6 24.8
1921—1930 26.0 37.1 8.5 11.8 11.8 11.4 13.3 8.2 40.8 21.4
推测该国是()
A.英国 B.美国
C.俄国(苏联) D.中国
【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英国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其原材料的出口不可能高达60%,故A项错误;材料显示的是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美国要比英国开展工业革命晚,结束也要晚,总体的趋势应该是原材料方面进口越来越少,出口越来越多,制成品出口越来越多,进口越来越少,与材料相吻合,故B项正确;俄国在1821年到1930年的工业化并不明显,故C项错误;中国在1821年到1930年间的工业化主要表现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方面,但是发展的状况也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73.工业革命初期,资本主义和父权制共同影响着劳动分工的社会性别化。“女性缺失技术竞争力的观念”成为女性身份的一部分,甚至在有些女性看来“进入技术领域”是对其女性身份的威胁。这反映了工业革命()
A.没有冲击到传统社会观念 B.加剧了男女地位的不平等
C.导致了技术竞争的加剧 D.加强了资本在生产中的地位
【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没有冲击到传统社会观念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提高了妇女地位,不是加剧男女地位的不平等,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女性缺失技术竞争力的观念’成为女性身份的一部分,甚至在有些女性看来‘进入技术领域’是对其女性身份的威胁”说明当时技术竞争加剧,妇女不能很好的参与竞争,故C项正确;关于资本在生产中的地位,材料未涉及,故D项错误。
74.英国的经济政策和理论至今经历了从重商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到“第三条道路”的重大交革。由此可以看出英国经济政策的调整()
A.通常是被动进行的、滞后的
B.极端化倾向明显
C.经常走在世界大国前列
D.逐渐合理对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答案】D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题中涉及的经济思想和理论都是英国根据当时的形势主动推行的,其结果是推动了当时英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A项错误;新自由主义、“第三条道路”思想发挥了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故B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经济出现衰退的现象,故C项错误;重商主义、经济自由主义突出市场的作用,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干预,新自由主义和“第三条道路”,将前两种思想结合起来,故D项正确。
75.表格是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单位:百分率)据此可以推知()
国家和地区 1750年 1800年 1830年 1900年
整个欧洲 23.2 28.1 34.2 62
英国 1.9 4.3 9.5 18.5
俄国 5 5.6 5.6 8.8
日本 3.8 3.5 2.6 2.4
中国 32.8 33.3 29.8 6.2
A.19世纪30年代之前,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B.日本的工业化水平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C.英国工业优势地位的确立主要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D.康乾时代中国与欧洲的力量对比处于大体平衡状态
【答案】D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19世纪30年代之前,中国的工业化水平与欧洲世界大体平衡,不能说是领先地位,故A项错误;日本的工业化略有倒退,故B项错误;英国的工业优势地位得益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故C项错误;从材料欧洲“23.2和28.1”与中国的数据“32.8和33.3”可以看出康乾时代中国与欧洲的力量对比处于大体平衡状态,相差不大,故D项正确。
76.下图是近代以来世界工业生产发展示意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 C b两时段的发展都得益于科技进步
B.D 该图体现了全球各地联系越来越强 A a时期美德工业优势越来越大B b时期的发展得益于国际局势的稳定
【答案】A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a时期英国工业优势明显,故A项错误;b时期的发展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故B项错误;a时段的发展得益于第一次工业革命,b时期的发展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故C项正确;全球联系材料未体现,故D项错误。
77.19世纪20—30年代出现了“社会主义”、“人文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等词语。这些词语的出现反映了()
A.工业化的发展 B.革命不断深入
C.思想文化多元化 D.资本主义走向衰落
【答案】A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1840年左右,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深入进行带来了社会思想的一系列变革,与材料中“19世纪20—30年代出现”相符,故A项正确;拿破仑战争结束,资产阶级革命在这个时段不明显,与材料中“19世纪20—30年代”不符,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的深入进行带来了这一系列的社会思想变革,与“多元化”不符,故C项错误;“19世纪20—30年代”工业革命尚未完成,资本主义蓬勃发展,故D项错误。
78.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入迷地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但18世纪末以来,西方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造成西方人对中国喜好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鸦片战争 B.工业革命 C.殖民扩张 D.启蒙运动
【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与材料中“18世纪末以来”不符,故A项错误;18世纪末主要国家进行工业革命,需要大量廉价原料,与材料中“18世纪末以来,西方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相符,故B项正确;伴随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开始,与材料中“18世纪末以来”不符,故C项错误;启蒙运动与材料中“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不符,故D项错误。
79.下图是“1700—1840年间英格兰和威尔士收税道路商业信托机构数和道路里程总数折线图”,由图片可推断()
①机构数和里程数呈持续上升态势②工业革命后加速了英国的道路建设
③英国的道路里程数居于世界领先地位④商业信托机构适应了英国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图片直接反映出英格兰和威尔士收税道路商业信托机构数和道路里程总数呈持续上升态势,故①正确;道路里程总数呈持续上升态势,特别是在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更加明显,故②正确;图片没有反映出英国的道路里程数在世界上的地位,故③错误;商业信托机构作为金融机构,适应了英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呈现增加趋势,故④正确,选择A项符合题意。
80.欧洲某一时期,社会上不再希望妇女外出工作,相反鼓励妇女献身于传统的事业,如养育子女、管理家庭,以及保留传统家庭的价值观。这一时期形成这种家庭价值观的主要原因是()
A.固守农耕社会的家庭模式 B.工业发展影响家庭观念
C.经济发展提升了妇女地位 D.女权运动冲击家庭结构
【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养育子女、管理家庭”是农耕时期家庭观念,但从“社会上不再希望妇女外出工作”可知,之前出现过鼓励妇女外出工作的观点,故出现材料现象的原因不是固守农耕社会家庭观念导致的,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爆发初期,妇女因自身的细心等特性成为廉价劳动力,妇女外出工作较多,使妇女在家庭地位提高,但随着工业革命的逐渐深入,男子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地位更为重要,故此要求妇女回归家庭以维护男子的社会地位,导致材料中的现象出现,故B项正确;妇女地位提高是材料中现象出现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因素,不能反映出对妇女要求变化的根源,故C项错误;女权运动冲击家庭结构不是导致材料中家庭价值观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81.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
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
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从题干时间“19世纪90年代”和材料信息来看,A项不符合当时实际状况。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是推动生产集中的主要工业部门,能源革新只是其中之一,因此它并不能成为主要动力,故排除B项。生产集中能推动工业发展,但不能根本改变轻重工业比例,D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德国出现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可知生产的集中推动了新兴工业的发展,这正好符合生产关系变革(垄断组织)推动生产力发展原理。故C为正确选项。
82.据某史料记载:1911年8月,法国巴黎商人埃克·皮埃法尔打电话到英国伦敦订购产品,通过远洋货轮运到巴黎销售。然后,他又把赚到的钱投资到中国上海和日本东京等地,结果获利丰厚。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条件是()
A.无线电技术的发展 B.交通工具取得巨大进步
C.科技和市场的拓展 D.英国自由贸易政策推动
【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从“通过远洋货轮运到巴黎销售”可知,无线电技术不是导致材料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从“法国巴黎商人埃克·皮埃法尔打电话到英国伦敦订购产品”可知,交通工具进步不是带来材料现象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无线电和远洋货轮体现科技作用,英国产品到巴黎销售,并到中国和日本投资,体现世界市场,故C项正确;英国自由主义思想是影响产品销售和海外投资的原因,体现不出科技的作用,故D项错误。
83.据相关资料统计,19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生产的汽车每年只有几千辆,但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世界的汽车年产量已猛增到50万辆以上。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电动机的创制和使用 B.内燃机的发明和改进
C.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D.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
【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新发展
【解析】【分析】电动机的创制和使用推动了电力产业的发展,不是汽车产业,故A项错误;内燃机即是汽车的发动机,因而内燃机的发明和改进有利于汽车产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石油化工工业推动了化工产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自动化技术产生于20世纪中叶,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84.19世纪30、40年代是由电瓶供电的“弱电”时代,而到19世纪末则进入到了由机械能转化成电能供电的“强电”时代。促成这一转变的关键技术是()
A.发电机的发明 B.电动机的创制
C.电磁感应的发现 D.内燃机的发明
【答案】A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新发展
【解析】【分析】机械能转化成电能是由发电机完成的,故A项正确;电动机是对“强电”使用的结果,故B项错误;电磁感应的发现是理论创新成果而非技术,故C项错误;内燃机与“强电”无关,故D项错误。
85.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任内一再强调加强政府监督所有企业、特别是铁路的必要性。1906年在其授意下,国会通过了《郝伯恩法》,授权洲际商务委员会确定铁路最高运费。这一措施效果明显,到1911年,铁路运费减少一半。这是当时美国()
A.消灭垄断资本的需要 B.整顿社会经济秩序的需要
C.破坏市场经济的体现 D.开创新的发展模式的体现
【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美国政府是代表垄断资产阶级的需求,是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不是消灭垄断资本的需要,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是为了整顿社会经济秩序,故B项正确;政府干预经济,不是破坏市场经济,是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故C项错误;开创新的发展模式是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国家干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86.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年份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1861—1873 3.3 5.0 —— 3.8
1874—1890 1.7 5.2 2.1 3.5
1891—1900 1.6 3.5 2.6 4.8
A.美德工业产值超过英法 B.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
C.老牌国家经济陷入停滞 D.垄断组织推动生产力发展
【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材料信息展现的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并不能从增长量的变化推断工业产值的变化,故A项错误;据材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中英美法德各国有增有减的变化可知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故B项正确;仅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变化,不能说明老牌国家经济陷入停滞,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垄断组织推动生产力发展,故D项错误。
87.19世纪70年代,德国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鼓励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科技,从1851年到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取得的成果达到202项。这反映出德国()
A.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发明
B.整体科技实力一直领先于其他国家
C.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D.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
【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德国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鼓励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科技”可以判断主要是国内推动科技发展,不是由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故A项错误;材料展现了德国的科技成就,但是并未显示当时世界的科技状况,不能得出一直领先于其他国家的结论,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德国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鼓励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科技”因此德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推动,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德国从欧洲其他国家引进技术发明,故D项错误。
88.有学者指出,在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立的托拉斯中,有316家托拉斯控制了美国制造业资本的40%以上。其中有78家大公司控制着各部门产量的50%以上,有26家控制80%以上。材料表明托拉斯()
A.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结果 B.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破坏
C.使自由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D.已控制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命脉
【答案】A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垄断组织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结果,而托拉斯是一种垄断组织,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立的托拉斯中,……控制了美国制造业资本的40%以上……50%以上,有26家控制80%以上”相符,故A项正确;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适应并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不是“破坏”,故B项错误;“19世纪末20世纪初”处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之后胡佛还推行自由主义,故C项错误;材料只涉及美国制造业,不足以说明“已控制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命脉”,故D项错误。
89.1870年全世界开采的石油只有80万吨,到1900年猛增至2000万吨。能够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电灯的发明 B.飞机的发明
C.蒸汽机广泛使用 D.内燃机广泛使用
【答案】D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新发展
【解析】【分析】电灯的发明与电的发明有关,故A项错误;飞机的发明只是内燃机应用的一个方面,不能正确解释材料的现象,故B项错误;蒸汽机广泛使用推动煤的开采,不是石油,故C项错误;石油是内燃机的能源,内燃机广泛使用推动石油的开采,故D项正确。
90.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A.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 B.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
C.重大发明来自传统工匠 D.英国的工业发展一枝独秀
【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发生在重工业领域,故A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故B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来自传统工匠,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发生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不再是一枝独秀,故D项错误。
91.有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时说“知识边疆的自主扩张不仅产生了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成果,而且工业界现在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要得到之物,就像工厂发货一样。”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始于()
A.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工业革命 D.知识经济时代
【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主要来自于生产一线的工匠,科学理论并没有直接对技术的发明和生产的推动产生巨大的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的意思实际上是说科学开始与技术紧密结合,迅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特点,故B项正确;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结合的更紧密了,不是题干设问的“始于”,故C项错误;知识经济时代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同样不符合题干主旨,故D项错误。
92.1890年美国第一部反托拉斯法规定:任何契约、以托拉斯形式或其它形式的联合、共谋,用来限制州际间或与外国之间的贸易或商业,是非法的。这一法规表明美国()
A.私人垄断是美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
B.政府在维护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托拉斯始终是依靠垄断价格获得暴利
D.是世界上最早干预经济的国家
【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和垄断组织,托拉斯是垄断组织的一种,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对美国经济的发展主要是推动的作用,也有不利的一面,就是对自由主义经济有负作用,故A项错误;题中的反托拉斯法就是反垄断法,就是对自由主义经济的保护,故B项正确;法规表明了美国政府的态度,与托拉斯获取暴利不是一个意思,故C项错误;美国是最早干预经济的国家,但与题意不相符合,故D项错误。
93.罗荣渠指出:“生产单位规模大,技术和投资量增大,使银行和国家在推进现代化方面发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作用。世界经济在19世纪后期出现爆炸性的大增长”。导致材料中的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 B.资本输出 C.文化传播 D.工业革命
【答案】D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题干的材料中体现了生产力的大发展,更重要的是时间在19世纪后期,就应当联想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民扩张时间不对故A项错误;资本输出是对外投资,与题中“推进现代化不B项错误;题干中的意思是说经济增长,不是文化传播,故C项错误;题干中的材料显示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故D项正确。
94.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此外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话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这一材料表明()
A.电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世界市场形成
B.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范围非常广泛
C.电力技术的应用使人们之间联系更加方便
D.通讯技术是电力应用的标志性成就
【答案】A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加强了洲际联系……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而近代通讯进步有助于世界市场形成,故A项正确;“无线电话的普及”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B项错误;“人们之间联系更加方便”显得表面化,故C项错误;这一材料评价电力应用的后果,而不是“标志性成就”,故D项错误。
95.有人评价某种经济现象既有“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的优点,又有“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的缺点。材料描述的经济现象是()
A.手工工场 B.机器工厂 C.股份公司 D.垄断组织
【答案】D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反映出生产领域出现垄断的现象。手工工场时期还处在自由竞争阶段,故A项错误;工厂使用机器生产,与垄断现象无关,故B项错误;股份公司发行股票融资,与垄断现象无关,故C项错误;垄断组织的出现带来生产销售领域的垄断经营,故D项正确。
96.下表是美国钢铁业统计表()
比较项 年份 企业总数 (个) 工人总数 (人) 产量 (吨) 投资额 (美元)
1870 808 78000 3200000 121000000
1900 669 272000 29500000 590000000
该表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特征是
①行业竞争激烈②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③企业规模保持稳定④劳动者收入快速提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A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按表格显示,企业总数从1870年的808个减少到1900年的669个,反映出美国钢铁行业的竞争激烈,故①正确;就整体来说,虽然企业总数减少,但是工人总数、产量、投资额都增加了,也就意味着该行业的生产和资本趋向集中,故②正确;表格显示工人、产量、投资额都增加了,而企业数减少,相对应地表示企业规模在扩大,故③错误;材料没有显示工人收入变化的数据,故④错误,选项A项符合题意。
97.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禁止垄断的行为;1914年又通过“克莱顿反托拉斯法”为“谢尔曼法”的修订法案,旨在针对地方上的价格歧视,及更进一步打击贸易限制。这些法案颁布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资本主义自由市场体制 B.保障美国社会弱势群体利益
C.防止企业之间进行盲目竞争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经济干预
【答案】A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首先通过时间1890年判定此时美国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然后结合“禁止”“限制”推理出对自由经济的干预,故A项正确;美国国会法律目的是从经济角度出发,故B项错误;防止企业之间进行盲目竞争不吃了这主旨,故C项错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经济干预是罗斯福新政时期,故D项错误。
98.19世纪最后30年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虽然这不是说传统的来自经验的方法大部分或甚至全盘都被抛弃了。最能体现这一现象的是()
A.经验主义已经在当时的许多工业中失去了统治地位
B.瓦特设计出双向气缸的蒸汽机
C.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D.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从题目的时间和内容上可以看出这是在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经验主义不属于工业革命的内容,属于手工业时代,故A项错误;瓦特设计出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故B项错误;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是第二产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事件,故C项正确;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电力的应用打下了基础,没有直接影响到工业部门,故D项错误。
99.有学者认为,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在该学者看来,德国()
A.统一之后仍实行君主专制 B.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凸显
C.皇帝凌驾于帝国议会之上 D.第二次工业革命提前完成
【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德国统一之后仍实行君主立宪制,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统一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但代议制不完善,有着浓厚的专制色彩,现代化领导力量“错位”,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凸显,故B项正确;皇帝凌驾于帝国议会之上只是其政治体制落后的表现,不够全面反映材料,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出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时间,故D项错误。
100.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粮食和原料的生产越来越集中于第三世界国家,工业生产则集中于欧美诸国和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二5.16课欧美的工业革命
一、选择题
1.从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考察,对外贸易政策可归纳为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两大类型。下列有关两种贸易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行何种贸易政策取决于该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
B.重商主义属于保护贸易政策,代表商业资本的利益
C.18至19世纪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D.二战后美国一直倡导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2.“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下列关于各时期金融中心形成的因果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新航路开辟——北意大利金融 B.三次英荷战争——荷兰金融
C.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金融 D.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金融
3.英国某经济学家认为1550—1560年是近代编年史上,从未存在过对商人、投机者和暴发户来说如此持久,如此可贵的良机。当时英国人把握良机的方式有()
①价格革命②圈地运动③殖民掠夺④商业战争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世界体系霸权周期是不断更替的,霸权国家也是不断更迭的,而世界体系结构本身也一直处在不断变动之中。在历史上,世界体系曾存在三个中心。它们是()
A.17世纪的荷兰、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
B.17世纪的西班牙、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
C.17世纪的法国、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
D.17世纪的西班牙、19世纪的荷兰、20世纪的英国
5.称号是一个国家特色和实力的体现,17世纪的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19世纪的英国被称为“世界摆渡人”。这些称号反映出英荷两国成为当时世界的( )
A.工业中心 B.贸易中心 C.金融中心 D.科技中心
6.“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该思潮盛行于()
A.新航路开辟时期 B.早期殖民扩张时期
C.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7.下图是英国部分年代棉纺织品出口价值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完善 B.棉纺织业部门的系列创新
C.世界贸易中心地位的确立 D.棉纺织手工工场不断增多
8.19世纪早期法国思想家傅立叶说:“任何一个劳动者都由于个人利益而与群众处于斗争状态,对群众不怀好意。医生希望自己的同胞患寒热病,律师则希望每个家庭都发生诉讼;……在文明制度的经济体系中,每一个人都这样处在蓄意与群众斗争的状态中。”这种现象表明()
A.社会转型中人们精神的扭曲 B.经济危机中社会秩序的混乱
C.工业革命加剧人们私利观念 D.资本家对剩余价值无限追求
9.下表是1860年至1970年世界主要国家工业产值排序表,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时间 世界排名 1860年 1870年 1890年 1900年 1970年
第一 英国 英国 美国 美国 美国
第二 法国 美国 英国 德国 苏联
第三 美国 法国 德国 英国 日本
第四 德国 德国 法国 法国 德国
①1890年以前英国工业产值最高是由于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②1870年以后英国逐渐丧失了工业革命的先发优势
③20世纪初美国凭借经济优势获得世界霸权
④20世纪70年代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欧洲各地区农作物每粒种子的平均收益率(1500—1820年)
阶段 英格兰 法国 德国
1500—1549 7.4 6.7 4.0
1650—1699 9.3 6.2 4.1
1750—1799 10.1 7.0 5.1
1800—1820 11.1 6.2 5.4
上表主要表明()
A.英国农业生产持续大幅领先欧洲大陆
B.高效农业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C.工业革命使英国农业生产率大幅攀升
D.民主政治是发生农业革命的制度前提
11.马克思在评价圈地运动时说:“……世界没有任何地方,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这样毫无怜惜地处理各种传统的农业关系——从这一点上看,英国要算世界上最革命的国家。”下列表述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
B.实现了英国传统农业关系根本性变化
C.加速了英国城市化进程
D.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12.“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里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里几乎变成了野蛮人。”这是1835年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英国工业革命城市曼彻斯特的评论。对文明人变成“野蛮人”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财富 B.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污染
C.工业革命推动了殖民掠夺 D.工业革命使人变得贪婪
13.英国进口税目1842年有1052个,1859年减至419个,1860年减至48个,以后又减至43个。此外英国把极复杂的关税税则加以简化,绝大部分进口商品不予征税,并基本上废除出口税。材料体现了()
A.重商主义 B.凯恩斯主义 C.货币主义 D.自由主义
14.1825年,英国发生历史上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其基本特征是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也就是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为此,英国政府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A.颁布《航海条例》 B.发动鸦片战争
C.取消机器出口禁令 D.建立福利国家
15.下图是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②英国工业革命完成,成为世界工厂
③英国世界殖民帝国地位开始确定④自由放任政策促进海外贸易发展
⑤坚船利炮作为后盾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16.据记载,1788年卡特来特在建造新棉纺工厂时曾将大量的资金用于建造经理室、会计室和门房,被称为“革命工厂”。这说明()
A.资本家醉心于生活享受 B.工资闻的矛盾有所缓和
C.技术的革新被日益轻视 D.企业经营管理走向规范
17.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原是一个殖民商业垄断公司,代表英国控制着英国与印度、香港等殖民地的商贸关系,后在1874年解散。东印度公司的解散反映历史趋势是()
A.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B.英国开始丧失竞争优势
C.电气时代取代蒸汽时代 D.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盛行
18.19世纪后期,一架珍妮纺纱机的价格约相当于一个英国纺纱工人134天的工资:在法国,相当于311天的工资;在印度则会更多。材料主要说明()
A.采用机器导致失业大增 B.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效显著
C.英国出口机器获利更多 D.落后地区更应该采用机器
19.17世纪初建立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曾经辉煌一时,但19世纪中期以后它的经营却日益困难并最终解体。上述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殖民掠夺的经营方式难以持久 B.商业垄断导致经营效率低下
C.英国的经济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D.英国对亚洲市场的依赖性减弱
20.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1795年出版的《道德论》一书中说:“如果一个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威胁社会稳定”。这段话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
A.经济危机的发生 B.工人运动的兴起
C.垄断组织的形成 D.社会阶层的分化
21.下面是某一时期英国的对外贸易示意图,该示意图()
A.表明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
B.反映了英国成为工业强国时的外贸特征
C.表明英国的对外贸易出现逆差
D.反映了英国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外贸状况
22.英国高度发达的工场手工业,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精细的劳动分工,每一件成品的生产过程都被分解,由许多细小的单一操作工序完成。工场手工业的复杂分工()
A.提高了生产劳动的技术性 B.生产劳动操作日趋复杂化
C.为机器取代手工创造条件 D.反映英国的世界领先地位
23.查尔斯在《技术史》上说“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一直困扰着欧洲的历次战争,确实给英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是,其在人力方面的投入始终相对较少,而且始终保持着对海洋的支配权。正是有赖于后面这一优势,使得英国能够不受限制地与世界上的任何地区进行自由贸易。”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欧洲的历次战争是欧洲反法同盟与法国及拿破仑之间的战争
B.在殖民争夺的过程中,英国打败法国后开始保持海洋上的支配权
C.工业革命使英国建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D.英国掌握海上殖民霸权,海外市场的扩大推动了技术革命
24.《全球通史》上说欧洲“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这些革命早些时候曾赋予它向全世界扩张并征服巨大的殖民帝国的力量、动力和知识。”“这些革命”开始向世界其它地区传播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是开始于()
A.14、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
B.15世纪开始的早期殖民扩张
C.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
D.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25.《美国史新编》中说“1776年发生了两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一是北美发表《独立宣言》,二是亚当·斯密发表了《国富论》。有的美国史学家称这两件事为‘1776年的精神’”。下列最能体现此“精神”范畴的是()
A.人民主权说 B.社会契约论 C.自由平等说 D.天赋人权说
26.1815年英国颁布的《谷物法》规定:“当国产谷物低于每夸特80先令时,禁止进口国外谷物。只有在达到这种价格或超出这一价格的情况下,才许可从国外输入粮食。”该法案()
A.目的是为了打击荷兰的优势 B.体现的是贸易保护主义
C.保证了殖民争霸战争的胜利 D.维护了工业资产阶级利益
27.“工场手工业最完善的产物之一,是生产劳动工具本身,特别是生产当时已经采用的复杂的机械装置的工场……工场手工业分工的这一产物,又生产出机器。”材料旨在说明()
A.工场手工业的实质是机器大生产
B.工场手工业孕育出了机器大生产
C.工场手工业是机器大生产的产物
D.机器大生产是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28.英国1786年每百支棉纱价格为38先令,1800年下降到9.5先令,1807年为6.75先令。导致棉纱价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科学进展 B.棉纺技术的革新
C.城市人口增加 D.城镇化加快发展
29.英国工业革命中,最早出现生产技术革命性变化的行业是()
A.棉纺织业 B.采煤业 C.冶金行业 D.机器制造业
30.“如果说工业革命在开始时不得不满足于现有的交通工具,那么现在它就自己来发展新的交通工具,新的交通工具……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新的交通工具”的理解正确的是()
A.以电力为动力
B.是上海轮船招商局的主要设备
C.推动了东印度公司的发展
D.是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的重要条件
31.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说: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关于“它”,说法正确的是()
A.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B.使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C.标志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 D.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32.到19世纪中叶现代工业的增长还非常有限:1850年时英、法、德三国拥有的铁路总计只有20000公里,钢的生产刚刚开始;1870年时全世界生产不到70万吨钢,不及1958年印度钢产量的一半。材料显示()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钢铁业已经产生
B.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作用没有想象的巨大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钢铁业开始占社会经济主导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印度钢产量是全世界的2倍
33.1854年,英国爆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10天中就有500人死亡。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当时英国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这种现象()
A.说明英国已成为世界工厂
B.提高了英国国民的素养
C.迟滞了英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
D.加快了英国环境立法的步伐
34.下为英国不同时期人口数据表,则推动这一时期英国城市人口比例变化的最主要动力是()
总人口(万人) 城市人口(万人)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1600年 411 33.5 8.25
1700年 506 85 17.0
1750年 577 121.5 21.0
A.商业革命推动 B.农业生产方式变化
C.工业革命兴起 D.确立海上霸权地位
35.下表为1800—1950年日本东京人口变化状况(单位:千人),表中人口变化的趋势表明日本()
年份 1800年 1880年 1900年 1950年
人口 800 1050 1600 5425
A.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B.工业化速度加快
C.消除了封建生产关系 D.成为世界商业中心
36.早在1624年,英国议会就已经颁布《垄断法》,为新产品的第一个发明人授予专利证书,提供不超过14年的独占保护,垄断法终止了王权在创造专利上的特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B.使英国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C.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度最终确立
D.使科技转换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37.英国首相福克斯最大的成就是废除了奴隶贸易,法律规定从1808年1月起禁止蓄奴,并指令英国海军在海上拦截各国船只,必要时使用武力制止贩奴。这一政策出台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 B.福克斯是个强权人物
C.福克斯是人道主义者 D.英国成为了海上霸主
38.这部著作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第一次提出了市场经济会由“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的理论。这一著作()
A.由英国杰出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创作
B.是英国重商主义政策废除的标志
C.作者是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D.有助于克服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39.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反映出()
A.科学理论对实际发明具有推动意义
B.科学发明与社会需要联系紧密
C.科学技术需结合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D.发明蒸汽机的实际意义不是很大
40.我们习惯上称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开辟的时代分别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技术革新的开始领域不同 B.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同
C.动力机器的发展阶段不同 D.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意义不同
41.卓别林大师的《摩登时代》生动刻画了工厂制度下机器生产对人的控制导致人类行为的失态、错乱。“工厂”这一生产组织形式开始出现于()
A.“地理大发现”时代 B.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
C.西欧的早期殖民扩张时代 D.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42.维基百科上说:“博尔顿和瓦特成为合伙人后,博尔顿倾其精力和财力使瓦特的蒸汽机梦想成为现实,并在1775年通过国会将瓦特的专利保护从1769年延长到1799年。”材料中可看出当时的英国()
①商业中的合伙理念②专利保护制度
③蒸汽机技术领先④工业革命完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3.18世纪早期英国作家笛福在《不列颠岛旅游记》中写道,有一个小城市诺福克为许多小城镇与乡村包围,这些乡村“是如此之大和住满了人,使它们足以与其他地方的镇相比”,这样的中心小城市布满了英国各地。这主要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A.国内工商业发展,推动了地区间的分工
B.国内市场发展,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C.圈地运动大规模开展,加速城市化进程
D.工业革命深入到农村,缩小城乡间差距
44.詹姆斯·密尔(JamesMill)和约翰·密尔(JohnStuartMill)父子是19世纪英国乃至西方自由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两人一致认为,印度社会缺乏演进的能力,需要被英国统治才有前途,并称英国东印度公司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造福印度人民的政府。这说明了()
A.密尔父子的自由主义者身份为假,实为殖民主义者
B.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由自由主义向殖民主义阶段过渡
C.工业革命背景下自由主义与殖民主义存在紧密关系
D.印度实际是英国工业革命和殖民活动的最大受益者
45.1859年,英国财政大臣柯布登前往巴黎游说英法两国签署互减关税条约。拿破仑三世对柯布登的建议非常赞同,但法国工业领袖及其政治盟友却抵制自由贸易,最终在1860年拟定了英法商约约定互减关税。这一条约规定有利于()
A.国际贸易壁垒准则的建立 B.世界自由贸易规则的完善
C.英法经济交流准则的确立 D.世界金本位货币体系发展
46.“现在英国强调的是贸易货栈和战略基地,而非17世纪那样的殖民拓殖。”这与谢尔本勋爵在1782年所讲的“我们贸易优先于统治”是吻合的。这一变化反映出()
A.自由主义贸易思想得到贯彻 B.海外扩张需要政府的有力支撑
C.英国对海外市场的依赖加深 D.工业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提高
47.19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德意志农村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但是同时期德意志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却明显高于农村。这主要是因为德意志()
A.国家统一实现和民主制度确立 B.城乡生活理念的不同
C.农村经济恶化影响人口存活率 D.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
48.图8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的影响力演变曲线图,从变化中看出()
A.近现代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和理论在西方一直保持最大的影响
B.70年代以后,凯恩斯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C.80年代以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思想再次占据统治地位
D.经济理论的影响力取决于经济发展的状况和理论自身的完善
49.钱乘旦在《英国通史》中记述了英国在1700年到1780年间国家总产出增长了67%,到了1800年增长了151%。这说明()
A.殖民掠夺是英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B.资本原始积累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
C.工场手工业孕育工业革命
D.技术革新蕴藏了巨大动能
50.一个国家在工业发展的初步阶段或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往往出台贸易保护的政策或举措。以下政策或举措中不属于贸易保护性质的是()
A.16—18世纪在欧洲盛行的重商主义
B.1852年英国宣布自由贸易是英国的国策
C.1918年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1930年美国提高近九百种商品的关税
51.1773年詹姆斯·瓦特遭遇了失业和丧妻的人生变故,但他仍拒绝出国另谋生路,在他看来,自己的国家绝不会让一个将带来无限商机的发明家流失海外,因为它早已准备了将聪明才智纳入实用轨道的机制。推动这一机制形成的直接动因是()
A.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英国拥有庞大的海外市场
C.英国较早形成的专利制度 D.英国率先展开了工业革命
52.“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材料认为黑人奴隶贸易停止的主要原因是()
A.黑奴贸易无利可图 B.英国文明程度的提高
C.非洲人民的反抗 D.工业革命发展的要求
53.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643-1715)任用柯尔柏作为财政总监,先后两次大提关税,几乎排斥了英荷等国毛纺织品的进口,极力招徕外国的能工巧匠来法国定居开业。其做法()
A.与工业化的潮流背道而驰
B.直接引发了法国与英国之间的战争
C.符合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D.使法国成为西欧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54.对表2解读正确的是()
表21750—1900年按人口计算的工业化水平(单位:百分率)
国家和地区 1750年 1800年 1830年 1900年
整个欧洲 8 8 11 35
英国 10 16 25 100
俄国 6 6 7 15
日本 7 7 7 12
中国 8 6 6 3
A.英国工业总产值一直居于世界首位
B.18世纪中国近代工业一直居于世界前列
C.中国工业化程度呈逐步降低趋势
D.19世纪中国与西方工业化水平逐步拉大
55.19世纪开始时,美国发明家惠特尼为政府大量制造滑膛枪,有访问者对惠特尼的这种革命性技术的基本特点作了恰当的描述:“他为滑膛枪的每个零件都制作了一个模子。据说,这些模子被加工的非常精确,以至于任何滑膛枪的每个零件都可以适用于其他任何滑膛枪。”惠特尼的“革命性技术”()
A.揭开美国工业革命的序幕 B.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
C.诠释了科学理论的重要性 D.改进了滑膛枪的结构
56.下表是英国铁路钢铁及机器出口量(单位:千吨)
年份 铁路钢铁 机器
1845—1849 1291 4.9
1850—1854 2846 8.6
1856—1860 2333 17.7
1861—1865 2067 22.7
1866—1870 3809 24.9
1870—1875 4040 44.1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铁路钢铁及机器出口量持续增长
B.推动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工业化
C.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
D.出口的主要对象是殖民地半殖民地
57.1813年,英国议会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贸易的垄断权。国会又于1833年完全取消了该公司贸易业务,把它变成了一个“受国王委托的”在印度进行殖民统治的政治军事和行政机构,期限为20年。这反映了()
A.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思想变化
B.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演变
C.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
D.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
58.“在这些场合,政府的座右铭或格言应当是——无为而治……农业、工业和商业对政府所提出的要求,就像第欧根尼对亚历山大提出的要求一样合情合理、毫不过分:请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对该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并不能完全自动调节,达到供求平衡
B.主张“看得见的手”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C.美国是较早奉行自由主义政策的国家
D.重商主义思想是其后实行的主要思想
59.在英国工业化时期,商人购买土地,成为土地阶级的成员,继而确立政治地位和社会声望;银行家把财富转化为地产、取得贵族身份、融入土地阶级的进程加快;工业家将资金注入地产业,获得乡绅或贵族的头衔,融入土地阶级。当时英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社会普遍存在贵族情结 B.思想的进步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C.土地承载了社会政治价值 D.资本主义大土地所有制已形成
60.英格兰的技术发明在17—18世纪之交已经蓬勃发展,先后出现了铁匠兼锁匠纽卡门的蒸汽机,制铁人达比解决高炉冶铁燃料问题的炼焦炉等。1733年技工凯伊发明了飞梭,同年木工怀亚特发明了第一台纺纱机。1765年,钟表匠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这一现象说明()
A.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 B.科学理论带来技术发明
C.教育发展推动文化普及 D.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
61.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来自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工业革命后新兴的产业有()
A.造船业 B.采煤业 C.机器制造业 D.纺织业
62.工业革命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也不仅仅意味着生产力的大飞跃,它还是一场空前的社会大革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阶级结构发生变化,阶级对立冲突加剧
B.社会财富迅速增长,工人生活全面改善
C.国家实力迅速增长,政府权力日益加强
D.工业生产发展迅速,民主制度普遍受挫
63.英国教士马尔萨斯认为:“大不列颠人口翻一番的时间极有可能不超过25年。甚至在存在着大城镇和工厂的情况下……人口增长快于食物供给是一种自然趋势。因此,除非夫妇通过晚婚和节育进行控制,否则人口将超过维持它所需要的资源。”这一论断产生的背景是()
A.新航路开辟,物种交换导致人口激增
B.殖民扩张,贩卖黑奴带来大量白勺移民
C.工业化革命,经济增长激化社会问题
D.经济危机,失业者过多导致就业困难
64.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A.新航路开辟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65.下表是英国出口值(单位:百万镑)
年份 纺织品 有机铁、废铁(包括机器) 煤
1865—1870 54.2 26.3 5.4
1886—1888 59.5 35.3 10.4
1895—1897 55.9 37.9 15.8
1907—1909 87.6 76.5 40.3
从表中能得出的信息是()
A.英国的纺织业在世界市场上保持优势
B.自由贸易促使英国工业结构发生变化
C.欧洲国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日益扩大
D.英国逐渐丧失了世界贸易的领先地位
66.乔治·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年)德国经济学家,主张理性地保护能增加国家财富的幼稚工业,反对不加区别的自由贸易。下列对其观点评价准确的是()
①提出于德国四分五裂时期②主张国家对经济有限干预
③其观点不符合工业化潮流④对后发工业国有较大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7.家庭功能是家庭多方面满足人和社会的多种需求,它总是与社会变化密切相关。工业革命后逐步呈现出日趋明显弱化的家庭功能是()
A.经济功能 B.生育功能 C.情感功能 D.休息功能
68.19世纪上半期,英国兴起了创办机械学校和工学院的热潮,在许多大城市、中小城镇还建立了职工讲习所。这体现了()
A.民主范围的扩大 B.教育摆脱了神学的束缚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垄断组织的形成
69.18世纪,英国等欧洲列强已经在海外获取了大量的土地和商业利益。英国城市中的市民都分沾了国家发展的利益,当时的……手工业生产,都不足以应付他们的生活需求。于是,……第一拔工业化生产出现。据材料,这一生产方式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广阔的海外市场 B.市民生活需求
C.原手工作坊的技术积累 D.优越的政治制度
70.19世纪初,曼切斯特地区机器的轰鸣声取代了纺车的嘤嘤作响。随之而来的是工厂排放的烟尘和污水,以及对原料和市场的依赖增加。这些变化导致英国()
A.技术革命的开始 B.殖民霸主地位确立
C.重工业成为主导 D.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71.据学者估计,在1750~1800年间,“已开发世界”(欧美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三世界”国家大致相当;但到1880年时,“已开发世界”国家的人均收入大约是后者的两倍,1913年,更达到3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列强的殖民掠夺 B.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C.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欧美资本主义的确立
72.下表是1821—1930年某国贸易结构发展状况(数据表示百分比)
年份 原材料 天然食品 加工食品 半成品 制成品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1821 60.5 4.5 4.8 11.1 19.5 19.7 9.4 7.4 5.7 56.8
1851—1860 61.7 9.6 6.6 11.7 15.4 15.4 4.0 12.5 12.3 40.5
1881—1890 35.9 21.3 18.0 15.4 25.3 17.8 5.2 14.8 15.6 30.8
1901—1910 31.0 34.0 10.6 11.9 20.1 12.1 12.8 17.2 25.6 24.8
1921—1930 26.0 37.1 8.5 11.8 11.8 11.4 13.3 8.2 40.8 21.4
推测该国是()
A.英国 B.美国
C.俄国(苏联) D.中国
73.工业革命初期,资本主义和父权制共同影响着劳动分工的社会性别化。“女性缺失技术竞争力的观念”成为女性身份的一部分,甚至在有些女性看来“进入技术领域”是对其女性身份的威胁。这反映了工业革命()
A.没有冲击到传统社会观念 B.加剧了男女地位的不平等
C.导致了技术竞争的加剧 D.加强了资本在生产中的地位
74.英国的经济政策和理论至今经历了从重商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到“第三条道路”的重大交革。由此可以看出英国经济政策的调整()
A.通常是被动进行的、滞后的
B.极端化倾向明显
C.经常走在世界大国前列
D.逐渐合理对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75.表格是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单位:百分率)据此可以推知()
国家和地区 1750年 1800年 1830年 1900年
整个欧洲 23.2 28.1 34.2 62
英国 1.9 4.3 9.5 18.5
俄国 5 5.6 5.6 8.8
日本 3.8 3.5 2.6 2.4
中国 32.8 33.3 29.8 6.2
A.19世纪30年代之前,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B.日本的工业化水平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C.英国工业优势地位的确立主要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D.康乾时代中国与欧洲的力量对比处于大体平衡状态
76.下图是近代以来世界工业生产发展示意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 C b两时段的发展都得益于科技进步
B.D 该图体现了全球各地联系越来越强 A a时期美德工业优势越来越大B b时期的发展得益于国际局势的稳定
77.19世纪20—30年代出现了“社会主义”、“人文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等词语。这些词语的出现反映了()
A.工业化的发展 B.革命不断深入
C.思想文化多元化 D.资本主义走向衰落
78.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入迷地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但18世纪末以来,西方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造成西方人对中国喜好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鸦片战争 B.工业革命 C.殖民扩张 D.启蒙运动
79.下图是“1700—1840年间英格兰和威尔士收税道路商业信托机构数和道路里程总数折线图”,由图片可推断()
①机构数和里程数呈持续上升态势②工业革命后加速了英国的道路建设
③英国的道路里程数居于世界领先地位④商业信托机构适应了英国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0.欧洲某一时期,社会上不再希望妇女外出工作,相反鼓励妇女献身于传统的事业,如养育子女、管理家庭,以及保留传统家庭的价值观。这一时期形成这种家庭价值观的主要原因是()
A.固守农耕社会的家庭模式 B.工业发展影响家庭观念
C.经济发展提升了妇女地位 D.女权运动冲击家庭结构
81.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
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
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82.据某史料记载:1911年8月,法国巴黎商人埃克·皮埃法尔打电话到英国伦敦订购产品,通过远洋货轮运到巴黎销售。然后,他又把赚到的钱投资到中国上海和日本东京等地,结果获利丰厚。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条件是()
A.无线电技术的发展 B.交通工具取得巨大进步
C.科技和市场的拓展 D.英国自由贸易政策推动
83.据相关资料统计,19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生产的汽车每年只有几千辆,但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世界的汽车年产量已猛增到50万辆以上。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电动机的创制和使用 B.内燃机的发明和改进
C.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D.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
84.19世纪30、40年代是由电瓶供电的“弱电”时代,而到19世纪末则进入到了由机械能转化成电能供电的“强电”时代。促成这一转变的关键技术是()
A.发电机的发明 B.电动机的创制
C.电磁感应的发现 D.内燃机的发明
85.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任内一再强调加强政府监督所有企业、特别是铁路的必要性。1906年在其授意下,国会通过了《郝伯恩法》,授权洲际商务委员会确定铁路最高运费。这一措施效果明显,到1911年,铁路运费减少一半。这是当时美国()
A.消灭垄断资本的需要 B.整顿社会经济秩序的需要
C.破坏市场经济的体现 D.开创新的发展模式的体现
86.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年份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1861—1873 3.3 5.0 —— 3.8
1874—1890 1.7 5.2 2.1 3.5
1891—1900 1.6 3.5 2.6 4.8
A.美德工业产值超过英法 B.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
C.老牌国家经济陷入停滞 D.垄断组织推动生产力发展
87.19世纪70年代,德国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鼓励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科技,从1851年到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取得的成果达到202项。这反映出德国()
A.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发明
B.整体科技实力一直领先于其他国家
C.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D.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
88.有学者指出,在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立的托拉斯中,有316家托拉斯控制了美国制造业资本的40%以上。其中有78家大公司控制着各部门产量的50%以上,有26家控制80%以上。材料表明托拉斯()
A.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结果 B.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破坏
C.使自由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D.已控制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命脉
89.1870年全世界开采的石油只有80万吨,到1900年猛增至2000万吨。能够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电灯的发明 B.飞机的发明
C.蒸汽机广泛使用 D.内燃机广泛使用
90.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A.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 B.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
C.重大发明来自传统工匠 D.英国的工业发展一枝独秀
91.有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时说“知识边疆的自主扩张不仅产生了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成果,而且工业界现在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要得到之物,就像工厂发货一样。”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始于()
A.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工业革命 D.知识经济时代
92.1890年美国第一部反托拉斯法规定:任何契约、以托拉斯形式或其它形式的联合、共谋,用来限制州际间或与外国之间的贸易或商业,是非法的。这一法规表明美国()
A.私人垄断是美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
B.政府在维护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托拉斯始终是依靠垄断价格获得暴利
D.是世界上最早干预经济的国家
93.罗荣渠指出:“生产单位规模大,技术和投资量增大,使银行和国家在推进现代化方面发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作用。世界经济在19世纪后期出现爆炸性的大增长”。导致材料中的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 B.资本输出 C.文化传播 D.工业革命
94.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此外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话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这一材料表明()
A.电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世界市场形成
B.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范围非常广泛
C.电力技术的应用使人们之间联系更加方便
D.通讯技术是电力应用的标志性成就
95.有人评价某种经济现象既有“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的优点,又有“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的缺点。材料描述的经济现象是()
A.手工工场 B.机器工厂 C.股份公司 D.垄断组织
96.下表是美国钢铁业统计表()
比较项 年份 企业总数 (个) 工人总数 (人) 产量 (吨) 投资额 (美元)
1870 808 78000 3200000 121000000
1900 669 272000 29500000 590000000
该表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特征是
①行业竞争激烈②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③企业规模保持稳定④劳动者收入快速提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97.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禁止垄断的行为;1914年又通过“克莱顿反托拉斯法”为“谢尔曼法”的修订法案,旨在针对地方上的价格歧视,及更进一步打击贸易限制。这些法案颁布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资本主义自由市场体制 B.保障美国社会弱势群体利益
C.防止企业之间进行盲目竞争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经济干预
98.19世纪最后30年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虽然这不是说传统的来自经验的方法大部分或甚至全盘都被抛弃了。最能体现这一现象的是()
A.经验主义已经在当时的许多工业中失去了统治地位
B.瓦特设计出双向气缸的蒸汽机
C.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D.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99.有学者认为,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在该学者看来,德国()
A.统一之后仍实行君主专制 B.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凸显
C.皇帝凌驾于帝国议会之上 D.第二次工业革命提前完成
100.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粮食和原料的生产越来越集中于第三世界国家,工业生产则集中于欧美诸国和日本。该状况反映出()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全球经济秩序在竞争中逐步建立
C.该时期的国际关系日趋简单
D.亚非拉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受益最大
101.19世纪末,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快速崛起,赶超或接近英国、美国等老牌工业国家。这主要由于德意日等国()
A.完善的代议制民主的优越性 B.摒弃自由主义模式的局限性
C.国家主导经济发展的特殊性 D.后发国家经验汲取的普遍性
102.下列两幅图片最能形象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工厂制度的形成 B.世界市场的出现
C.垄断组织的形成 D.殖民体系的扩张
103.19世纪70年代到一战之间,德国步入了工业化的快车道,尤其是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机器制造业等部门的产量增长很快,并跃居到世界第二工业强国的地位。与此相关的因素有()
①实现国家统一②注重科技创新③确立共和政体④对外殖民扩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4.观察右边图表,其中甲国是()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105.下图是近代世界贸易图,图中箭头代表贸易路线,它作为史料可以研究的主题是()
A.新航路开辟后引发的欧洲商业革命
B.英国“日不落帝国”的形成
C.15—19世纪贩卖黑奴的“三角贸易”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106.黄安年教授在《世界现代历史》系列十五讲中提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取20世纪开始说比十月革命起点说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起点说更加符合世界现代史的学科体系和20世纪的历史实际。”支撑该观点成立的史实包括()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②现代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发展及其矛盾激化和一战爆发
③十月革命开创了社会主义运动新纪元
④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新模式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07.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在享受工业化成果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下图现象直接源于()
A.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B.蒸汽机车的发明
C.发电机的发明和运用 D.化学工业的发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实现何种贸易政策取决于该国政治结构和当时面临的实际困境决定,故A项错误;重商主义主张贸易保护主义,故B项正确;18至19世纪受制于工业革命进行的先后,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政策是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故C项错误;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世界范围内力推自由贸易政策,故D项错误。
2.【答案】D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解析】【分析】新航路开辟是世界贸易中心由意大利为中心的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A项错误;三次英荷战争导致荷兰丧失海上优势,不会出现荷兰为金融中心的结果,故B项错误;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形成以英镑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故C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普遍衰落,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形成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故D项正确。
3.【答案】A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出现了物价飞涨的价格革命,英国可以利用此时机,故①正确;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海外对英国的羊毛制品的需求扩大,英国逐渐出现了圈地——种草——养羊——剪羊毛——制成羊毛制品——出口,这样的活动即圈地运动,故②正确;16时机中期英国尚未进行大规模的殖民掠夺,故③错误;商业战争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后,与此题时间不符,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4.【答案】A
【知识点】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解析】【分析】17世纪,凭借强大的商队,荷兰垄断世界航运业,成为世界上的“海上马车夫”,登上世界殖民霸权的中心;19世纪,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掌握了海上霸权,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登上世界殖民霸权的中心;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大发战争横财,政治经济实力迅猛增长,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主宰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选择A项符合题意。
5.【答案】B
【知识点】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17世纪的荷兰没有实行工业革命,是因商业贸易发达成为当时的海上强国,故A项错误;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两国的称号都是由于商业贸易地位得来的,故B项正确;荷兰“海上马车夫”的称号体现不出金融中心,故C项错误;荷兰没有成为科技中心,故D项错误。
6.【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信息“自由”、“竞争”可知该思潮为自由主义,其盛行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该思潮盛行无关,故A.B.D三项错误。
7.【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上台,标志责任内阁制形成,材料与之无关,故A项错误;从1765年珍妮纺纱机出现之后,图表中棉纺织品出口价值连年攀升,说明棉纺织部门的机械创新成果显著,故B项正确;因为图中出口增加,英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才确立了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不能混淆因果,故C项错误;1765年之后,工厂逐渐取代“手工工场”,故D项错误。
8.【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社会转型中人们精神的扭曲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现,而材料中的时间是在19世纪早期,故A项错误;材料中所强调的是任何一个劳动者都由于个人利益而与群众处于斗争状态,体系了人的自私自利性,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的时间19世纪早期可以知道是工业革命以后,人民出现了严重的自私自利的现象,故C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任何一个劳动者而非是资本家,故D项错误。
9.【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解析】【分析】1890年以前英国工业产值最高,是由于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先发优势,故①正确;1870年以后英国工业产值逐渐丧失第一的地位,是由于英国科技创新落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先发优势的丧失,故②正确;美国凭借经济优势获得世界霸权是在1945年二战之后,故③错误;20世纪70年代日本工业产值位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重新成为经济大国,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10.【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表格只比较英国、法国、德国农业生产的数据,不能说明持续大幅领先欧洲大陆,故A项错误;表格反映英国农业生产效率高,高效农业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故B项正确;工业革命的开展,农业比重在下降,工业比重在上升,工业革命并没有使英国农业生产率大幅攀升,故C项错误;民主政治是发生农业革命的制度前提,表格无法获得信息,故D项错误。
11.【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题干中并未提及资本的原始积累,故A项错误;题干中“由资本主义生产这样毫无怜惜地处理各种传统的农业关系”这句话体现出英国实现了农业关系的变化,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及城市化,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工业革命,故D项错误。
12.【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财富不是材料中主旨,故A项错误;材料提到的是工业革命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即工业革命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破坏,故B项正确;殖民掠夺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使人变得贪婪也不是材料中反映主要信息,故D项错误。
13.【答案】D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材料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后逐步取消关税的相关史实,重商主义是14—16世纪西方资本主义萌芽阶段采取的经济政策,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凯恩斯主义是1929年经济危机后提出的,旨在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B项错误;货币主义二十世纪50~60年代提出的,主要强调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的和起支配作用的原因,与题目不符,故C项错误;自由主义是英国工业革命后,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强调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和自由经营,它提出的前提是英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能够和其他国家在市场上进行竞争,故D项正确。
14.【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是在17世纪与荷兰争夺海上霸主地位,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是在1840年,是工业革命完成后的措施,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取消机器出口禁令有利于机器出口,促进经济发展,起到缓解危机的作用,故C项正确;建立福利国家是在二战后,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15.【答案】D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和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故①错误,②正确;英国世界殖民帝国地位开始确定是在18世纪后期,故③错误;工业革命后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以坚船利炮作为后盾到处扩张,故④⑤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16.【答案】D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材料反映的不是生活的享受,而是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工业革命下劳资双方的矛盾,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的是管理方式的革新,但是不能说轻视技术革新,故C项错误;造经理室、会计室和门房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革命工厂”说明之前没有这些部门的存在,说明企业经营管理日趋走向规范,故D项正确。
17.【答案】D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材料没有涉及民族解放运动,故A项错误;英国丧失竞争优势与东印度公司解散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故B项错误;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刚刚开始,说电气时代取代蒸汽时代为时尚早,故C项错误;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增强,争取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反对政府的束缚,故D项正确。
18.【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材料中看不出失业率增加的情况,故A项错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机器使用日益普及,也就带来了机器使用成本的相对下降,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机器出口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客观交代了不同地区机器使用成本的信息,没有提到机器与落后地区的必然联系,故D项错误。
19.【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殖民掠夺主要在16—18世纪,与材料中“19世纪中期以后”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东印度公司实行商业垄断是其获得利益的手段,其垄断特点不是导致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故B项错误;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导致东印度公司失去垄断特权,故C项正确;1840年,英国为扩大亚洲市场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故D项错误。
20.【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固有矛盾,主要原因是生产与销售的矛盾,A项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从“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是不得人心的,…注定威胁社会稳定”可知,作者认识到财富集中会带来社会问题,其目的是防止因贫富差距导致的工人运动,故B项正确;垄断组织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社会阶层的分化是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与材料中“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因为它注定威胁社会稳定”不符,故D项错误。
21.【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确立是在18世纪中期,材料体现的英国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是在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之后,故A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最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掠夺原料倾销商品,与材料相符,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英国进出口贸易额的比较,故C项错误;生产工业制成品是在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场手工业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22.【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题干中并未提到与技术性相关的信息,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出生产劳动的复杂化,故B项错误;题干中提到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精细的劳动分工,这为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创造了条件,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及英国在世界工业的领先地位,故D项错误。
23.【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历次战争是欧洲反法同盟与法国及拿破仑之间的战争符合历史事实,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英国打败法国后开始保持海洋上的支配权符合历史事实,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英国建立起世界殖民霸权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条件,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英国海外殖民市场的巨大需求促使英国不断革新工业生产技术,进一步推动工业革命向更高层发展,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4.【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整个世界由原先松散状态向联系更加紧密的人类共同体迈进,故A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使得西班牙、葡萄牙等早期先行国家掌握了世界殖民霸权,对被殖民国家、地区进行疯狂殖民掠夺,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的出现及不断向西欧各国扩展,使得整个欧洲地区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凭借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占据近代历史发展制高点,故C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切合题干时间要求,故D项错误。
25.【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人民主权说材料无从体现,故A项错误;社会契约论材料无从体现,故B项错误;《独立宣言》、《国富论》使得欧洲启蒙思想家极力倡导的自由平等学说在政治领域和思想领域具体化,故C项正确;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着力倡导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故D项错误。
26.【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无法直接推测该法案与打击荷兰优势的关系,故A项错误;英国《谷物法》的规定旨在保护了本国市场,限制他国商品进入,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体现,故B项正确;无法直接推测该法案与英国殖民争霸战争胜利的关系,故C项错误;该法案体现的贸易保护主义与工业资产阶级倡导自由贸易政策不符合,故D项错误。
27.【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工厂是使用机器大生产,故A项错误;材料中工场手工业分工的这一产物,又生产出机器反映了工场手工业孕育出了机器大生产,故B项正确;机器大生产是工场手工业发展的产物,故C项错误;工场手工业分工不能等同于社会大分工,故D项错误。
28.【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自然科学进展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反映的时间是工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机器生产代替传统的手工技术,成本降低,价格降低,故B项正确;城市人口增加,需求量增大,不能说明棉纱价格降低,故C项错误;城镇化加快发展也不能说明棉纱价格降低,故D项错误。
29.【答案】A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1860年,珍妮纺纱机出现,这属于棉纺织业,故A项正确;采煤业不是最早的,故B项错误;冶金行业不是最早的,故C项错误;机器制造业最晚,故D项错误。
30.【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工业革命时期的动力主要是蒸汽机而不是电力,电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才出现的能源,故A项错误;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企业,当时主要是引进西方机器、技术,充分利用了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故B项正确;东印度公司是新航路开辟以后商业资本繁荣时代的产物,是一种依靠政府扶持的垄断性商贸公司,随着工业革命发展而兴起的工业资产阶级主张自由主义,东印度公司商业经营方式与自由主义相悖,逐渐淡出历史舞台,故C项错误;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是17世纪的事情,与题干时代不符,故D项错误。
31.【答案】A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可以推断出该事件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使英国的生产能力提高,成为世界工厂,故A项正确;导致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的事件是新航路开辟,故B项错误;1689年《权利法案》的发表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故D项错误。
32.【答案】A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钢铁业已经产生是是正确的,故A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是以轻工业为主,钢铁不是主导产业,不能仅因为钢铁产量不高而否认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作用,故B项错误;1870年钢铁工业产量还很低,说明钢铁工业并没有占据经济的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中仅以印度的钢铁产量为参照系,并不是其主旨所在,故D项错误。
33.【答案】D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19世纪中期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国民素养材料无从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着重强调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造成资源日益枯竭,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成为诱发疾病的元凶,客观上促使议会加快环境立法,故D项正确。
34.【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商业革命指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与题目无关,故A项错误;1600—1750年,英国“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使农田变成牧场,农业人口相应减少,农民涌入城市务工,所以农业生产方式变化引起了人口比例的变化,故B项正确;1760年工业革命兴起,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7世纪,英国打败了荷兰和法国,最终确立海上霸权,但这与人口比例的变化无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
35.【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东京的人口增加无法说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故A项错误;1800—1950,日本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人口从农村转向城市,东京人口的增加就是一个例子,说明日本工业化速度加快,故B项正确;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就逐渐消除了封建生产关系,故C项错误;东京人口的增加只能说明它可能是日本的商业中心,而不能说明它是世界商业中心,故D项错误。
36.【答案】A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题干中英国颁布《垄断法》,保护专利,因此终止了王权在创造专利上的特权,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故A项正确;英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君主立宪制最终建立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与题干的意思无关,故D项错误。
37.【答案】A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出现了废除奴隶贸易的现象,故A项正确;福克斯的强权与否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福克斯是否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三次英荷战争后英国就确立了海上霸权,时间上不符,故D项错误。
38.【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凯恩斯创立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1846年“谷物法”的废除,标志着英国从重商主义向自由贸易的转变,故B项错误;根据已学知识得到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国富论》的作者,这部书是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书中第一次提出市场经济会由“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故C项正确;自由主义经济的盛行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而不是有助于克服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故D项错误。
39.【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瓦特的发明来自于实践经验,而非“科学理论”,故A项错误;“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就没有社会需要,那么“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故B项正确;“科学技术需结合”体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而瓦特是工业革命的代表,故C项错误;发明蒸汽机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故D项错误。
40.【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纺织领域,而不是蒸汽机的发明,所以划分的主要依据并不是技术革新的领域不同,故A项错误;两次工业革命都对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不是进行划分和命名的依据,故B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主要的动力机器为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主要的动力为电,故C项正确;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但是此不同与两次工业革命的命名无关,故D项错误。
41.【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地理大发现”时代,生产还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故A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工厂制度形成,故B项正确;西欧的早期殖民扩张时代,生产还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垄断组织成为生产组织形式,故D项错误。
42.【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材料中“博尔顿和瓦特成为合伙人”表明已经出现了商业合伙关系,故①正确;“通过国会将瓦特的专利保护从1769年延长到1799年”反映了专利保护制度的出现,故②正确;“使瓦特的蒸汽机梦想成为现实”表明了蒸汽机技术的发展,故③正确;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故④错误,选项C项符合题意。
43.【答案】D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新航路开辟是世界贸易中心由意大利为中心的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A项错误,三次英荷战争导致荷兰丧失海上优势,不会出现荷兰为金融中心的结果,故B项错误,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形成以英镑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期,故C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普遍衰落,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形成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故D项正确口
44.【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密尔父子都是“西方自由主义最重要的代表”,故A项错误;殖民主义存在于整个资本主义发展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作为自由主义代表的密尔父子极力为英国的侵略辩护,说明工业革命背景下自由主义与殖民主义存在紧密关系,故C项正确;印度是英国工业革命和殖民活动的最大受益者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45.【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这一条约规定有利于国际自由贸易准则的建立,故A项错误;英法最终在1860年拟定了互减关税,有利于世界自由贸易规则的完善,故B项正确;自由贸易规则只是经济交流准则的一部分,不能据此推断英法经济交流准则的确立,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贸易体系,与金本位货币金融体系无关,故D项错误。
46.【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自由主义贸易主张限制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操控,让市场机制发挥调节资源的作用,从“英国强调的是贸易货栈和战略基地”、“我们贸易优先于统治”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海外扩张是为了经济利益,体现不出自由主义贸易思想,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英国强调的是贸易货栈和战略基地”、“我们贸易优先于统治”可知没有强调政府的作用,故B项错误;从“英国强调的是贸易货栈和战略基地”可知,海外市场为英国经济发展提供基地,故C项正确;工业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提高是1832年议会改革的结果,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47.【答案】D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民主制度确立与城市人口发展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城乡生活理念的不同不是人口变迁主因,故B项错误;农村经济恶化影响人口存活率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中“德意志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却明显高于农村”只能说明城市化进程加快,故D项正确。
48.【答案】D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一战”后的经济危机
【解析】【分析】根据图表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A曲线为自由主义经济思想,B曲线为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自由主义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兴起的,结合图表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到1929年经济危机之后,其影响力逐渐下滑,不是一直保持最大影响,故A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滞胀”现象,因此普遍采取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但是仍然实行国家干预和自由发展相结合的政策,因此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经济并未退出历史舞台,故B项错误;80年代后,出现了新的经济理论,自由主义的影响上升,但并不是自由主义占统治地位,故C项错误;综合材料说明,经济理论作为调节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属于生产关系层面,必然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发展,故D项正确。
49.【答案】D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材料“英国在1700年到1780年间国家总产出增长了67%,到了1800年增长了151%”中的时间可以看出此时段不是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国家总产值的增长加速,并没有强调资本原始积累与工业革命的关系,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不能表明工场手工业与工业革命的关系,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英国在1700年到1780年间国家总产出增长了67%,到了1800年增长了151%”可知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经济迅速增长,故D项正确。
50.【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一战”后的经济危机
【解析】【分析】欧洲在工业革命前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往往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实行重商政策,保护本国的资本势力,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实力逐渐壮大的工业资产阶级希望进一步摆脱封建势力或保守力量的束缚,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自由经营、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这不再是传统的贸易保护,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十月革命后,面对国内外敌人的联合进攻,为了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高效地集中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打败敌人,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自由贸易,这是非常状态下的保护性措施,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面对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美国提高关税,意在限制进口,尽可能为本国剩余产品保留较大的销售市场,其本质是一种贸易保护政策,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51.【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开始于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已经率先展开了工业革命,不能称为直接原因,故A项错误;英国拥有庞大的海外市场与材料情景不符,故B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它早已准备了将聪明才智纳入实用轨道的机制”说明英国较早的形成专利制度,保护科技发明,故C项正确;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开始于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已经率先展开了工业革命,不能称为直接原因,故D项错误。
52.【答案】D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说明停止黑奴贸易的原因是“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故A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可以看出英国停止黑奴贸易的原因是共和革命的要求,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非洲人民的反抗,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奴隶贸易已不适应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而只需要把黑人留在非洲生产原料,并变成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消费者即可。材料的核心观点反映了非洲已经变成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故D项正确。
53.【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路易十四的做法顺应了工业化,故A项错误;英法战争的原因并非路易十四的做法,故B项错误;“先后两次大提关税,几乎排斥了英荷等国毛纺织品的进口,极力招徕外国的能工巧匠来法国定居开业”这种做法促进了法国资本的原始积累,故C项正确;法国并未成为西欧最发达的工业国家,故D项错误。
54.【答案】D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图表信息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按人口计算的工业化水平,不能反映英国的工业总产值,故A项错误;18世纪近代中国的近代工业由于受西方的侵略和控制,不可能一直居于世界前列,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1830年和1800年工业化水平所占比率相等,因此不是呈逐步降低的趋势,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19世纪以来,中国在按人口计算的工业化中所占的比率明显低于资本主义国家,说明中国与西方工业化水平的差距不断加大,故D项正确。
55.【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美国的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的纺织业,故A项错误;惠特尼开创了滑膛枪的零件的标准化生产,有利于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因此有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科学理论的重要性,故C项错误;题目反映的是为滑膛枪提供零件,不是改进滑膛枪的结构,故D项错误。
56.【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1856—1860年铁路钢铁是2333,1861—1865年铁路钢铁下降为2067,故A项错误;英国输出大量的铁路钢铁和机器,推动了其他国家的工业化,故B项正确;表格无法说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故C项错误;表格反映不出出口对象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美法德等国也可能购进英国的铁路钢铁和机器,故D项错误。
57.【答案】A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据材料时间“1813年”、“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贸易的垄断权”和“把它变成了一个‘受国王委托的’在印度进行殖民统治的政治军事和行政机构”可知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思想变化,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演变,且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经济竞争,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故D项错误。
58.【答案】A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材料中“政府的座右铭或格言应当是——无为而治”表明是自由主义政策,该政策并不能完全调节经济,故A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看得见的手”,与“无为而治”不符,故B项错误;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较早奉行自由主义政策的国家,故C项错误;重商主义思想是在自由主义之前实行,而非“其后”,故D项错误。
59.【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仅从商人、银行家和工业家不能得出社会普遍存在贵族情结,故A项错误;思想的进步落后于经济的发展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英国工业化时期,商人、银行家和工业家都投资地产,获得政治地位、贵族身份,说明土地承载了社会政治价值,故C项正确;资本主义大土地所有制已形成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60.【答案】D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工业革命开始于1765年珍尼纺纱机的发明,这与材料信息相反,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科学理论的提出,故B项错误;“教育”、“文化”与题干的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交代的发明人基本都是生产一线的工匠,他们的发明创造都是来源于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经验的积累,故D项正确。/
61.【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造船业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自古就有,不是工业革命后才有的,故A项错误;农业文明中,虽然作为燃料的煤炭没有大规模开采,但是作为木材补充的煤炭开采是存在的,故B项错误;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只有在工业革命后才有机器制造业,故C项正确;英国工业革命前的呢绒织造就是主要的手工行业,故D项错误。
62.【答案】A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工业革命后在社会结构中,工业资产阶级势力日益上升,它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中的主要阶级力量,彼此间的对立冲突随着生产发展和贫富分化扩大而加剧,故A项正确;工业革命虽然增加了社会财富,但是因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财富主要被资本家占有,工人生活改变有限,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发展和政府权力加强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逐渐建立并发展起来,故D项错误。/
63.【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新航路开辟,物种交换增多更多的是解决人口增多带来的问题,而不是物种交换导致人口增多,故A项错误;殖民扩张,贩卖黑奴更多的是导致了人口的锐减而不是人口增加,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甚至在存在着大城镇和工厂的情况下……人口增长快于食物供给是一种自然趋势”可知当时是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出现的经济增长而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故C项正确;材料讲的人口增长而不是失业人口增长,与经济危机无关,故D项错误。
64.【答案】C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解析】【分析】新航路开辟发生在14、15世纪,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早期殖民扩张是在16、17世纪,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题干涉及的“结尾的简短一章”的时间是1820年,联系教材知识,此时的西方正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故C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65.【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英国纺织业是否在国际市场保持优势,必须通过与其他国家纺织业做比较,表格未体现,故A项错误;表格中有机铁、废铁、煤的出口值在持续快速增长,而纺织业却长时间内增长不太明显,证明产业结构有所变化,故B项正确;题干中英国出口对象不明确,不能判定为欧洲,其次,作为消费资料的纺织品出口值增长,不及有机铁、废铁、煤的增长,故C项错误;同样,没有与别国的比较,也不能断定英国丧失世界贸易的领先地位,而且与所学知识也不符,故D项错误。
66.【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德国在普法战争之后实现统一,其观点符合德国历史发展实际,故①正确;材料“主张理性地保护能增加国家财富的幼稚工业,反对不加区别的自由贸易”可知其主张有限度的加强对经济的行政干预,故②正确;李斯特的观点在国家经济发展前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故③错误;材料“主张理性地保护能增加国家财富的幼稚工业,反对不加区别的自由贸易”其观点对于先进国家和后发国家具有截然不同的作用,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67.【答案】A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工业革命之后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经济功能日渐弱化,故A项正确;从人类进入个体婚制以来,家庭一直是一个生育单位,是种族延续的保障,故B项错误;情感功能是家庭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家庭生活幸福的基础,工业革命对其的影响极其微弱,故C项错误;休息功能是家庭闲暇时间的表现,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日趋向多样性发展,必然会进一步强化,故D项错误。
68.【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民主范围,与材料中“创办机械学校和工学院”“建立了职工讲习所”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神学的束缚,与材料中“19世纪上半期”不符,故B项错误;1840年左右,英国工业革命完成,需要大量技术工人,与材料中“19世纪上半期”“创办机械学校和工学院”“建立了职工讲习所”相符,故C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形成了垄断组织,与材料中“19世纪上半期”不符,故D项错误。
69.【答案】B
【知识点】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这些殖民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开始出现机器化生产。广阔的海外市场是新生产方式的原因,但不是直接原因,故A项错误;根据“当时的……手工业生产,都不足以应付他们的生活需求。于是,……第一拔工业化生产出现”,故B项正确;根据前面分析,手工业作坊的技术积累和优越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机器化大生产的技术基础和政治前提,不是直接原因,故C.D项错误。
70.【答案】D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材料涉及的是工业革命,并不是技术革命,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生产方式的改变,未涉及殖民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说明重工业成为主导,故C项错误;据材料“曼切斯特地区机器的轰鸣声取代了纺车的嘤嘤作响。随之而来的是工厂排放的烟尘和污水,以及对原料和市场的依赖增加”可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故D项正确。
71.【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西方列强的殖民掠夺会导致欧美国家与落后第第三世界的差距扩大,但是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世界市场的形成也会影响国家之间的差距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在材料所给的1750年到1913年间世界发生了两次欧美国家为主导的工业革命,使世界各国之间的差距拉大,故C项正确;欧美资本主义的确立会对经济差距的扩大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72.【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英国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其原材料的出口不可能高达60%,故A项错误;材料显示的是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美国要比英国开展工业革命晚,结束也要晚,总体的趋势应该是原材料方面进口越来越少,出口越来越多,制成品出口越来越多,进口越来越少,与材料相吻合,故B项正确;俄国在1821年到1930年的工业化并不明显,故C项错误;中国在1821年到1930年间的工业化主要表现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方面,但是发展的状况也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73.【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没有冲击到传统社会观念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提高了妇女地位,不是加剧男女地位的不平等,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女性缺失技术竞争力的观念’成为女性身份的一部分,甚至在有些女性看来‘进入技术领域’是对其女性身份的威胁”说明当时技术竞争加剧,妇女不能很好的参与竞争,故C项正确;关于资本在生产中的地位,材料未涉及,故D项错误。
74.【答案】D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题中涉及的经济思想和理论都是英国根据当时的形势主动推行的,其结果是推动了当时英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A项错误;新自由主义、“第三条道路”思想发挥了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故B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经济出现衰退的现象,故C项错误;重商主义、经济自由主义突出市场的作用,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干预,新自由主义和“第三条道路”,将前两种思想结合起来,故D项正确。
75.【答案】D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19世纪30年代之前,中国的工业化水平与欧洲世界大体平衡,不能说是领先地位,故A项错误;日本的工业化略有倒退,故B项错误;英国的工业优势地位得益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故C项错误;从材料欧洲“23.2和28.1”与中国的数据“32.8和33.3”可以看出康乾时代中国与欧洲的力量对比处于大体平衡状态,相差不大,故D项正确。
76.【答案】A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a时期英国工业优势明显,故A项错误;b时期的发展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故B项错误;a时段的发展得益于第一次工业革命,b时期的发展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故C项正确;全球联系材料未体现,故D项错误。
77.【答案】A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1840年左右,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深入进行带来了社会思想的一系列变革,与材料中“19世纪20—30年代出现”相符,故A项正确;拿破仑战争结束,资产阶级革命在这个时段不明显,与材料中“19世纪20—30年代”不符,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的深入进行带来了这一系列的社会思想变革,与“多元化”不符,故C项错误;“19世纪20—30年代”工业革命尚未完成,资本主义蓬勃发展,故D项错误。
78.【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与材料中“18世纪末以来”不符,故A项错误;18世纪末主要国家进行工业革命,需要大量廉价原料,与材料中“18世纪末以来,西方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相符,故B项正确;伴随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开始,与材料中“18世纪末以来”不符,故C项错误;启蒙运动与材料中“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不符,故D项错误。
79.【答案】A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图片直接反映出英格兰和威尔士收税道路商业信托机构数和道路里程总数呈持续上升态势,故①正确;道路里程总数呈持续上升态势,特别是在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更加明显,故②正确;图片没有反映出英国的道路里程数在世界上的地位,故③错误;商业信托机构作为金融机构,适应了英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呈现增加趋势,故④正确,选择A项符合题意。
80.【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养育子女、管理家庭”是农耕时期家庭观念,但从“社会上不再希望妇女外出工作”可知,之前出现过鼓励妇女外出工作的观点,故出现材料现象的原因不是固守农耕社会家庭观念导致的,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爆发初期,妇女因自身的细心等特性成为廉价劳动力,妇女外出工作较多,使妇女在家庭地位提高,但随着工业革命的逐渐深入,男子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地位更为重要,故此要求妇女回归家庭以维护男子的社会地位,导致材料中的现象出现,故B项正确;妇女地位提高是材料中现象出现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因素,不能反映出对妇女要求变化的根源,故C项错误;女权运动冲击家庭结构不是导致材料中家庭价值观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81.【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从题干时间“19世纪90年代”和材料信息来看,A项不符合当时实际状况。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是推动生产集中的主要工业部门,能源革新只是其中之一,因此它并不能成为主要动力,故排除B项。生产集中能推动工业发展,但不能根本改变轻重工业比例,D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德国出现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可知生产的集中推动了新兴工业的发展,这正好符合生产关系变革(垄断组织)推动生产力发展原理。故C为正确选项。
82.【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从“通过远洋货轮运到巴黎销售”可知,无线电技术不是导致材料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从“法国巴黎商人埃克·皮埃法尔打电话到英国伦敦订购产品”可知,交通工具进步不是带来材料现象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无线电和远洋货轮体现科技作用,英国产品到巴黎销售,并到中国和日本投资,体现世界市场,故C项正确;英国自由主义思想是影响产品销售和海外投资的原因,体现不出科技的作用,故D项错误。
83.【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新发展
【解析】【分析】电动机的创制和使用推动了电力产业的发展,不是汽车产业,故A项错误;内燃机即是汽车的发动机,因而内燃机的发明和改进有利于汽车产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石油化工工业推动了化工产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自动化技术产生于20世纪中叶,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84.【答案】A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新发展
【解析】【分析】机械能转化成电能是由发电机完成的,故A项正确;电动机是对“强电”使用的结果,故B项错误;电磁感应的发现是理论创新成果而非技术,故C项错误;内燃机与“强电”无关,故D项错误。
85.【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美国政府是代表垄断资产阶级的需求,是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不是消灭垄断资本的需要,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是为了整顿社会经济秩序,故B项正确;政府干预经济,不是破坏市场经济,是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故C项错误;开创新的发展模式是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国家干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86.【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材料信息展现的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并不能从增长量的变化推断工业产值的变化,故A项错误;据材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中英美法德各国有增有减的变化可知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故B项正确;仅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变化,不能说明老牌国家经济陷入停滞,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垄断组织推动生产力发展,故D项错误。
87.【答案】C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德国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鼓励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科技”可以判断主要是国内推动科技发展,不是由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故A项错误;材料展现了德国的科技成就,但是并未显示当时世界的科技状况,不能得出一直领先于其他国家的结论,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德国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鼓励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科技”因此德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推动,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德国从欧洲其他国家引进技术发明,故D项错误。
88.【答案】A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垄断组织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结果,而托拉斯是一种垄断组织,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立的托拉斯中,……控制了美国制造业资本的40%以上……50%以上,有26家控制80%以上”相符,故A项正确;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适应并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不是“破坏”,故B项错误;“19世纪末20世纪初”处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之后胡佛还推行自由主义,故C项错误;材料只涉及美国制造业,不足以说明“已控制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命脉”,故D项错误。
89.【答案】D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新发展
【解析】【分析】电灯的发明与电的发明有关,故A项错误;飞机的发明只是内燃机应用的一个方面,不能正确解释材料的现象,故B项错误;蒸汽机广泛使用推动煤的开采,不是石油,故C项错误;石油是内燃机的能源,内燃机广泛使用推动石油的开采,故D项正确。
90.【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发生在重工业领域,故A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故B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来自传统工匠,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发生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不再是一枝独秀,故D项错误。
91.【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主要来自于生产一线的工匠,科学理论并没有直接对技术的发明和生产的推动产生巨大的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的意思实际上是说科学开始与技术紧密结合,迅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特点,故B项正确;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结合的更紧密了,不是题干设问的“始于”,故C项错误;知识经济时代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同样不符合题干主旨,故D项错误。
92.【答案】B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和垄断组织,托拉斯是垄断组织的一种,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对美国经济的发展主要是推动的作用,也有不利的一面,就是对自由主义经济有负作用,故A项错误;题中的反托拉斯法就是反垄断法,就是对自由主义经济的保护,故B项正确;法规表明了美国政府的态度,与托拉斯获取暴利不是一个意思,故C项错误;美国是最早干预经济的国家,但与题意不相符合,故D项错误。
93.【答案】D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题干的材料中体现了生产力的大发展,更重要的是时间在19世纪后期,就应当联想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民扩张时间不对故A项错误;资本输出是对外投资,与题中“推进现代化不B项错误;题干中的意思是说经济增长,不是文化传播,故C项错误;题干中的材料显示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故D项正确。
94.【答案】A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加强了洲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