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桂花雨》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3《桂花雨》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30 22:2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桂花雨
课 时 第二课时 年级 五年级 科目 语文
教 学 目 标 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桂花香的句子。 2.自读自悟,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3.品读并小组讨论,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所表达的感情。
重点 品读重点句子,抓住重点词语,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体会句子中蕴含的感情。
难点 想象课文中描写摇桂花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小组探究预设问 题 (一)品读并小组讨论,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所表达的感情。
教 学 过 程 第二课时 一、根据学生课前导学单的完成情况出示学习目标 (一)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桂花香的句子。 (二)自读自悟,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三)品读并小组讨论,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所表达的感情。 二、根据课前学习情况巧妙导入新课(说明导入过程) (一)播放《梨花又开放》歌曲,边让学生欣赏边思考这首歌里唱到了哪些景?哪些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歌里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感? 教师板书:(景: 物: 情:) 师: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桂花雨》这篇文章写的景是“桂花”,事是“摇花”,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文章的字里行间去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个人思考、学生独学 课件出示:
(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桂花香的句子。 1.指名学生汇报。 2.整理并出示学生找到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共同点和不同的描写方法。 师:站在桂花树下,望着星星点点的桂花,年少的琦君此刻最想干什么? (二)画出描写“我”摇桂花树和表达心情的句子,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 1.引导学生抓住“大事”“总是”“缠着”这些词语,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我”盼望摇桂花时的急切心情。什么样的事是大事? “我”会怎样缠着妈妈? 2.发挥想象,完成填空。 我( )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3.师生即兴表演。 四、根据独学情况开展小组合作探究 .品味“桂花雨”之“思念”。 1.这场“桂花雨”又引起了作者怎样的情思?请默读最后两个自然段,画一画,想一想。 2.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3.品读母亲的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①指名读。把这句话改成反问句。(这里的桂花再香,怎么比得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呢?) ②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五、展示小组合作探究结果 发言人分享:母亲不是从香味的浓淡去评价桂花,而是从感情的深浅去评价。因为母亲思念家乡,所以就觉得家乡的桂花香。 六、展示课堂检测内容(出示检测题目) 想象说话。 如果我说:“这里的水真甜啊!”母亲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我说:“这里的橘子真甜啊!”母亲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许多年过去了,我和母亲到了外地,我对母亲说:“这里的生活真好呀!”母亲会说:“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从这里,你感受到了母亲怎样的情怀?(板书:思念故乡)让学生带着这种思乡之情再读母亲的话。 七、评价提炼,总结升华 1.课件出示,配乐简介作者琦君。 作者写这篇散文的时候已经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了,自从离开家乡后,她一直不能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而且再也看不到她的父亲和母亲,再也看不到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再也看不到那阵阵的桂花雨……此时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怀念家乡,这就是桂花香中弥漫着的淡淡的“乡愁”。) 九、课后巩固练习设计 仿照描写“摇花乐”的片段,以《________乐》为题,写一段自己童年的生活趣事。
通过集备达成的教学共 识 “摇花乐”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也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段落。采用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演一演、说一说等方法使孩子们身临其境,使孩子们读出情味,使孩子们心驰神往,使孩子们领会其精妙所在。
课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