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两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
本卷考试时间:75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及说明: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共8页。
2.请在答题卡(卷)上相应的位置内作答,答题前,请认真阅读试卷上的答题要求。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一艘货轮满载货物于2023年7月1日从上海前往意大利,图中虚线表示其航行路线,序号①②③④分别表示航行线路的不同航段。其中Ⅰ、Ⅱ、Ⅲ 图均表示同一区域,且其图幅依次减少3/4。读图,完成1-4题.
1.若Ⅰ图比例尺为1:N,则Ⅱ图、Ⅲ图的比例尺依次为( )
A.2:N 1:2N B.1:2N 2:N C.1:2N 1:4N D.2:N 4:N
2.行驶在亚丁湾、红海时的航行速度约为45km/h,该货轮顺利通过亚丁湾和红海两段海域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
A.1天 B.3天 C.9天 D.11天
3.轮船在图示范围航行时,某船员在正午时发现船舶桅杆影子与船舷(船舶两侧连接船底和甲板的侧壁部分)垂直,则轮船所在位置和前进方向是( )
A.①—西南 B.②—西北 C.③—正西 D.④—正北
4.该货轮行驶的过程中,下列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海域捕鱼繁忙 B.进入②海域时,轮船吃水深度变大
C.轮船行驶至③海域时,阴雨连绵 D.④海域顺风顺水
“火瀑布”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山脉中的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可遇不可求的奇景。每年2月,日落阳光刚好照射到公园内的马尾瀑布,约600米高的瀑布闪着橘红色的光芒,如同火山岩浆沿着山崖喷泻而下。这样的奇观每年只有短短数天,到了夏秋季节,瀑布就会干涸。读图完成5-7题。
5.据材料和图示推测,有关“火瀑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瀑布陡崖朝向西偏北 B.“火瀑布”在二月的每天可见
C.其形成与火山喷发有关 D.瀑布的主要补给为积雪融水
6.如果照片拍摄于2023年2月15日,则拍摄的时间大概是当地地方时的
A.16:30 B.17:30 C.18:00 D.18:30
7.每年夏季瀑布干涸,其主要成因是
A.锋面雨带南移,雨季结束 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C.地处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 D.地形封闭,水汽难以到达
下图为“某日120°E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该日,地球绕日可能在近日点附近
B.该日,甲地日落时刻为17时
C.该季节,正值意大利河流丰水期
D.该季节,为黄河站天文观测最佳时期
9.某地的昼长比甲地略长,且两地同时迎来日出,则该地位于甲地的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某考察团队为了研究湖泊的局地气候效应,对我国某大型水库进行了湖陆风的观测。该人工水库三面环山,特殊的地形条件使水库附近还受到山谷风的叠加影响。下图为8月16日15时该水库附近的气温分布图(单位:℃)。读图完成10-12题。
10.该考察区域( )
A.位于长白山的山麓 B.西北部的海拔最低
C.属于暖温带湿润区 D.西南部地势起伏小
11.图示时刻,P地的风向为( )
A.西南风 B.东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12.考察发现,此时库区的局地风速北侧大于南侧,其主要原因是
A.水库北侧的地势平坦
B.水库南侧,陆风与山风方向相反
C.水库南侧的地表植被茂盛
D.水库北侧,湖风与谷风方向一致
下图示意某日6:00澳大利亚及其附近区域气压形势(单位:hPa)。据此完成13-14题。
13.据等压线推测,该日最接近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 )
A.清明 B.立夏 C.芒种 D.冬至
14.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 )
A.达尔文该季节盛行东南风 B.甲地低压槽线处可能出现的锋面是冷锋
C.此时刻珀斯沿岸风急浪高 D.约克角半岛该季节炎热干燥
“弗雷迪”是2023年诞生于南印度洋的热带气旋。下图为“弗雷迪影响非洲时的移动路径及部分日期0时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 2月22日0时,甲地的风向是
A. 偏东风 B. 偏西风
C. 偏南风 D. 偏北风
16. 影响“弗雷迪”移动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 洋流性质 B. 地形起伏
C. 地转偏向力 D. 大气环流
南大洋贯通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南部,具有独特的海洋动力环境。图6为南大洋水文环境及动力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7~19题。
17.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域表层海水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A.甲密度最低 B.丁盐度最小 C.丙密度小于乙 D.甲盐度大于丁
18.西风带对南大洋海域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减少海—气热量交换 B.促进深层海域海水上泛
C.减缓表层海水的流速 D.加剧南极大陆冰盖融化
19.南大洋上升流对该海域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海水交换减弱 B.渔场渔获量减少
C.海水水质下降 D.表层海水温度下降
下图是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简图,箭头表示地表考察路线,考察者看不到构造剖面,沿图示路线考察后初步确定该地质构造为背斜,之后通过钻探获取岩心确定了下图所示的地层关系,初步结论得到证实。据此完成20-21题。
20.通过对岩心的研究可知
A.甲地层沉积过程最短
B.乙地层含有远古生物化石
C.丙地层是当地最老的地层
D.甲、乙、丙地层均受到内力挤压
21.考察者初步确定该地质构造为背斜的依据是,沿考察路线
①地层中间老两侧新 ②地层新老一致 ③地势中间高两侧低 ④地势高低一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贝加尔湖位于西伯利南部(位置见下左图),形成于约2500万年前,是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湖泊、湖底有深厚的沉积物。下右图示意贝加尔湖地质剖面。据此完成22-23题。
22.与贝加尔湖成因最相似的是( )
A.吐鲁番盆地 B.长白山天池 C.苏必利尔湖 D.庐山
2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可能有三角洲分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二.综合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54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2023年7月29日20时至8月2日7时,受台风“杜苏芮”残余势力影响,京津冀地区发生极端暴雨事件,北京市气象局称其为“140年以来最大降雨量”。这次暴雨洪水的极端性体现在:一是降雨强度大;二是持续时间长;三是洪水来势很猛;四是灾情非常严重。北京市门头沟区是这次极端暴雨的重灾区。下图为北京市门头沟区等高线图。
描述门头沟的地形特征。(6分)
从海-气相互角度,简要说明台风的形成过程。(8分)
(3)推测门头沟此次极端暴雨产生的原因。(6分)
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西高止山区某地由两列与海岸线平行的山脉组成,河流自东向西入海。在某一条河流上共有两处与河流流向垂直的分水岭式悬崖和一段沿河流两岸发育的裂谷式悬崖(下图)。河流的溯源侵蚀对该区域地表形态的演化具有显著影响,高温多雨的气候是其背后重要的驱动力。
(1)列出悬崖I、悬崖Ⅱ、悬崖Ⅲ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8分)
(2)简述该河流沿岸多为大颗粒沉积物的原因。(4分)
(3)若河流侵蚀持续进行,说明分水岭式悬崖Ⅱ未来的演化趋势。(4分)
26.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其左上是在修建水库前后其下游某水文站测得的径流过程曲线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
(1)判断该河上游河段A、B、C三种补给类型。(6分)
(2)描述黄河潼关至利津河段的水系特征。(6分)
(3)与潼关泥沙测站相比,分析利津泥沙测站多年平均输沙量少的自然原因。(6分)
淮安市两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
地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A D B B B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D B D D C B D D
题号 21 22 23
答案 C A A
二.综合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54分。
24.【答案】(1)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北部、西部、南部为山地);地势起伏大,沟谷众多。(6分)
(2)热带、副热带海域水温高,大气膨胀上升,形成热带低压;上升的大气中富含水汽,水汽凝结,释放的热量继续加热大气,促使大气进一步上升;洋面气压持续降低,使得外围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流入;空气强烈旋转,中心附近风力达到12级及以上形成台风。(8分)
台风势力强,带来充足水汽,降雨强度大;地处迎风坡,台风带来大量的暖湿气流爬升易形成地形雨;门头沟西部地势高,为山地,大量暖湿水汽受阻挡停留时间长。(6分)
25.【答案】(1)悬崖Ⅰ先形成,悬崖Ⅲ其次,悬崖Ⅱ最后形成。理由:图示区域悬崖是河流侵蚀的产物。早期,河流流程较短,I所在山脉为当时的分水岭,因石英岩岩性坚硬,未蚀通前形成分水岭式悬崖I;随着河流溯源切穿悬崖I,在高原面中下切,形成裂谷式悬崖Ⅲ;当上溯至Ⅱ所在山脉时,因石英岩岩性坚硬,未蚀通前形成分水岭式悬崖Ⅱ。(8分)
(2)西侧为西南季风迎风坡,河流径流量大,侵蚀搬运能力强;落差大、河流流速快、侵蚀搬运能力强,沉积颗粒大。(4分)
(3)随着河流持续下切,悬崖Ⅱ相对高度增大、长度加长;当河流切穿悬崖Ⅱ的分水岭后,在风化、侵蚀和崩塌作用下,相对尖耸的悬崖Ⅱ高度降低、拓宽。(4分)
26.【答案】(1)A降水补给,B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C地下水补给。(6分)
(2)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流域狭长;支流较少;有地上河。(6分)
(3)潼关—利津河段主要流经平原地区,地势平缓;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流域面积小,支流汇入少;河流汇水量少,携带泥沙能力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