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百年孤独(第3课时) 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 百年孤独(第3课时) 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1.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01 13:3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百年孤独(第三课时)
学习小说的叙事方法。
高中语文
比较评析本小说与教材中其他作品的关系。
理解本小说隐喻 、 象征手法的效果。
百年孤独(节选)
◆目标三
◆目标 一
◆目标 二
任务一:文学作品蕴含的寓意经常是用形象化的表达来实 现的,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内容具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你这 样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生活现象: “ 失眠症 ” 导致的 “ 遗忘 ”。
人物行为: 乌尔苏拉, 她是小说中最长寿的人。
生活环境: 马孔多。
百年孤独(节选)
高中语文
小说是源于生活的艺术。分析下面的内容在表现生 活方面有什么特点。
任务二:分析艺术手法
高中语文
提供内容:
第6段, 丽贝卡的帆布 口 袋里装着她父母的骨殖, “一刻不停地发出咯啦咯啦的响声 ”;
第12段, “ 失眠症 ” 出现后, 人们能在清醒的梦幻 中, “ 不仅看到自己梦中的形象, 还能看到别人梦见的 景象 。 ”
任务二:分析艺术手法
高中语文
提供内容:
吉卜赛人抱着两块磁铁“ 挨家串户地走着 … … 铁锅 、 铁盆 、 铁钳 、 小铁炉纷纷从原地落下, 木板因铁钉和螺钉 没命地挣脱出来而嘎嘎作响 … … 跟在那两块魔铁的后面乱 滚 ”; 吉卜赛人带来了磁铁、 望远镜和放大镜等 “ 新鲜玩 意儿 ”, 两块磁铁要用 一 头大骡子和 一群山羊来换, 放大 镜又要用两块磁铁加上三块金币 。 为了看 一 下从未见过的 冰块, 每人要付五个里亚尔, 摸 一 下价钱还要加倍。
高中语文
务二:分析任艺术手法
表现生活的特点:
加进了非现实的描述, 具有奇幻效果 。 作者把触目 惊 心的现实和迷离恍惚的虚幻结合在 一起, 通过极端夸 张和虚实交错的艺术笔触来网罗人事 、 编织情节 。 往往 采用似是而非 、 似非而是 、 “ 变幻想为现实而又不失其 真 ” 的手法 。 其显著特点是: 给现实生活变形; 加入神 秘 、 神奇, 甚至古怪诡异的内容; 具有强烈的社会矛盾、 政治斗争内涵。
高中语文
任务二:分析艺术手法
这种表现方式的效果:
如果说纯粹描述现实的作品是社会的 一 面镜子, 那 么这种表现方式的作品则是社会的 一 面哈哈镜 。 虽然它 蒙罩着 一层神秘的外壳, 但仍然是要描写现实世界 。 只 不过, 它没有采取纯写实手法, 而是采用夸张 、 讽喻的 方式, 以图描绘和反映错综复杂的历史、 社会和政治现 象。
本部小说, 被称为“魔幻现实主义”作品。
高中语文
任务二:分析艺术手法
比较本小说与卡夫卡的《变形记》在表现生活方面有怎样 的关系?
都运用了营造荒诞情节的方式描述故事 。 卡夫卡(奥 地利) 的《变形记》—— 现代派作品, 以格里高尔变甲虫 的故事反映了世态炎凉, 用荒诞情节折射了现实的冷漠无 情 。《百年孤独》 则是在现实描述中插入 “魔幻 ” 情节 , 有亦真亦幻的效果 。 马尔克斯称卡夫卡让他发现了 “ 文学 还存在着多种别的可能性 ”, 可见他深受卡夫卡的影响。
高中语文
任务三:比较分析
马尔克斯 、 卡夫卡通过营造荒诞情节的方式, 赋予了 “孤独 ” 不同的含义, 但目的都是唤起人民觉醒, 推动社 会前进 。 这样的作品是进步的作品, 这样的作家, 是进步 的作家。
任务三:比较分析
高中语文
结论:本小说与其他幻想小说的最大区别就是, 它 必须是以现实为基础 。 它的 “ 幻 ”是为了增加神秘气氛、 加强讽刺意味, 内核仍然是真实生活。
任务三:比较分析
高中语文
思考讨论,同样是讲故事,本小说与《复活》的 讲述方式相同吗?举例说明。
任务四:比较赏析
高中语文
《复活》 运用了大量的人物对话, 展现了人物之间的 交流 、 交往, 作品中的人物走到了读者面前活动, 动态感 更强, 作者好像 一 个摄影者, 读者更多是在通过阅读来
“观看 ”, 从而了解故事; 而本文更多是旁观者 “ 全知视 角 ” 的讲述, 作品中的人物行动 、 心理全在讲述者掌握之 中, 作者好像 一 个解说员, 读者是在通过阅读来 “ 听讲 ”。
思考讨论
高中语文
一 个是人物来演, 一 个是从旁叙述; 一 个是现实主义 风格的体现, 一 个是现代派风格的体现, 这是两种不同的 讲述方式 。 由此, 我们感受到不同文学流派的创作风格 , 也感知了小说不同的写作方式。
思考讨论
高中语文
比较鉴赏
角度: 形象 、 景物(对象), 情感 、 思想(主题); 艺术手法; 异同点。
示例: 结合文本实际。
作用: 加深理解, 拓展知识, 加强审美体验。
语文能力提示
高中语文
四部外国文学作品, 前两部重在揭示社会风貌, 后 两部在于探讨人物心灵世界 。 本小说刻画了人物的不同 个性以及他们的总体特征——孤独 。 作家以简练的笔法, 直接刻画人物的多种意识层面和心理活动, 甚至有意忽 视外形的描写, 舍弃那些对表现人物心理无关的细节。
因此, 那些人物, 就其外形和经历来讲, 往往是模糊不 清的, 而就其心理和性格特征来讲, 却是极其鲜明而突 出的 。《百年孤独》 是 一部描写拉丁美洲人的心灵历史 的小说。
高中语文
本课总结
①阅读马尔克斯的《拉丁美洲的孤独》 , 再次体会 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艺术风格。
②在小说“ 从旁叙述 ”和“ 人物来演 ” 两种讲故事 方式中, 你更喜欢哪种? 请选择一种讲述方式, 以 “ 引 进 ” 为话题构思 一篇小小说。
课后学习任务
高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