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选修地理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11月27日,张老师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李老师当天发的一条消息,根据图片信息回答下列小题。
1.李老师发该条朋友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李老师说的起飞时间为北京的地方时
B.再过25天左右,太阳就直射0°了
C.该日北京的日落时间在晚上6时以前
D.北京有点冷只是因为白天时间太短
2.从北京飞往悉尼的飞机需要飞行11个小时,李老师到达悉尼(151°E)时,当地时间为( )
A.11月27日12:45 B.11月28日12:45
C.11月27日12:49 D.11月28日12:49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各序号对应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A.①②为外力作用
B.③④为变质作用
C.⑦⑧为重熔再生作用
D.⑤⑥为冷却凝固作用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大类岩石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B.只有岩浆岩在高温高压下,才可能形成变质岩
C.沉积岩的典型代表有玄武岩,具有层理构造
D.从岩浆到形成各类岩石,又到新岩浆的形成,形成地壳的物质循环
下图为“某河谷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题。
5.该河谷( )
A.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B.位于向斜构造的槽部
C.甲处位于河流的凸岸 D.右岸侵蚀,左岸形成沙洲
6.图中( )
A.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② B.③处地层断裂下陷
C.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 D.甲地适合聚落的发展
读下列四种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一场秋雨一场寒”形成的天气系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上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台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下列气压的变化示意图中能反映上题中丁图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的是( )
A. B.
C. D.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丁风带的名称是( )
A.极地东风带 B.盛行西风带
C.东北信风带 D.东南信风带
11.地中海沿岸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是由于( )
A.甲气压带与乙风带交替控制
B.乙风带与丙气压带交替控制
C.丙气压带与丁风带交替控制
D.全年受乙风带影响
12.下图所示的四种气候类型中,由于常年受甲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1年年初的拉尼娜在4月结束,但10月开始,拉尼娜现象再次出现,因此今年是个十分罕见的“双拉尼娜”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太平洋赤道地区大气环流状况的是( )
A. B.
C. D.
14.“拉尼娜”现象可能导致( )
A.赤道太平洋地区大气环流减弱 B.赤道西太平洋地区降水减少
C.美洲西海岸干旱加剧 D.秘鲁沿岸上升流减弱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该山地为世界自然遗产,生物多样性丰富,珍稀物种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示山地是( )
A.山西五台山 B.陕西太白山 C.宁夏贺兰山 D.湖北神龙顶
16.图中,甲自然带为( )
A.冰川积雪带 B.高寒荒漠带 C.季雨林带 D.山地灌丛草甸带
17.导致落叶阔叶林带南北坡高度不同的主导因素是( )
A.水热状况 B.土壤性状 C.坡度大小 D.基带海拔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面小题。
18.日本与新西兰的地理特征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所处的南北半球不同,但都位于东半球 B.日本的面积小于新西兰
C.两国均以平原、丘陵地形为主 D.两国的气候都具有海洋性特征
19.关于两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均临近消亡边界 B.地质灾害均为内力作用生成
C.均多温泉 D.均临近太平洋板块
江苏省徐州的因煤炭丰富、交通便利、水资源较丰富,而成为全省最重要的资源型城市。在近100年大规模开采后,徐州出现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采煤区塌陷等严重问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现了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分别提升到57.3%、47.1%,智能制造,工程机械分别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集群,做到了资源枯竭地区的华丽转型。完成下面小题。
20.徐州曾经成为全省最重要资源型城市的原因主要有( )
A.煤炭资源丰富 B.交通条件优越
C.土地租金较高 D.森林资源丰富
21.徐州成功转型所采取的可行性措施主要有( )
A.大力开展环境整治 B.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C.改善区域气候条件 D.综合治理采煤塌陷区
领开放之先,珠三角现实占优;得开放之利,珠三角成为中国大陆经济的增长极。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2.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②工业基础雄厚,产值高
③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④良好的区位条件
⑤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⑥煤、石油等资源丰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⑥
23.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其原因是( )
A.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
B.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由原来扩大市场规模转变为追求降低成本
C.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国内腹地较大
D.许多外资企业由珠江三角洲地区迁往中西部地区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4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图为全球部分地区某月等压线分布图。
判断图示季节并说明理由。(4分)
比较甲乙两地此季节的降水差异并分析其原因。(6分)
指出丙地此季节的盛行风风向并说明其成因。(6分)
25.读“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分别写出图中洋流①②③④的名称。(4分)
若M海域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其有利的影响和不利影响分别是什么。(4分)
洋流⑥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2分)
M、N均为世界大渔场,写出M渔场的名称,洋流对N渔场形成所起到的作用。(6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西畴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总面积1506平方公里,人口20多万,其中裸露、半裸露岩溶面积1135平方公里。99.9%的面积属于山区,石漠化面积占全县面积的75.4%,群山裸露、怪石林立,是全省乃至滇黔桂石漠化程度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曾被外国地质专家断言为“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后来经过当地人不断努力,实现了“山上绿起来,村庄美起来,群众富起来”的美好生活。下图为西畴县位置图。
根据材料,描述西畴县的位置特点。(4分)
分析西畴县石漠化严重的原因。(6分)
分析西畴县石漠化的危害。(6分)
推测当地可能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了“山上绿起来,村庄美起来,群众富起来”的美好生活。(6分)响水县清源高级中学 2023 年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选修地理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6 分。)
1-5:CBCDC 6-10:CCBCB 11-15:CCACD 16-20:DADBA
21-23:BCA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4 分。)
24.(1)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2分)
理由:北半球 30°N附近亚欧大陆出现低压中心,太平洋上为高压中
心,东亚地区盛行东南季风,为北半球夏季。(2分)
(2)甲地降水少于乙地。(2分)甲地此季节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干旱少雨;乙地此季节受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4
分)
(3)西南风。(2分)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
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成为西南季风;受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影响,大陆内部形成低压中心,导致低压中心南部的丙地此季
节盛行西南风。(4分)
25.(1)①为北赤道暖流,②为日本暖流,③为北太平洋暖流,④为加
利福尼亚寒流。(4分)
(2)有利影响:加快污染海区的净化速度;不利影响:但也会扩大污染
范围。(4分)
(3)降温减湿的作用。(2分)
答案第 1页,共 2页
{#{QQABLQQAogAoABBAARhCEQXICkAQkBEAAIoOAEAMIAIAQANABAA=}#}
(4)M :北海道渔场。(1分) 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后搅动海水,
底层海水上泛,上层海水营养盐类丰富,鱼类饵料丰富;冷暖海水交
汇处形成水障,冷水性鱼类和暖水性鱼类在此汇集,鱼类资源丰富。
(2分)
N :秘鲁渔场。(1分)由于受东南信风的影响,风从岸边吹向太平
洋,所以岸边海水不断减少,底层的海水便上升补充,同时把大量的
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鱼类饵料丰富,形成世界
著名的渔场。(2分)
26.(1)位于北温带(回归线附近、低纬度);中国西南部;云南省东
南部。(4分)
(2)石灰岩广布,土层浅薄;地势起伏大,水土流失严重;为亚热带季
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不合理的耕作方式、过度开垦等,造成植被
破坏。(6分)
(3)使土层变薄,肥力降低,土地退化,农作物减产;泥沙淤塞河湖,
使河床抬高,湖泊面积缩小,加剧洪涝灾害;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
样性锐减;地区贫困加剧,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6分)
(4)陡坡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缓坡实施坡改梯田,种植经济作物等,
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通过其他途径解决农村燃料问题,减少樵采;
局部地区进行生态移民;修建道路等基础设施。(6分)
答案第 2页,共 2页
{#{QQABLQQAogAoABBAARhCEQXICkAQkBEAAIoOAEAMIAIAQAN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