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高中历史
治理国家 、 治理社会必须 一 手抓法治 、 一 手抓德治, 实
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 、 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 要发挥好法
律的规范作用, 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 、 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
的促进作用 。 要发挥好道德的教化作用, 以道德滋养法治精
神 、 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 》
根据材料, 概括治理国家的方式。
高中历史
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 、 立法制度 、 司法制度
高中历史
一 、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 一 ) 初创时期(20世纪50年代)
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
法》 等法律法规
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高中历史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 、 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
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 一 致向前看》1978年12月
请谈谈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之间的关系。
高中历史
第 一,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 。 民主越
发展, 人民群众的责任感越强, 法制就越能得到加强。
第 二, 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 。 社会主义法制
规定了民主权利的范围, 规定了对民主权利的行使和制约, 规定
了实现民主的程序和方法, 规定了破坏民主的制裁措施 。 因此为
保障人民民主,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高中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的几部宪法的结构都是四章 。 1982年以前
宪法的结构顺序为 “ 序言 ”“ 总纲 ”“ 国家机构 ”“ 公民的
基本权利和义务 ”, 1982年宪法则把 “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
务 ”放在 “ 国家机构 ”之前。
请谈谈对这 一 变化的认识。
高中历史
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 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
来 。 … … 所以, 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 、 民法 、 诉讼法和其 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 … 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 邓小平在197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请谈谈 “ 十六字方针 ”之间的关系。
高中历史
有法可依是指法律法规要完善, 做到解决问题能有法可循,
是后三者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有法必依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心环
节; 执法必严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关键; 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治
的保障 。 要想做到后三者, 必须确保有法可依。
高中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
……
高中历史
一 、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 一 ) 初创时期(20世纪50年代)
( 二 ) 新发展时期
1. 改革开放后: 为保障人民民主,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2.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先后制定的 一批基本
法律
高中历史
把 “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 改为 “ 建设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 ”, “ 制 ” 改成 “ 治 ”。
请谈谈对这 一 字之改的认识。
高中历史
第 一,“ 法制 ”是法律制度的简称, 属于制度范畴; “ 法治 ”
是法律统治的简称, 是 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 。 同时 “ 法治 ” 还是
相对于 “ 人治 ” 而言。
第 二, 法制的本质是 一 个国家从立法 、 执法 、 司法 、 守法到
法律监督等方面, 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 法治的本质是 一
个国家的任何机关 、 团体和个人, 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
高中历史
第三, 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项工作都有法律化 、 制度化, 并
做到有法可依 、 有法必依 、 执法必严 、 违法必究; 法治的基本要
求是严格依法办事, 法律在各种社会调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 、 权
威性和强制性。
第四, 法制的产生和发展与所有国家直接相联系, 任何国家
都存在法制; 法治的产生和发展却不与所有国家直接联系, 只在
民主制国家才存在法治 。 我国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
要标志。
高中历史
进入21世纪以后, 中国社会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
化 。 … … 经济和科技发展成就巨大, 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
量不断提高, 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深入, 但同时改革开放以来
积聚起来的社会问题逐渐凸现。
—— 董和平《宪法修改的基本经验与中国宪法的发展》
高中历史
宪法相关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 、《中华人民
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
民法
商法
行政法
经济法
社会法
刑法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高中历史
一 、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 一 ) 初创时期(20世纪50年代)
( 二 ) 新发展时期
(三 )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时期
1. 中共十五大: 改为 “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2.1999年和2004年: “ 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国家 ”和 “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 写入宪法
3.2010年: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高中历史
中共十八大以来, 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
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 维护宪法权威。
高中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编纂重大事件
2015年3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编纂工作正式启 动。
2017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经审议通过, 同年10月1日开始施行。
2018年8月,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初次审议民法 典各分编草案。
2019年12月,“ 完整版 ” 民法典草案全文公布。
2020年5月28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 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高中历史
一 、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 一 ) 初创时期(20世纪50年代)
( 二 ) 新发展时期
(三 )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时期 ( 四 ) 全面依法治国时期
1. 中共十八大以来: 全面依法治国
2.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3.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高中历史
雷锋 李四光 华罗庚
高中历史
孟泰 时传祥 王进喜 焦裕禄
二 、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一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
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高中历史
十 一届三中全会后,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改革
开放的实践, 极大地推动了全社会的思想解放和社会主
义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 。 … … 另 一 方面, 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也向文
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魏立帅 、 李婷《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建设刍议》
高中历史
二 、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一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二 ) 改革开放后
1.20世纪80年代: “ 五讲四美三热爱 ”
2.20世纪90年代: 三大系列创建活动
高中历史
1984年, 国务院出台《关于自费出国留学的暂行规定》 ,
打开了自费出国留学的大门, 但这些中国当年最为精英的人,
却大都留在了海外。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 1978年到2004年底, 中国各类出
国留学人员总数达81.5万, 留学回国人数仅为19.8万人。
—— 卜凡 、 陈冰淳《中国告别人才净流出, 海归人数首
超出国留学人数》
高中历史
二 、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一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二 ) 改革开放后
1.20世纪80年代: “ 五讲四美三热爱 ”
2.20世纪90年代: 三大系列创建活动
3.1994年: 推进爱国主义教育
高中历史
到2014年, 中国出国留学人数为45.98万, 是2005年4倍,
但回国人数却是2005年的10倍 。 截至这 一 年, 中国留学回国
累计总人数已达180.96万, 历史性地占出国留学累积总人数
的 一 半以上。
—— 卜凡 、 陈冰淳《中国告别人才净流出, 海归人数首
超出国留学人数》
高中历史
二 、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一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二 ) 改革开放后
1.20世纪80年代: “ 五讲四美三热爱 ”
2.20世纪90年代: 三大系列创建活动
3.1994年: 推进爱国主义教育
4.2001年: 从以德治国高度规划思想道德建设
高中历史
国家
五 八 依 尊重 习近平新
四 二 法 和保 时代中国
宪 宪 治 障人 特色社会
法 法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
初创时期 曲折时期 新发展时期 主义法律体系时期 全面依法治国时期
2006年
1949年 社会1 4 革19命66 建设1时97期6年1978年1982年 1997年1999年 2004年 2010年 2018年
社会
主义 精神 文明 建设
高中历史
发扬英勇奋斗的革
命传统和艰苦奋斗
的精神
第 一 次提出
建设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
体系
《共同纲领》
五讲
四美
三热
爱
新中 国的 法治 建设 进程
文明城市 文明村镇 文明行业
中共十七大提出 “ 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 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
高中历史
中共十八大进 一 步提炼、
概括 、 形成简明扼要 、 便 于传播和弘扬的社会主义
核 心价值观
高中历史
二 、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一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二 ) 改革开放后
1.20世纪80年代: “ 五讲四美三热爱 ”
2.20世纪90年代: 三大系列创建活动
3.1994年: 推进爱国主义教育
4.2001年: 从以德治国高度规划思想道德建设
5.2006年: 第 一 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中历史
杨善洲 黄大年
高中历史
材料 一: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为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有 一 些盛世, 盛世的形成有 一 个基本特征, 那
就是道德法律共同治理 。 道德引导民心 、 导民向善, 法律规制社会 、 调 整行为。
—— 影片《法治中国》 , 第 一 集《奉法者强》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 说明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 如何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高中历史
治理国家 、 治理社会必须 一 手抓法治 、 一 手抓德治, 实
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 、 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 要发挥好法
律的规范作用, 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 、 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
的促进作用 。 要发挥好道德的教化作用, 以道德滋养法治精
神 、 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 》
高中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