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综合素质评价
一、选择题(本题7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阴极射线的发现说明( )
A.原子核有内部结构
B.原子有内部结构
C.电子有内部结构
D.质子有内部结构
2.如图甲是人打喷嚏时飞沫散开的示意图。图乙是为防止病毒传播所用的一次性口罩,其上沿内置一条鼻夹,用手按压能使它紧贴人的鼻梁。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飞沫在空中散开,是扩散现象
B.飞沫能飞出2 m开外
C.长方形口罩的长约为17 dm
D.鼻夹的形变是弹性形变
3.自从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的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下图所示的四种模型中与核式结构模型最为相似的是( )
4.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NO2)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玻璃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玻璃瓶如图所示的四种放置方法中,最合理的是(ρ二氧化氮>ρ空气)( )
5.从下列图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微粒之间有间隙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C.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6.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在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情况的是( )
7.我们若乘“神舟十六号”到太空旅游,我们的航线将是( )
A.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
B.银河系→太阳系→河外星系
C.河外星系→太阳系→银河系
D.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
二、填空题(本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8.如图是吃辣椒比赛,观众很远就能闻到明显的辣味,这是 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 运动。几位选手已经辣得眼泪直流,比赛时可以用水冲洗口腔,为减小口腔内的辛辣感,选手此刻最好选择用 (填“热”或“凉”)水冲洗口腔。
9.分子是自然界中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宏观世界的物质都是由粒子组成的,以下粒子中:分子、原子、原子核、电子、病毒,不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是 ,分子直径的尺度其数量级为10-10 m=0.1(填写单位),新型冠状病毒直径约为10-7 (填写单位)。
10.如图所示,图(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一根棉线;图(b)是浸过肥皂水并附着肥皂薄膜的铁丝圈;图(c)表示用手指轻轻地按一下棉线左侧的肥皂薄膜,发现它发生了凹陷,说明 ;图(d)表示左侧的肥皂薄膜破了,棉线被拉向了右侧。这说明 。其中棉线的作用是 。
11.光年是 的单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约137亿年前的一次 ,根据哈勃定律推断,星系在 (填“靠近”或“远离”)我们。
12.太阳是银河系的一颗 星,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 星,月球是地球的一颗 星。
13.宇宙是一个 (填“有”或“无”)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著名天文学家 ,用“日心说”否定了影响人类千年之久的托勒密的“ ”,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14.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永无止境,如图所示。
(填图中的人名)认为原子是“嵌着葡萄干的面包”, 这个观点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 (填图中的人名)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
三、作图题(本题3小题,共7分)
15.(1)(2分)已知氢原子只有一个质子、一个电子,如图(a)所示,虚线表示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轨道。请在图上完成氢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示意图。要求:用“ ”“”分别表示原子核、电子,并标出原子核、电子的大致位置。
(2)(2分)如图(b)所示是氦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其核外有两个电子绕核旋转,请你在图中用“ ”表示质子,根据电子数在相应位置画出数量对应的质子。
(3)(3分)比较下列选项对应的天体的关系,将各选项的符号填入图(c)中相应圆圈内的横线上。
A.太阳系
B.银河系
C.小行星
D.月球
四、实验题(本题3小题,共19分)
16.(9分)在学习了“分子动理论”后,小宇进行了以下几个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小宇在一个量筒中依次倒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和无色的水,放置30天后,液体变为均匀的淡蓝色,这说明:分子 ;小宇想:气体之间能否发生类似的现象呢?于是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他在上、下两个集气瓶中分别装入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透明的空气(已知 ρ二氧化氮>ρ空气),并用玻璃板隔开,再将玻璃板拿走后,观察到两个瓶中气体的颜色变成均匀的浅棕色,小宇 (填“能”或“不能”)从这个实验中得出相同的结论。
(2)如图丙所示,小宇先后将50 mL水和50 mL酒精倒入试管中,反复翻转几次后,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 mL,这说明:分子间 。
(3)如图丁所示,小宇用细线拴住玻璃板的四个角,用弹簧测力计勾住细线,将玻璃板平放在水面上与水面刚好接触,向上拉弹簧测力计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了。这说明: ,这个原理可以用来解释固体很难被 (填“拉伸”或“压缩”)。
(4)小宇用力将端面已锉平的两块铅柱紧压在一起,然后将它们悬挂起来,并在下方挂一重物,发现两铅柱不分开(如图戊)。对此现象,小宇有疑惑:两铅柱不分开由大气压力造成的还是其他引力造成的?于是小宇将图戊所示的铅柱与重物固定在一个玻璃钟罩内(如图己),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
①在抽气的过程中钟罩内气体的压强 (填“逐渐变小”“一直不变”或“逐渐变大”)。
②若在抽气的过程中,钟罩内两铅柱分开了,则 (填“能”或“不能”)确定图戊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
若在抽成真空时,钟罩内两铅柱也不分开,则 (填“能”或“不能”)确定图戊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
17.(6分)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水中悬浮的花粉,发现这些花粉颗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后来被称为布朗运动。颗粒越小,这种运动越显著。不只是花粉,对液体中其他各种不同的悬浮微粒都可以观察到布朗运动。例如取一滴稀释了的墨汁放在1 000倍左右的普通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就可以看到布朗运动。每隔0.5 min记录下来3个布朗颗粒的位置,然后用直线依次连接这些位置,就得到布朗运动的轨迹示意图,如图甲所示。
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体积很小,来自各个方向的水分子与小颗粒发生碰撞,当撞击不平衡时,小颗粒就会沿着冲力大的方向运动;在另一瞬间,若来自另一个方向的撞击作用较强,则小颗粒又会向另一方向运动。这样不断地撞击,使得小颗粒不停地无规则运动。图乙描绘了一个小颗粒受到它周围液体分子撞击时的情景。虽然布朗运动并非是分子的直接运动,但它却证实了我们不能直接看到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存在。
(1)图甲中描绘的运动轨迹不可能是 的。
A.花粉 B.墨汁
C.分子 D.固体小颗粒
(2)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冬天还是夏天。我们总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布朗运动。反映了分子是在 做无规则运动。
(3)还可以采用何种办法使布朗运动加快?
。
18.(4分)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间的作用力由吸引力和排斥力组成,吸引力对抗拉伸,排斥力对抗压缩。如图所示为某科研单位实验室测试某种物质分子间作用力时得到的力学关系图,r表示两分子间的距离,r0表示吸引力和排斥力相平衡的距离,F斥表示排斥力曲线,F引表示吸引力曲线,F表示合力曲线。当两个分子相距较远时,F表现为吸引力,当两个分子相距非常近时,F表现为排斥力。
(1)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与 有关。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分子间的F斥和F引都随r的增大而 。
(2)下列有关分子之间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r=r0时,分子之间没有排斥力或吸引力
B.当r<r0时,分子之间只有排斥力
C.当r>r0时,分子之间只有吸引力
D.当r=10r0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
五、计算题(本题2小题,共13分)
19.(6分)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 。一个航天员连同随身装备的质量共90 kg。在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时,科学家向月球发出无线电波,经过3 s后接收到返回的无线电波。求:(无线电波的速度为3×108 m/s)
(1)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
(2)航天员驾驶宇宙飞船以2 000 km/h速度从地球直线飞行到月球所需的时间。
(3)在月球上该航天员连同随身装备的质量和所受的重力。
20.(7分)组成物体的分子很小,肉眼是看不见的,那么我们如何通过身边的器材来估测分子的直径呢?在这里,我们来学习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直径,实验步骤和原理如下:实验的研究对象是油酸分子,我们在实验前可以通过注射器测量出每一滴油酸的体积为7.5×10-6 cm3。把一滴油酸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随后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如图甲所示,坐标纸中小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2 cm。我们可以数出轮廓内的方格数(未满半格的不计入个数,超过半格的算一格)。
(1)估算出油膜的面积是多少。
(2)如图乙所示,假设这层油膜是由每个油酸分子紧密排列组成的,则我们就可以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大约为多少。
(3)查阅资料知:1 cm3的水中含有3.34×1022个水分子,那么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是多少?(ρ水=1.0 g/cm3)
六、综合题(本题2小题,共19分)
21.(10分)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 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 (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2)1 μm金箔包含了30 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 。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下列选项中的 ,这个实验是在发现中子之 (填“前” 或“后”)做的。
A.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B.正、负电荷均匀分布
C.核位于原子中心,质量集中在核上
(4)实验中,若采用中子轰击金箔 (填“能”或“不能”)产生相同的作用进而得出同样规律的结论,原因是 。
22.(9分)小明是天文迷,他在天文中心学习时,导师给他一些天文观测数据让他帮忙分析,如下表所示为太阳系中几大行星的有关数据,试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直径约(千米) 5 000 12 000 12 750 7 000 140 000 120 000
到太阳的距离约 (×106千米) 60 108 150 230 780 1 400
绕日周期 约(年) 0.25 0.6 1 1.9 12 29
自转周期约 59天 243天 (逆向) 24 小时 24.5 小时 10 小时 10.25 小时
(1)行星离日越,绕日周期越。
(2)金星的年和日的特别之处: 。
(3)若将地球想象成一个直径为30 cm左右的篮球,按同样比例缩小,则火星相当于直径约为 cm的球。火星与太阳间的距离约为 km。
答案
一、1.B
2.B 【点拨】飞沫是一些比较小的物体,在空中散开,是机械运动,不是扩散现象,故A错误;飞沫的传播距离最远可超过2 m,故B正确;长方形口罩的长在17 cm左右,故C错误;鼻夹发生形变后,无法自动恢复原状,是塑性形变,故D错误。
3.C 【点拨】核式结构模型,即原子的中心是带正电的原子核,占很小的体积,带负电的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绕着原子核运动。因此与核式结构模型相似的是“行星”模型。故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4.A
5.B 【点拨】由硅原子图像可知,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间隙,故A不符合题意;图中只能观察到分子、原子、离子级别,不能观察到原子的构成,故B符合题意;通过水蒸发图,可获取到水分子在不断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从四幅图片可知水由分子构成,氯化钠由离子构成,硅由原子构成,所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故D不符合题意。
6.C 【点拨】水汽化后,水分子的结构保持不变。水发生汽化时,水会变成水蒸气,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因此C选项最能表示水汽化后在相同空间内粒子的分布情况。
7.A 【点拨】地球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所以我们若乘“神舟十六号”到太空旅游,我们的航线将是: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故选A。
二、8.扩散;无规则;凉
【点拨】观众很远就能闻到明显的辣味,是由于辣椒分子扩散到空气中,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因为分子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所以为减小口腔内的辛辣感,选手此刻最好选择用凉水冲洗口腔。
9.病毒;nm;m
10.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分子间存在着引力;证明引力的存在
11.长度;大爆炸;远离
12.恒;行;卫
13.有;哥白尼;地心说
14.汤姆生;错误;卢瑟福
三、15.【解】(1)如图(a)所示。
(2)如图(b)所示。
(3)如图(c)所示。
四、16.(1)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不能
(2)小于;有间隙 (3)分子间有引力;拉伸
(4)①逐渐变小 ②不能;能
17.(1)C (2)永不停息地 (3)提高液体的温度或者使悬浮颗粒更小些
18.(1)分子间的距离;排斥力;减小 (2)D
【点拨】(2)当r=r0时,分子间的吸引力与排斥力相等,故A错误;当r<r0时,分子间的吸引力小于排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排斥力,故B错误;当r>r0时,分子间的吸引力大于排斥力,分子力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吸引力,故C错误;当r=10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故D正确。
五、19.【解】(1)无线电波从地球传到月球的时间
t==1.5 s,
地球到月球的距离s=vt=3×108 m/s×1.5 s=4.5×108 m=4.5×105 km。
(2)航天员驾驶宇宙飞船以2 000 km/h的速度从地球直线飞行到月球的时间t'===225 h。
(3)航天员连同随身装备的质量为90 kg,航天员连同随身装备在地球上所受的重力G=mg=90 kg×9.8 N/kg=882 N,在月球上所受的重力G'=G=×882 N=147 N。
20.【解】 (1)由图甲知,面积超过小正方形一半的小正方形的个数为57,故油膜的面积S=57×(2 cm×2 cm)=228 cm2。
(2)每一滴油酸体积V=7.5×10-6 cm3, 油酸分子的直径d==≈3.3×10-8 cm。
(3)1 cm3的水的质量m=ρ水V'=1.0 g/cm3×1 cm3=1 g,
1 cm3的水中含有3.34×1022个水分子,所以一个水分子的质量m'==≈3×10-23 g。
六、21.(1)不会;原子核 (2)B (3)C;前
(4)不能;中子不带电
22.(1)远(近);长(短) (2)年比日短
(3)16.5;2.3×108
【点拨】(1)由表格数据可知,行星到太阳的距离越远(近),绕日周期越长(短)。(2)金星的一年相当于地球的0.6年,约219天,金星一天相当于地球的243天,对比可发现金星的年比日短。(3)地球真实直径和假设直径的比等于火星真实直径和假设直径的比,列出比例式为= ,解得d≈16.5 cm。火星与太阳间的距离约为230×106 km=2.3×108 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