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30 22:1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一、人口增长
二、大众教育
三、城市化
四、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初步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1.了解工业革命后,英、法、美、德等国在人口数量和劳动力结构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2.了解大众教育出现的背景;
3.了解西方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4.了解西方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人口增长——数量上
①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英国·马尔萨斯
人口快速增长会起到哪些作用?
带来大量劳动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增长过快也会出现饥馑、战争和疾病。
①工农业发展,粮食供应充足,生活水平提高;
②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出生率上升和死亡率下降;
③政局稳定。
一、人口增长——数量上
② 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工业和商业。
英国劳动力构成示意图
以英国为例,19世纪初,农业劳动力人数仍多于工业劳动力人数,但到20世纪初,农业劳动力人数已经不足工业劳动力人数的1/5。
③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1844年,在英国棉纺织工厂里,女纺织工占56.25%;在毛纺织工厂69.5%;在丝织工厂和纺麻工厂里占70.5%。 ——恩格斯在《工人阶级概况》
二、大众教育——质量上
初等
学校
中等
学校
大学
德 国
法 国
1802年通过法律
开设政府资助的
中等学校
英国
法国
19世纪后期,英
法实行儿童免费
义务教育
德国进行大学改革—世界上第一个创立导师制的国家
柏林大学
目的: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教育的普及会起到哪些作用?
1.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乡村社会向以工业为主的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过程
3.城市化的表现:
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2.城市化出现的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入城市
到19世纪末,大不列颠社会成为世界上最城市化的社会:10个英国人中有9个住在城市里。
工业化
城市化
推动
促进
三、城市化——规模上
城市 伦敦 巴黎 维也纳 柏林
1800年 100万 55万 25万 17万
1851年 236万 100万 44万 42万
《霍乱滋生之地》
狭窄街道
由于城市缺乏统一的规划,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改善
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环境得到改善,一些基础设施建立起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三、城市化——规模上
城市病
城市治理
四、社会问题——环境污染
工业化初期阶段
起飞阶段
信息化阶段
后工业化
环境质量
经济发展阶段
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出纯金。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
——英国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环境污染严重,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雾都伦敦
四、社会问题——阶级矛盾
资本家占有大部分的社会财富,
工人(无产阶级)越来越不满,贫富分化加剧。
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工人的反抗也日益激烈(工人运动)
工业革命时期,机器生产逐渐排斥手工劳动使大批手工业者破产,工人失业,工资下跌。当时工人把机器视为贫困的根源,用捣毁机器作为反对企业主,争取改善劳动条件的手段。
课堂小结
1.“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
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
流淌出纯金。”下列说法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是( )
A.工业化创造了人类文明的奇迹并使人逐渐变得野蛮
B.工业化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并提高了大众文化水平
C.工业化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并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
D.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并造成了贫富分化的加剧
C
2.1810年10月15日,法兰西第一帝国正式颁布《关于工厂释放不卫生或妨害安宁的
气味的帝国法令》,其立法理念对于法国环境法具有奠基性意义。这一法令颁布的背
景是( )
A.重化工业蓬勃兴起 B.拿破仑帝国的灭亡
C.工业革命迅速发展 D.环保意识普遍提高
C
课堂检测
3.下图为英国1750—1870年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比例变化示意图。从图中可知
英国( )
A.农村人口呈上升趋势 B.城市人口居世界首位
C.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D.城市化不断推进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