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 100 分,答题时间 75 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西周时期,周王以五等爵制为原则确立对诸侯的统治秩序。下表为关于春秋时期五等爵制的相关记述。这说明春秋时期( )
《左传》 僖公四年,许君卒于齐桓公伐楚军中,葬之以侯,礼也。
《吴语》 吴王对晋人说:“孤欲守吾先君之班爵,进则不敢,退则不可。”
A.政治传统仍有约束力量 B.礼崩乐坏形势日趋严峻
C.诸侯争霸成为社会趋势 D.五等爵制推动社会转型
2.20世纪初,某学者研究孔子思想时,从新的史观出发,认为孔子的学说是“适应政府二千余年未曾变动的农业经济组织反映出来的产物”,“经济上有他的基础”。下列历史结论符合上述史观的是( )
A.周期性的王朝兴衰更替是中国古代历史规律
B.铁农具和牛耕使用影响了春秋战国社会转型
C.唐朝贞观之治的出现源于唐太宗的励精图治
D.尊崇儒学是西汉大一统政治局面发展的根基
3.据文献记载:汉初“天子之相,号为丞相,黄金之印;诸侯之相,号为丞相,黄金之印,而尊无异等,秩加二千石之上。天子列卿秩二千石,诸侯列卿秩二千石,则臣已同矣……天子卫御,号为大仆,银印,秩二千石;诸侯之御,号日大仆,银印,秩二千石,则御已齐矣”。这表明汉初( )
A.已埋下王国叛乱的隐患 B.官僚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
C.完全继承秦朝政治制度 D.中央与地方实行分权制衡
4.对于西晋以来的“五胡内迁”,有学者指出:“五胡主动汉化,并非忘记祖先和自我矮化,而是拥有超越部落政治、建设超大规模政治体的雄心。”该学者认为,“五胡内迁”( )
A.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B.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C.改变了中原地区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形态 D.引发了亚欧大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5.《唐六典》卷三记载:“凡诸国蕃胡内附者……上户丁税银钱十文,次户五文,下户免之。附贯经二年已上者,上户丁输羊二口,次户一口,下户三户共一口。”材料能够说明唐政府赋税征收( )
A.统一采用租庸调制度 B.呈现出因地制宜的治理特点
C.形式创新并成效显著 D.沿用原诸国蕃胡的征收体制
6.乾道五年(1169),为储粮备荒,朱熹在借鉴青苗法的基础上,在建宁府崇安县开耀乡五夫里创建社仓,并由民间自主经营。淳熙八年(1181)十二月,宋廷诏行“朱熹社仓法”于诸路。由此,关于“社仓”的合理解释是( )
A.由官府创建再交民间经营 B.确保了儒家私塾学堂经济支撑
C.将仓储建置延伸到了乡村 D.反映了宋朝商品经济繁荣景象
7.明朝之前,给事中的职权仅是“谏诤规诲,封驳补遗”。而明朝给事中“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凡制敕宣行,大事覆奏,小事署而颁之;有失,封还执奏。凡内外所上章疏下,分类抄出,参署付部,驳正其违误”。这一变化( )
A.避免了权臣干政的出现 B.利于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C.强化了中枢机构的权力 D.抑制了君主专制的权力
8.近代中国某些有志革新的绅士在确定中西文化关系时,最初使用“道”与“器”的两分法,将西方技艺归入“器”,而中学归入“道”;稍后采用了更为有力的两分法,这就是著名的“体”和“用”,即“中体西用”之说;同样的态度还表现为在中国传统中寻找支持现代化的依据,这就是所谓的“托古改制”。材料旨在表明,这些“有志革新的绅士”( )
A.对外部世界的看法在不断地改变和完善 B.学习西方的态度呈现越来越灵活的态势
C.在处理中西文化关系时存在着矛盾心理 D.为后来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奠定思想基础
9.南京国民政府在推行公务员制度的过程中,规定“如遇党员与非党员能力相当时,用人优先党员任用,裁员优先非党员裁”。同时,国民党中央要求考试院在各类考试中,加试“党义”(包括三民主义、建国大纲、建国方略、中国国民党重要宣言及决议案)。这些举措( )
A.完全继承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 B.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C.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 D.意在强化国民党的专制统治
10.“投豆选举法”是陕甘宁边区政府为了使不识字的选民能够顺利行使选举权而实行的选举方法。选举的时候,候选人不用到场,监票人告诉选民每个碗代表的候选人,选民一个个轮流进屋投票。到了选举日,各选举点像过年一样,男女老少齐出动。“投豆选举法”( )
A.扩大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础 B.巩固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完善了民主选举的实施程序 D.发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下图所示为1965—1975年中国内地工业产值变化情况。这反映了( )
内地与沿海工业总产值增长率对比 内地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变化
1965—1975年中国内地工业产值变化情况
A.三线建设促进了内地发展 B.农轻重的比例已渐趋平衡
C.国家经济重心已转向内地 D.西部大开发取得显著成效
12.下图为新华社记者于20世纪80年代初拍摄的一张珍贵照片——实行包产到户的安微凤阳小岗村带头人严宏昌在村里第一个买了拖拉机。这张照片( )
A.释放了农村政策延续性的信号 B.反映了农业机械化的基本实现
C.体现了土地所有制变革的成效 D.见证了我国农村小康社会建成
13.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对公务员的任用主要规定了选任、委任、调任和考任四种方式,实行公务员任期终身制。2006年正式实施的《公务员法》规定:“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这一转变( )
A.利于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的效率 B.保证了公务员队伍的高素质
C.有效地避免了腐败现象的滋生 D.推动干部管理制度的民主化
14.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2000—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由39.4%下降到29.2%;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49.1%下降到32.7%。结合时代特征,恩格尔系数变化表明( )
A.杂交水稻技术不断突破 B.食品交流提升生活水准
C.食品储备技术持续提升 D.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5.2020年5月,我国外交部长王毅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的外交政策,建立在五千年优秀文明的传统之上……对于蓄意的中伤,我们一定会作出有力回击,坚决捍卫国家的荣誉和民族尊严。对于无端的抹黑,我们一定会摆明事实真相,坚决维护公平正义和人类良知。”这表明( )
A.中国开始主导世界新秩序 B.国力提升增强了外交自信
C.国际形势对中国十分不利 D.睦邻友好是中国外交宗旨
16.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要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在巩固存量、拓展增量、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这说明新时代的东北( )
A.已经成为引领全国科技创新的地区 B.率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C.坚决攻克脱贫攻坚战中的重重困难 D.要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重要目标
第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
材料一
阿保机建国后,不少汉族农业人口流入,对流入汉民筑城以居之,“又为定配偶、教垦艺,以生养之”。契丹人渐渐由原先“衣皮食肉”变得喜好穿着丝、麻制品。辽朝境内的陶瓷制造业兴起,产品风格与造型多样,有中原式器型,也有极具契丹特色的契丹式器型。在唐代时已经有渤海人衣汉族服饰情况,在同契丹族接触后,也出现穿着带有契丹族服饰风格的渤海人。契丹统治者以儒家经典教授诸生,还开科取士。圣宗更是将以儒家政治学说为指导的《贞观政要》奉为圭臬。辽朝统治者效法汉人制定相关礼仪,逐渐将本民族特有之礼制与汉人礼制相结合,形成新的符合实际需要的礼仪制度。
——摘编自李蕊怡《从辽朝内民族交融看“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材料二
雍正认为如果没有国家“大一统”,民族之间就会充满矛盾,以致彼此诋毁,相互排斥,“北人诋南为岛夷,南人指北为索虏”。各民族只有在统一政权之下,“交相儆勉,共遵荡平正直之王道”,才能形成新的民族“大一统”意识。雍正认为“柔远之道,分疆与睦邻论,则睦邻为美。畏威与怀德较,则怀德为上”。雍正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观念深有体悟,认为“生民之道,惟有德者可为天下君”,“德足以君天下,则天锡佑之以为天下君”。在雍正看来,清朝实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一统”,“海隅日出之乡,普天率土之众,莫不知大一统之在我朝”。
——摘编自官岩、武雪彬《雍正民族“大一统”思想与清代国家治理的探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朝内民族交融的特点及意义。(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雍正民族“大一统”思想的主要内容。(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汉代的商业贸易在丝绸之路以后有了飞跃的发展,长安城中外客商云集,许多来自国内、国外的商人以及西域的一些女子都在商市上做生意,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西汉经济文化的开放性。伴随着商人的增多,商市也由原来的东西两市扩大到有九市可供交易,不仅仅是中国的丝绸等传播到国外,国外古罗马等地的珍珠也借助着丝绸之路的东风传播到西汉。在这以后,我国的丝织工艺品开始出现在欧洲等西方国家.并享誉盛名,同时,丝绸之路也开辟了一条先进技术传播的通道。当时我国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等领先世界的技术以及四大发明随着这条通道开始传播到西方,而在丝纲之路的辐射带动下,西域的一些特色农作物如核桃、石榴等被带到中原,并逐渐开始在中原地区种植。
——摘编自郭博涵《丝绸之路对西汉文化经济及后期的影响》
材料二
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从我国改革开放和长远发展出发提出来的,也符合中华民族历来秉持的天下大同理念,符合中国人怀柔远人和谐万邦的天下观,占据了国际道义制高点。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合作,而且是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丝绸之路对汉代经济产生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提出和实施“一带一路”设想的国内可行性条件。(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征程中,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赋予党的创新理论鲜明品格和中国特色,着力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摘编自焦兵、刘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选取材料中的一个观点或整体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辜榷(今译独占)专利之事,为斯密氏(英国学者亚当·斯密)所深恶,诚哉其足恶也。然而有时以通国公利而论,专之愈于不专。此如创机著书诸事,各国例许专利,非不知专利之致不平也,然不专利则无以奖劝激励。人莫之为,而国家所失滋多,故宁许之。
——1901年严复
材料二
美国允许中国人将其创制之物在美国领取专利牌照云云,此时中国人岂有能创制新机在美国设厂者?不过籍此饵我允保护美人专利耳,真愚我也。所谓保护者,即禁我仿效之谓也。现中国各省局厂仿用外洋新机,仿造专利机件不少,且正欲各处推广制造以挽权利。此款一经允许,各国无不援照此约。一经批准之后,各国洋人纷纷赴南北洋挂号,我不能拒,则不独中国将来不能仿效新机新法,永远不能振兴制造,即现有之各省制造各局枪弹炮药各厂仿效外洋新法新机者,必须立即停工,中国受害实非浅鲜。……若准保护美国专利牌照,是自塞其智慧。
——1903年张之洞针对中美商约谈判给中国谈判代表的电文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严复与张之洞关于专利保护的不同主张。(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严复与张之洞有关专利保护的主张。(10分)大庆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B B C B C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A A D B D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14分)
(1)特点:结构上以汉族文化为主导,双向发展;方式上以和平友好交往为主流,兼有移民、战争等交往;内容上以儒家思想为民族的精神支柱;既涉及物质文明,也包含精神文明。(共4分,每点2分,任答2点即满分)
意义:促进民族交融,有利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促进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为元朝进行彻底的统一做铺垫;加快一些民族与地区的封建化进程;推动边疆地区的开发与进步;为元明清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共4分,每点2分,任答2点即满分)
(2)主要内容:充分认识国家“大一统”是民族“大一统”的重要前提(答两者关系均可);民族“大一统”方式多样,以相互交流学习为主;强调德政是维护和巩固民族“大一统”的重要保障。(共6分,每点2分)
18.【答案】(12分)
(1)影响:①促进了中原地区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流:②扩大了商品市场规模;③加强了中外之间的商品交流;④推广了中国先进技术;⑤有利于新作物的传入。(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共6分)
(2)条件:①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④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共6分)
19.【示例】(12分)
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助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中共二大上,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明确了革命目标,指导了共产党早期活动。
土地革命时期,党进一步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壮大了革命力量。
1940 年,《新民主主义论》发表,论述了在中国的革命实际情况下两个革命阶段的衔接问题,为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
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党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果。
20.【答案】(14分)
(1)主张:严复主张对于机器创制、著书,要实行专利保护制度;(意思相近即可,2分)张之洞主张不对外国人的专利实行保护。(意思相近即可,2分)
(2)评析:洋务运动以来,中国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促进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发展。严复主张实行专利保护,认为其可以鼓励技术发明,严复的看法有一定道理,从长远来看,专利保护有利于增强国家发展潜力。(4分)基于保护国家利权、发展民族工业及推行“新政”的需要,张之洞提出不对外国人的专利进行保护,其看法也有一定道理。(4分)两人关于专利保护的主张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救亡图存、推动近代化的探索,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专利制度的推行难以有效。(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