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地球和地球仪
人教版
教师:刘丹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每天生活在地球上,你知道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吗?
你是从哪里知道地球的形状?
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地球的真实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梨型
无水的地球
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直觉认知
推测地球是个球体
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地球卫星照片
天圆地方
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生活案例
先看到桅杆,在看到船身
月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球上,根据投影的形状,可推测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生活案例
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极半径
6357km
赤道半径
6378km
赤道周长
4万km
表面积
5.1亿km2
平均半径
6371km
课本P4——用学校中熟悉的事物做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约相当于 729亿 个足球场的总面积
(足球场面积约7000平方米)
最大周长4万千米 约相当于 10万 个400米跑道的总长
活动
5.1亿平方千米÷0.007平方千米=约729亿个
2.地球仪
地球仪的作用
地球仪是什么?
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
方便认识地球的形状、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及特征
地球仪的组成
地球仪的组成
南 极
北 极
北极星
地轴,假想,自转轴
北极
南极
赤道
经线、纬线
赤道
地轴
底座
标尺
纬线
经线
地球仪
课堂小练
1.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2021年4月29日,我国自主研发的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航天员在天和核心舱上观测地球能够看到的地理现象是( )
A.地球是一个球体 B.地球上的四季变化
C.地球上的五带分布 D.地球表面的经纬网
2.下面是中学生科普知识交流会上,小向描述的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地球是个赤道稍扁,两极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B.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C.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D.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A
A
3.纬线和纬度
地轴
赤道
阅读课本,从以下几个方面归纳纬线、纬度的特点
纬线的特点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相互关系
纬度的特点 0°纬线
度数划分
表示方法
度数变化
赤道
所有纬线相互平行
从赤道向南、北各分90°,南北极各为90°
赤道以北为北纬,用“N”表示;
赤道以南为南纬,用“S”表示;
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
圆圈,除南北极点外
不相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渐短,两极缩为点
东西方向
3.纬线和纬度
观察左图,说出该地区的范围属于南纬还是北纬?
20°
40°
60°
3.纬线和纬度
A点所在的纬线为_______,
B点所在的纬线为_______,
C点所在的纬线为_______,
D点所在的纬线为_______。
20°N
40°S
90°N
0°
3.纬线和纬度
特殊的纬线 0°纬线(赤道)
23.5°纬线 (回归线)
66.5°纬线 (极圈)
90°纬线
低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高纬度地区
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分界线,南北纬分界线
3.纬线和纬度
特殊的纬线 0°纬线(赤道)
23.5°纬线 (回归线)
66.5°纬线 (极圈)
90°纬线
低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高纬度地区
90°N是北极点, 90°S是南极点
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分界线,南北纬分界线
23.5°N是北回归线,23.5°S是南回归线
66.5°N是北极圈, 66.5°S是南极圈
地轴
赤道
0°
23.5°S
66.5°N
90°S
90°N
23.5°N
66.5°S
3.纬线和纬度
特殊的纬线 0°纬线(赤道)
23.5°纬线 (回归线)
66.5°纬线 (极圈)
90°纬线
低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高纬度地区
90°N是北极点, 90°S是南极点
60°—90°
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分界线,南北纬分界线
23.5°N是北回归线,23.5°S是南回归线
66.5°N是北极圈, 66.5°S是南极圈
0°—30°
30°—60°
3.纬线和纬度
特殊的纬线 0°纬线(赤道)
23.5°纬线 (回归线)
66.5°纬线 (极圈)
90°纬线
低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高纬度地区
90°N是北极点, 90°S是南极点
60°—90°
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分界线,南北纬分界线
23.5°N是北回归线,23.5°S是南回归线
66.5°N是北极圈, 66.5°S是南极圈
地轴
赤道
0°—30°
30°—60°
0°
23.5°S
66.5°N
90°S
90°N
23.5°N
66.5°S
3.纬线和纬度
4.经线与经度
地轴
本初子午线
阅读课本,从以下几个方面归纳经线、经度的特点
经线的特点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相互关系
经度的特点 0°线
度数划分
表示方法
度数变化
本初子午线(穿过伦敦)
所有经线均相较于南北两极点
半圆弧
都相等
南北方向
4.经线与经度
在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有座子午宫,那里有一条铜制子午线,铜制子午线镶嵌在大理石中间,笔直的从子午宫中伸出,它就是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
4.经线与经度
经线的特点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相互关系
经度的特点 0°纬线
度数划分
表示方法
度数变化
本初子午线(穿过伦敦)
所有经线均相较于南北两极点
由0°经线向东、西各分180°(东经和西经的180°重合)
0°经线以东为东经,用“E”表示;
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W”表示;
由0°经线向东、西逐渐增大
半圆弧
都相等
南北方向
西经
东经
越往西度数越大
越往东度数越大
4.经线与经度
观察左图,说出该地区的范围属于东经还是西经?
4.经线与经度
A点所在的经线为_______,
B点所在的经线为_______,
C点所在的经线为_______,
D点所在的经线为_______。
0°
20°E
100°E
40°W
为什么东西半球的划分线不是0°和180 °经线?而是20 °W和160 °E ?
东半球
西半球
20°W
160°E
0°
180°
180°
160°W
口诀:
经度小于20度,全在东半球
经度大于160度,全在西半球
经度在20度到160度之间,东经在东半球,西经在西半球
小东大西
5.经纬网
从不同方向,我们看到的经纬网略有差异
经纬网是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
5.经纬网
基本类型 侧视经纬网图 极地经纬网图 方格状经纬网图
图示
1.定坐标
10°
20°
30°
20°
0°
20°
F
30°
30°
90°
40°
20°
0°
M
2、确定东西经
1、确定南北纬
1.定坐标
2、确定东西经
1、确定南北纬
极地经纬网
1.定坐标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1、南顺北逆——确定南北半球——判断南北纬
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旋转;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旋转。
2、判断东西经
顺着自转方向(自西向东),经度增加为东经,减少为西经。
90°N
60°N
30°N
0°
0°
180°
20°W
160°E
90°W
90°E
地球自转: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逆时针转
南极上空:顺时针转
自转法
自转法
0°
0°
90°
45°
180°
45°
90°
135°
135°
90°
北纬
南纬
东经
西经
东
西
确定两点的坐标
(20°N,110°E)
(40°N,20°W)
(0°,40°W)
(20°N,20°E)
(20°S, 0°)
确定两点的坐标
20°
20°
60°
40°
10°
20°
M
F
0°
0°
M点:
(40°N , 20°W)
F点:
(20°S , 60°E)
确定两点的坐标
A点:
0°
180°
N
A
B
E
W
(45°N,135°W)
(0°,90°E)
B点:
2、确定东西方向
1、确定南北方向
2.定方向
情况二:两地经度不同
二者之和小于180°,东经度地点在东方,西经度地点在西方
二者之和大于180°,东经度地点在西方,西经度地点在东方
北纬在北,度数越大越北
南纬在南,度数越大越南
情况一:两地经度相同
东经(西经)中,度数大的地点在东(西),度数小的地点在西(东)
确定两点的方向
20°
20°
60°
40°
20°
20°
A
D
B
C
A点在D点的 方向,B点在C点的 方向,C点位于D点 方向。
正北
西北
东南
3.算距离
所有经线和赤道上,1°弧线的长度为111km。
任一纬线上两点间的纬线长度=两点所在经线间赤道长度×cosα(α 为该纬线的纬度数)。
111× cos φ km
111 km
2004年7月28日,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78°55′N,11°56′E)建成。据此回答:
1、黄河站至北极点的距离约为( )
A. 600千米 B. 900千米
C. 1200千米 D. 1500千米
3.算距离
两地的纬度差=90°—79°=11°
两地的直线距离=111km/度×11 ° =1221千米
课堂小练
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A、C两地的地理位置:
A、 C、 。
2、在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地,位于东半球的是 地,位于西半球的是 地。
3、从低、中、高纬度看,C在 纬度;B在 纬度。
(60°N,60°W)
B
B、C
A
中
低
(40°S,40°E)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 ,所属的半球是 ,与B点的距离约为________,所属的纬度带是________。
(2)图2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 ,所属的半球是 ,C点和D点之间的距离约为________。
(3)图3中F点的地理坐标是 ,所属的半球是 ,所属的纬度带为 ,F点在E点的 方向。
(4)图中A点在C点的 方向。
(15°S,15°W)
南半球、东半球
1110km
低纬度
南半球、西半球
(60°S,170°E)
277.5km
(70°N,180°)
北半球、西半球
高纬度
西北
东北
5×111×cos 60°=555×0.5=277.5 km
二者之和大于180°,东经度地点在西方,西经度地点在东方
本节课小结
本节课到此结束
新湘
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