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0张PPT)
四上《三位数乘两位数》
单元整体备课
一
单元主题分析
二
单元教材分析
三
重点课时教学设计
四
单元作业设计
目
录
单元主题分析
一
课标研读
本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属于四个学习领域中的数与代数领域。这个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第二部分是积的变化规律,第三部分是常见的数量关系,第一部分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属于数与运算主题,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属于数量关系主题。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上册 下册 上册 下册 上册 下册 上册 下册 上册 下册 上册 下册
数与 代数 加、减法 1~10的加减法;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00以内的加减法(一) 100以内的加减法(二) 万以内的加减法 小数的加减法 分数的加减法
乘、除法 表内乘法 表内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 多位数乘一位数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小数乘除法 分数乘除法
综合与实践
相关核心素养及其落实
育人价值:
质疑问难的品质
探究真理的勇气
独立思考的意识
核心素养指向:
数感
应用意识
推理意识
运算能力
模型意识
数的运算:直观理解 沟通联系 构建模型 解决问题
本单元的核心素养:数感、推理意识、运算能力、模型意识以及应用意识
第二学段(3-4年级):数与运算
内容要求:
探索并掌握多位数的乘法,感悟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
学业要求:
能计算两位数乘除三位数,形成数感和运算能力。
教学提示:
数的运算教学应利用整数的乘法运算,理解算理与算法之间的关系。感悟如何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形成初步的推理意识。
第二学段(3-4年级):数量关系
内容要求:
(1)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能利用这些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业要求:
能在真实情境中,发现常见数量关系,感悟利用常见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
第二学段(3-4年级):数量关系
教学提示:
在具体情境中,利用乘法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乘法模型,引导学生理解现实问题中的乘法模型有两种形式:①与个数有关(总价=单价×数量)②与物理量有关(路程=速度×时间),感悟模型中量纲的意义。
相关核心素养及其落实
数感:主要是指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
落实数感的要点:
(1)数境结合,在活动中体验数感
(2)数形结合,在直观中内化数感
(3)数用结合,在应用中强化数感
相关核心素养及其落实
运算能力:主要是指根据法则和运算律进行正确运算的能力。
落实运算能力的要点:
(1)帮助学生理解数和运算的意义,理解算法与算理之间的关系。
(2)注重整体设计,帮助学生感悟运算的一致性。
(3)关注运算应用,鼓励学生选择合理的策略解决问题。
“理法交融”
分成两部分进行理解
第二个因数个位2乘145是哪部分,表示什么
第二个因数十位1乘145是哪部分,表示什么
相关核心素养及其落实
运算能力:主要是指根据法则和运算律进行正确运算的能力。
落实运算能力的要点:
(1)帮助学生理解数和运算的意义,理解算法与算理之间的关系。
(2)注重整体设计,帮助学生感悟运算的一致性。
(3)关注运算应用,鼓励学生选择合理的策略解决问题。
整数乘法
表内乘法
多位数乘一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
整数乘法
分数乘法
一致性
算理
算法
核心
素养
运算能力
推理意识
数感
计数单位的转换
计数单位个数的累加
小数乘法
相关核心素养及其落实
落实模型意识的要点:
乘法算理的本质是计数单位的累加,乘法模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乘法的算理。抓住这一核心,不仅能建构出多位数乘法的模型,还能打通整数乘法、小数乘法、分数乘法。
模型意识:主要是指对数学模型普适性的初步感悟。
相关核心素养及其落实
推理意识:主要是指对逻辑推理过程及其意义的初步感悟。
落实推理意识的要点:
(1)推理意识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学习过程。
(2)鼓励学生不断经历“猜想一验证”的全过程。
(3)鼓励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说理有据。
相关核心素养及其落实
应用意识:
主要是指有意识地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与规律,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落实应用意识的要点:
(1)丰富学习素材,体会应用价值。
(2)改善学习方式,激活应用意识。
(3)渗透数学模型,培养应用能力
在“常见的数量关系”中渗透函数思想
"数量关系"反映的是有关联的量之间的运算关系。进一步理解,如果把“三个量”称为“三种量”就可以从"常量思维"转变到”变量思维"。
"单价”体现的是商品的价格高低,同一种商品,当"单价"一定时,数量增加,总价也增加;当总价一定时,数量如果需要增加,那么单价就要下降;在“速度、时间与路程”(包括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与工作总量")中也可以发现同样的变化规律。
单元教材分析
二
1
教学背景分析
2
单元学情分析
3
单元核心概念
4
单元学习目标
单元教材分析
二
5
单元评价任务
6
单元知识结构
(一)教学背景分析(纵向分析)
(一)教学背景分析(各版本横向分析)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一)教学背景分析(各版本横向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内容 例题 内容 例题 内容 例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 145×12 三位数乘两位数 114×21 三位数乘两位数 128×16
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 160×30 106×30 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在试一试中处理 480×23 54×312 210×47 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积的变化规律 6×2 20×4 6×20 10×4 6×200 5×4 算一算,你发现什么? 估算 体育场看台观众估算 常见的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 速度×时间=路程
常见数量关系 总价=单价×数量 计算器 略 探索规律 略
路程=速度×时间 探索规律 略 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 850×15
(二)单元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并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因此,本单元的教学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逐步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
无论“两位数乘两位数”还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算法是相通的。乘法教学的核心思想是转化,其原理是拆分,拆分成几步积再求和,这也正是乘法分配律的核心。学生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之后,乘法竖式从“一层”跨入了“两层”,笔算乘法的本质是计数单位的累加。
(二)单元学情分析
“三位数乘两位数”学情前测
一、竖式计算
①45×12 ②145×2 ③145×12
二、填一填
在45×12的竖式中,写出箭头所指的这一步表示的意思。
4 5
× 1 2
9 0
4 5
5 4 0
( )
( )
( )
(二)单元学情分析
“三位数乘两位数”学情前测分析
笔算 ①45×12 ②145×2 ③145×12
正确率 89.2% 100% 87%
此题了解学生是否能正确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从上表中看出学生计算准确率较高,尤其是①和②题出错很少,③题有出错的孩子主要是进位出错或者是加法算错。说明大多数学生可以将以前学过的方法迁移到新知上,会正确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单元学情分析
在45×12的竖式中,写出箭头所指的这一步表示的意思。
4 5
× 1 2
9 0
4 5
5 4 0
( )
( )
( )
此题了解学生对算理理解的情况,学生能正确表示出每一步计算的意义的占89.2%。这是我们上个学期学过的重点内容,当时教学时候也非常注重学生的理解和算法与算理的融会贯通,但是今天拿来做,还是不能达到百分之百掌握。虽然在第1题的笔算中出错很少,但是第2题算理的掌握还是有少数学生不理想。能算对得数,但是对算理不是很清晰的孩子是没有很好地将算理与算法融合在一起,只是机械地掌握了计算的顺序。
(二)单元学情分析
根据本次学情前测,我们认为学生可以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经验完成三位数乘两位的计算。但是在理解算理,算理与算法的融合和算法多样化的学习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本单元还会学习“积的变化规律”这样的积随着因数的变化而变化的内容,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能够感受到全面观察并思考问题的方法。本单元在学习常见的数量关系时,还会学到“速度”这样的复合单位,这些在之前都是没有遇到过的。
(三)单元核心概念
(四)单元学习目标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迁移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正确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1
2
3
4
学生通过计算,经历发现、探索“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规律内涵,能运用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结合具体情境,学生理解“单价”“速度”的含义,通过解决问题得出常见的数量关系:
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
学生会运用本单元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运算能力,应用意识等核心素养。
评价任务
2.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发现,说一说这组乘法算式的积是怎样随着因数的变化而变化的?
4.通过解决问题,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正确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并说出计算过程以及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3.说出“单价”、“速度”的含义,以及我们本单元学习的两个常见的数量关系。
(五)单元评价任务
(六)单元知识结构
(六)单元知识结构
本单元内容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
一是总结整数乘法的一般方法。本单元是整数乘法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需要对整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进行回顾与整理。结合梳理进一步学会在整数乘法运算中才有估算的方法,初步确定结果的大致范围。进一步强调对乘法运算的结果进行验算,以保证运算结果的正确性,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二是研究“积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总结梳理基于乘法运算的数量关系,充分体验运用相应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用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进一步学习乘法运算作准备。
重点课时分析
三
学习目标:
1.学生结合已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经验,自主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 结合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算理和算法,归纳笔算乘法的算法和算理,形成完整的整数乘法的知识结构。。
3. 学生经历探索发现形成认真计算的习惯和类推迁移的能力。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法结合、迁移联通,构建整数乘法计算的算法结构
例1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1
3
2
先估算,再笔算。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积的末尾和谁对齐,说明道理。
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利用分与合的转化思想,形成完整的整数乘法的知识结构,建立乘法的模型。
能正确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评价任务
2
教
程
3
三、巩固应用,三、巩固应用,促进运算能hgjhhjhjhjh力进阶发展促进运算能力进阶发展
三、巩固应用,促进运算能力进阶发展
过
学
1.自主迁移,理法结合
2.迁移联通,归纳算法
3.知识延伸,构建模型
1
一、复习导入,巩固算法
二、迁移联通,理法结合,构建乘法模型
1 4 5
2
×
0
2
9
=290
145×2
一、复习导入,巩固算法
×
5
5
4
4
0
9
1
2
4 5
=540
45×12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对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掌握情况,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自主构建新知识做铺垫的同时,也为培养迁移能力埋下伏笔,并促进算法结构的巩固。
2×45的积。
10×45的积。
4
0
1
2
0
□□□×□
□□×□□
1 4 5
1
2
×
0
5
1
4
2
9
0
1
7
4
再算10小时行驶的路程
先算2小时行驶的路程
=1740(千米 )
把两次的积相加。
145×12
二、迁移联通,理法结合,构建乘法模型
(一).自主迁移,理法结合
10
≈
145×12
150
× =1500
≈1500
估算
≈
笔算
2×145的积。
10×145的积。
□□□×□□
(二).迁移联通,归纳算法
0
4
7
4 5
0
9
1
2
4 5
=740
45×12
145×12
0
1
7
4
5
1
4
2
9 0
2
1 4 5
×
1
=1740
一个是用一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分别乘两位数
一个是用一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分别乘三位数
×
(三).知识延伸,构建模型
24×6=144
123×4=492
45×12=740
145×12=1740
……
所有的计算都是计数单位的累加。
一个因数拆成几百,几十,和几,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再把乘得的积相加。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说理的空间,在观察对比、分享交流中沟通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之间的联系,意在疏通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让学生真正掌握算法,理解算理,并对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做一个系统的总结。
1452×12
145×123
1.
(三).知识延伸 构建模型
设计意图:在观察对比中疏通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真正掌握算法,理解算理,并对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做一个系统的总结。
2.
练习1
7 0 4
1 5 2 0
3 0 4
4 5 6 0
1 2 3 2
8 2 7 2
4 7 4
4 7 4
2 6 8
1 3 4 2 3 7 1 7 6 3 0 4 × 1 2 × 2 2 × 4 7 × 1 5
1 3 4
1 6 0 8
5 2 1 4
三、巩固应用,促进运算能力进阶发展
134×12= 237×22= 47×176= 304×15=
1608
5214
8272
4560
练习2 想一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几位数?
例2 因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
本节课落实的核心素养和核心思想:本节课主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本节课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尝试,展示自己的计算方法。然后在对不同算法探讨的基础上形成共识,得到基本算法。这一个过程是基本算法优越性逐渐显现的过程,又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算法的过程。
学习目标
1. 理解和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 经历探索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4.抓住知识间的联系探索新知,感受学习数学的兴趣。
3.通过观察、比较,体会各种不同方法的特点,并能根据数的特点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
评价任务
试着算一算160×30,你是用口算的方法还是笔算?说一说怎样算的。
笔算160×30的时候,为什么可以先算因数末尾0前面数的乘积?
试着写一写笔算106×30的简便写法。
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竖式的简便写法以及积的末尾0的个数的确定。
教学难点:
末尾有0的乘法算理的理解;因数中间的0是否与另一个因数相乘的问题。
计算106×30的时候,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
教学建议
课前应铺垫一些整十、整百数的乘法口算练习,并要求学生说出口算过程。
例如:6×50
24×50
引出例题160×30,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算一算,再展示几种不同的算法,让学生自己评一评。
笔算160×30时为什么可以先算因数末尾0前面数的乘积?
1 0 6
× 3 0
0 0 0
3 1 8
3 1 8 0
1 0 6
× 3 0
3 1 8 0
对比:
与
例3.积的变化规律
本节课落实的核心素养和核心思想: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至始至终要体现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本理念。课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并利用新、旧知识相互之间进行转化,从而推理得出规律。学生主导整个学习、推理、验证规律的全过程,进一步培养他们探究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归纳总结迁移类推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学 习 目 标
1.学生通过计算、自主探究与同学交流合作等方法,推理归纳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
2.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4.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感受发现规律是学习中一件有趣的事情。。
3.会用积的变化规律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评价任务
利用学习单上例3给出的两组题去观察发现因数的变化和积的变化的关系。把自己的发现写在学习单上。
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概括总结出积随着因数变化的规律。
自己设计一组或者多组题进行验证规律的正确性。
在解决具体的问题时,把验证过的规律运用进去,为解题带来方便。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并会简单运用。
教学难点:
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中能从正反两方面验证规律的正确性。
1.分层概括发现的规律
2.整体概括规律
二、归纳规律
三、验证积的变化规律
一、研究问题
教学建议
设计了两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乘法算式引导学生在观察、计算、对比的基础上自主发现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的规律。
1.给出两组算式,让学生算一算,验证规律的正确性。
2.引导学生再举例子进行验证积的变化规律,得出相同规律。
四、应用规律
引导学生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落实的核心素养和核心思想:
点击添加标题
例4 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和总价)
本节课落实的核心素养和核心思想:
本节课把握“单价”这一核心概念,将其置于乘法解决问题的大背景中,结合学生以往的学习经验,寻找到更多的相似模型,由简到繁;再在观察比较众多生活情境问题之后,通过知识关联“( )相当于( )”明白这些数量关系虽然名称不同,但关系本质相同,由繁到简,在深度学习中帮助学生提升经验,实现从“生活经验的理解”到“数学含义的理解”的过渡。
学习目标
学生通过具体情境, 知道单价、数量、总价的意义,初步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解决简单购物问题,自主探索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构建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的数学模型。
能够应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评价任务
阅读题目,分析交流,在本上独立写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式。
在阅读题目后,借助数学模型,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情境判断出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三个数量关系,构建“单价×数量=总价“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单价,总价的含义并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建议
解决例4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单价×数量=总价”的乘法背景,初步感知数量关系。
改编解决问题,让学生明白“用80×3还能解决哪些问题”,把“单价×数量=总价”置于乘法解决问题的大背景中,在整体认知中进一步感知含义。
找已知信息的共同点,引导学生发现已知的信息都是一件商品的价格和需要买的数量。降低学生直接找数量关系式的难度,帮助学生顺利建立数学模型。
让学生举生活中购物的例子进一步理解这三个量的意义,自然而然就能建立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数学模型。
丰富素材
增加体验
提炼
归纳
建立模型
运用模型
核心素养:通过解决问题,建构行程问题中的“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模型意识。
例5 常见的数量关系(速度、时间和路程)
学习目标
知道速度的表示法,能正确使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体会这样的符号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具有简明清楚的特征。
通过解决简单行程问题,自主探索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构建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的数学模型。
能够应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评价任务
写出3-5个复合单位表示交通工具、人和动物行动的速度。
阅读题目,分析交流,在本上独立写出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式。
在阅读题目后,借助数学模型,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构建速度×时间=路程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速度的含义和正确书写速度单位。
介绍交通工具的速度和动物行动的速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使学生感受人类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二、结合生活实际
三、自主建构数量关系
一、理解速度含义
教学建议
速度”的内涵是单位时间内走过的路程,实例中一辆汽车每小时行 70千米,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225米,这里的每小时,每分钟都表示单位时间,教材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如汽车的速度和小林步行的速度分别写成 :70千米/时、60米/分,意在让学生体会用这样的符号表示速度具有简明清楚的特征。
通过两个问题的解决,让学生自主发现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是学生体验数学模型思想的基本内容。
单元作业设计
四
习题设计方向:
习题1:理解
习题5:拓展
习题4:迁移
习题3:思辨
习题2:关联
单元大概念:”计数单位的累积”和数量关系
追本溯源
寻找关联
思辨迁移
探究拓展
知识点内容:
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
知识点内容: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与长方形面积的联系;抽象的数与生活的联系。
知识点内容
积的变化规律;常用的数量关系。
知识点内容:
用生活经验帮助理解数学知识,用学过的数学规律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知识点内容:
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习题1: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引入,来进行笔算填空,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算法,加深对乘法运算基本原理的理解,并能对计算过程做出数学解释,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乘法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针对所乘积的对位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在纠错中提高计算技能,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算法,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习题2:关联
某长方形场馆148米、宽36米(如下左图)。小红用竖式计算出场馆的面积(如下右图),箭头所指的这一步算的面积是( )。
A. ①+②+③ B.①+②+④+⑤ C.④+⑤+⑥
【设计意图】把乘法的学习置入具体情境中,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我们以前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联系在一起,使得竖式中的每一个数都有了具体的含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算理,确保计算准确,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到了抽象的数字与生活的联系。
习题3:思辨
1、已知●×▲=1000,如果●不变,▲乘5,那么积是( );如果▲不变,●除以5,那么积是( )。
2、根据问题列式计算,并回答问题。
(1)每箱汽水30元,一箱6瓶。
①买4箱汽水要多少钱? ②每瓶汽水多少钱?
(2)解决上面两个问题,都要用到的已知条件是( ),
在解决第①个问题是,这个条件是( );在解决第②个问题是,这个条件是( )(填“单价”“数量”或“总价”);
【设计意图】1题让学生从具体数字上升到抽象符号去理解积的变化规律,深入理解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2题让学生在同一现实情境中区分“单价”“数量”和“总价”,并正确灵活运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 应用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情境中帮助学生加深理解速度,路程,时间之间的关系,实现从“生活经验的理解”到“数学含义的理解”的过渡,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看一看,想一想,填一填,那种鱼游的快?
时间/分 路程/米
剑鱼 4 4800
飞鱼 5 4800
旗鱼 5 7200
(1)当路程相同时,可以比时间,时间越少,游得越( )(填“快”或“慢”),所以 ( )比( )的速度快。(填鱼的名称)
(2)当时间相同时,可以比路程,路程越长,游得越( )(填“快”或“慢”),所以 ( )比( )的速度快。(填鱼的名称)
(3)哪种鱼游得最快?请你算一算
习题4:迁移
习题5:拓展
【设计意图】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积的变化规律,同时学生通过自主完成此题后交流汇报,明确有两种方法,方法对比后,会发现有时候灵活运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会使计算更简便。
5、一个长方形鱼塘的面积是20000平方米,长不变,宽由
40米增加到80米,那么鱼塘扩大后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感谢大家的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