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升初语文综合模拟试卷(十一)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综合模拟试卷(十一)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01 18:2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语文综合模拟试卷(十一)部编版 含答案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一、书写。(8分)
1.看拼音,写词语。请注意书写规范、美观。
亲爱的同学们,màn cháng的小学时光即将结束,让我们bǐ cǐ
道一声祝福,道一声珍重。临别之际,老师想告诉大家,如果能一直以shū jí为友,我们在前进的路上就不会jì mò,对于生活中种种yán jùn的考验,也会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老师还希望大家记住,任何时候,任何lǐng yù,jī yù只会留给善于观察思考、jiàn wēi zhī zhù并时刻做好准备的人。
二、选择题。(10分)
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窸窣(sū)  参差(cī)  镊子(niè) 驰骋(chěnɡ)
B.蜷缩(quán) 吞没(mò) 恬静(tián) 嗤笑(cī)
C.入场券(juàn) 菜畦(wā) 单薄(bó) 婆娑(suō)
D.肆虐 (nüè) 盘踞(jù) 狞笑(nínɡ) 恩赐(tì)
3.下列三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情同手足   忘年至交   心地善良   万古常青
B.悲欢离合   高风亮节   不其而然   肝胆相照
C.亲密无间   休戚与共   推心置腹   依依惜别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习主席提出的“光盘”行动,意在发扬人人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B.针对老师检查中指出的错误,改正了错误。
C.写文章语言要精炼,一定要把不必要的啰嗦话通通删去。
D.学生应当把自己的梦想与建设祖国联系起来,刻苦学习,为中国梦的实现而贡献力量。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王安石的《元日》一诗描写的是春节时的热闹情景。
B.赵州桥又叫安济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描写了秋天的动态美。
D.《鹿角和鹿腿》告诉我们好看的东西不一定有用,不好看的东西有时候能派上大用场。
6.结合语境,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_________;宽容是一种镇静剂,__________;宽容是一束阳光,__________;宽容是一座桥梁,__________。
①可以消融彼此间猜疑的积雪 ②可以将彼此的心灵沟通
③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④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
A.③④①②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③②④①
三、填空题。(25分)
7.选字填空。(填序号)(4分)
【①带 ②戴】同学们( )上红领巾,在老师的( )领下参观植物园。
【①做 ②作】我去小乐家( )客,他正在家写( )业。
【①长长 ②常常】匹诺曹( )说谎,所以长了( )的鼻子。
【①再 ②在】( )见,小燕子,我就( )这里等你回来。
8.为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逼 ①强迫;威胁。 ②十分接近;靠近。 ③狭窄。
(1)鬼子揪着雨来的耳朵,逼问交通员的下落。( )
(2)这条巷子十分逼窄,只能容两个人并排行走。( )
(3)“玛丽号”笔直地朝着“诺曼底号”逼了过来。( )
9.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8分)
①( )知非福 ②死( )其所 ③不可思( ) ④司空见( )
⑤精兵( )政 ⑥声泪( )下 ⑦过犹不( ) ⑧赴汤( )火
10.课内外积累填空。(10分)
(1)春天的景色既是杜甫笔下的“随风潜人夜,______________”;也是叶绍翁笔下的“春色满园关不住, ”。
(2)诗中有“志”:“ ,要留清白在人间”是于谦借_______明志。文字中有“感”:“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吹散了,如_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是朱自清对时间流逝发出的深深叹息。
(3)我们忘不了小学六年的点点滴滴。当我贪玩时,老师教育我:“
,老大徒伤悲!”
(4)“ ,事非经过不知难”,我们平时就应当勤学好问,不要等到需要时再临时抱佛脚。
四、语言表达。(14分)
11.看图回答问题。(4分)
(1)上面的两幅图展现的是哪一个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2分)
A.春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重阳节
(2)我们学过关于这个节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2分)
12.按要求写句子。(6分)
(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放学回到家,听到妹妹正在唱歌。当你心情好的时候和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听到歌声的感受相同吗?请分别写一写。
心情好: .
心情不好: .
五、判断题。(5分)
13.判断下列说法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北京的春节》一文详写了所有的部分,这样对突出民俗特点很有好处。( )
(2)《表里的生物》紧紧围绕表里的“生物”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好奇,又善于思索的儿童的内心世界。( )
(3)《那个星期天》一文细腻地刻画了“我”经历了从等待开始时的万分期待、心怀欢喜,到继续等待时的耐心、仍然有所期盼,再到等待未果时的焦急万分,直到最后等待结束、期盼落空的过程。( )
(4)《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在悼念张思德的大会上所作的一篇演讲稿,教育我们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
(5)《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是马克·吐温的作品,文中共记叙了汤姆的三次历险故事。( )
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6分)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材料二:仙人掌一般生长在干旱的沙漠里,每次降雨,仙人掌都会竭尽全力吸收、储存水分。城市“仙人掌建筑”也是如此,住户们将各种植物种植在自己大面积的户外阳台上,整个建筑就像一座小型的光合作用工厂,能够吸收城市中的有害气体,并且释放新鲜的氧气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为住户提供清新、优雅的居住环境。每当花朵盛开的时候,红、黄、蓝、绿等色彩交相辉映,在白色建筑表面的映衬下,犹如一幅美丽的百花图。
材料三:
14.材料三是中国环境保护标志,请选择其中一个构图要素说说它的寓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你的理解,简要概括材料一的主要信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请结合材料一、二、三,说一说自己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建议(至少两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22分)
(一)北京的春节(节选)(10分)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7.选文第一句话中加点的“又”字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春节的三次高潮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说元宵节是“又一个高潮”?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选文中的画线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灯的______多、______多。(2分)
20.从选文中可看出正月十五有哪些风俗习惯?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者喜欢北京的元宵节吗?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读这句话时要读出什么感情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和老师有个秘密(12分)
①10岁的时候,我才开始读小学一年级。
②母亲为我那15块钱的学杂费和书本费整整准备了三年,此时,我的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都已经在念中学了,其实他们学杂费的零头都要比我一年的学费还要高,但母亲为了不让我的哥哥姐姐们耽误学业,她只好一年又一年地将我的入学时间往后推。好不容易攒够了15块钱,不料,三年后,也就是在我10岁那年,小学一年级的学杂费和书本费已经比三年前翻了一番,涨到了30块钱。得到这个消息后,母亲哭了整整一夜。
③就在母亲打算让我彻底放弃上学的时候,村里唯一的一位公办教师江老师找到了正在地里干活的我的母亲……也就是在那一天,我被江老师领到了学校,开始了我的读书生涯。事后我才知道江老师告诉母亲他愿意为我交那多出来的15块钱学费。
④上学后,母亲仅仅给我买了一个练习本,然而对于一个初学写字的小学生来说,这一个本子怎么够用呢?仅仅两天的时间,我的练习本就再也写不下一个字了。之后,我就再也没办法交作业了。
⑤两天后,我被江老师叫到了他的办公室。他看起来很生气。可是当他得知我不交作业的原因后,江老师沉默了,半晌,他抬起头来,对我说道:“孩子,我这里还有一个备课本,你先拿去用,以后你的作业我就用铅笔改,你用完之后,就可以拿橡皮擦掉,这样不就可以再用了吗?对了,还有,假如每次你的作业能全部做对,我就不在上面写字,那就表示你的作业得的是优。你看这样行吗?”此时的我除了感动还能说什么呢?我在心中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把作业全部做对,一定要得优,不让老师写字。临走时,江老师又把我拉住了:“这是我们俩的秘密,你一定要保密呀!”
⑥许多年后的今天,已经快大学毕业的我还保持着用铅笔写字的习惯,总有人问我为什么?我不为别的,只为了心中的那份纪念。
22.文章通过写 和 两件事,刻画了一位 的老师形象,表达了“我”对江老师的 之情。(4分)
23.第⑤段中“他看起来很生气”原因是 。但后来又“沉默”了是因为 。(2分)
24.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4分)
(1)“我”和江老师之间的秘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江老师要求“我”一定要保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文章最后一句“我不为别的,只为了心中的那份纪念”,作者心中的“纪念”是指(   )(2分)
A.曾经的苦难生活,这是作者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B.用铅笔写字的习惯,时刻提醒自己不忘本。
C.母亲曾经为这个家庭所付出的一切艰辛。
D.用铅笔写字是为了永远铭记江老师的恩情。
八、习作表达。(30分)
26.根据要求完成习作。
从下面两个考题中,选择其中一个进行习作。
禾下乘凉梦,一生逐一梦……“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用毕生的精力投入杂交水稻的研究,解决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解决了未来世界性的饥饿问题。可现在,袁爷爷却离开了我们。
习作提示:
请选择下列一个题完成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通过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
1.袁爷爷,我想对您说……
2.我的梦想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表述清楚,内容完整;③要有真情实感,不要抄袭、套作;④书写工整、规范;⑤不少于500字。
100
200
300
400
500
参考答案
1.漫长 彼此 书籍 寂寞 严峻 领域 机遇 见微知著
2.A 3.C 4.D 5.C 6.A
7.② ① ① ② ② ① ① ②
8. ① ③ ②
9.焉 得 议 惯 简 俱 及 蹈
10.润物细无声 一枝红杏出墙来 粉身碎骨浑不怕 石灰 轻烟 微风 薄雾 初阳 少壮不努力 书到用时方恨少
11.A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2.(1)父亲取出手枪。
(2)没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
(3)听到妹妹的歌声,我心里美滋滋的,与妹妹一起哼唱,并手舞足蹈起来。我觉得妹妹的歌声是噪音,任何的响动都可能带给我情绪的波动。
13.× √ √ √ ×
14.构图要素为地球、太阳、山、水、橄榄枝以及字母ZHB。橄榄枝代表和平、安宁,又代表植物和生态环境。
15.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美丽中国。
16.①节约资源:做到节约水资源,不浪费水;随手关灯,不浪费电等。
②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坚持垃圾分类;在阳台上种植各种植物,营造清新、优雅的居住环境。
17.“又”字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引出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元宵节。
18.春节的三次高潮分别是:除夕、大年初一、元宵节。因为元宵节时处处悬灯结彩,小孩子们放花炮,家家户户吃元宵,非常热闹,所以说元宵节是“又一个高潮”。
19.排比 数量 种类
20.赏花灯、放花炮、吃元宵。
21.喜欢。从“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一句中可以看出来。读这句话时要读出高兴、幸福的感情。
22.江老师给“我”垫付15块钱学费 江老师让“我”用铅笔写作业
关爱学生 感激、怀念
23.以为“我”故意不交作业 他知道了“我”没钱买作业本
24.“我”用铅笔写作业,老师用铅笔改,如果作业全部正确,老师就不用在上面写字。 老师这样做,是为了维护一个穷学生的自尊。
25.D
26.写作(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