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语文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
简单说来,这就是人的觉醒。它恰好成为从两汉时代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历史前进的音响。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有这种觉醒的。文艺和审美心理比起其他领域,反映得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
《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东汉无名氏文人假托李陵所作的三首抒情诗,及假托苏武所作的四首诗,被人们合称为苏李诗),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开一代先声。它们在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等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在这种感叹抒发中,突出的是一种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
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他们唱出的都是同一哀伤,同一感叹,同一种思绪,同一种音调。可见这个问题在当时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
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着。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也就是说,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规范、标准、价值,都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的,它们并不可信或无价值。只有人必然要死才是真的,只有短促的人生中总充满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才是真的。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抓紧生活,尽情享受呢?为什么不珍重自己生命呢?表面看来似乎是无耻地在贪图享乐、腐败、堕落,其实,恰恰相反,它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深刻地表现了对人生、生活的极力追求。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魏晋诗篇中这一永恒命题的咏叹之所以具有如此感人的审美魅力而千古传诵,也是与这种思绪感情中所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不可分的。
从黄巾起义前后起,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接着便是战祸不已,疾疫流行,死亡枕藉,连大批的上层贵族也在所不免。“徐(干)陈(琳)应(玚)刘(桢),一时俱逝”,荣华富贵,顷刻丧落,曹丕曹植也都只活了四十岁……既然如此,而既定的传统、事物、功业、学问、信仰又并不怎么可信可靠,大都是从外面强加给人们的,那么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突现出来了,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使之更为丰富满足,便突现出来了。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减)
材料二:
如果将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都称作乱世,也许并不过分。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创作很自然地形成一些共同的主题。其中之一就是生死主题。
生死主题主要是感慨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以及表现如何对待生、如何迎接死的思考。在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中已有不少感叹生死的诗歌,《薤露》《蒿里》之作,以及“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等诗句,可以说是这类主题的直接源头。魏晋以后,生死主题越发普遍了,曹丕的《与吴质书》很真切地表现了当时带有普遍性的想法:“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他因疾疫造成众多亲故死亡而深感悲痛,由此想到少壮当努力成就一番事业,又想秉烛夜游及时行乐。生与死是一个带有哲理意味的主题,如果结合人生的真实体验可以写得有血有肉,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拟挽歌辞》)“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江淹《恨赋》)如果陷入纯哲学的议论又会很枯燥,如东晋的玄言诗。
对待人生的态度无非四种:一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及时勉励建功立业;二是增加生命的长度,服食求仙,这要借助药;三是增加生命的密度,及时行乐,这须借助酒。第四种态度,是不以生死为念的顺应自然的态度。诗人不再是一个自叹生命短促的渺小生灵,他具有与“大化”合一的身份和超越生死的眼光,因此这类诗歌便有了新的面貌。
(节选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有删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诗人的活动和观念时常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那么对生死存亡的思考就不可能出现。
B.东汉末至魏晋诗歌中突出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悲伤,这是人的觉醒在文艺和审美心理领域的表现。
C.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大体是乱世,在这样的历史时期文学创作上出现生死主题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D.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中,诗人的第四种态度无疑与同时代其他诗人不同,因此这一类作品便有了新的风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诗十九首》以及苏李诗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时间的跨度上,也体现在群体的广度上。
B.魏晋时期之所以会产生出新的世界观人生观,是这个时期的人们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怀疑和否定的结果。
C.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诗人们对待人生的态度中,我们可以想见,酒和药在文人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D.材料二以曹操、陶渊明、江淹的作品和东晋玄言诗为例,说明“因为对生死主题有了真实的生命体验,作品往往能有血有肉”。
3.最能体现材料二中所提到的“对待人生的第四种态度”的一项是( )
A.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B.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
C.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D.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4.请简述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请以曹操的《短歌行》为例,说明它如何体现了材料一中画线句子的观点。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倪焕之
叶绍钧
吴淞江上,天色完全黑了。浓云重叠,两岸田亩及疏落的村屋都消融在黑暗里。近岸随处有高高挺立的银杏树,西南风一阵阵卷过来涌过来,把落尽了叶子的树枝吹动,望去像深黑的人影,披散着蓬乱的头发。
江面只有一条低篷的船,向南逆风行驶。后艄两支橹,天气很冷,他们摇橹的手都有棉手笼裹着。手里的橹,每一回扳动都得用一个肩头往前一掮,一条腿往下一顿,借以助势。
舱里小桌子上点着一支红烛。靠后壁平铺的板上叠着被褥,一个二十五六的人躺在上面。他虽然生长在水乡,却似乎害着先天的晕船病,船身晃几晃,便觉胃里作泛,头也晕起来。加上逆风,上船时便横下来,到现在还不曾坐起过。躺着,自然不觉得什么;近视眼悠闲地略微闭上,一支卷烟斜插在嘴角里,一缕青烟从点着的那一头徐徐袅起,可见他并不在那里吸。他的两颊有点瘦削,端正的鼻子,不浓不淡的眉毛,中间加上一副椭圆金丝边眼镜,就颇有青年绅士的风度。
在板床前面,一条胳臂靠着小桌子坐的,是一个更为年轻的青年。他清湛的眼睛凝视着烛焰,正在想自己的前途。他感觉烦闷的生活完全过去了,眼前闷坐在小舱里,行那逆风的水程,就是完篇的结笔。等候在前头的,是志同道合的伴侣,是称心满意的事业,是理想与事实的一致;这些全是必然的,犹如今夜虽然是风狂云阴的天气,但总有个笑颜似的可爱的朝晨。
初次经过的道路往往觉得特别长,更兼身体一颠一荡地延续了半天,这坐着的青年不免感到一阵烦躁,移过眼光望着那躺着的同伴问道:快到了吧?虽然烦躁,他的神态依然非常温和,率真;浓浓的两道眉毛稍稍蹙紧,这是他惯于多想的表征。
你心焦了,焕之,那躺着的用两个指头夹着嘴里的卷烟,眼睛慢慢地张开来。真不巧,你第一趟走这条路就是逆风。他敲着板门问道:阿土,陶村过了么?刚刚过呢,至多点半钟可以到了。
他知道今天逆风,一定在校里等着你。他想你想得急切呢。今天我去接你,也是他催得紧的缘故。不然,等明后天息了风去不好么?
焕之有点激动,讷讷地说:树伯,我只怕将来会使他失望。不过我愿意尽心竭力服务,为他的好意,也为自己的兴趣。
你们两个都喜欢理想,这一点颇相像。树伯斜睨着焕之说。
这由于干的都是教育事业的缘故。教育事业是培养人的,——人应该培养成什么样子?人应该怎样培养?——这非有理想不可。焕之清朗地说着。
老蒋大约也是这样意思。树伯闭了闭眼,继续说:所以我曾经告诉你,他做好一篇对于教育的意见的文章,那篇文章就是他的理想。
你记得他那篇文章怎样说么?焕之的眼里透出热望的光。
他开头辨别什么是性,什么是习,又讲儿童对于教育的客受与排斥,又讲美育体育的真意义,——啊!记不清楚,二十多张稿纸呢。
有这样热心的人!焕之感服地说。便悬拟蒋先生的容貌,举止,性格,癖好,一时又陷入沉思;这样想时,不免欣慰而且兴奋。
树伯把两腿蜷起一点,又把盖着的被头角掀了一掀,耸耸肩说:事情往往不能预料。早先你当了小学教员,不是常常写信给我,说这是人间唯一乏味事,能早日脱离为幸么?
唔,是的。焕之安顿了心头的欣慰与兴奋,郑重地答应。
到现在,相隔不过一二年,你却说教育事业最有意义,情愿终身以之了。
记得给你写过信。焕之现出得意的笑容,后来我遇到一个同事,他那种忘了自己,忘了一切,只知为儿童服务,只知往儿童的世界里钻的精神,啊!我说不来,我惟有佩服,惟有羡慕。
焕之把身子坐直,望着前方,似乎透过了前途浓厚的黑暗,已望见了正去就事的校里的好些学生。
像蒋先生那样,他没有事做,树伯说得很淡然,田,有账房管着;店,有当手管着;外面去跑跑,嫌跋涉;闷坐在家里,等着成胃病;倒不如当个校长,出点主意,拿小孩弄着玩。
焕之看了树伯一眼,他对于弄着玩三个字颇觉不满,想树伯家居四五年,不干什么,竟养成玩世不恭的态度了。便说:你怎么说玩?教育事业是玩么?
哈哈,你这样认真!树伯狡笑着说。字眼不同罢了。你们说研究,说服务,我说玩,实际上还不是一个样?——老蒋如果处在我的地位,他决不当什么校长了。你想,我家里琐琐屑屑的事都要管,几亩田的租也得磨细了心去收,还有闲空工夫干别的事情么?
焕之觉得他突然是中年人了,老练,精明,世俗,完全在眉宇之间刻划出来。
树伯半睡半醒地迷糊了一阵,忽然坐起来敲着板门问阿土道:进了港么?
进了一会儿了,学堂里楼上的灯光也望得见了,阿土的声音比刚才轻松悠闲得多。
我上船头去望望!焕之抱着异常兴奋的心情,把前面板门推开,两步就站在船头。一阵风过去了,他开始嗅到清新而近乎芳香的乡野的空气,胸中非常舒爽。犬声散在远处,若沉若起,彼此相应。前面二三十丈远的地方,排列着浓黑的房屋的剪影。中间高起一座楼,楼窗里亮着可爱的灯光。灯光倒映河心,现出一条活动屈曲的明亮的波痕。
啊!到了,新生活从此开幕了!焕之这样想着,凝望楼头的光。一会儿,那光似乎扩大开来,挡住他的全视野,无边的黑暗消失了,他全身浴在明亮可爱的光里……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的景物描写极力渲染大风、浓云、黑天的景象,衬托了倪焕之压抑的心理。
B.摇橹船工“一掮”“一顿” 动作的细节刻画,形象地写出了大风中摇船的艰辛。
C.“虽然烦躁,他的神态依然非常温和,率真”,表现了倪焕之持重的特点。
D.躺在船舱里的树伯,虽然年轻但已显示出老练、精明、世俗,与倪焕之形成对比。
7.关于文中谈论蒋先生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树伯的谈话中可以看出,蒋先生对倪焕之来校任教怀有很高的期待。
B.蒋先生关于儿童教育、美育体育的研究,让倪焕之对他充满了崇敬和向往。
C.在树伯看来,蒋先生既有追求教育理想的一面,也有追求生活实用的一面。
D.蒋先生选择当校长的主要原因是既不想到外面跑四处跋涉,又不想在家里闷坐成病。
8.船行江上,倪焕之的情感随着他的所见所感而逐步变化。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9.有人说,结尾显得过于直白,应该去掉;也有人说结尾的表达效果更好,应该保留。是否应该保留结尾?请谈谈你的理解。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①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②,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③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注释:①兴圣皇帝:即西凉武昭王李暠,唐玄宗二年追谥。②有道:唐时选举科目之一。③靧(hui):洗脸。
材料二
世俗多言李太白在当涂采石,因醉泛舟于江,见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故其地有捉月台。予按李阳冰作《太白草堂集序》云:“阳冰试弦歌 ①于当涂,公疾亟②,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为序。”又李华作《太白墓志》,亦云“赋《临终歌》而卒”。乃知俗传良不足信,盖与谓杜子美因食白酒牛炙而死者同也。
(节选自清代洪迈《容斋随笔》)
注释:① 试弦歌:代指任县令。 ②亟:病危。亟,急。
10.下列各项加线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 知章见其文,叹曰
C.帝赐食,亲为调羹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D.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1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
B.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
C.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
D.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是在本名之外另取的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名字,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
B.“天宝”为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表示年份。
C.“翰林”在唐代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玄宗时期。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担当起草诏书职责的翰林学士;一种是供职于翰林院无甚实权的翰林供奉。
D.“金陵”就是今天的南京,与西安、洛阳、北京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1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
(2)乃知俗传良不足信,盖与谓杜子美因食白酒牛炙而死者同也。
14.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并综合两则材料内容找到相关依据。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短歌行①
曹丕
仰瞻帷幕,俯察几筵。其物如故,其人不存。
神灵倏忽,弃我遐迁②。靡瞻靡恃,泣涕连连。
呦呦游鹿,衔草鸣麑③。翩翩飞鸟,挟子巢栖。
我独孤茕,怀此百离④。忧心孔疚,莫我能知。
人亦有言,忧令人老。嗟我白发,生一何早。
长吟永叹,怀我圣考。曰仁者寿,胡不是保。
【注】①短歌行:为乐府诗旧题。汉献带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死。二月,葬高陵。此诗当作于曹操葬后不久。②遐迁;远离。此指去世。③麑(ní):指小鹿。④百离:种种痛苦。离,同“罹”,忧苦。
15.下列对这前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四句与到自己看到父亲生前用过的帷幕、几筵,不禁触物伤情,有物在人亡之痛。
B.失去了自己所瞻仰依恃的父亲,作者自然止不住要“泣涕连连”了,这里用语贴切。
C.“我独孤茕”四句叙述自己孤寂无依,内心的痛苦是人莫能知的,“孔”理解为“很”。
D.整首诗清丽婉柔、把思亲之情描写得细腻、生动、真挚,体现出“工于言情”的特点。
16.曹丕的《短歌行》和曹操的《短歌行》都化用了《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两者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17.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 , ”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不可即的月亮,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顽强抗争的精神。
(3)白居易《琵琶行》中,多处写到月,如“ ”一句借月倒映水中之景色做进一步的烘染,抒发离别之情;曲终“ ”则借月色这一环境描写侧面烘托音乐强大的感染力,给人留下广阔的回味空间。
六、选择 简答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袁隆平院士,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事迹相信我们都 ① 。袁隆平院士,是我们心目中 ② 的科学家。他身上有着太多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爱国报国、无国界的学术精神,勇于挑战、不怕失败的坚韧意志,淡泊名利、谦卑笃实的人格风范等。
袁隆平院士最大的成就是把“杂交水稻”从0变成了1。在他之前,杂交水稻只是一个概念上的东西,但是完全无法种植生产,正是他和他的团队把这种概念上的东西变成了实际的农作物。杂交水稻的伟大之处也不是口感,而是“可控”。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具有更大的适应力与更高的产量,粮食生产更具抵抗风险。 ③ 的时候,可以适当减少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气候恶劣时,则可以增加。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迹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这是对袁老的铭记和缅怀,这是在告诫每一代学子,不要忘记今天的丰衣足食源自哪里。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下列与文中“可控”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面对“万类霜天竟自由”的壮丽秋景,毛泽东填写了这首词。
B.姑娘们私下里都叫他“北京话”。
C.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
D.钟扬的“暖”是有目共睹的,这更体现在他对学生的关爱上。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余秋雨在《乡关何处》中写道,思乡往往可以具体到一个河湾,几棵小树,半壁苍苔。而我的乡思落脚点却不是河湾、小树和苍苔, 。
灯火,是一个个村落最为亮堂的眼睛。晚曦殆尽,乡野渐渐被黑幔吞噬,这时一村落的某个人家便会亮起第一盏灯火,于是另一家也亮了,另一村落也亮了,一盏再一盏,全亮了。它们相互欣赏着,相互安抚着,相互守护着,直到整个村落安然眠睡,高枕无忧。一盏灯火赫然醒来,在狗吠中也赫然有了起床声,赫然有了开门声,一个村落苏醒了,透过门窗的灯火穿过黑色热烈地奔向远方,于是一盏又一盏灯火醒来,一个村落醒来了。透过门窗的万家灯火穿过黑色依旧奔向远方,一个接连着一个,大大小小左邻右舍的村落齐刷刷地全醒了。
村落与村落似乎很近,近得只要有一盏有意无意的灯火,整个乡村便都在注目; ,远得让乡人们循了灯火总要趟着黑走上个千折百回,才能完结一段心事,收获一次喜悦。在我的乡思里,不断演绎着一幕幕播种和传颂乡情的美丽记忆。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为:“这时一村落的某个人家便会亮起第一盏灯火,于是另一家,另一村落,一盏再一盏,全亮了。”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2.请在文中划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七、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小说《哦,香雪》一文中,火车开进了台儿沟,给“香雪们”带来了很多新鲜事儿,让她们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但火车同时也带来了喧嚣,打破了乡村的宁静……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A 2.D 3.C 4.首先提出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意识形态领域内新思潮以及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人的觉醒;接着以《古诗十九首》和“苏李诗”为例写了“人的觉醒”在当时文艺和审美心理领域的具体表现;最后探讨了“人的觉醒”产生的原因(背景)和意义(影响)。 5.①《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表达了对人生短促的哀叹,看似是悲观消极的。②诗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还表达了对于“人才难得”的忧愁和广纳人才的渴望。③正是因为看到了人生短促,曹操才如此渴望在短暂的生命中能够建功立业,因此要广纳人才。也就是在这人生短促的消极哀叹中,恰恰深藏着他对于建功立业的强烈欲求。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如果……那么……就不可能出现”错。根据材料一原文第二段“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有这种觉醒的”可知,如果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就不会诞生人的觉醒,而人的觉醒并不等同于对生死存亡的思考;根据材料一的第五段中也有原文“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魏晋诗篇中这一永恒命题的咏叹之所以具有如此感人的审美魅力而千古传诵,也是与这种思绪感情中所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不可分的”可知,生死存亡的思考古往今来都有,只是审美魅力和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不一样。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材料二以曹操、陶渊明、江淹的作品和东晋玄言诗为例,说明……”说法错误,原文在材料二第二段,“如果陷入纯哲学的议论又会很枯燥,如东晋的玄言诗”,以东晋玄言诗为例只是为了说明“如果陷入纯哲学的议论又会很枯燥”而不是说明“因为对生死主题有了真实的生命体验,作品往往能有血有肉”。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对待人生的第四种态度”“是不以生死为念的顺应自然的态度”。
A.出自《驱车上东门行》,意思是四时运行无停歇,命如朝露短时尽。是感叹人生过于短暂,与“不以生死为念的顺应自然的态度”不同。
B.出自郭璞的《游仙诗》,意思是富贵有什么值得荣耀的,不如托身仙山,借游仙也表达了归隐的向往。与“不以生死为念的顺应自然的态度”不同。
C.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意思是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体现了顺应自然的超越态度,属于对待人生的第四种态度。
D.出自《古诗十九首》,表达的是“及时行乐”的主题,对应的是第三种人生态度。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共六段,第一段先提出问题,“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然后第二段回答“简单说来,这就是人的觉醒”,这是论点。
接着第三、四、五三段以《古诗十九首》和“苏李诗”为例,先分析它们发出的感喟“突出的是一种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然后说明当时整个社会各个阶层都弥漫着这种情绪,“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并将其上升为时代特征,“可见这个问题在当时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然后进一步分析这种核心的实质,“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着”“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而这种觉醒对于文艺和审美有着很大影响。
最后第六段探讨了“人的觉醒”产生的原因,“从黄巾起义前后起,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接着便是战祸不已,疾疫流行,死亡枕藉,连大批的上层贵族也在所不免”,以及积极意义,“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首先看画线句的观点,“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意思是表明是颓废、悲观、消极,实际上暗含着正面的、积极的情感,如对人生的留恋,建功立业的渴望等。
再看《短歌行》中哪些地方能体现这一特点。如诗歌开头写“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把人生比作“朝露”,极言人生短暂;“去日苦多”,在这短暂人生中,自己也已经过去了大半时间,此句更加剧了人生短暂的伤感;在这苦闷之中,只好借酒消愁。这几句表达了对人生短促的哀叹,看似是悲观消极的。
然后诗人却并不就此颓废下去,他渴望得到贤才,建立一番功业。诗中多次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以及对“人才难得”的忧愁,“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也想象贤才到来的愉悦,“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 ,心念旧恩”;“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达了广纳贤才的渴望。这看似矛盾的心理和表现,其实质是统一的,正是因为看到了人生短促,才懂得人生的可贵,才知道应当珍惜时光,才如此渴望在短暂的生命中能够建功立业,因此要广纳人才。
由此可见,《短歌行》在这人生短促的消极哀叹中,恰恰深藏着他对于建功立业的强烈欲求,也恰好能够体现画线句的观点。
6.A 7.D 8.①憧憬:坐在桌子边沉思前程,充满期待;②烦躁:连续坐了半天的船,不知路途远近;③热切(激动、热望、欣慰):对蒋先生办教育的敬佩和对新生活的向往;④兴奋(舒爽):开启新生活,充满新希望。 9.不能去掉:①情节上,交待了行程圆满结束,首尾呼应(圆合);②主旨上,寓示有志青年对教育理想的追求;③人物形象上,强化了倪焕之对新生活的向往;④表达效果上,抒情意味浓郁。
可以去掉:①阅读感受上,以景结尾,引人联想;②情节安排上,更加紧凑简洁;③主旨上,表达更加蕴藉,引发思索;④结构上,与开头写景首尾呼应。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衬托了倪焕之压抑的心理”错误,没有衬托人物的压抑心理,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是衬托蒋先生想尽快见到倪焕之的急切心情。
故选A。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主要原因是既不想到外面跑四处跋涉,又不想在家里闷坐成病”错误,主要原因是蒋先生对教育的热爱。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情感变化的能力。
由原文“他清湛的眼睛凝视着烛焰,正在想自己的前途。他感觉烦闷的生活完全过去了,眼前闷坐在小舱里,行那逆风的水程,就是完篇的结笔”可知,第一是憧憬:坐在桌子边沉思前程,充满期待;
由原文“初次经过的道路往往觉得特别长,更兼身体一颠一荡地延续了半天,这坐着的青年不免感到一阵烦躁,移过眼光望着那躺着的同伴问道:快到了吧?”可知,第二是烦躁:连续坐了半天的船,不知路途远近;
由原文“焕之有点激动,讷讷地说:树伯,我只怕将来会使他失望。不过我愿意尽心竭力服务,为他的好意,也为自己的兴趣”“你记得他那篇文章怎样说么?焕之的眼里透出热望的光”可知,第三热切(激动、热望、欣慰):对蒋先生办教育的敬佩和对新生活的向往;
由原文“唔,是的。焕之安顿了心头的欣慰与兴奋,郑重地答应。到现在,相隔不过一二年,你却说教育事业最有意义,情愿终身以之了”“记得给你写过信。焕之现出得意的笑容”“焕之抱着异常兴奋的心情,把前面板门推开,两步就站在船头。一阵风过去了,他开始嗅到清新而近乎芳香的乡野的空气,胸中非常舒爽”可知,第四是兴奋(舒爽):开启新生活,充满新希望。
9.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不能去掉:
由原文“啊!到了,新生活从此开幕了!”,在情节上,交代了到达目的地,交待了行程圆满结束,首尾呼应(圆合);
由原文“新生活从此开幕了!”“边的黑暗消失了,他全身浴在明亮可爱的光里……”,主旨上,寓示有志青年对教育理想的追求;
由原文“啊!到了,新生活从此开幕了!焕之这样想着,凝望楼头的光”“他全身浴在明亮可爱的光里……”可知,人物形象上,强化了倪焕之对新生活的向往;
由原文“啊!到了,新生活从此开幕了!”“他全身浴在明亮可爱的光里……”,感叹号和省略号的使用在表达效果上,抒情意味浓郁。
可以去掉:
去掉后以倒数第二段结尾,“前面二三十丈远的地方,排列着浓黑的房屋的剪影。中间高起一座楼,楼窗里亮着可爱的灯光。灯光倒映河心,现出一条活动屈曲的明亮的波痕”,阅读感受上,以景结尾,引人联想;
同时去掉抒情意味浓厚的最后一段,全篇以景物描写结尾,不仅意味深长,而且情节安排上,更加紧凑简洁;
以“犬声散在远处,若沉若起,彼此相应。前面二三十丈远的地方,排列着浓黑的房屋的剪影。中间高起一座楼,楼窗里亮着可爱的灯光。灯光倒映河心,现出一条活动屈曲的明亮的波痕”结尾,通过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收到了意味深长的结尾,主旨上,表达更加蕴藉,引发思索;
原文“吴淞江上,天色完全黑了。……披散着蓬乱的头发”“犬声散在远处,若沉若起,彼此相应。前面二三十丈远的地方,排列着浓黑的房屋的剪影。中间高起一座楼,楼窗里亮着可爱的灯光。灯光倒映河心,现出一条活动屈曲的明亮的波痕”,首尾呼应,结构上,与开头写景部分对应上了。
10.C 11.B 12.A 13.(1)那时宋若思率领吴地之兵三千人将赴河南(今河南洛阳),道经浔阳,将李白释放了,并聘请他为行军参谋,没多久,又辞去参谋之职。
(2)才知道社会上所传,实在不可信。大概和说杜子美(杜甫)吃了白酒、烤牛肉,饱胀而死,是同样的不可相信。 14.观点:世传李白追月而死不实。
依据有二:人证为李阳冰,物证为李阳冰所作序文、李华所作《李白墓志》。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两个“因”均为副词,“于是”“就”。句意:李白诞生的时候,他母亲梦到太白星,因而取其字为太白。/于是撰写了这首七言歌行,吟唱一番来赠送给她。
B.两个“其”均为代词,代称第三者,作定语,表示领属关系,可译为“他的”。句意:他的祖先隋朝末年因罪被流放到西域。/贺知章见到他的诗文,感叹地说。
C.前一个“为”,介词,引进省略的动作行为的对象“之”,可译为“给”“替”;后一个“为”,介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句意:玄宗皇帝赐李白吃的东西,并亲自为他调羹。/只是因为你们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D.两个“于”均为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可译为“在”。句意:李白和酒徒还在街市中醉酒。/但如今漂泊沦落,憔悴不堪,在江湖之间飘零流浪。
故选C。
1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他的祖先隋朝末年因罪被流放到西域。神龙(705一707)初年,他的父辈从西域逃回来,客居在巴西(在今四川江油)。李白诞生的时候,他母亲梦到太白星,因而取其字为太白。
“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中主语是“其先”,“隋末”和“以罪”都是状语,“徙”是谓语,“西域”是宾语,中间不断开,“西域”后面断开,排除AD;
“遁还”和“客巴西”主语都是李白的祖先,分属两个句子,中间断开,排除AC;
“母”是“梦长庚星”的主语,中间不断开,排除D。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错误。我国古代男子在20岁行冠礼时加字,女子在15岁行笄礼时取字。而取名是出生后即可由长辈取名。
故选A。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将”,率领;“道”,道经,途经,;“辟”,征召,聘请,聘用;“未几”,没过多久。
(2)“乃”,才;“良”,确实,实在;“盖”,大概;“者……也”,表示判断,……是……。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观点,筛选并概括相关信息的能力。
观点:由“世俗多言李太白在当涂采石,因醉泛舟于江,见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故其地有捉月台……乃知俗传良不足信”可知,世传李白追月而死不实。
依据:由材料一“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材料二“予按李阳冰作《太白草堂集序》云:‘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公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为序。’又李华作《太白墓志》,亦云‘赋《临终歌》而卒’”可见:李白与李阳冰关系非浅,因此李阳冰可以作为人证,物证为李阳冰所作序文、李华所作《李白墓志》。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第九代孙子。他的祖先隋朝末年因罪被流放到西域。神龙(705一707)初年,他的父辈从西域逃回来,客居在巴西(在今四川江油)。李白诞生的时候,他母亲梦到太白星,因而取其字为太白。10岁时就通读诗书,及至长大成人,隐居在岷山。当时所在州郡以有道科举荐他,他没有应举。苏颋是益州长史时,见到李白,感到惊讶,说:“这个青年天才英特,如果再少加努力,增加点学问,便可以和汉代的司马相如相比。”然而李白喜欢纵横家的那一套术数,学击剑,想当个游侠之士,轻财好施。后来,李白又客居任城(今山东济宁),和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于徂徕山,成日酣饮沉醉,当时号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李白南游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和吴筠友善。吴筠被召入京,所以李白也到了长安。他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他的诗文,感叹地说:“你,是个天上贬下人间的仙人啊。”在玄宗面前说起,玄宗于是在金銮殿召见李白,李白论当代的大事,献上一篇赋颂。玄宗皇帝赐李白吃的东西,并亲自为他调羹,下诏命他为翰林供奉。李白和酒徒还在街市中醉酒。玄宗皇帝坐在沉香子亭,忽然意有所感,想要听李白演奏歌唱歌词,于是召李白入宫,而李白已经醉倒,左右侍从用水洗他的面,酒醉稍醒,拿笔给他,他提起笔一挥而就,下笔成文,词章婉转华丽,意精旨切,一气呵成,不留余思。玄宗皇帝爱他的才华,几次召见宴请。李白曾经陪玄宗皇帝饮酒,醉了,让高力士为他脱鞋。高力士平素为朝中显贵,替李白脱鞋,深以为耻,于是挑剔他诗中的毛病并加以附会,以激怒杨贵妃,玄宗皇帝想让李白当官,杨贵妃总是从中作梗加以阻止。李白自己知道不被玄宗的亲近所容忍,愈加桀骜不驯,放荡不羁,和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并称为“酒中八仙人”。李白恳求引退还山,玄宗皇帝也就赐给他金帛,让他回去。李自浮游漂泊于四方,曾经于夜间借着月色,和崔宗之乘船从采石矾至金陵(今江苏南京),身上穿着皇帝所赐宫锦袍,坐在船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起兵造反,天下大乱,李白辗转于宿松(今属安徽)和匡庐(今江西庐山)之间,永王李璘聘请他到幕下当僚佐。及至永王起兵,他即逃回彭泽(今属江西);永王失败了,李白论罪判斩。起初,李白游并州(今山西大原)曾见郭子仪,暗暗称奇。当时郭子仪曾犯法,应受处罚,李白救了他,他才免受处罚。及至李白论罪当诛的时候,郭子仪愿解除官职以赎李白之罪,于是他得免于一死,朝廷下诏,把他长期流放夜郎。正好碰上大赦,又回浔阳(今江西九江),因事获罪下狱。那时宋若思率领吴地之兵三千人将赴河南(今河南洛阳),道经浔阳,将李白释放了,并聘请他为行军参谋,没多久,又辞去参谋之职。李阳冰任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白去投奔他。代宗即帝位后,召李白任左拾遗之职,而这时李白已经逝世了,终年六十余岁。
材料二:
民间多流传李白在当涂的采石(今安徽当涂县采石矶)时,因喝醉了酒,在长江上行船,见到落在水中的月亮的影子,俯身去捞取,于是淹死在水中,所以采石有捉月台。我考察李阳冰作太白《草堂集序》说:“我任当涂县令时,太白先生病重,诗文稿有万卷,手稿尚未修订,他在病榻上把它们交给了我,并让我作序。”又有李华作的《太白墓志》里也说:“太白作《临终歌》后就死了。”才知道社会上所传,实在不可信。大概和说杜子美(杜甫)吃了白酒、烤牛肉,饱胀而死,是同样的不可相信。
15.D 16.①曹丕的诗中“呦呦游鹿,衔草鸣魔”写母鹿叫声不停,衔苹草呼唤小鹿,以动物亲子之间的和谐、相亲来反衬自己的丧亲之哀,孤独之苦。②曹操的诗作中,以“呦呦鹿鸣”几句,畅想贤才来归,自己设宴款待,宾主尽欢的热闹情景,抒发对贤才的强烈渴望。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D.“整首诗清丽婉柔”表述有误。全诗语言质朴、本色。
故选D。
16.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之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首先明确两首诗的诗句表达的感情是不同的。曹丕的诗中“呦呦游鹿,衔草鸣麑”,意为走着的母鹿叫声不停,衔得苹草把小鹿呼唤。鸣鹿衔草呼唤小鹿,形象具体生动,写出鹿麂有所“瞻恃”的欢乐,以鹿麂之乐——亲子之间的和谐、相亲,来反衬自己的丧亲之哀,孤独之苦。
曹操的诗作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意为“一群鹿儿呦呦欢鸣,在那原野悠然自得的啃食艾蒿。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诗中以“呦呦鹿鸣”几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抒发曹操对贤才的强烈渴望。
17. 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别时茫茫江浸月 唯见江心秋月白
17. 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别时茫茫江浸月 唯见江心秋月白
18.①耳熟能详②德高望重③风调雨顺 19.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具有更强的适应力与更高的产量,让粮食生产更具抵抗风险的能力。 20.D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因为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影响很大很广,所以语境强调大家对袁隆平的事迹非常熟悉,可以填入“耳熟能详”。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第二空,结合后文“他身上有着太多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可知,语境强调袁隆平作为科学家在我们心中具有崇高的声望,可以填入“德高望重”。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又有很高的声望。
第三空,与后文“气候恶劣时”相对,表现气候好,利于农耕,应填“风调雨顺”。风调雨顺:指风雨适合农时,年景好。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
一是搭配不当。“更大”与“适应力”搭配不当,应将“更大”改为“更强”。
二是结构混乱。句子的主语应是“杂交水稻”,而后面句子主语则变成了“粮食生产”,偷换了主语,应在“粮食生产”前加上“让”。
三是成分残缺。“具”后缺少与之搭配的宾语中心词。应在“风险”后加上“的能力”。
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可控”的引号表特殊含义
A.表间接引用
B.表特定称谓
C.表直接引用
D.表特殊含义
故选D。
21.“另一家也亮了,另一村落也亮了”运用反复手法,从点到面,富有动态感,生动形象,更能充分表达作者对故乡灯火次第亮起来的喜悦之情,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22.①而是无数个乡村的灯火 ②却又好像很远
【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首先分析两个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之处,再分析原句的表达效果。语句的表达效果可从修辞、表现手法、描写方式上判断。
“亮起第一盏灯火,于是另一家,另一村落,一盏再一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其效果使文字充满动态感,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乡村人家的灯火次第亮起的场景。
描写方式:点面结合,所谓点,第一盏灯,一家、另一家;所谓面,指整个村落。富有动态感。从下文的“收获一次喜我的乡思里”可见作者含蓄地表达了思乡之情。
2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根据上文“不是”关联词应为“而是”,再看下文重点讲述对象是“灯火”,可初步确定“而是什么的灯火”,再依据“是一个村落最为亮堂的眼睛”推知应填“而是无数个乡村的灯火”。
第二处,根据上句“村落与村落似乎很近”中“似乎”,其实并非近,那就是还远,“在目”也就是在眼前,下句含义转折,为此应选关联词“却,但是”,下句重点是说“远得让乡人们循了灯火总要趟着黑走上个千折百回”应推知为“却又好像很远”。
23.例文:
与时代同向,与世界相拥
小说《哦,香雪》中,火车开进了台儿沟,“香雪们”听闻了很多新鲜事儿,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青春的悸动。山沟以外世界的新奇画卷向她们次第打开。
在当下,四川大凉山深处的慢火车,贵州山区人声鼎沸的“村超”,雪域高原上的牧区,从“养在深山人未识”的贫瘠荒原,到“一举成名天下知”的网红景点,所有这些给乡民带来了红红火火的好日子,也描绘着乡村振兴的壮美图景;但与此同时,外来文明也将打破无数“香雪”们的宁静日子,那种美好的牧歌田园生活,也似乎在渐行渐远。
这不仅是一列火车的新闻,现代文明下乡的故事,不只是“香雪”们的心愿,个体的人生之问,还是乡村振兴的宏大图景,以及一个时代的黄钟大吕。面对急剧变化的时代和社会,我们该何去何从?我们是像海燕一样,掠过惊涛骇浪,奋力地飞翔;还是像海鸭一样,在轰隆隆的雷声中,瑟瑟发抖?是与时代相向而行,与社会美好相拥,还是陷入惶惑之中,不知所措?
苏子说“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时代发展,社会变迁,变是唯一的不变。尤其是今天这个“大变局”中,从“内卷”到“躺平”,从互联网到数字时代、人工智能……一些热词被高高抛起,一些新词迅速湮没,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正在被改变,积久而成的思维方式正在被解构……
当今世界,每个人手指在屏幕上滑动的距离,或许比双脚走的路还要远,面对这种“迭代”的巨变,无论是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年轻一代,还是与数字时代有着巨大鸿沟的老年人,难免会感到某种惶惑惊惧,也或许要经历阵痛。但面对新事物、新变化、新时代,我们不能视其为洪水猛兽,不能在日新月异的时代里自我缠裹,蜷缩于灯火阑珊的寂寞角落,暗自神伤。而应以奋发的姿态,以豁达的心态,坦然直面社会变革,也由衷地应和着社会发展的宏大交响曲。
文学大家汪曾祺对生与斯、长于斯的北京胡同,有着很深的情结,那里有儿时的糖葫芦,有自行车上的小风车,有走街串巷的货郎的吆喝声……但随着城市化进程,通透达观的汪曾祺,终究要和这些儿时的真纯记忆挥手作别,将对北京胡同怀旧伤逝的离歌与挽歌,谱写成都市建设、社会发展的激越之歌。
而如今,伴随着时代发展,昔日的穷乡僻壤,时代的春风也是迢迢暗度,科技的浪潮也是席卷而至,面对时代的春江水暖,不少新青年不再固守祖辈们千年不变的劳作方式,或学会转身,思变图存,适应新的时代,或走向都市,成为打工人,将自己的小日子,融入社会进步的大时光。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我辈青年着了“新”的特质,也当不辜负“新”这一时代主题词,保持青春律动,顺应时代风潮,拥抱美好世界。
而这,不也就是“香雪”们所热盼的愿景?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交代了火车开进台儿沟之后,以“香雪”为代表的人们思想和生活的变化情况,突出了现代经济和自然经济、现代文明和传统文明之间的矛盾。材料说明了火车开进台儿沟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对此,应当认识到,以火车为象征的现代文明,在拆除贫困壁垒的同时,又是一种文化暴力,它打碎了香雪们平静、淳朴、明净、内敛的精神世界。但是,我们任何人都没有权力让香雪们固守大山,与贫穷落后为伴,剥夺她们拥抱文明与进步的权利。尽管我们不愿意看到香雪们被世俗化,但是谁也不能阻止文明前进的步伐。我们也不能因为害怕淳朴宁静的传统文明被打破,就不让她们跨进现代文明的泥潭,这也是不现实的。对于火车带来喧嚣、打破宁静这一负面影响,我们也应当引起重视、警惕,我们应当肯定,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更好的生活。但我们要明白并提倡,在物质生活的巨大泥淖中,每个人都应当保有自己精神的洁净。《哦,香雪》今天读来仍能给我们带来暖意和纯净,原因就在于它提示我们——不管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应该具有捍卫人类精神健康和内心真正高贵的能力。
写作时,可以由对“香雪”的“变”与“不变”生发,展开对于“传统文明”(“乡愁”等)是否值得保留,是否还有价值,新的“现代文明”是否全然都是正确的、符合时代需求的这一问题进行思考。比如,结合当下时代现实,可以说,毫无疑问,乡土社会中的闭塞、陈旧等特点确实已经不符合时代需求了,也会给我们的现代生活和时代发展带来阻碍,这是应该被摒弃的。如今落后就代表着贫穷,因此现代化乡村想要发展,也可以适当吸取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有益经验,改革生产方式、摒弃陈旧陋习,就像火车带着“香雪们”走出台儿沟一样,积极走出去。此后,转换角度,说明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平静、淳朴、明净、内敛的传统文明正在凋敝。而我们在积极求新求变的同时,也应该保留一些不变的东西,比如传统乡土社会中那些善良淳朴的精神品质和道德的规范值得我们继续传承、发扬。而对于现代文化中的新思潮、新行为,我们应当承认它顺应时代的必然性,但也不能因为追求“快”而丢失了心中最基本的准则。
立意:
1.顺应时代奔跑,坚守精神“乡愁”。
2.守住“乡土”之心,顺应时代之变。
3.让乡土风气与现代文明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