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火车》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乘法的第3课《乘火车》时,主要内容是通过解决乘法问题来巩固和拓展学生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的掌握。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连续进位的方法。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并且掌握了不连续进位的方法。他们对乘法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连续进位的方法可能还不够熟练。他们在数学运算中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在连续进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 教师展示一段有关火车站乘客人数和乘车票价的情景图片或视频。
-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如果一列火车上有23节车厢,每节车厢上有7个座位,我们应该如何计算共有多少个座位?”
-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 呈现问题
- 教师出示问题:“一列火车上有23节车厢,每节车厢上有7个座位,共有多少个座位?”
- 教师鼓励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先尝试用加法进行计算,然后引导他们发现用乘法更加高效。
- 学生讨论并尝试解决问题。
3. 引入连续进位
- 教师出示另一个乘法问题:“一列火车上有34节车厢,每节车厢上有6个座位,共有多少个座位?”
-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问题,发现在计算个位数时,没有进位;但在计算十位数时,需要连续进位。
- 教师通过具体的示范,引导学生掌握连续进位的方法,并进行一些类似的练习。
- 教师提问学生:“在这个问题中,我们需要进行连续进位吗?为什么?”
-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4. 巩固练习
- 教师出示一些乘法题目,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题目可以包括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计算。
-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情境,如购买多少个物品、多少人乘坐火车等,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 学生完成习题,并相互核对答案。
5. 总结归纳
-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连续进位的方法,强调连续进位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 教师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解决习题时的思考和策略。
- 教师提出一个挑战问题:“如果一列火车上有56节车厢,每节车厢上有8个座位,你能用连续进位的方法计算出共有多少个座位吗?”
- 学生思考并尝试解答问题。
六、板书设计: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23 x 7 =
34 x 6 =
...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入连续进位的概念,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具体的问题和实际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同时,通过巩固练习,学生得到了更多的机会来运用所学的方法,加深了他们对连续进位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困惑和提高学习效果。总体而言,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于连续进位的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