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教师卷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词语读音及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沧茫 罅(xià)隙 讪(shàn)讪 青青子衿(jīn)
B.剡溪 揳(xiē)入 讷(nè)讷 金戈(yì)铁马
C.桑树颠 天台(tāi) 渌(lù)水 殷(yǐn)岩泉
D.粟深林 魂悸(jì) 佛(bì)狸祠 羽扇纶(lún)巾
[知识点] 字音解读字形解读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今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A.“沧”应为“苍”
B.“金戈铁马“戈”应读gē”
D.“粟深林”的“粟”应写作“栗”,“羽扇纶巾”的“纶”应读guan。
故选C。
2. 下列诗句中的典型意象所表明的时间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万类霜天竞自由 B. 秧根未牢莳未匝
C. 无边落木萧萧下 D. 满地黄花堆积
知识点:古诗中的景物形象
[答案] B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景物形象的鉴赏能力
A.“万类霜天”中的“霜天”是深秋的季节特征,所以本句表明的时间是秋季。
B.“秧根未牢”指的是秧苗刚刚种下,根系还不牢固;“前未匝”指插秧还未栽种完。所以本句的时间是插秧苗的季节,是春末夏初。
C.“落木”指的是树叶凋零的季节,指的是秋季
D.“满地黄花”是指满地都是残败凋零的菊花,是秋季的景物特征,所以本句表明的时间是秋季。故选B。
3. 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误落尘网中 B.天姥连天向天横
C.大珠小珠落玉盘 D.卷起千堆雪
[知识点] 修辞手法
[答案] 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A.比喻,把“官场”比作“尘网”。
B.夸张,极言天姥山的高大雄伟。
C.比喻,把“琵琶清脆的声音”比作“大珠小珠落玉盘”。
D.比喻,把“扑打到岸上的雪白的浪花”比作“雪”。
故选B。
4. 下列对《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短歌行》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借用了《诗经》中的句子,曹操此处用典是在 埋怨人才不投奔他。
B.《短歌行》中的“月明”四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喻,最后四句则用“周公吐哺”的典故突出地 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C.《归园田居》(其一)开头两句中的“俗”指尘俗杂事,“丘山”代表远离官场仕途的田园 山林。
D.《归园田居》(其一)一诗描绘了诗人由官场回归农村之后的田园生活,字里行间洋溢 着置身于大自然怀抱之中的欢快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知识点]
曹操(155-220)陶渊明(365-427《归园田居》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答案] 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A“曹操此处用典是在埋怨人才不投奔他”错误,此处用典表达曹操对贤才的渴望,应理解为曹操是在委婉地提醒人才主动来投奔他,没有“埋怨”的意思。
故选A。
5. 下列各句中,引用诗句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初春时节,花未开,柳初绿,整个世界仿佛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女郎,羞答答地露出 半边脸。
B.小王在和几个和自己一样创业失败的朋友的聚会上说:“我们‘同是天涯沦落人’,应该相 互扶持。”
C.面对仇敌,打不能打,杀不能杀,只能把扣住扳机的手指松开按上,按上松开。该剧对 这场戏的处理可以说是做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
D.关于这件事,目前各种说法都有,真是“嘈嘈切切错杂弹”,不知道真相到底是什么。
[知识点]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答案] 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含义的能力。
D.“嘈嘈切切错杂弹”的意思是: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形容演奏技艺高超,声音悦耳动听。此处误用为对某事,人们各持己见。
故选D。
6. 选出对白居易《琵琶行》一诗有关诗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第一句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句 通过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B.“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第一句点明了送别的基调:“惨”。第二句用环境 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境,可谓情景交融:与友分别心绪难平,心情和眼前月色一样,一 片茫然。
C.“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情景交融。与开头“夜”“船”“月”相呼应,烘托了琵 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及演奏的悲凉气氛,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广阔空间。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该句运用了反问和借代修辞手法将诗人的感情推 向了高潮。“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实为画龙点睛之笔,同时也是全诗的主题即上段“同是 天涯沦落人……”的形象化说明。
.[知识点]分析、理解古诗内容鉴赏诗词形象鉴赏诗词语言
[答案] 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赏析诗歌的能力。
D.“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 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反问”应为“设问”D
7. 对“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典故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老,但不忘为国效力。
B.作者借廉颇虽老还有人想起用他的故事,反衬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从而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感慨。
C.为今天再也找不到像廉颇这样的大将感到痛惜。
D.怀念廉颇,吊古伤今,渲染一种悲壮苍凉的情绪。
[知识点]
辛弃疾(1140-1207)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表现手法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答案] 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言文中典故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C“为今天再也找不到像廉颇这样的大将感到痛惜”错误,此句并非表达再也找不到像廉颇这样的大将的痛惜,而是以廉颇自比,表达自己现在虽然年老,但依然心系抗金前线,只要朝廷召唤,自己将奋勇争先。另外廉颇虽老,但赵王尚且派人去慰问,而自己却无人问津,表现的是一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懑、落寞之情。故选C。
8. 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其中风、渚、天、沙、猿啸、鸟飞,对仗工整。
B.颔联“萧萧”“滚滚”使“无边落木”“不尽长江”更加形象,景象萧瑟、阔远。
C.“常”极言诗人客居他乡之久,抒写思乡情切;“独”突出孤独无依,处境艰难。
D.颈联表现感情,“万里”“百年”分别从纵(时间)、横(空间)二方面着笔。
[知识点] 杜甫(712-770)鉴赏诗词语言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D.“万里”百年分别从纵(时间)、横(空)二方面着笔”错误,应是分别从横(空间)、纵(时间)二方面着笔.故选D
9. 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开篇,直奔历史,把奔流不尽的大江与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的背景。
B.“乱石”三句,集中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直插云霄的山峰、拍岸的惊涛和澎湃的雪浪。
C.下片由“遥想”领起,着力塑造了年轻有为、春风得意、指挥若定的东吴将领周瑜的形象。
D.词中所描绘的“乱石”“惊涛”等赤壁景色与“雄姿英发”的周郎形象相映生辉,各臻其妙。
[知识点] 苏轼(1037-1101) 《念奴娇·赤壁怀古》词解读 表现手法
[答案] A
[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A项,“词的开篇,直奔历史”说法错误,词的开篇写眼前之景,引出后面对历史的怀想。选A。
10. 对李清照《声声慢》一词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三句用一连串叠词,写出一种愁惨而凄厉的氛围,是词人血和泪的吞吐,也是向苍天 的悲惨呼告,是词人后期凄凉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B.上阕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最后“雁过 也”三句在内容上承上,在结构上启下,自然地把抬头仰望过渡到低头俯视。
C.“梧桐更兼细雨”两句写桐叶簌簌,秋雨滴滴,像鬼语戚戚、幽灵啜泣,这就更加令人难 过了。这里是从正面渲染作者的悲苦心情。
D.最后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全词用象征手法,把国破家亡的身世 寓于景物描写之中,表现了词人忧国忧民的心理。
[知识点]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表现手法
[答案] 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D.““象征手法”错误,这首词主要的写作手法为借景抒情,没有用象征手法。故选D
二、默写(每空1分,共13分)
11.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
(3) ,往往取酒还独倾 (白居易《琵琶行》)
(4)元嘉草草,____________,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5)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山、海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人才的渴求。
(6)《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揭示主旨,表现 了诗人的高尚节操。
(7)《声声慢》的起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了一连串叠词, 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气氛。
(8)《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答案]羁鸟恋旧林 一尊还酹江月 春江花朝秋月夜 封狼居胥 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三、阅读(共37分)
(一) 鉴赏诗歌,完成12-13题。(8分)
寄江州白司马①
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
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③,青云依旧是前途。
【注】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③莫谩:不要。雨花
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
B.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
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
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
13.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12.B
13.①“劝诫”是这首诗的主旨,诗人在尾联点明该主旨,劝说白居易不要沉迷于宗教,消磨了志气,要对人生充满信心;②诗歌的第二句在问候中提到僧人和寺庙,为结尾正式的劝诫做了铺垫。
【分析】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思想内容、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
第三句是说诗人曾经听说湓水萦绕像衣带,是对此地景物的描绘,并未有表现朋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此项对用典解释有误。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思想内容的能力。
题干中的“含委婉劝告之意”,已提示考生解答此题的关键,诗人采用哪些手法劝告了什么,既要对诗句的表现手法作出判断,又要体会出诗句中隐含的意思。诗中体现劝告之意的是 “惠远东林住得无?”和“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两句。前者借典故用问句,后者直接表达劝慰之意。只要结合这两句诗,把诗人蕴含其中的意思和情感答出即可。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7题。(共15分)
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后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要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①;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当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要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
(选自萧统《陶渊明传》)
【注】①舁,yú,抬;篮舆:轿子
14.对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 候: 等候
B. 麾而去之 麾: 挥手
C. 不能致也 致: 招致,约请
D. 弘欲要延之坐,弥日不得 弥: 整,满
15.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妻子固请 /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日/应束带见之/
B. 妻子固请 /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 /遣督邮至县吏/请日应束带见之/
C. 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日/应束带见之/
D. 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林/五十亩种粳 /岁终会郡 /遣督邮至县吏/请日应束带见之/
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而率真,清高而自负。
B. 州郡召用陶渊明担任州郡的官职,他不忍官场,弃官回家,他亲自耕种,自给自足,身体瘦弱而患上了疾病。
C. 陶渊明曾经去过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准备好了丰盛的酒席,在半路粟里(地名)邀请他。
D. 郡将(官名)曾经来拜访,正赶上陶渊明酿的酒情熟了,那将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筛完,又把头巾扎在头上
17.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2)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答案]14A
[小题15] C
[小题16] D
[小题17] (1) (陶渊明)曾经写作《五柳先生传》介绍自己的情形(自,自比),当时的人称这本书是他自己真实情况的记载。
(2)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喝到酣畅之处,都弹拨一番寄托自己的心意。[解析][14]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中“候”解释为“等候”错误。依据其后的文句“偃馁有日矣”可知,陶渊明卧床挨饿好几天了,故“候”的语境义应为“拜访、问候、探望”,即“江州刺史(官职名)檀道济前去探望他”。
故选A。
[点睛] 参考译文:
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负。曾经著作《五柳先生传》自娱自乐,当时的人称这本书为实录。
陶渊明孝敬老人,家里很穷,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官职名),他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自己弃官回家了,他亲自耕种自给自足,得了疾病。江州刺史(官职名)道济前去探望他,陶渊明卧床挨饿好几天了。道济说:“贤人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开明盛事,为什么自己如此糟践自己呢 ”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充当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上他们。"檀道济送给他粮食和肉,他却挥手叫檀道济离开。
后来他担任彭泽县令。官府的公田都让人种高梁。他说:“我常常能喝醉酒就够了。”妻子、儿子坚持要求种粮食,于是下令二项五十亩的田地种高粱,五十亩种粮食。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官职名)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您应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陶渊明叹气说:“我怎么能为了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当天就解下官印辞去官职,写了一篇《归去来》赋。
江州刺史王弘打算和他结交,却请不来他。陶渊明曾经去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准备酒席,在半路要里(地名)邀请他。陶渊明脚上有病,让一个门生和两个儿子交替抬轿,到了以后,欣然和庞通之一同饮酒。不一会王弘到了,陶渊明也没有抵触的情绪。
起初颜延之(人名)担任刘柳后军功曹(官职名),在浔阳和陶渊明有交情,后来到始安那做官,经过浔阳(地名),常常到陶渊明的住所饮酒。每次去,都要畅饮直到喝醉。于弘打算邀请颜延之赴宴,整天都找不到。颜延之临调走的时候,留下二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全部送给酒馆,以便以来就能喝酒。曾经在九月九日在房子边上菊花丛中闲坐,时间长了,采了一手菊花,忽然赶上王弘送酒来了,随即就喝,喝醉才回去。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喝到酣畅之处,都弹拨一番寄托心意。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他的天真直率达到这种地步。郡将(官职名)曾经来拜访他,正赶上他酿的酒槽熟了,陶渊明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筛完,又把头巾扎在头上。
元嘉(南北朝宋文帝年号)四年将要接受朝廷征聘,恰好去世了,时年六十三岁。溢号叫做靖节先生。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共14分)
爱心超市
侯发山
在华龙电器店庆十周年的喜庆日子里,领导安排我给叶岭村送一批捐赠物资,有米,有面,有油,当然,也有电器。其中的洗衣机,我决定送给王大爷。
叶岭村是革命老区,不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抗战的胜利,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为新中国的成立,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因此,社会各界,包括我们华龙电器,没少往这里送温暖。而且,每次领导都安排我来。所以,我对叶岭村的情况比较熟悉。王大爷一家四代都是军人:他的爷爷是个八路军,参加过抗日战争;他的父亲是解放军,参加过解放战争;他自己也当过兵,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他儿子后来也当了兵,没想到在一次抗洪抢险牺牲了。后来,在家人的劝说下,儿媳妇撇下孙子改嫁了。王大爷老两口带着小孙子生活。如今,他的小孙子在读博,家里就剩下王大爷和老伴儿。上个月来他家时,发觉他家缺台洗衣机。
我去之前给叶书记打了个电话。我一到村口,叶书记便早早候在那里。他已经知道我此行的目的,说:“牛科长,谢谢咱们华龙电器!把东西都卸到‘爱心超市’吧。”
叶岭村的“爱心超市”我知道,社会上一些爱心人士捐赠的物品,还有一些村民把家里不用的东西,衣服被褥,锅碗瓢盆,啥都有,都送到这里来。若是哪位村民有需要,可以自己来挑选,不需要付钱,故而称“爱心超市”。超市的服务员是村里的老党员,也不要村里支付工资。
我迟疑了一下,说其他东西都可以给超市,想把洗衣机直接捐给王大爷。
叶书记笑了笑:“王大爷不会要的。”
我怔了一下,说:“不会吧?”
“王大爷去赶集了。不信你打电话问问。”
我本想给王大爷一个惊喜,所以没提前联系,我摸出手机拨通了王大爷的电话,等我把意愿表述清楚,果然听到王大爷说:“小牛,我就是在家也不能要……你把东西放到‘爱心超市’吧。”
我有些失望,又有些无奈,临走时,我对叶书记说:“叶书记,洗衣机给了别人或许用处不大,但对王大爷一家很有帮助。”
“这就看王大爷的了。”叶书记狡黠一笑,说了一句我摸不着头脑的话。
三个月后,我又去了叶岭村。叶书记去省里领奖了,没在村里,我直奔王大爷家。
王大爷没在家。王大娘告诉我:“你大爷扫路还没有回来。
“扫路?村里的道路?”我问道。
王大娘“嗯”了一声。
我知道,叶岭村是方圆左近有名的文明村,村中所有的道路都是村民义务打扫的。王大爷七十多了,却还义务扫路,实属难得。
王大娘说:“‘爱心超市’里有台洗衣机,俺想要,所以他得赶紧挣。”
老人一句话把我给说糊涂了。他们还没拿到洗衣机?怎么扫路也不义务了?我问道:“大娘,给村里扫路有报酬?”
王大娘点了点头。
我追问了一句:“‘爱心超市’的物品也不是想要就能要的?”
王大娘重复一下刚才的动作,点了点头。
叶书记啊叶书记,这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弄虚作假吗?你不是千年的狐狸怎么玩起聊斋了?!若是外界那些爱心人士知道真相,热乎的心怕是会比冰棍还要凉。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当即决定到“爱心超市”看一看。
我进了“爱心超市”,一位戴着红袖章的大娘笑脸相迎:“欢迎光临!请问您需要什么?”
“我,我随便看看。”
我瞅着货架,发现一个个商品上面都贴有标签,标的数字大小不等,有的标“50”,有的标“100”,有的标“300”……那台洗衣机还在,标明“460”!我问“红袖章”:“大娘,这台洗衣机能给我吗?”
“红袖章”摇摇头,说:“这台洗衣机王明大叔已经订下了,他还没攒够。”王明就是王大爷的大名。
我冷冷地说:“叶书记也真会赚钱,我们捐的东西,他倒在这里兜售起来了。”
“红袖章”笑了,说:“对不起,我没给您说清楚。过去这里的东西可以随便拿,现在都得用积分兑换,不花钱。这都是叶书记的主意。”
“积分?”
“红袖章”解释道:“在俺们村做好事做善事可以得到积分,扫一次路得2分,婚事俭办得16分……看看这个。”说着话,她递给我一个“价目表”。
我接过一看,上面写着:见义勇为一次20分,拾金不昧(物品价值100元以下,2分;100元至200元,3分。以此类推),帮助孤寡老人一次2分,获得县市级奖励一次60分,获得省级奖励一次80分,获得国家奖励一次120分等等。
“红袖章”继续说道:“村委有人专门统计这些分值,你手里有了分值,才能来这里换东西,多少分换相应分值的物品。王明大叔为了得到这台洗衣机,起五更搭黄昏,听说挣三百多分了……”
叶书记啊叶书记,真有你的!
我感慨不已。感慨之余,我心里有了想法,打算回去了给领导提个建议,华龙电器以后的捐赠是不是可以效仿一下叶岭村的作法?
(有删改)
18.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王大爷拒绝了直接捐赠的洗衣机,选择做好事攒积分去“爱心超市”兑换,这表现了他的善良
B. 小说中对话较多,多使用日常口语,“挂羊头卖狗肉”“起五更搭黄昏”等俗语的使用展现出浓郁的乡士气息
C. 小说中的“红袖章”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用红袖章代指戴着红袖章的大娘,突出了人物特征,语言幽默
D.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通过“我”的视角来刻画叶书记的形象,将“我”和叶书记的形象做了对比。
19. 小说两次写到“叶书记啊叶书记”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4分)
20. 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的作用。(4分)
21. 对于“爱心超市”用积分换商品的作法,你有什么感想? (3分)
[答案][小题18] D
[小题19](1)第一次感叹是在“我”知道“爱心超市”“没有把洗衣机给王大爷家,并且以为“爱心超市”中的捐赠物品都被拿来售卖之后,表达了“我”对叶书记的不满。(2)第二次感叹实在“我得知真相后,明白叶书记让叶岭村村民攒积分兑换“爱心超市”中的捐赠物品是为了鼓励村民们做好事回馈社会,表达了“我”对叶书记的赞赏。[小题20] (1)人物形象上“我”对叶书记的做法赞叹不已,侧面塑造了叶书记大胆创新、管理有方的形象。(2)小说结构上,结尾再次提到华龙电器的捐赠,与小说开头形成照应,使小说结构更加完整严谨,(3)小说主旨上,“我”打算建议公司消防叶岭村的做法,是对“爱心超市”赞积分换物品这一行为的认可,更是对爱心的延续,升华了小说的主旨。
[解析][小题18]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将“我和叶书记的形象做了对比”错误。叶书记的做法启发了我,二者都是在为百姓做好事。故选D
[小题19]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情感的把握能力。(1)第一次是捐赠三个月之后,“我”又去了叶岭村,知道王大娘为了“爱心超市“里面那台洗衣机,王大爷去村里扫路,以为“爱心超市”中的捐赠物品不再像从前那样想要就要,而是被拿来售卖之后,“我”的感叹,表达了“我”对叶书记的不满。(2)第二次感叹是在“红袖章”给我进行了解释,“我”明白了做好事可以分到积分,然后用积分来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并不是需要钱,当我得知这一真相后,我明白了叶书记的良苦用心,叶书记想让叶岭村村民通过攒积分兑换“爱心超市”中的捐赠物品的方式敲励村民们做好事回馈社会,所以我这一次的感叹表达了“我”对叶书记的赞赏。
[小题2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小说的主人公是叶书记,文章结尾说到“我”的感受,“我”对于叶书记的做法感慨不已,并且叶书记的做法让我受到启发,说明“我”对叶书记做法的赞同,从而从侧面塑造了叶书记大胆创新、管理有方的形象。文章开篇说到在华龙电器店庆十周年的喜庆日子里,领导安排我给叶岭村送一批捐赠物资,而在文章的结尾又说到我心里有了想法,打算回去了给领导提个建议,华龙电器以后的捐赠是不是可以效仿一下叶岭村的作法 结尾和开头形成照应,使小说结构更加完整严谨。
小说写到叶书记让叶岭村村民用攒积分兑换“爱心超市”中的捐赠物品的方式鼓励村民们做好事回馈社会,结尾说到“我”打算建议公司消防叶岭村的做法,这既是对“爱心超市”赞积分换物品这一行为的认可,更是对爱心的延续,升华了小说的主旨。
21.略
五、作文(4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历经风雨的老屋窗户上有斑驳的铁锈,这是一种痕迹;家中量身高的那面墙上有一道道刻痕,这是一种痕迹;有的人日夜辛劳,手上脚上都会有厚厚的老茧,这是一种痕迹;我们在自己成长路上跌跌撞撞,娇嫩中也难免有伤疤,这也是一种痕迹;也有人外表光鲜,毫发无损,可内心却千疮百孔,那也是痕迹……各种各样的痕迹,讲述着不同的故事,也记录着时间流逝中的感动。
在你的生活中,你留意到什么痕迹,能触动你的心 请围绕“痕迹”这一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注意: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痕迹
拐弯,下堤。车子行进在赶往老家的路上
透过车窗,我看到一条不宽的水泥路笔直地通向远方,大片大片的庄稼地安静地躺在阳光下,有的已经被犁钵翻出了泥土,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整个大地都在静静地吸收着阳光。我猛然间忆起自己曾在这块温润朴实的土地上嬉戏,随爷爷奶奶到田间劳作,看池边的芦花一点一点地冒出一杆的雪,纷纷扬扬、飘飘洒洒。那儿有我儿时留下的快乐足迹。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到了那栋熟悉又陌生的老屋前。
爸爸把车停在了老屋门前的柴垛旁,奶奶笑盈盈地从厨房里探出头来,手里却仍不停歇,热情地招呼我们,嘘寒问暖,忙不迭地在厨房穿梭。我向爷爷问好后,便独自绕着老屋转圈,欲将这一扇门、那一扇窗一一镌刻在脑海里。走过那高大的柴垛,我突然发现爸爸新车的车盖上,不知什么时候留下了一道道深深浅浅、曲曲折折的划痕。我的心一下子紧张了起来。这是爸爸今年刚买的新车,爸爸是爱车狂,没事的时候总喜欢围着车打转,有时看到车上有点污迹都要擦半天,我不敢告诉爸爸又担心他发现后会生气。
吃过晚饭后,爸爸决定带我到亲戚家走一走,上车前却停住了,继而转到车头前,仔细地打量着车子上的划痕,突然对我大声吼道:“是你弄的吗 ”我摇摇头说:“不是”奶奶闻声走了出来,怅然失色地看着车头,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爷爷拿着他的烟斗走上前端详了一番:“这应该是你奶奶上午抱劈柴的时候给划到的。”奶奶的手有些发抖:“我当时看到了这些划痕,正想着呢,还用抹布抹了一下。"爸爸听完,怒气渐渐平复下来,望了一眼划痕,一脸释然:“这些划痕是抹不掉的,下次注意就行。”奶奶眼眶里闪着泪花,若有所失地站了一会儿,才缓缓地转过身去,慢慢走进了厨房。看到爸爸的反常表现,我凝视车上刺眼的划迹若有所思,终于明白了母子之情的分量。
车慢慢开走了。夕阳不偏不倚,正好把奶奶瘦小的背影投在那面花白的墙上,留下一片淡淡的痕迹,那痕迹又从墙面一寸寸地走出去。风轻轻地吹起奶奶的头发,那头发在夕阳下闪着金光。
我们回来时,柴垛上竟被盖上了一层厚厚的塑料薄膜,干柴伸出的利爪不见了。柴堆顶部还用石块压着,塑料薄膜的四角在寒风中翻飞。
车停稳了,夜里的老屋十分宁静。车上的划痕在月光下依稀可见,但白天留在我心中的那道痕迹却无影无踪了,这是我从未体验过的温暖。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
材料列举出了生活中的种种痕迹,然后由此引发,每个痕迹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记录着不同的感动。这里的“痕迹”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印记,更重要的是这个印记背后的无言感动以及深刻感情。“痕迹”所传达的东西都应当是生命中有价值的东西,可以是亲情、友情、邻里情、家国情等,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别人的;可以是痛苦的促人成长进步的痕迹,也可以是开心的幸福温暖的痕迹,我们可以写一件事或者一段感情,也可以写对“痕迹”的感触和联想,阐释这些痕迹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和情感共鸣
具体构思时,我们可通过给主题词添加前缀或后缀的方法来开拓思路。添加前缀如“岁月的痕迹”“生命的痕迹”故乡的痕迹”“收藏痕迹”添加后缀如“痕迹不朽”“痕迹依然”等,既加前缀又加后级,如“旅途痕迹 感悟"等。通过添加成分,我们便可迅速打开思路从而选择最能表达真情实感的素材,写出最能抒发独特心灵感受的考场佳作.具体行文时,我们要思考的是,我们的生命中会有哪些令人难忘的痕迹呢 这些痕迹给自己带来了哪些影响或启发呢 我们要充分展开联想,深挖写作素材,选取最难忘、最能表现主题的事例行文。立意:
1.痕迹中渗透情感的角度写作。 (每个痕迹都是爱)
2.痕迹中包含有哲理的角度写作。 (每个痕迹都是成长)
3.可以写痕迹对人的影响或给人带来的感悟。(这样的痕迹应该铭记)固原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词语读音及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沧茫 罅(xià)隙 讪(shàn)讪 青青子衿(jīn)
B.剡溪 揳(xiē)入 讷(nè)讷 金戈(yì)铁马
C.桑树颠 天台(tāi) 渌(lù)水 殷(yǐn)岩泉
D.粟深林 魂悸(jì) 佛(bì)狸祠 羽扇纶(lún)巾
2. 下列诗句中的典型意象所表明的时间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3分)
A. 万类霜天竞自由 B. 秧根未牢莳未匝 C. 无边落木萧萧下 D. 满地黄花堆积
3. 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误落尘网中 B.天姥连天向天横
C.大珠小珠落玉盘 D.卷起千堆雪
4. 下列对《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短歌行》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借用了《诗经》中的句子,曹操此处用典是在 埋怨人才不投奔他。
B.《短歌行》中的“月明”四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喻,最后四句则用“周公吐哺”的典故突出地 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C.《归园田居》(其一)开头两句中的“俗”指尘俗杂事,“丘山”代表远离官场仕途的田园 山林。
D.《归园田居》(其一)一诗描绘了诗人由官场回归农村之后的田园生活,字里行间洋溢 着置身于大自然怀抱之中的欢快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5. 下列各句中,引用诗句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初春时节,花未开,柳初绿,整个世界仿佛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女郎,羞答答地露出 半边脸。
B.小王在和几个和自己一样创业失败的朋友的聚会上说:“我们‘同是天涯沦落人’,应该相 互扶持。”
C.面对仇敌,打不能打,杀不能杀,只能把扣住扳机的手指松开按上,按上松开。该剧对 这场戏的处理可以说是做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
D.关于这件事,目前各种说法都有,真是“嘈嘈切切错杂弹”,不知道真相到底是什么。
6. 选出对白居易《琵琶行》一诗有关诗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第一句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句 通过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B.“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第一句点明了送别的基调:“惨”。第二句用环境 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境,可谓情景交融:与友分别心绪难平,心情和眼前月色一样,一 片茫然。
C.“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情景交融。与开头“夜”“船”“月”相呼应,烘托了琵 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及演奏的悲凉气氛,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广阔空间。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该句运用了反问和借代修辞手法将诗人的感情推 向了高潮。“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实为画龙点睛之笔,同时也是全诗的主题即上段“同是 天涯沦落人……”的形象化说明。
7. 对“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典故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老,但不忘为国效力。
B.作者借廉颇虽老还有人想起用他的故事,反衬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从而抒发了报国无 门的感慨。
C.为今天再也找不到像廉颇这样的大将感到痛惜。
D.怀念廉颇,吊古伤今,渲染一种悲壮苍凉的情绪。
8. 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其中风、渚、天、沙、猿啸、鸟飞,对仗工整。
B.颔联“萧萧”“滚滚”使“无边落木”“不尽长江”更加形象,景象萧瑟、阔远。
C.“常”极言诗人客居他乡之久,抒写思乡情切;“独”突出孤独无依,处境艰难。
D.颈联表现感情,“万里”“百年”分别从纵(时间)、横(空间)二方面着笔。
9. 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的开篇,直奔历史,把奔流不尽的大江与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的背景。
B.“乱石”三句,集中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直插云霄的山峰、拍岸的惊涛和澎湃的雪浪。
C.下片由“遥想”领起,着力塑造了年轻有为、春风得意、指挥若定的东吴将领周瑜的形象。
D.词中所描绘的“乱石”“惊涛”等赤壁景色与“雄姿英发”的周郎形象相映生辉,各臻其妙。
10. 对李清照《声声慢》一词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前三句用一连串叠词,写出一种愁惨而凄厉的氛围,是词人血和泪的吞吐,也是向苍天 的悲惨呼告,是词人后期凄凉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B.上阕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最后“雁过 也”三句在内容上承上,在结构上启下,自然地把抬头仰望过渡到低头俯视。
C.“梧桐更兼细雨”两句写桐叶簌簌,秋雨滴滴,像鬼语戚戚、幽灵啜泣,这就更加令人难 过了。这里是从正面渲染作者的悲苦心情。
D.最后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全词用象征手法,把国破家亡的身世 寓于景物描写之中,表现了词人忧国忧民的心理。
二、默写(每空1分,共13分)
11.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
(3) ,往往取酒还独倾 (白居易《琵琶行》)
(4)元嘉草草,____________,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5)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山、海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人才的渴求。
(6)《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揭示主旨,表现 了诗人的高尚节操。
(7)《声声慢》的起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了一连串叠词, 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气氛。
(8)《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三、阅读(共37分)
(一) 鉴赏诗歌,完成12-13题。(8分)
寄江州白司马①
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
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③,青云依旧是前途。
【注】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③莫谩:不要。雨花
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
B.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
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
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
13.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5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7题。(共15分)
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后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要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①;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当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要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
(选自萧统《陶渊明传》)
【注】①舁,yú,抬;篮舆:轿子
14.对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 候:等候
B.麾而去之 麾:挥手
C.不能致也 致:招致,约请
D.弘欲要延之坐,弥日不得 弥:整,满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 带见之/
B.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 见之/
C.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 见之/
D.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 见之/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而 率真,清高而自负。
B.州郡召用陶渊明担任州郡的官职,他不忍官场,弃官回家,他亲自耕种,自给自足,身 体瘦弱而患上了疾病。
C. 陶渊明曾经去过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准备好了丰盛的酒席,在半路粟里 (地名)邀请他。
D.郡将(官名)曾经来拜访,正赶上陶渊明酿的酒糟熟了,郡将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筛 完,又把头巾扎在头上。
17.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2)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共14分)
爱心超市
侯发山
在华龙电器店庆十周年的喜庆日子里,领导安排我给叶岭村送一批捐赠物资,有米,有面,有油,当然,也有电器。其中的洗衣机,我决定送给王大爷。
叶岭村是革命老区,不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抗战的胜利,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为新中国的成立,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因此,社会各界,包括我们华龙电器,没少往这里送温暖。而且,每次领导都安排我来。所以,我对叶岭村的情况比较熟悉。王大爷一家四代都是军人:他的爷爷是个八路军,参加过抗日战争;他的父亲是解放军,参加过解放战争;他自己也当过兵,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他儿子后来也当了兵,没想到在一次抗洪抢险牺牲了。后来,在家人的劝说下,儿媳妇撇下孙子改嫁了。王大爷老两口带着小孙子生活。如今,他的小孙子在读博,家里就剩下王大爷和老伴儿。上个月来他家时,发觉他家缺台洗衣机。
我去之前给叶书记打了个电话。我一到村口,叶书记便早早候在那里。他已经知道我此行的目的,说:“牛科长,谢谢咱们华龙电器!把东西都卸到‘爱心超市’吧。”
叶岭村的“爱心超市”我知道,社会上一些爱心人士捐赠的物品,还有一些村民把家里不用的东西,衣服被褥,锅碗瓢盆,啥都有,都送到这里来。若是哪位村民有需要,可以自己来挑选,不需要付钱,故而称“爱心超市”。超市的服务员是村里的老党员,也不要村里支付工资。
我迟疑了一下,说其他东西都可以给超市,想把洗衣机直接捐给王大爷。
叶书记笑了笑:“王大爷不会要的。”
我怔了一下,说:“不会吧?”
“王大爷去赶集了。不信你打电话问问。”
我本想给王大爷一个惊喜,所以没提前联系,我摸出手机拨通了王大爷的电话,等我把意愿表述清楚,果然听到王大爷说:“小牛,我就是在家也不能要……你把东西放到‘爱心超市’吧。”
我有些失望,又有些无奈,临走时,我对叶书记说:“叶书记,洗衣机给了别人或许用处不大,但对王大爷一家很有帮助。”
“这就看王大爷的了。”叶书记狡黠一笑,说了一句我摸不着头脑的话。
三个月后,我又去了叶岭村。叶书记去省里领奖了,没在村里,我直奔王大爷家。
王大爷没在家。王大娘告诉我:“你大爷扫路还没有回来。
“扫路?村里的道路?”我问道。
王大娘“嗯”了一声。
我知道,叶岭村是方圆左近有名的文明村,村中所有的道路都是村民义务打扫的。王大爷七十多了,却还义务扫路,实属难得。
王大娘说:“‘爱心超市’里有台洗衣机,俺想要,所以他得赶紧挣。”
老人一句话把我给说糊涂了。他们还没拿到洗衣机?怎么扫路也不义务了?我问道:“大娘,给村里扫路有报酬?”
王大娘点了点头。
我追问了一句:“‘爱心超市’的物品也不是想要就能要的?”
王大娘重复一下刚才的动作,点了点头。
叶书记啊叶书记,这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弄虚作假吗?你不是千年的狐狸怎么玩起聊斋了?!若是外界那些爱心人士知道真相,热乎的心怕是会比冰棍还要凉。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当即决定到“爱心超市”看一看。
我进了“爱心超市”,一位戴着红袖章的大娘笑脸相迎:“欢迎光临!请问您需要什么?”
“我,我随便看看。”
我瞅着货架,发现一个个商品上面都贴有标签,标的数字大小不等,有的标“50”,有的标“100”,有的标“300”……那台洗衣机还在,标明“460”!我问“红袖章”:“大娘,这台洗衣机能给我吗?”
“红袖章”摇摇头,说:“这台洗衣机王明大叔已经订下了,他还没攒够。”王明就是王大爷的大名。
我冷冷地说:“叶书记也真会赚钱,我们捐的东西,他倒在这里兜售起来了。”
“红袖章”笑了,说:“对不起,我没给您说清楚。过去这里的东西可以随便拿,现在都得用积分兑换,不花钱。这都是叶书记的主意。”
“积分?”
“红袖章”解释道:“在俺们村做好事做善事可以得到积分,扫一次路得2分,婚事俭办得16分……看看这个。”说着话,她递给我一个“价目表”。
我接过一看,上面写着:见义勇为一次20分,拾金不昧(物品价值100元以下,2分;100元至200元,3分。以此类推),帮助孤寡老人一次2分,获得县市级奖励一次60分,获得省级奖励一次80分,获得国家奖励一次120分等等。
“红袖章”继续说道:“村委有人专门统计这些分值,你手里有了分值,才能来这里换东西,多少分换相应分值的物品。王明大叔为了得到这台洗衣机,起五更搭黄昏,听说挣三百多分了……”
叶书记啊叶书记,真有你的!
我感慨不已。感慨之余,我心里有了想法,打算回去了给领导提个建议,华龙电器以后的捐赠是不是可以效仿一下叶岭村的作法?
(有删改)
18.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王大爷拒绝了直接捐赠的洗衣机,选择做好事攒积分去“爱心超市”兑换,这表现了他 的善良。
B. 小说中对话较多,多使用日常口语,“挂羊头卖狗肉”“起五更搭黄昏”等俗语的使用 展现出浓郁的乡士气息。
C. 小说中的“红袖章”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用红袖章代指戴着红袖章的大娘,突出了 人物特征,语言幽默。
D.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通过“我”的视角来刻画叶书记的形象,将“我”和叶书记的 形象做了对比。
19. 小说两次写到“叶书记啊叶书记”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4分)
20. 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的作用。(4分)
21.对于“爱心超市”用积分换商品的作法你有什么感想?(3分)
四、作文(40分)
22.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历经风雨的老屋窗户上有斑驳的铁锈,这是一种痕迹;家中量身高的那面墙上有一道道刻痕,这是一种痕迹;有的人日夜辛劳,手上脚上都会有厚厚的老茧,这是一种痕迹;我们在自己成长路上跌跌撞撞,娇嫩中也难免有伤疤,这也是一种痕迹;也有人外表光鲜,毫发无损,可内心却千疮百孔,那也是痕迹……各种各样的痕迹,讲述着不同的故事,也记录着时间流逝中的感动。
在你的生活中,你留意到什么痕迹,能触动你的心 请围绕“痕迹”这一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注意: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