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写作学写诗歌 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写作学写诗歌 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01 07:3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必修上册 习作课1:学写诗歌
一、目标导航,自我提示
1. 知识与能力:掌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学会诗歌创作常用的技巧。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意象抒发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写作,激发对诗歌的热爱与兴趣。
二、情境创设,整体感知
新诗是相对于古典诗歌而言的,是指___________(填时期)以后的诗歌;此前的诗歌叫古典诗歌,习惯上把古典诗歌叫古诗。
新诗是由古代诗歌发展而来的。由古代过渡到现代,这里发生了两大变革:一是诗歌的___________,打破了字数的限度与韵律规范;二是___________巨大的变化,远远超出了古诗抒发悲愁的范围。就这一点来讲,新诗也叫自由诗,古代诗歌叫格律诗。当然,新诗中也包含今人写的古体诗(习惯上称___________)。
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学习任务1 教材回顾与梳理
阅读教材第30页,结合本单元诗歌,梳理篇目的创作特色。
篇目 创作特色
学习任务2 轻叩诗歌的大门
创作秘籍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激发诗情和灵感,需要生活的体验和积累,需要把握时代的脉搏。新诗的一大特点就是立意新颖,饱含深情。立意新颖、别致,抒发情感真挚、动人,体现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的新奇发现和独特深刻的感悟。
诗有比其他文学样式更精美、隽永的语言,或抒发美好的情感,或表述发人深省的哲理,或描绘动人的场景。但是,诗的美却不是靠华丽词藻装饰起来的,华丽词藻的组合不一定是诗。诗的美应该是内在的美、本质的美,而不应该是浮艳的美、矫饰的美。
【快速示例1】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选自《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分析:
【快速示例2】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选自《再别康桥》)
分析:
创作秘籍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歌往往通过具体的意象,从虚实的角度描绘既不脱离现实,又能超越现实的景物、画面等,并通过主观感受把描写的内容进一步升华,创设丰富的艺术境界。
诗人从生活中获得的感觉印象是那样纷纭复杂,把它们一古脑儿陈列出来,那决不是诗。作为构思原料的意象要进入诗歌。还必须经过严格的选择。
意象选择的三大原则: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速示例3】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分析:
创作秘籍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首诗总会让读者感受到一定的韵律、节奏,这往往是通过押韵(韵脚)来实现的。押韵不仅使诗其有了音乐性。便于记忆。而且相同的韵脚本身构成了一种复现,这就起到强调的作用,可帮助情感和意义的集中。
外在音乐性主要表现在声音的回环上。也就是说按照数的比例关系,对声音进行有规律的组合。人的情绪有激昂与沉静、欢乐与悲痛、紧张与松弛、热烈与冷淡等变化,是波澜起伏的,这种情绪的波澜起伏形成一种内在的节奏,即内在的音乐性。
【快速示例4】
青春的风
汪国真
我不在乎多少梦幻已经成空
我不在乎多少追寻都成泡影
在春天的季节里 谁愿意是
醉生梦死 梦死醉生
山峰挡不住我 河流挡不住我
噢,一往无前
我是青春的风
我不满足已经获得的骄傲
我不满足已经获得的荣光
在年轻的心灵里 谁不愿意
明明白白 清清醒醒
鲜花留不住我 掌声留不住我
噢,一如既往
我是青春的风
分析:
创作秘籍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陌生性,就是对常规常识的偏离,造成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和新鲜感。陌生化常用手段是改变语序、非常规搭配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诗歌语言运用形象思维,不似逻辑思维严密连贯。跳跃性,指在表达过程中语言序列所出现的断裂或空白,语言的内在含义出现并列或转折。
【快速示例5】
雨,荒江,旅人。
冻云,闪电;豪雨,暮天。
小舟中的孤灯。
芦苇沉重,低垂。
竹林箫箫,似在泣诉。
([美]庞德《诗章 第49章》)
分析:
四、成果展示,思维点拨
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文心雕龙·情采》)。如何发现诗歌中的美?有四个途径。要怀有一颗博大的爱心,要善于对生活进行精细的观察,要善于打破陈旧的思维定势,要怀有一颗纯真的童心。
五、拓展延伸,综合运用
青春之美,在人的一生中是弥足珍贵的。结合本单元诗作和能够引发你思考的其他作品,发挥想象写一首诗,抒写你的青春岁月,给未来留下宝贵的记忆。注意借鉴本单元诗歌在意象选择、语言锤炼等方面的手法,使诗作多一些“诗味”。
六、小结反思,课堂测评
与同伴交流,梳理本讲所学。
【自我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