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学校全称
学科 语文 章节 第五单元第3课第2课时 教材版本 人教部编版
课时 第 2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年级 二年级
教学目标 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会写“从前、细长”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学习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他们聪明活泼,领悟能力强,善于表现自己,这些都有助于他们很好的理解课文。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这种文体比较受二年级孩子的喜欢。但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却是孩子比较难理解的,尤其是很难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五、运用的能力点 能力点1: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能力点2:A2数字教育资源的获取与评价 能力点3: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六、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按照完整视频的时间点)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一)出示谜语,导入新课 00’’25——2’’55 认识葫芦,引出新课 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礼物,同学们认识吗? 讲解葫芦的“芦”读轻声,板书课题。 3、你知道葫芦可以用来干什么?你们懂得真不少!老师也搜集了几幅图(出示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葫芦可以做瓢舀水、舀面,修道之人可以存放仙丹、药丸,葫芦也可以当做酒壶装酒,还可以做成漂亮的艺术品摆放在家里。 正是因为葫芦有这么多的用途,所以人们都非常喜欢葫芦。 4、这节课我们学的课文就跟葫芦有关,齐读课题 自读课文,讨论葫芦的用处 图片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初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3’’00--14’’33 认识生字 1听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幅图(出示葫芦藤图片)。哪里是“葫芦藤”?谁能上来指一指哪里是葫芦藤?你可真棒! 3、“葫芦藤”,这三个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形声字,都有草字头,都与植物有关。本课还有好几个形声字,我们来看看。 “蚜”:虫+牙,左边虫子旁说明跟小虫子有关。右边的“牙”也是它的读音。 “盯”:左边目字旁说明跟眼睛有关。右边的“丁”也是它的读音。 “啊”:口+阿 形声字的特点:形旁和字的意思有关,声旁和字的读音有关。也叫形旁表意,声旁表音。谁来当小老师领读? 4、本课还有几个生字,都可以通过与熟字组成常用词语来认识它们。我们一起来看看,跟老师一起读。自己再读一遍。 去掉拼音,谁还能读准确?请小老师领读。你真是个合格的小老师,声音洪亮,读的也很准确。 小老师领读课文,讨论记住生字的方法 出示图片,理解词语,认读生字。
(三)精读课文,品评感悟。 14’’33--35’’50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即出示相关段落,激发学生说话欲望。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从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齐读课文,感受作者对小葫芦的描写。读出小葫芦的特点。 (3)学习第一自然段第四至第五句。感受喜爱之情。 种葫芦的人喜爱葫芦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你能读出喜爱的语气吗? 你来试试!你再来试试!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多可爱的小葫芦啊,种葫芦的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可是看着看着,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蚜虫)(直接出示蚜虫图片)蚜虫是怎样的虫?哪课学过?(在《棉花姑娘》学过。你害怕它吗?种葫芦的人怕吗? (2)请学生思考:那个人看到叶子上的蚜虫,心里怎么想? 指导朗读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毫不在意)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3)“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理解“盯”“自言自语”的意思,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出示葫芦实物图) 他自言自语的说了什么?用“﹏”画出来。 “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5)理解“赛”的意思,配上动作一起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他的眼里只有葫芦,对蚜虫视而不见。就连他的邻居都看不下去了,跑来劝他。把邻居说的话用横线画出来,种葫芦人的话用波浪线画出来。 邻居什么心情?着急 种葫芦人?惊讶 (2)你能读出他的着急吗?请你读。 (3)种葫芦的人又是怎么回答的? 怎么读?读出惊讶的语气。 这句话什么意思?这是个反问句。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4)分角色朗读对话。 男生邻居:读出了劝告的语气。 女生种葫芦人:读出了惊讶的语气。 反过来,女生读邻居的话,男生读种葫芦人的话。 (5)观看视频了解叶子的光合作用。 4、学习第四段 (1)种葫芦的人听了劝告了吗?结果怎样呢?出示第四段: 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让我们通过朗读把文字和画面结合起来吧!一起读。 你们读出了他的难过、伤心。 (2)出示句子: 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都落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葫芦并不是一下子同时落下的,一个一个地落,种葫芦人一次一次的难受! 谁把第三句再读一遍。 你把节奏放慢了,声音也变轻了,连我们听了也心疼了! (3)通过学习,你能说说蚜虫、叶子、葫芦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板书: 叶子——蚜虫——葫芦落 互相联系 角色扮演 图文结合,进行说话训练,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回顾课文内容,懂得道理 36’’50--40’’ 让学生懂得寓言故事所蕴藏的道理 1、指着板书问:葫芦和叶子之间有什么关系?相互联系。 2,你觉得种葫芦的是一个怎样的人? 讨论从课文中懂得的道理 图文结合,形象生动
六、教学流程图
叶子 葫芦 蚜虫
注:此模板可另附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