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以法治国,《秦律》 , 开创律 、 令, 焚书坑儒 2. 汉《九章律》 , 尊崇儒术, 霸王道杂之
高中历史
时有疑狱曰:“ 甲无子, 拾道旁弃儿
乙养之以为子 。 及乙长, 有罪杀人, 以状 语甲, 甲藏匿乙 。 甲当何论? ”仲舒断曰 :“ 甲无子, 振活养乙, 虽非所生, 谁与
易之!《诗》 云‘螟蛉有子, 蜾蠃负之 ’。 《春秋》 之义,‘ 父为子隐 ’, 甲宜匿
乙 。 ”诏不当坐。
——杜佑《通典》
在董仲舒断案过程中, 法治与教化是如何结合的?
高中历史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以法治国,《秦律》 , 开创律 、 令, 焚书坑儒 2. 汉《九章律》 , 尊崇儒术, 霸王道杂之
3.魏晋律令儒家化
高中历史
诸告祖父母 、 父母者, 绞 。 谓非缘坐之罪及谋叛以上而故告者。
议曰: 父为子天, 有隐无犯 。 如有违失, 理须谏诤, 起敬起孝, 无令 陷罪 。 若有忘情弃礼而故告者, 绞。
注云:“ 谓非缘坐之罪 ”, 缘坐谓谋反 、 大逆, 及谋叛以上, 皆为不臣, 故子孙告亦无罪。
诸许嫁女, 已报婚书及有私约而辄悔者, 杖六十。
——《唐律疏议》
以《唐律疏议》 为例, 概括中华法系的特点。
成文法典, 礼法结合, 家族伦理, 民法与刑法不分
高中历史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以法治国,《秦律》 , 开创律 、 令, 焚书坑儒
2. 汉《九章律》 , 尊崇儒术, 霸王道杂之
3.魏晋律令儒家化
4.唐礼法结合
《唐律疏议》—— 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法律体系包括律 、 令 、 格、 式
高中历史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以法治国,《秦律》 , 开创律 、 令, 焚书坑儒
2. 汉《九章律》 , 尊崇儒术, 霸王道杂之
3.魏晋律令儒家化
4.唐礼法结合
《唐律疏议》—— 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法律体系包括律 、 令 、 格、 式 《大唐开元礼》——封建礼仪制度集大成的法典; 重视家训
高中历史
事君尽忠, 事父尽敬 … … 善能行孝, 勿贪恶事 … … 一 日为师, 终身为父。
——《太公家教》
唐朝家训的广泛流行说明了什么?
政府愈发重视道德教化
从政府高层向社会基层渗透
高中历史
凡同约者, 德业相劝, 过失相规, 礼俗相 交, 患难相恤。
—— 地方儒士吕大钧《蓝田吕氏乡约》
宋朝乡约的性质是什么?
民间自发道德教化组织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高中历史
宋 元 明
清
教 化 理学确立统治地位, 通过授徒 、 讲学、 家训 、 读物等, 开 创乡约教化乡里
法 律 以唐律为蓝本的 《宋刑统》 、《天 圣令》 援引 唐律
高中历史
各州县做竖牌十面: 凡不养父母时 常忤逆者, 牌书“ 不孝某人 ” 。 尊长无 礼, 牌书“ 不义某人 ” 。 偷鸡摸狗, 牌 书“ 做贼某人 ” 。 生事殴人, 牌书“ 凶 徒某人 ” … … 各用大字钉于本犯门左 , 每会跪约听讲, 街民不与往来 。 约长等 劝令同约完成纳粮的任务, 劝戒同约维 护地方安定。
—— 山西巡抚吕坤《乡甲约》
乡甲会图(明乡约仪式)
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
各州县做竖牌十面: 凡不 养父母时常忤逆者, 牌书“ 不 孝某人 ” 。 尊长无礼, 牌书
“ 不义某人 ” 。 偷鸡摸狗, 牌 书“ 做贼某人 ” 。 生事殴人 , 牌书“ 凶徒某人 ” … … 各用大 字钉于本犯门左, 每会跪约听 讲, 街民不与往来 。 约长等劝 令同约完成纳粮的任务, 劝戒 同约维护地方安定。
—— 山西巡抚吕坤《乡甲约》
孝顺父母, 尊敬长上 , 和睦乡里, 教训子孙 , 各安生理, 毋作非为。
相比宋朝, 明朝 乡约出现了哪些变化?
天地神明纲纪法度
政府基层组织代表
圣谕
高中历史
宋 元 明
清
教 化 理学确立统治地 位, 通过授徒 、 讲学 、 家训 、 读 物等, 开创乡约 教化乡里 乡约宣讲朱元璋 “ 六谕 ”, 带有 强制力, 以《大 明律》解释六谕
法 律 以唐律为蓝本的 《宋刑统》 、 《天圣令》 援引 唐律 以唐律为蓝本的 《大明律》 , 开 创律例合编体例
高中历史
小学语文
每月朔望日, 择宽洁公所, 设香案 。 届 时县中文武官俱至, 衣蟒衣, 礼生唱, 序拜, 行三跪九叩首礼 。 兴, 退班, 齐至讲所, 军 民人等, 环立肃听 。 礼生唱, 恭请开讲, 司 讲生诣香案前, 跪, 恭捧圣谕登台, 木铎老 人跪, 宣读毕 。 礼生唱, 请宣讲圣谕第 一 条 (康熙“ 圣谕 ”及《大清律例》 ), 司讲生 按至讲毕而退。
—— 清同治五年《仁寿县志》
高中历史
敦孝弟以重人伦, 笃宗族以昭 雍睦, 和乡党以息争讼, 重农桑以 足衣食, 尚节俭以惜财用, 隆学校 以端士习, 黜异端以崇正学, 讲法 律以儆愚顽, 明礼让以厚风俗, 务 本业以定民志, 训子弟以禁非为,
息诬告以全良善, 戒窝逃以免株连, 完钱粮以省催科, 联保甲以弭盗贼, 解仇忿以重身命。
—— 康熙帝“ 圣谕十六条”
高中历史
宋 元 明
清
教 化 理学确立统治地位, 通过授徒 、 讲学、 家训 、 读物等, 开 创乡约教化乡里 乡约宣讲朱元璋 “ 六谕 ”, 带有 强制力, 以《大 明律》解释六谕
乡约延续明朝模式, 宣
讲康熙帝“ 圣谕十六条” 和雍正帝《圣谕广训》 , 常引《大清律例》
法 律 以唐律为蓝本的 《宋刑统》 、《天 圣令》 援引唐律 以唐律为蓝本的 《大明律》 , 开 创律例合编体例
沿袭《大明律》 , 制定 《大清律例》
从宋朝至清朝, 乡约有何发展趋势?
高中历史
宋 元 明
清
教 化 理学确立统治地 位, 通过授徒 、 讲学 、 家训 、 读 物等, 开创乡约 教化乡里 乡约宣讲朱元璋 “ 六谕 ”, 带有强 制力, 以《大明律》 解释六谕
乡约延续明朝模式, 宣讲康熙帝“ 圣谕 十六条” 和雍正帝 《圣谕广训》, 常 引《大清律例》
法 律 以唐律为蓝本的 《宋刑统》 、 《天圣令》 援引 唐律 以唐律为蓝本的 《大明律》 , 开创 律例合编体例
沿袭《大明律》 , 制定《大清律例》
乡约为政府
法律所用
民间自发道德教化
乡约法律合流
高中历史
小学语文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表现: 约律合流
高中历史
朝代 夏商西周 战国—— 秦 两汉 魏晋隋唐 宋
明清
约律
合流
大 一 统中央集权的小农经济 社会
以礼治国
一任刑罚
德主
刑辅
礼法
结合
为什么法 治与儒学 教化的结 合越来越 紧密?
早期国家分
封宗法的井
田社会
新旧转
型, 政
经文大
变动
中国的 法律教 化关系
社会 形态
高中历史
四、总结探究
1.原因: 政治; 经济; 思想; 历史
高中历史
明清
约律
合流
大 一 统中央集权的小农经济 社会
以礼治国
一任刑罚
德主
刑辅
法治与教化从争
论到结合, 说明 了什么?
早期国家分
封宗法的井
田社会
新旧转
型, 政
经文大
变动
夏商西周
魏晋隋唐 宋
战国—— 秦
中国的 法律教 化关系
社会 形态
两汉
朝代
礼法
结合
高中历史
四、总结探究
1.原因: 政治; 经济; 思想; 历史
2.评价: 历史发展角度; 社会治理思想角度
高中历史
两汉 魏晋隋唐宋
明清
朝代
约律合流
大 一 统中央集权的小农经济社会
以礼治国
一任刑罚
德主刑辅
礼法结合
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决定了法治与教化从争论到结合, 法治与教
新旧转
型, 政
经文大
变动
化从争论到结合不断推动大 一 统中央集权社会的稳固
早期国家分
封宗法的井
田社会
夏商西周
战国—— 秦
社会 形态
社会形 态与治 理关系
中国的 法律教 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