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气压带和风带(第三课时)
2 季风环流的形成
1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气压带和风带”第三课时
高中地理
极地高压带90N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90°S
高中地理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60°N
30°N
0°
30°S
60°S
喝西北风
高中地理
极地高压带90N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60°S
极地高压带90S
假设:全球 海陆均一
60°N
30°N
0°
730°S
图3.121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本地图来源: 《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60°
低
1008
大
1016
高中地理
低压
陆地
高中地理
热力环流——海陆风
高压
低压
高压
高压
低压
低压
高压
海洋
海风
海洋
陆风
陆地
夜
昼
陆地 海洋
高中地理
争 风
低压
海洋
高压
陆地
热海陆瀛热力晦陈风
低压
低压
高压
高压
低压
高压
夏每我风
多季
夏季
夏 季 冬 季
原因
气温 气压 气温 气压 陆地 高 低 低 高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海洋 低 高 高 低
同纬度海洋和陆地的气温及气压差异
高中地理
冬季,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
20 高 1016 1008 可 1020
洋 1006 1000 1016
低
1 南极圈 低
海平面气压/ S WoF E 180W 150°
0
6
0
0
0
0
1008
1 016
1024
1036
1016(
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
102 1036 8
1016| 。
100
1000
图3.121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本地图来源: 《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审图号:GS(2019)1872 号
大
3c
死面日绸
:
西
赤 道
南回归线 的冷高压切断
1008
1008
低
o ·
洋
> 北/
1008
hPa 30° 60° 90° 120° 150° 120° 90° 60°
>60
低
>1008
大
1016
1020
6o× 北极
1000~
150°E 180°W 150° 120° 90°
高中地理
太 平 洋
30° 60° 9o" 120°
洋
102
高
1020
60 30°
1020
冰
西
高7
60 ·
30°
W0*E
1016
1020
0
30° W0°E 30° 60° 120° 150° E 180°W 150° 120° 9o 0 30°
6o< 极 7 北 洋 92 280°
大 大
高
面线 亚洲低压 湿润 高压
。
1008 1012
西 1012 O 太 平 洋 西
0 赤道
印.度 洋 ·1012
南回归线 夏季 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
) 的热 切断 / 洋 o ·
1020 1000
1012 996
1008 996
0 南极圈、低 低
海平面气压/hPa S W0°E 30° 60° 90° 120° 150° E 180*W 150° 120° 90° 60° 6o.
■图3.13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本 地 图 来 源 : 《 普 通 高 中 教 科 书 地 理 选 择 性 必 修 1 自 然 地 理 基 础 》 审 图 号 :GS(2019)1872 号
高中地理
996
100
1020
8
2
100
101
洋
i024
高
4
6
02
02
0
1
1
3
30°
1
0
4
6
2
2
2
0
0
0
1
1
死
3oA
>。~
1012
冰
豆
1000
:
"
季风环流的形成
三圈环流
季风环流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高中地理
大气环流
图3.14 东亚季风示意
本地图来源: 《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审图号: GS(20 19)1872 号
高中地理
图3.14 东亚季风示意
本地图来源: 《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审图号: GS(20 19)1872 号
高中地理
季风环流的形成
气压带 近地面 三圈环流
和风带
移动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高中地理
季风环流
大气环流
温带季风季候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北京
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高中地理
冬季风向 夏季风向 成因
分布
东亚 季风 西北季风 (干燥) 东南季风 (湿润)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亚洲东 部
南亚 季风 东北季风 (干燥) 西南季风 (湿润)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及气压带风带的移 动
我国西
南及印 度、中 南半岛 一带
列表比较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高中地理
平 洋 西
洋
回归线上的绿洲
堕极圈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
高中地理
南回归线
洋
年降水量’ (毫米)
2000
1000
500
200
西
赤道
洋
有利:雨热同期一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发达一 人类文明发源地
高中地理
中 动 尼尼微
孟 比单作微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尼罗河谷地 起 底比斯 马尔 西比
斯心磨亨佐·达为
何期母 离一阿姆利地
巴
码
体
/
托新
海
黄河中下游地区
黄
临溜
皇
长 江 廓 吴 -0
北回归线
登若拉帕拉
雅山脉
恒
河以
印
60
洋
90
网拉伯海
长江中下游地区
西 经 0 东 经
喜
马
度
海
5
30
不利:旱涝灾害频繁
高中地理
侵入我国的寒潮路径示意图
不利:强盛的冬季风带来寒潮天气
高中地理
形成、特征及影响
高中地理
“气压带和风带”第三课时
近地面三圈环流
气压带
和风带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移动
季风环流
大气环流
当大气环流遇
高中地理
谢谢大家!
高中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