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大道之行也
精彩开篇词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曾说:“大同世界即所谓‘天下为公’。”他提出的“天下为公”和“平等、自由、博爱”的学说,即是“大同学说”。借此颠覆了满清统治,建立了共和制的“中华民国”。在此基础上,他科学地创建了“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民主思想。孙中山先生的民主思想源于什么?源于儒家经典《礼记》。走近《礼记》,你一定会被圣贤先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而震撼。
学习目标
1.以诵读为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背得快。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4.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生字词。
天下为公(wéi) 选贤与能(jǔ) 讲信和睦(mù)
矜(guān) 男有分(fèn) 货恶其弃于地也(wù)
2.听老师范读,用“∕”划出课文的朗读停顿。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3.大声读课文,理解课文重点词语。
(1)找出通假字,写出本字并作简要解释。
选贤与能(“与”通“举”,推举,选拔。)
矜、寡、孤、独(“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2)古今异义
讲信修睦(古义:培养;今义:修改。)
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归来,归属。)
外户而不闭(古义:门;今义:户口,门户等。)
(3)一词多义
为:①天下为公(动词,是)
②不必为己(介词,为了)
亲:故人不独亲其亲(前一个是动词,以……为亲;后一个是名词,指父母亲。)
(4)词类活用
选贤与能(动词用作名词,有才能的人。)
4.作品简介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朝代)戴圣(姓名)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书中所收集的资料反映出古代社会伦理观念、宗法制度、阶级关系和儒家各派的思想,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文物制度等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5.语文常识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诗、书、礼、易、春秋)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思考: “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大道之行”指什么?
【交流点拨】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二)文本探究
1.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交流点拨】“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交流点拨】课文第二层有三句话,大概是从三个方面。这三句话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1)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2)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3)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
3.“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点?
【交流点拨】有。“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四、板书设计
1.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2.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男有分,女有归
3.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物尽其用,人尽其力
货——不必藏于己
力——不必为己
五、拓展延伸
圣哲先贤话大同
(1)孙中山的“天下为公”
孙中山先生是一位十分推崇大同学说的人,他说:“大同世界即所谓‘天下为公’。”在此基础上,他独创性地提出“三民主义”(即“民族、民生、民权”)就是对“大同学说”的继承和发扬。
(2)谭峭提出的“太平”“大和”理想社会
谭峭在《化书》中说:“食均则仁义生,仁义生则礼乐兴,礼乐兴则民不怨,民不怨则神不怒,太平之业也。”由太平社会而进至更高级的社会,就是“大和”社会,他说:“是以大人无亲无疏,无恶无爱,是谓大和。”
(3)康有为对大同社会的解释
康有为曾这样给《礼记》作注:“大道者何?人理至公,太平世大同之道也。三代之英,升平世小康之道也。孔子生乱世,而志则常在太平世。必进化至大同,乃孚素志。至不得已,亦为小康。”康有为认为,历史进化是从据乱世经升平世(即“小康”社会)到达太平世(即“大同”社会),“大同”是孔子理想社会的终极目标。
课件27张PPT。————《礼记》大道之行也学习目标
1.以诵读为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背得快。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4.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1.天下为公wéi 2.选贤与能 jǔ
3.讲信和睦mù 4.矜 guān
5.男有分fèn 6.货恶其弃于地wù
7.编纂zuǎn 8.门闩shuān正音:预习与交流 预习与交流听老师范读,用“∕”划
出课文的朗读停顿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预习与交流找出通假字,写出本字并作简要解释。
选贤与能( )
矜、寡、孤、独(
)预习与交流找出通假字,写出本字并作简要解释。
选贤与能(“与”通“举”,推举,选拔。)
矜、寡、孤、独(“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预习与交流古今异义
讲信修睦( )
女有归(
)
外户而不闭(
)预习与交流古今异义
讲信修睦(古义:培养;今义:修改。)
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归来,归属。)
外户而不闭(古义:门;今义:户口,门户等。)预习与交流一词多义
为:①天下为公( )
②不必为己( )
亲:故人不独亲其亲(
)预习与交流一词多义
为:①天下为公(动词,是)
②不必为己(介词,为了)
亲:故人不独亲其亲(前一个是动词,以……为亲;后一个是名词,指父母亲)语文常识《礼记》
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编纂,主要内容是辑录秦汉以前的一些礼仪论著。
“四书五经”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诗、书、礼、易、春秋)
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原文此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参加国君在年终举行的祭典,蜡,读zhà),事毕,出游于观(读guān,宫门外两旁的台楼)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意思是鲁国已经丧失了国礼)。言偃(即子游,孔子的学生)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英贤),丘未之逮也(因出生晚,未能赶上)而有志焉。”写作背景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乘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这番言论。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古代政治上最高理想通“举”动词,以……为亲只以……为子老而无子的人职业女子出嫁疏通字词,理解文意。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赋予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憎恶造反、害人兴起从外面把门合上理想社会因此 (人们)憎恶财物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大道之行指什么?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之行,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整体感知文本探究1. 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文本探究 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1)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
(2)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3、“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点? 有。“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文本探究板书设计 1.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2.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男有分,女有归
3.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物尽其用,人尽其力
货——不必藏于己
力——不必为己大同社会拓展延伸 “大同”是一个儒家的理想的社会,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以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标。你知道有哪些历史人物为此而呼吁过、奋斗过?民族、民生、民权——孙中山圣贤先哲话“大同”孙中山的“天下为公”
孙中山先生是一位十分推崇大同学说的人,他说:“大同世界即所谓‘天下为公’。”在此基础上,他独创性地提出“三民主义”(即“民族、民生、民权”)就是对“大同学说”的继承和发扬。圣贤先哲话“大同”谭峭提出的“太平”“大和”理想社会
谭峭在《化书》中说:“食均则仁义生,仁义生则礼乐兴,礼乐兴则民不怨,民不怨则神不怒,太平之业也。”由太平社会而进至更高级的社会,就是“大和”社会,他说:“是以大人无亲无疏,无恶无爱,是谓大和。”圣贤先哲话“大同”康有为对大同社会的解释
康有为曾这样给《礼记》作注:“大道者何?人理至公,太平世大同之道也。三代之英,升平世小康之道也。孔子生乱世,而志则常在太平世。必进化至大同,乃孚素志。至不得已,亦为小康。”康有为认为,历史进化是从据乱世经升平世(即“小康”社会)到达太平世(即“大同”社会),“大同”是孔子理想社会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