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选必二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认识现代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对人类社会产生双重影响,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认识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探究现代科技进步的具体表现,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认识现代科技进步的具体成就及产生的历史意义,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让学生联系当前的“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等重大时事,培养家国情怀。
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人类文化生活出现新的模式、人类视野产生新的变化
时空坐标
近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标志“蒸汽时代”到来,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美国德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的技术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产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第三次科技革命:从20世纪40年代末起,开始了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航天空间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新技术革命: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又出现了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型材料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
现代
科技革命
农业革命:1万年年前,新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农业、畜牧业。这场革命被称为农业革命。
古代
工业革命
知识回顾
信息革命
阿尔伯特·爱因斯(1879—1955年)德国物理学家
马克斯·普朗克(1858—1947年)德国物理学家
材料1 20世纪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例如: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问世,为技术革命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支持。
——《中外历史纲要(下)》
(1)理论基础:
1.背景:
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理论(相对论、量子理论等)的重大突破提供理论基础;
现年90岁的詹姆斯·沃森,有“DNA之父”之称的美国生物学家
诺伯特·维纳,1894年11月26日诞生,美国数学家,控制论的创始人
相对论 量子论 现代遗传理论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材料2 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烧火箭,是用于空袭。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3 二战后,美苏展开军备竞赛,大力发展科技……美国和西方在电子、新材料及其加工业等方面之所以能够领先于苏联,从一定程度上也是被美苏军备竞赛给逼出来的。
——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
1.背景:
二战的推动
(2)国际形势:
战争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刺激
二战后军备竞赛的要求;
古巴导弹危机
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材料4: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济实力空前增强,它的黄金储备占到资本主义世界储备的74.5%(1948年),出口贸易占32.4%(1947年),它还是世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和债权国。 ——徐天新、梁志明主编《世界通史》(当代卷)
二战后发展经济的要求;
(3)物质基础:
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1.背景:
国民收入 工业产值 农业产值
苏联 7.4 8.7 3.0
美国 3.5 4.0 1.9
发展中国家 5.4 6.8 2.9
1951至1980年苏联与美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
(1)理论基础: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提供理论基础
(相对论、量子理论的提出)
(2)国际形势:战争及激烈国际竞争的刺激
(3)物质基础: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
(4)政府支持:各国政府对高科技的大力支持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5)个人努力:无数科研工作者辛勤付出。
0.47
17
92
265
1143
1830
1995
1940
1954
1961
1985
500
1000
1500
2000
单位:
亿美元
美国政府对科技的投入
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1.背景:
材料5 凡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投资、也无力投资的项目和产业,国家通过巨额财政拨款来完成。那些高风险、高投资的高新技术产业几乎都是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来兴建的。这种做法部分地克服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占有之间的矛盾,有力地推动了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詹姆斯·沃森,美国生物学,有“DNA之父”之称家
◎中国航天奠基人-钱学森
⑴世界:
二战后,发达国家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航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迅速发展
⑵中国:
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尖端科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
尖端科技的发展,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2.概况:
航天
海洋
原子能
生物
新材料
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1)电子计算机——世界
①目的:
②标志:
③影响:
1954年,美国研制出使用晶体管线路的第二代计算机。
1964年,发明了使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第三代计算机。
1983年,IBM推出家用电脑PC
1946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埃尼阿克”
图灵
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
3.代表性成就:
为满足弹道计算的需求;
1946年,美国军方研制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问世。
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
存储量更大,运行速度更快;体积更小,更轻便实用;从军事向民用拓展。
(巨型化、微型化、智能化、网络化)
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④趋势:
我国计算机研制技术起步较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居于世界前列。
2016年:神威·太湖之光
12.54京次/秒
2009年:“天河一号”千万亿次/秒,性能排名全球第五、亚洲第一
2002年:"龙芯一号",我国首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高性能微处理芯片
1992年:银河-Ⅱ号10亿次/秒
1983年:银河-Ι号1亿次/秒
(1)电子计算机——中国
3.代表性成就:
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①产生:
②发展:
③影响:
1969年
美国创建军用网络
1981年
NFS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建设,连接全美的5个超级计算机中心,供100多所美国大学共享资源
1990年
美国政府退出互联网的管理。整个互联网迅速商业化,万维网向公众开放
1976年
美国军方建立阿帕网,让大家可以远程登陆使用大型计算机,共享信息
2006年
中国互联网逐渐普及,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开始兴起
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起军用网络。
后来计算机网络演化为互联网,20世纪90年代实现商业化,遍布全球。
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等方面逐步扩展,进入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并走入家庭
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3.代表性成就:
(1)电子计算机与 计算机网络
(2)人工智能技术(AI)
①定义:英文缩写为AI。它是计算机技术的一个分支,是通
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20世
纪50年代机器模拟职能被美国科学家提上日程。
②内容:涵盖机器人制造、语音及图像识别、自然语言
处理等领域。
③应用:
计算机控制的机械手、机器人等自动化装置。
无人工厂
④影响:
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3.代表性成就:
人工智能的表现形式
日本“美女机器人”
无人驾驶汽车
无人工厂
无人喷洒农药
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美苏太空竞赛
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宇航事业的开端
1961年,苏联发射“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了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在月球着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登上月球
“斯普特尼克1号”
1993年国际空间站由美国等共16个国家联合建造,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航天工程。
(3)航天技术:
①开端:
②成就:
③影响:
俄罗斯、美国、法国、中国等国家已研发出多种类型的运载火箭,
成功发射大量航天器,在太空中建立了严密的地球测控网。
航天技术对现代国防与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3.代表性成就: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升空,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成功。
2019年,月球车“玉兔二号”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标志着中国进入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2021年,中国“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
中国航天事业
中国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发射成功
(4)海洋技术:
①目的:综合高效开发海洋资源
②兴起和发展:20世纪50年代围绕海洋探测技术和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两个方面的变革兴起。
20世纪60年代,美国深潜器曾在水下数千米处发现了海洋生物群落,并且首次潜入世界大洋中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
2020年10月27日,中国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突破1万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
1997年,中国自主研发的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成功潜入水下6000米处进行科学试验,这标志着中国海洋技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2012年,中国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域进行试潜,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这是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
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3.代表性成就:
(5)原子能技术
①原子能可以服务于人类的和平事业,应用于生产生活。
②原子能的滥用给人类带来危害甚至灾难。核武器扩散、核泄漏对人类造成巨大威胁。
“小男孩”——美国在日本广岛市投掷的首枚原子弹
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3.代表性成就:
俄罗斯“五十年胜利“号核动力破冰船,是世界上最大的核动力破冰船
核医学
山东石湾岛核电站
◎日本核废水排海
◎中国战略核潜艇
(6)生物技术
克隆技术
二战后DNA双螺旋结构,
袁隆平杂交水稻
微生物学
①医疗:20世纪初,人们初步掌握多种为医疗服务的生物技术,包括疫苗、血清。
②遗传:二战后,发现DNA双螺旋结构,揭示了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
③分支:微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学等。
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3.代表性成就:
(7)新材料技术
①新材料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
②新材料不断更新,表现出传统材料不具备的特点。
③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新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高分子材料
◎纳米材料
◎生态环境材料
◎生物医用材料
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3.代表性成就:
新材料在国防建设上作用重大。例如,超纯硅、砷化镓研制成功,导致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诞生,使计算机运算速度从每秒几十万次提高到每秒百亿次以上;航空发动机材料的工作温度每提高100℃,推力可增大24%;隐身材料能吸收电磁波或降低武器装备的红外辐射,使敌方探测系统难以发现。
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以市场为导向、重视创新意识和发挥技术优势、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发展。
1.经济层面:
二、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1)经济增长模式:
(2)企业管理方式:
(3)产业结构:
促使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发展。
社会生产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利润增长依赖技术革新。
第三产业比重大幅提升并逐渐占据主导,物流运输、互联网等迅速发展
人类生活文化出现新模式
衣、食、住、行、用等取得长足进步,生活质量水平提升
◎郑济高铁
◎微信
◎电子商务
◎网络课堂
2.社会层次:
(1)物质生活:
(2)文化生活:
①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等技术迅猛发展,使人们可以了解社会动态,与外界沟通更加方便。
②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促进了人们的通信交流,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③全媒体不断发展,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全媒体不断发展,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二、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1)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地球成为“地球村”。
(2)网络的普及促进了信息交流,丰富了人类的知识,
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地球村”: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缩小了地球上的时空距离,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便利,因而整个地球就如同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小村落。
材料: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可以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
——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2015年12月16日)
3.人类视野产生新的变化:
二、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科学在带来福音的同时,也造就了危害人类的魔鬼。——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4.负面影响
沉迷网络
“试管婴儿”“克隆技术”将人类道德伦理推向极限
二、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①个人信息泄露,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②沉溺网络世界的年轻人;
③“核泄漏”“核武器”毁天灭地;
④“试管婴儿”“克隆技术”将人类道德伦理推向极限;
⑤科技进步工业发展但同时带来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等等
【思考】随着人工智能日渐成熟,当越来越多的劳动岗位被机器人占领,未来处 于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的路在哪里?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如何应对?
面对现代科技发展,中国的应对:
(1)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3)自主研发与国际合作相结合,掌握核心科技鼓励知识创新和科技发明;
(4)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知识拓展:面对现代科技发展,中国的应对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现代科技的发展
现代科技进步的影响
计算机和网络、人工智能技术、航天技术
海洋技术、原子能、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
对社会生活:全媒体、地球村、信息化
对生产力: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
对经济发展:集约型、现代企业、第三产业
负面影响:网络犯罪、环境污染、核泄漏等
特点
①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②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③科技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课堂小结
1.(2023·浙江卷)历史上的技术变革层出不穷,人类社会生活也因此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下列项中,关于技术进步与人类社会生活变化的对应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铁犁耕作技术——从迁徙过渡到定居
B.钢筋混凝土技术——创造了城市新的夜生活方式
C.杂交育种新技术——一年四季都能买到生鲜食品
D.移动通信技术——与外界沟通更加便捷
1.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古代至现代世界。据所学可知,移动通信技术主要方便人类之间更好地交流与沟通,因此D项正确;铁犁耕作技术提高了耕作效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它的作用并不是让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据所学可知,促进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的是原始农业的出现,排除A项;钢筋混凝土技术有助于提高房屋的质量,与城市夜生活之间没有必然关联性,排除B项;杂交育种新技术能改良作物品种,同时增加作物产量,生鲜食品涉及到的技术是食物储存技术,排除C项。故选D项。
对点训练
2.(2023·湖南卷)对下图的合理解释是( )
A.机械投入减少反映农业集约化程度降低
B.农业技术变迁呈现出节约劳动力的倾向
C.化学品广泛使用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D.劳动力的减少意味着农业逐步走向衰落
美国农业的投入使用量(以1967年指数为100)
2.B【详解】根据曲线图可以看出,1910-1990年间,美国劳动力的使用量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机械、化学品的使用量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并结合所学可知,农业生产中机械化可以节约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化学肥料的使用使得农民不再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耕作和照管农作物,大大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机械化、农业科技助推农业节约劳动力,B项正确;
3.(2023下·十堰)近日,美国OpenAI公司研发的深度人工智能App ChatGPT引发热议,有人称其为生产力工具,也有人因其能够代写论文而对此感到恐慌。根据美国美林银行预测,2025年以前,人工智能的“每年产生的创造性破坏的影响”可能会达到14万~33万亿美元。由此可见( )
A.人工智能将取代人在生产活动中的创造力
B.科技革命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带来新挑战
C.人工智能创造生产力的同时又破坏生产力
D.人类尚未做好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准备
3.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人工智能的发展引发热议,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解放了生产力,另一方面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说明科技革命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带来新挑战,B项正确;
4.(2023下·山西)下表是1987年日本、西欧、苏联高科技发展状况比较(各项以美国为100%计算)。这表明当时在高科技方面( )
A.美国、西欧和日本三足鼎立
B.日本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C.欧共体逐步实现后来居上
D.苏联处于相对劣势地位
4.D【详解】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7年(日本、西欧、苏联、美国)。根据材料可知,1987年高科技发展状况中,苏联计算机、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依次相当于美国的15.2%、14.6%、46.8%,并且明显低于日本和西欧,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D项正确
5.(2023上·太原)西班牙巴塞罗那市通过在城市安装传感器,建设街道照明、自动洒水系统,实现环境监测与交通管理;英国米尔顿·凯恩斯市通过将传感器连接到可回收垃圾箱,提取信息、分析数据以决策垃圾的收储与处理。这表明人工智能技术( )
A.提高了城市治理水平 B.促进西方科技领先世界
C.主要应用于城市建设 D.推动了城市化发展进程
5.A【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和英国米尔顿·凯恩斯市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在城市建设上,这有利于提高城市治理水平,A项正确;材料没有比较信息,无法得出促进了西方科技领先世界,排除B项;材料只是涉及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和英国米尔顿·凯恩斯市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在城市建设上,没有涉及其他领域,不能就此说明人工智能技术主要应用于城市建设,排除C项;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在城市建设上有利于推动城市化发展进程,但这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