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液单元练习
一、单选题
1.把少量生活中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得不到溶液的是( )
A.冰 B.酒精 C.蔗糖 D.食盐
2.糖水是溶液,原因是( )
A.由两种物质组成的 B.食盐水是透明的液体
C.食盐水的熔点小于0℃ D.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在水分子中
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烧杯 B.量筒 C.托盘天平 D.蒸发皿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
D.镁与盐酸反应放出热量
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不同
B.25g蔗糖溶于100g水中,配得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蔗糖溶液
C.植物秸秆燃烧属于氧化反应
D.煤球燃烧后质量减小,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说明此时气体的溶解度变大了
B.在生煤火炉时,可点燃木柴来引燃煤,是为了使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
C.合金被广泛的使用,是因为合金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具有更多优良性能
D.做饭时,若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则需要调大灶具的进风口
7.如图是三种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A与C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2
C.升高温度,可以使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t2℃时,A,B,C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C
8.某温度时,20g某物质可以配成100g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则此温度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A.1:4 B.1:5 C.1:6 D.无法确定
9.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
B.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光亮的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有银析出
10.对下列课外实验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小卵石、活性炭和细沙等物品可制作简易净水器
B.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反之用途反映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C.利用柠檬酸具有酸的性质,可在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柠檬酸制汽水
D.将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入汽油中振荡,可形成紫红色的溶液
11.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改变条件可使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相互转化
B.饱和溶液在升高温度时,一定能继续溶解溶质
C.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时,一定会析出晶体
D.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溶质
12.在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原因可能是: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
二、填空题
13.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如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
(1)从图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是 .
(2)20℃时,质量分数为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图中 区域(选填“Ⅰ”“Ⅱ”“Ⅲ”或“Ⅳ”).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14.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20℃时,向70g水中加入30g甲,充分搅拌后所得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50℃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若得到相同质量的甲、乙固体,需要蒸发掉水的质量关系为甲 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0℃时,将12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10%,需加水 g。
15.请你写出使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不饱和的两种方法 、 。
三、计算题
16.将6克硝酸钾完全溶于54克水中,并将形成的溶液平均分成三份,计算:
(1)根据溶液的均一性,任取其中一份,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2)另取一份,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需加入硝酸钾 克;再取一份,欲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一半,需加水 克;
(3)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200g,若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硝酸钾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17.某固体混合物中含有Cu和CuO,为了测定固体中CuO的含量,取3.0 g固体样品,逐滴加入稀硫酸,剩余固体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铜和稀硫酸不发生反应。
(1)固体样品中CuO的质量为 g。
(2)固体样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四、实验探究题
18.某同学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 ,需称取氯化钠 g。
(2)请写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用序号作答,后同),并指出其中错误的操作 。
(3)经检测,所配制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号)。
A用生锈的砝码称量
B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
C所取用的氯化钠含有杂质
D称量好的溶质倒入烧杯时有部分撒出
19.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图(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物质R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按要求完成以下问题。
(1)t1℃时将50g的氯化铵加入到80g的水中,此时所形成溶液的质量等于 克。
(2)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填“<”“>”或“=”)。
五、综合题
20.向盛有100g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
(1)镁粉的质量;
(2)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D
6.【答案】A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A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C
13.【答案】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Ⅲ;加入氯化钠固体至不再继续溶解;蒸发溶剂至刚好有晶体析出
14.【答案】20%;小于;280
15.【答案】加水;升温
16.【答案】(1)10%
(2)2.5;20
(3)解: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
200g×10%=(200g+x)×2%
x=800g
答:需要加水的质量是800g。
17.【答案】(1)0.8
(2)解:设反应生成硫酸铜的质量为x。
x=1.6 g
固体样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6%
答:固体样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
18.【答案】(1)广口瓶;3.0
(2)②①⑤③④;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
(3)BCD
19.【答案】(1)112
(2)<
20.【答案】(1)解:由图8可知,生成的Mg(OH)2质量为8.7g,则:
Mg(OH)2中金属镁的质量即为镁粉的质量:8.7g× =3.6g
(2)解:由图8可知,与硫酸镁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为120g﹣80g=40g
设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则
2NaOH+MgSO4═Na2SO4+ Mg(OH)2↓
2×40 58
40g×x 8.7g
=
x=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