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中国古代历史分期及阶段特征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标内容要求:
1、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
2、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领域的新成就;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政权更迭概况
特权阶层崛起
分裂中的统一
江南经济开发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政权更迭概况
特权阶层崛起
分裂中的统一
江南经济开发
三国鼎立
短暂的西晋王朝
263年,魏国灭蜀;
266年,司马炎改魏为晋,西晋建立;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因五胡内迁和八王之乱,矛盾尖锐突出,316年被匈奴所灭;
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
东晋: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十六国:
北方15个割据政权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与南方东晋对峙;
东晋十六国
匈奴 羯 鲜卑
汉·前赵 北凉 夏 后赵 前燕 后燕 南燕 南凉 西秦
氐 羌 賨 汉
前秦 后凉 后秦 成汉 前凉 北燕 西凉
宋
齐
梁
陈
北朝(439-581 )
南朝(420-589)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南北朝时期
南朝: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刘裕篡夺皇位,国号宋。
此后17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4个王朝,均定都建康,合称“南朝”;
北朝:十六国后,北方先后或同时出现五个政权,成为“北朝”,与南方南朝对峙;
南北朝时期
东
汉
三国(220-280)
西晋
266
至
316
东晋
317-420
隋朝统一
宋
齐
梁
陈
北朝(439-581 )
南朝(420-589)
一、朝代更迭概况
十
六国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前秦统一北方
383淝水大战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政权更迭概况
特权阶层崛起
分裂中的统一
江南经济开发
二、特权阶级崛起:士族
①成因: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
②地位:逃到南方的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政权,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链接:门阀政治
汉末,察举制逐渐演变,到魏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国家选拔官吏只看家世出身,在统治阶级内部构成一个门阀贵族阶层,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特权制度,即“门阀政治”。
“上品无士族 下品无寒门”
“身未离襁褓,业已被冠带”
东晋以来,以王导、王敦琅琊王氏为代表的士族帮助皇帝掌握、稳定政权,地位、权力急剧上升。时称“王与马,共天下”。
门阀政治
继琅琊王氏之后,其他几个士族如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相继把持东晋朝政。那时士族门阀的势力足以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皇帝都要依赖士族的支持,门阀政治达到鼎盛。士族把持大权,却不愿涉身实务,在优容奢侈中腐朽衰落。
门阀政治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政权更迭概况
特权阶层崛起
分裂中的统一
江南经济开发
三、分裂中孕育的统一因素:
1、三国中魏国的强大
三国实力比较表
国家 户数 人口 兵力
魏国 103万 443万 60万
蜀国 28万 94万 10.2万
吴国 52.3万 230万 23万
比较三国实力强弱
魏略占上风,蜀吴则加强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
2、西晋的短暂统一:
①统一时间: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②统一原因:
北方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西晋建立时,蜀国已灭,吴国统治日益腐败,国力衰落;
统一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符合人民愿望;
③走向灭亡:五胡内迁和八王之乱,矛盾尖锐突出,316年被匈奴所灭;
五胡内迁
(东汉—西晋)
1、原因:
①统治阶级为补充兵源及劳动力,强迫西、北边陲的少数民族内迁中原;
②少数民族本身为推动自身经济发展而内迁;
③受渐趋寒冷的天气的影响;
2、影响:
①促进了民族交融;
②促进了中原地区经济(畜牧业、商业)的发展;
③促进了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
④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⑤激化了民族矛盾;
“五胡乱华”
八王之乱后晋室分裂,国力空虚,民生凋敝,晋朝的军事力量迅速衰退,华夏大伤;
胡人趁机起兵,侵扰中原,中原大乱,在百余年间,先后由胡人及汉人建立了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政权,史称“五胡乱华”。
“八王之乱”
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
260年司马炎病逝,惠帝即位。惠帝之妻贾皇后欲独揽大权与辅政的大臣杨骏发生矛盾。291年贾皇后杀死杨骏,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一连串的政治残杀和战争,先后有八个分封为王的皇族参与其中,历时16年之久。
3、十六国时期:
前秦统一北方,为统一全国,383年发动淝水之战,被东晋击退;
失败原因:
1、前秦统治基础薄弱,连年征战,人民厌战,军队士气不高;
2、苻坚好大喜功,缺乏客观分析,缺乏周密部署,战术指挥出现错误;
3、苻坚用人不择贤愚,赏罚失明;
4、东晋北府兵的战斗力远胜于前秦军;
4、北朝时期:北魏统一北方;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内容
背景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
5世纪后期孝文帝改革,推动民族交融;
内容 迁都 1.由平城迁至洛阳;
2.鲜卑贵族籍贯改为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
改汉姓 改鲜卑姓为汉姓
穿汉服说汉语 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
定门第通婚姻 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门第;鼓励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影响 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5、隋朝统一中国
建立: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丞相杨坚,北周覆亡。隋文帝杨坚定国号为隋;
统一: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隋文帝和“开皇之治”
三国时期统一因素:魏国势力的强大
西晋时期统一因素:西晋的短暂统一
东晋十六国统一因素:前秦苻坚统一北方
南北朝统一因素:北魏统一北方并进行改革
中国重新统一:隋朝一统中国
总结:魏晋南北朝蕴含的统一因素
(局部统一、经济发展、民族融合、人心所向)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政权更迭概况
特权阶层崛起
分裂中的统一
江南经济开发
四、江南经济开发
(原因)
①为躲避战乱,北人南迁,为江南地区发展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丰富劳动力资源;
②江南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较为安定;
③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④南方统治者的重视;
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等;
瓷器:南北朝白瓷
冶金:南朝灌钢法
灌溉:曹魏马钧发明翻车
政权更迭频繁,国家长期分裂,北方民族大交融,南方经济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