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什么是周长》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周长 第1课时《什么是周长》,主要介绍了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能够理解周长的含义,并学会使用尺子测量和计算不同图形的周长。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a. 理解周长的概念,即图形边的长度之和。
b. 掌握使用尺子测量图形边的长度,并能计算图形的周长。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a.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引导他们发现周长的概念。
b. 通过师生互动和学生间的合作,促进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a.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b.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互助互助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测量计算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建立“一周”的概念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并具备了使用尺子测量长度的基本能力。他们对图形有一定的认识,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的图形。但是,他们可能还不了解周长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图形的周长。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示例和实践操作来帮助学生建立起周长的概念,并掌握测量和计算周长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展示图形卡片)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有关周长的知识。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图形,并思考一下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学生A:它们都是有边的图形。
教师:很好!你观察得很仔细。这些图形都是由边组成的。那么,我们如何来衡量这些图形的边的长度呢?请大家思考一下。
学生B:可以用尺子来测量。
教师:非常好!尺子是一种常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测量图形的边的长度。除了边的长度,还有没有其他的概念可以描述图形的特征呢?
学生C:周长。
教师:正确!周长就是描述图形边的长度的概念。接下来,我们将学习什么是周长。
2、概念讲解
(教师示意围绕图形的动作)
教师:周长是指图形的边的长度之和。我们可以把周长想象成是围绕着图形的一条线。请大家用手指示意一下,如果我们用一条线围绕这个图形,这条线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教师展示一个正方形)
教师:现在,我们来计算一下这个正方形的周长。请你们仔细测量一下正方形的一条边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学生测量正方形一边的长度)
教师:那么,这个正方形的一条边的长度是多少?
学生D:4厘米。
教师:非常好!因为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都相等,所以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学生E:4厘米+4厘米+4厘米+4厘米=16厘米。
教师:很棒!你们计算得非常准确。所以,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计算其他图形的周长。请大家仔细观察下一个图形。
(教师展示一个长方形)
教师:请你们测量一下这个长方形的两条边的长度,并计算它的周长。
(学生测量长方形两条边的长度)
教师: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学生F:6厘米+4厘米+6厘米+4厘米=20厘米。
教师:非常好!你们计算得非常准确。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计算周长时,需要将图形的边的长度相加。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些练习。
3、练习与巩固
(教师发放练习册,让学生进行练习)
教师:现在,请你们打开练习册的第一页,完成练习1。
(学生们完成练习1)
教师:请大家交换练习册,互相检查答案。
(学生们互相检查答案)
教师:很好!你们做得非常棒。接下来,我们继续进行下一个练习。
(学生们完成练习2)
教师:请你们将自己的答案与旁边的同学进行对比,并讨论出正确的答案。
(学生们进行答案对比和讨论)
4、归纳总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请大家告诉我,什么是周长?
学生G:周长是指图形的边的长度之和。
教师:非常好!那么,计算周长的方法是什么?
学生H:把图形的边的长度相加。
教师:很棒!你们掌握得非常好。
六、、板书设计:
1. 周长的概念:图形的边的长度之和。
2. 计算周长的方法:把图形的边的长度相加。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帮助他们建立起周长的概念。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图形的边的长度,学生掌握了计算周长的方法。课堂上的练习和讨论活动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助。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练习来巩固学生对周长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设置有趣的活动和教具,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