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30 23:2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中的一课,这一单元主要讲述了共产党与国民党从合作开展国民革命运动,到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合作破裂,以及之后中国共产党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采取的武装起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进行的战略转移,经历了艰难险阻,最终取得了成功,是中国共产党转危为安,是党的转折点,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此课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对历史资料做出正确的解释,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学习先烈们的精神。
【课标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们要认识到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通过了解长征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等艰难的历史,体会到长征的伟大精神,做出历史解释,培养家国情怀,利用红色资源,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和认识。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于历史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了一些历史知识的储备,同时经过前几课的学习已经对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的历史相对熟悉。并且经过七年级一年的各科学习,学生们在理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了很大的进步,都有利于本节课的学习。
【课时规划】
学习内容 课时规划
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一课时
过雪山草地、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一课时
【具体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红军长征的原因、过程、结果、影响,深刻理解遵义会议的召开以意义。 以长征路线为线索,探究长征中遇到的艰难险阻,体会长征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不屈不挠的精神,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去深刻感受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 体会先烈们不畏艰难勇于献身的革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自觉为国家做贡献。
重、难点: 重点:长征的原因、过程,以及遵义会议的地位,还有长征成功产生的影响。 难点:了解长征的整个过程,同时在了解过程中让同学们去体会先烈们为革命作出的伟大牺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学习先烈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方法 : 采用教师讲述法、合作探究法、启发法等,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法、理解记忆法、自主探究法
五、课程资源利用开发: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发问题 通过多媒体播放红军长征的视频,提问长征相关问题。 观看视频,体会红军长征的艰难险阻。 以视频形式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新课探究 任务一 提问“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自主阅读,寻找答案,进行适当的提示。 自主阅读,寻找答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转移。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历史思维。
任务二 多媒体展示遵义会议会址图片,讲解1934至1935年期间红军损失惨重,于是决定在遵义召开会议,以及遵义会议的内容。 倾听教师讲解,理解当时红军处在一个十分危急的状态,了解遵义会议的内容。 以讲授法帮助学生学习,了解当时情况的危急,进而理解遵义会议召开的必要性。
任务三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探究,寻找遵义会议的意义,请同学回答,做出相应的补充讲解。 小组合作探究,回答问题“遵义会议开始确立……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提高同学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深刻了解遵义会议的重要意义。
任务四 多媒体展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请同学们根据示意图结合教材知识概括总结红军长征的过程,进行适当讲解,展示红军过雪山、泸定桥、走水地的图片。 结合教材与示意图,寻找长征的过程,得出结论“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突破腊子口”。 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材料的能力,更让学生去体会红军长征的艰难险阻,学习红军不畏艰难的精神。
任务五 多媒体展示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部分将士留影图片,讲解最终在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宣告结束,请同学自主阅读概括总结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讲解长征精神的内涵:不惧艰难、勇往直前、永不言的爱国精神。 阅读课本,概括总结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红军长征……打开了革命新局面”。 通过自主学习概括长征胜利意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同学们深刻理解长征胜利的意义。
迁移应用 多媒体展示毛主席的《七律 长征》一诗,请同学们阅读并理解。 阅读并理解,结合本课学习的知识,体会长征中的艰难险阻,进一步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 历史与文学是相辅相成的,学习了本课知识之后,更能理解《长征》,体现了历史的正向迁移。
拓展提升 展示红军长征中的故事,比如《金色的鱼钩》,《飞夺泸定桥》等,通过多媒体展示。 阅读这些真实的历史故事,分享自己的感悟。 以真实的故事去体会红军长征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爱国精神内涵。
总结提升、感悟升华 对本课知识点进行概括总结,强调遵义会议的重要性,以及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使同学们深刻理解长征精神。 根据知识点,自主复习本节课内容,查漏补缺,同时去感受长征的伟大精神,以此为榜样,要不畏艰难,为国家做贡献。 在掌握本节课知识点的基础上,发挥历史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不畏艰难的爱国主义精神。
作业布置 理解本课内容,体会长征精神,说一说长征精神的内涵,思考长征精神在今天是如何展现的?
板书设计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长征的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战略转移 红军长征的经过 开始:1934年10月 转折:遵义会议 长征经过 长征胜利 会师陕甘 长征意义
教学反思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及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习过程不会枯燥乏味,结合教师的讲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总体而言大部分学生的掌握情况良好。但是也有少部分同学课上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对这部分同学要加强知识的落实巩固。历史教学除了知识之外,更要发挥其育人功能,使学生充分体会长征精神,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