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3平面镜成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3平面镜成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2-01 09:4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3《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本节课需要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全过程,并且要从实验探究过程中理解物理思维方法等效替代法,所以,它在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教学中以实验为主体,让学生在真情实景中实验和观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核心内容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延伸,为透镜中虚像的形成做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首先,八年级的学生对于物理实验刚接触不久,还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其次,他们对平面镜成像已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定律,也已经具备了相关的基础知识;但值得注意的是,八年级的学生缺乏理性认识和科学探究,在原有的基础上,教师要帮助和启发学生,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充分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感知物理基础与现代化的联系,做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
三、教学目标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以及虚像是怎样形成的,通过实验探究去理解等效替代的物理思维方法。
3、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培养其小组合作的协调能力和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五、教学难点
虚像、等效替代法的理解
教学准备
有色透明玻璃板、黑色纸板、无色透明玻璃板、白纸、铅笔、刻度尺、蜡烛模型,超大全身镜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反诈视频导入,引出镜中的像为何会让人产生如此真实的效果,激发学生好奇心,提出本节课课题《平面镜成像》
新课教学
平面镜
平的、光滑的、能成像的反射面叫平面镜,如下图所示
且在此时点出平面镜外的物体简称物,平面镜中的像简称像。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引入实验:
利用一块大的全身镜邀请一位学生上台“照镜子”,让这位同学仔细观察镜中的像和自己的大小关系、以及学生远离平面镜一步,观察镜中的像是否也远离了平面镜,引导学生大胆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猜想2、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有关
设计实验:
3min阅读教材P77-78,理解实验是如何设计的,并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1、为什么要选择玻璃板,而不是普通镜子?
问题2.为什么要准备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问题3.用刻度尺测量像和物体到反射面的距离时,你能找到反射面吗?
【师生互动】
片段一
生1:因为普通的镜子看不到另外一边,而透明玻璃板可以看到另外一边
师:请问我们在实验中要观察另外一边的什么?如何观察?
生1:看另外一支蜡烛B,需要让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
师:重合就代表像的位置就确定了,因此,使用透明玻璃板充当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
师:那我有一个疑问,我手中有一块完全透明的玻璃板,我使用它来成像可以吗?
生:会看不太清楚像
[展示]有背景颜色和无背景成像清晰度对比,此处让学生自己感受,图片只上后期手对拍摄
生:有背景颜色成像更加清晰,便于观察
师:所以我们实验时使用的玻璃板都是略带青色的透明玻璃板。
片段二
生2:准备完全相同的两只蜡烛的原因是要让另一只蜡烛和像能重合
师:为什么要让它们重合呢?
生2:这样能找到像的位置,而且如果两只蜡烛大小形状不一样的话就不能实现完全重合了
师:对,非常好,而且如果它们重合就说明像和物的大小是?
生2:相等的
片段三
师:请问你要测量像距和物距时,该选择哪一个面作为反射面呢,是靠近物体的这一面还是另一面呢?
生3:靠近物体的这一面,因为我们要从这一面去观察像。
师:太准确了,而且这个玻璃板有两个面,两个面都能成像,如果玻璃板太厚,就会导致像有重影,不方便观察像的位置。
PPT展示:
所以,玻璃板要尽可能选择......
生:薄的玻璃板
实验过程
观看特别录制的中考插标实验考试操作视频(4min),进行小组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教材的P78,此处希沃教学工具时间控制为8min。
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选择三个小组的实验数据,利用希沃教学投屏在一体机上进行展示,并且点名小组代表对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出实验结论,且进行平面镜特点的板书。
(此处若有学生数据出现问题,可以利用此契机对实验进行误差分析)
实验拓展
问题1:为何在实验过程中反复强调玻璃板要与纸面垂直放置呢?不垂直放置会出现什么情况?
问题2:如果在成像的位置放一张白纸作为光屏,请问你能在光屏上看到像吗?
【学生动手操作】3min
【师生互动1】若玻璃板未垂直于平面镜,比如说向物那侧倾斜,像会往上走,远离物侧倾斜,像会往下走,所以玻璃板必须与纸面垂直,否则无论怎么移动蜡烛B,都无法使它与蜡烛A的像重合。
【师生互动2】学生观察得出在白纸上无法呈现蜡烛A的像,所以从实验操作上来讲,这个无法用光屏承接的像叫做虚像,并且为正立的。
总结梳理
当堂练习
选择平面镜成像长沙中考真题进行当堂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该课程的重点。本节课的设计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第一位,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并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培养学生分析物理现象、归纳实验结果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故课堂反应热烈,学习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