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30 23:17:42

文档简介

西安市鄠邑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有25 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和不选均不得分)
此前,日本德岛县博物馆宣称在德岛县胜浦村附近新发现了大型草食性动物禽龙的化石。此次发现的禽龙化石距今1.3亿年左右,是截至目前日本境内出土的最古老的动物化石。据此完成1 ~3题。
1.根据材料推测,禽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是
A.泥盆纪 B.白垩纪 C.寒武纪 D.古近纪
2.若发现禽龙化石的地层中,还存在其他化石,则这些化石最可能是
A.蕨类植物化石 B.被子植物化石 C.裸子植物化石 D.人类化石
3.人类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可以
①推测古地理环境 ②确定地球的年龄
③重新培育出古生物 ④了解地球生命的历史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我国的冲浪运动起步较晚,直到2010年,海南省万宁市才举办了第一届国际冲浪节,自此这项在国内颇为冷门的运动逐渐进入大众视野,而当时比赛的地点就是日月湾。 日月湾巨大的海湾上常常有3米以上的海浪,是理想的冲浪地点。除海南省外,广西北部湾、山东青岛等地均有冲浪点分布。下图为“万宁市日月湾景观图”和“海南岛冲浪点分布图”。据此完成4~6题。
4.海南岛的冲浪点多位于东岸,而西岸较少。其主要原因是
A.西岸海岸海滨面积较小 B.西岸海岸线狭长且曲折
C.西岸天气条件差,阴雨天气多 D.西岸海域面积受限,风浪小
5.与山东青岛冲浪点相比,海南岛日月湾冲浪点的最佳冲浪时间是
A.每年11月~次年3月 B.每年6月~8月
C.每年7月~11月 D.每年3月~5月
6.近年来我国冲浪运动热潮兴起,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自然条件优越,冲浪点多 B.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C.该项运动安全系数高,易普及 D.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下图是“太平洋170°W 附近三个观测站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的曲线图”。据此完成7~8题。
7.将图中①②③三地表层海水密度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下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8.关于海水温度变化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A.海水的温度与海水的深度呈反比例关系
B.海水温度与太阳辐射强度一定呈正相关
C.深度超过1千米后,海水的垂直温度变化开始减小
D.若深度在1千米内,则不同纬度的海水温度差异较小
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四大圈层。据此完成9~10题。
9.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依次表示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1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图中两个圈层之间的关系,则这两个圈层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第2页 共6页
下图为“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1题。
1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②真核细胞生物出现 B.③恐龙灭绝
C.④无脊椎动物大量出现在地球表层 D.⑤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出现
下图为“水循环环节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 题。
12.图中水循环环节中①表示的是
A.下渗 B.地下径流 C.水汽输送 D.地表径流
13.修建蓄水池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其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① B.⑤ C.② D.⑦
清代黄叔璥在《台海使槎录》中,记述了台湾海峡两岸的风向差异:“内地之风,早西晚东;惟台地早东风、午西风,名曰发海西,四时皆然。”这里所说的“内地”指福建,“台地”指台湾。据此完成14~15题。
14.上图中能正确示意“台地早东风、午西风”的是
A.甲、丙 B.乙、丙 C.甲、丁 D.乙、丁
15.下列能正确表示台湾海峡两岸风向日变化相反的是
A.白天两地盛行海风,夜晚两地盛行陆风
B.夜晚两地盛行海风,白天两地盛行陆风
C.夜晚台湾盛行海风,福建盛行陆风
D.白天台湾盛行海风,福建盛行陆风
动画片《飞屋环游记》讲述了退休气球销售员费迪逊与少年罗素乘坐“飞屋”前往南美洲“天堂瀑布”冒险的故事,动画中的“飞屋”被成千上万个五颜六色的氢气球牵引飞越云层,带着二人遨游
第3页 共6页
天际,飞向远方 据此完成16~17题。
16.二人在升空过程中,“飞屋”的温度变化趋势为
A.越来越冷 B.越来越热 C.先热后冷 D.先冷后热
17.若飞屋保持约一万米的高度从北极上空飞往赤道上空,则二人在途中的感受是
A.一直平稳 B.先平稳飞行,后上下颠簸
C.先上下颠簸,后平稳飞行 D.一直颠簸
此前,吉林省西部白城新区开展了海绵城市工程建设。白城地处大兴安岭东麓平原区,当地有“十年九旱,一年不旱,河水泛滥”和“一年两阵风,一次刮半年”的说法。下图示意海绵城市中关于“透水路面”的设计方案。据此完成18~19题。
18.海绵城市建设最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水汽输送 B.降水 C.下渗 D.蒸发
19.白城建设海绵城市可能带来的效益是
①减轻洪涝灾害 ②增加空气的湿度 ③提高植被覆盖率
④减轻风沙影响 ⑤解决当地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地壳等厚度线分布图”。据此完成20~21题。
20.据图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任意两地地壳厚度差异与其相对高度大致相等
B.图中地壳厚度大致由中部向南北两侧逐渐变薄
C.喜马拉雅山脉所处位置地壳厚度最厚
第4页 共6页
D.图中所有断层均位于板块内部
21.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到图示区域地壳厚度的大致变化是
A.薄厚相间 B.由厚变薄 C.薄厚一致 D.由薄变厚
此前,受高能粒子沉降的影响,地球大气层受热膨胀,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40颗“星链”卫星受到的大气阻力加强,掉入大气层内坠毁。据此完成22~23 题。
22.造成本次地球大气层受热膨胀的高能粒子来自太阳大气的
A.色球层 B.光球层 C.电离层 D.日冕层
23.受本次太阳活动影响,地球上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流星现象 B.日食 C.极光 D.磁暴
1996年9月18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的施密特CCD 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主带(由于小行星带是小行星最密集的区域,这个区域因此也被称为主带)小行星,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该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以示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敬意。据此完成24~25题。
24.“袁隆平星”位于
A.地月系 B.太阳系 C.比邻星系 D.河外星系
25.下列关于“袁隆平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体积与地球相似 B.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C.围绕太阳运动 D.无厚厚的大气层包裹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综合题(有3 小题,共50 分)
26.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冷却饱和而形成的。下图为“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9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②海域易出现海雾的原因。(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P地冬季多降水的主要原因。(6分)
(3)图中海域有一处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它的名称是什么 分析该渔场形成的有利条件。(11分)
第5页 共6页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 分)
材料一 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图(图A)
材料二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图B示意1981~2021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情况。
(1)霜冻灾害多发生在 (填“阴天”或“晴朗”)的夜间,这与图 A 中 (填“甲”“乙”或“丙”)有关。(4分)
(2)根据图 A 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大气受热过程的角度,阐述搭建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的理由。(6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N 地 PAR 值高于 M地的主要原因。(6分)
28.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15 分)
(1)大气垂直分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该层大气天气现象复杂多变,请说明原因。(6分)
(2)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B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主要原因。(3分)
(3)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对流层下部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增加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做逆温。分析对流层大气出现逆温现象时,其对近地面人类活动可能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6分)鄠邑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和不选均
不得分)
1.B  2.C  3.A  4.D  5.A  6.B  7.D  8.C  9.C  10.B
11.A 12.C 13.B 14.C 15.A 16.D 17.B 18.C 19.D 20.B
21.D 22.A 23.D 24.B 25.A
二、综合题(有3小题,共50分)
26.(19分)(1)②海域是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海雾。(2分)
(2)P地冬季吹西北风,西北风经日本海海面后,补充了大量水汽,遇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
又因P地受暖流的影响,湿度增大,故P地冬季多降水。(6分)
(3)北海道渔场;(3分)该渔场位于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海底的营
养盐类物质被带到表层,浮游生物繁盛,鱼类的饵料丰富;寒暖流交汇可产生“水障”,阻止
鱼群游动;该渔场位于温带浅海大陆架地区,阳光充足,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
饵料。(8分,任答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27.(16分)(1)晴朗  丙(4分,每空2分)
(2)温室大棚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阻挡效果,但对地面长波辐射有强烈的阻挡作用;从
而有效提高大棚内的温度,为低温季节生产反季节蔬菜提供了热量。(6分)
(3)M地位于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云层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可利用的太阳辐射
能少,所以PAR值低;N地位于内蒙古高原,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晴天多、日照
时间长,可利用的太阳辐射能多,所以PAR值高。(6分,任答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28.(15分)(1)水汽和杂质多,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上冷下热,对流(上升)运动
显著;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降低,易成云致
雨,因此天气现象复杂多变。(6分,任答两点即可)
(2)该层大气主要靠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线增温。(3分)
(3)抑制了空气对流的发生,导致近地面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近地面大气污染,影响人类
健康;可能造成大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还会引发交通事故等。(6
分,任答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第 1页 共1页
{#{QQABZQaEogggAAJAARgCAQF6CEAQkACAACoOAFAIIAAAAAN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