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天门市八校联考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解析+原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湖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天门市八校联考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解析+原卷)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01 09:4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三年级
科学期中综合复习训练题
一、我会轻松填空。
1. 风是由( )形成的;孔明灯和热气球都是利用热空气( )的原理制成的。
2. 植物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土壤中的( ),它是动植物( )腐烂分解后形成的黑色物质。
3. 人们利用( )的原理制作了水平仪。测量时,将水平仪紧贴在被测物体表面,待气泡( )后再作判断。
4. 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 )最先发现空气有质量。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 )克。
5. ( )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 ),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6. “吹不大的气球”的实验结果说明( );充气床垫、射钉枪、足球等是应用了( )空气的特点。
二、我会精准判断。
7. 在没有风的时候,烟囱里冒出的烟会向下走。( )
8. 纱巾没有确定的形状,它不是固体。( )
9. 杯子里的水喝完后,杯子里没有任何物质了。( )
10. 土壤中没有小动物,因为小动物在土壤中会被闷死。( )
11. 水稻适宜生长在沙质土中。( )
12. 面对不知名的液体,我们不能用尝的方法来判断它是什么液体。( )
13. 保护土壤就将土壤圈起来不许开发。( )
14. 用简易天平做实验,把气球换成篮球,也能证明空气有质量。 ( )
三、我会正确选择。
15. 描述空气时,我们不会用到的词语是( )。
A. 无色 B. 很轻 C. 很白 D. 无味
16. 冷藏柜可以不加盖子,这是因为( )。
A. 冷空气向上升 B. 冷空气向下降
C. 不利于冷藏柜制冷 D. 拿取食物方便
17. 下列不是土壤“居民”的是( )。
A. 蚂蚁 B. 枯树枝 C. 蜗牛壳 D. 田螺
18. 把下面三种土壤和点水搓成条,( )最不易折断。
A. 沙质土 B. 黏质土 C. 壤土 D. 沙质土和壤土
19. 下列不属于改良贫瘠土壤的方法的是( )。
A. 收集落叶沤肥 B. 给土壤浇水
C. 施农家肥 D. 种植绿肥
20. 已知三种液体流动快慢关系,甲液体比乙液体流动得快,乙液体比丙液体流动得快,将这三种液体的黏稠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的是( )。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丙>乙>甲 D. 乙>甲>丙
21. 分离红糖和沙子的混合物时会用到( )。
A. 水 B. 磁铁 C. 量筒 D. 筛网
22. 下列不是做水土流失模拟实验需要用到的材料的是( )。
A 铲子 B. 草皮 C. 喷壶 D. 放大镜
四、我会如实填图。
23. 请在下图中填写在菜园土中能找到的东西,并将答案依次写在的括号内。
五、我会认真实验探究。
迄今为止,科学家已经发现了1000多种不同的土壤动物。亿万年来,土壤动物通过生命活动默默地改变着土壤的肥力。如果土壤缺少了它们,那么粮食、蔬菜、花草、树木就不能生长,人类也将失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2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土壤动物能改变土壤的肥力
B. 改变土壤肥力最好的办法是多用化肥
C. 人类离不开土壤动物
25. 下列动物中,对改善土壤的肥力作用较大的是( )。
A. 蚯蚓 B. 蝴蝶 C. 蟑螂
26. 下列情况中,有利于保护土壤的是( )。
A. 多挖蚯蚓做诱饵去钓鱼
B. 多用农药杀死病虫害
C 不随便伤害土壤动物
通过对《肥沃的土壤》一课的学习,田田和磊磊想做个肥料袋,请你帮助他们完成。
27. 所需材料:透明塑料袋、吸管、土壤、 、菜叶、 、水。( )
A. 沙子、小草 B. 果皮、蚯蚓 C. 树叶、小石子
28. 肥料袋中放入几条蚯蚓,( )植物成肥的过程。
A. 加快 B. 减慢 C. 不影响
29. 把塑料袋放在( )的地方,还需要经常翻动塑料袋。
A. 通风 B. 阳光充足 C. 阴暗
30. 做肥料袋时,放入果皮、菜叶的主要目的是( )。
A. 给小动物提供食物 B. 制造氧气 C. 增加腐殖质
31. 土壤中的微生物会分解植物的遗体,形成( )。
A. 泥土 B. 腐殖质 C. 小石子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三年级
科学期中综合复习训练题
一、我会轻松填空。
1. 风是由( )形成的;孔明灯和热气球都是利用热空气( )的原理制成的。
【答案】 ①. 空气的流动 ②. 上升
【解析】
【详解】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热气球和孔明灯都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2. 植物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土壤中的( ),它是动植物( )腐烂分解后形成的黑色物质。
【答案】 ①. 腐殖质 ②. 遗体
【解析】
【详解】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腐殖质是动植物遗体在土壤中腐烂分解后形成的。腐殖质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深,越肥沃。
3. 人们利用( )的原理制作了水平仪。测量时,将水平仪紧贴在被测物体表面,待气泡( )后再作判断。
【答案】 ①. 水平面 ②. 稳定
【解析】
【详解】静止的水面一般都保持水平,我们称之为水平面。人们利用水平面的原理制作了水平仪。测量时,将水平仪紧贴在被测物体表面,待气泡稳定后再作判断。
4. 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 )最先发现空气有质量。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 )克。
【答案】 ①. 伽利略 ②. 1.29
【解析】
【详解】古代,人们一度认为空气是没有质量的。到了17世纪,伽利略做了一个实验:用气泵向一个玻璃瓶内打足气,使玻璃瓶中尽可能 多地装入一些空气,并封住瓶口,用天平称出玻璃瓶的质量。然后把瓶口打开,再称,发现玻璃瓶的质量减少了。伽利略认为,减少的质量就是把瓶口打开后跑出来的空气的质量,从而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后来,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
5. ( )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 ),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答案】 ①. 土壤 ②. 肥力
【解析】
【详解】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土壤就在我们身边,肥沃的土壤养育着我们,给我们带来了粮食、蔬菜、水果等,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6. “吹不大的气球”的实验结果说明( );充气床垫、射钉枪、足球等是应用了( )空气的特点。
【答案】 ①. 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②. 压缩
【解析】
【详解】将气球放在塑料瓶中,将气球口套在塑料瓶口,无论怎么努力吹,都无法将气球吹得圆鼓鼓的;这是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所以气球吹不大。充气床垫、射钉枪、足球等是应用了压缩空气具有弹性的特点。
二、我会精准判断。
7. 在没有风的时候,烟囱里冒出的烟会向下走。( )
【答案】×
【解析】
【详解】点燃的火会使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出现热对流。于是,燃烧产生的固体颗粒物就被上升的暖空气裹挟着一起上升了,故在没有风的时候,烟囱里冒出的烟会向上飘动。
8. 纱巾没有确定的形状,它不是固体。( )
【答案】×
【解析】
【详解】固体是物质的一种聚集状态。与液体和气体相比固体有比较固定的体积和形状、质地比较坚硬。纱巾当然是固体的,柔软的东西也可以是固体,布料都是。
9. 杯子里的水喝完后,杯子里没有任何物质了。( )
【答案】×
【解析】
【详解】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把杯子里的水全部倒掉,杯子里被空气充满,但是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它是真实存在的。
10. 土壤中没有小动物,因小动物在土壤中会被闷死。( )
【答案】×
【解析】
【详解】蚯蚓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以土壤的枯枝落叶为食,体表中的黏液有助于在土壤中钻穴和呼吸,蚯蚓的活动又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由此可知,土壤中是有小动物,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点睛】本题考查土壤,要求学生掌握土壤中有动物。
11. 水稻适宜生长在沙质土中。( )
【答案】×
【解析】
【详解】根据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给土壤分为三类:砂质土、黏质土、壤土。最不容易干的土壤是黏土类土壤,质地黏重,湿而黏,保水、保肥性能好,适宜水稻生长。
12. 面对不知名的液体,我们不能用尝的方法来判断它是什么液体。( )
【答案】√
【解析】
【详解】观察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用眼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舌头尝,用手摸等。在不知液体是什么的情况下,不要去尝,以免中毒。
13. 保护土壤就是将土壤圈起来不许开发。( )
【答案】×
【解析】
【详解】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的共同家园,保护土壤就要合理开发利用土壤,多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等,而不是将土壤圈起来不许开发。
14. 用简易天平做实验,把气球换成篮球,也能证明空气有质量。 ( )
【答案】√
【解析】
三、我会正确选择。
15. 描述空气时,我们不会用到的词语是( )。
A. 无色 B. 很轻 C. 很白 D. 无味
【答案】C
【解析】
【详解】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处不在,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但是重量很轻。C描述错误。
16. 冷藏柜可以不加盖子,这是因为( )。
A 冷空气向上升 B. 冷空气向下降
C. 不利于冷藏柜制冷 D. 拿取食物方便
【答案】B
【解析】
【详解】热空气温度高,空气受热体积膨胀,空气密度小,重量轻,所以热空气向上升。冷空气温度低,空气受热体积收缩,空气密度大,重量重,所以冷空气向下走。冷藏不加盖子是因为冷空气温度低,冷空气向下降。故B选项符合题意。
17. 下列不是土壤“居民”的是( )。
A. 蚂蚁 B. 枯树枝 C. 蜗牛壳 D. 田螺
【答案】D
【解析】
【详解】土壤中生活着许多小动物,它们为腐殖质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在土壤中打洞,帮助土壤通气;通过吞食和排泄,增加土壤的肥力;通过身体的活动,促进各种营养物质与土壤颗粒的混合,它们是植物生长的好帮手。蚂蚁、枯树枝、蜗牛壳,是土壤“居民”;田螺不是土壤“居民”,D符合题意。
18. 把下面三种土壤和点水搓成条,( )最不易折断。
A. 沙质土 B. 黏质土 C. 壤土 D. 沙质土和壤土
【答案】B
【解析】
【详解】采集壤土、黏质土和砂质土三种土壤,分别用适量水将各种土壤调和,然后再用它们来搓泥条,最不易折断的是黏质土。
19. 下列不属于改良贫瘠土壤的方法的是( )。
A. 收集落叶沤肥 B. 给土壤浇水
C. 施农家肥 D. 种植绿肥
【答案】B
【解析】
【详解】植物离不开土壤,良好的土壤条件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土壤盐渍、瘠薄、质地过重或过轻、缺肥等不良性状,严重影响植物生长。所以要对土壤进行改良,贫瘠的土壤加以改良的方法:种植绿肥、施农家肥、收集落叶、粪便沤肥,ACD是改良贫瘠土壤的方法,B不属于改良贫瘠土壤的方法。
20. 已知三种液体流动快慢的关系,甲液体比乙液体流动得快,乙液体比丙液体流动得快,将这三种液体的黏稠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的是( )。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丙>乙>甲 D. 乙>甲>丙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影响液体流动快慢的因素,液体的黏度影响流动,黏度越大,流动越慢;黏度越小,流动越快。已知三种液体流动快慢的关系,甲液体比乙液体流动得快,乙液体比丙液体流动得快,将这三种液体的黏稠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的是丙>乙>甲。
21. 分离红糖和沙子的混合物时会用到( )。
A. 水 B. 磁铁 C. 量筒 D. 筛网
【答案】A
【解析】
【详解】分离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开。分离有沉淀、过滤、结晶等方法。分离红糖和沙子的混合物,可以加入水,红糖溶于水,沙子会沉淀,A符合题意。
22. 下列不是做水土流失模拟实验需要用到的材料的是( )。
A. 铲子 B. 草皮 C. 喷壶 D. 放大镜
【答案】D
【解析】
【详解】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其中根本原因是植被破坏。、进行水土流失模拟实验时,需要准备的材料有铲子、草皮、两个托盘、喷壶,用不到放大镜。
四、我会如实填图。
23. 请在下图中填写在菜园土中能找到的东西,并将答案依次写在的括号内。
【答案】
【解析】
【详解】土壤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也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土壤是水、空气、无机盐、腐殖质、矿物质、有机物等物质的混合物。在菜园土中能找到枯树叶、沙子、小虫、石块、泥土等。
五、我会认真实验探究。
迄今为止,科学家已经发现了1000多种不同的土壤动物。亿万年来,土壤动物通过生命活动默默地改变着土壤的肥力。如果土壤缺少了它们,那么粮食、蔬菜、花草、树木就不能生长,人类也将失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2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土壤动物能改变土壤的肥力
B. 改变土壤的肥力最好的办法是多用化肥
C. 人类离不开土壤动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人类必须依赖土壤才能生存,因此应该珍惜土壤,保护土壤不被污染和浪费。土壤生物与土壤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A、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所以说土壤动物能改变土壤的肥力,故A正确;
B、多用化肥容易造成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的结构,故B错误;
C、人类离不开土壤动物,它们可以改变土壤的肥力,故C正确。
25. 下列动物中,对改善土壤肥力作用较大的是( )。
A. 蚯蚓 B. 蝴蝶 C. 蟑螂
【答案】A
【解析】
【详解】人类必须依赖土壤才能生存,因此应该珍惜土壤,保护土壤不被污染和浪费。土壤生物与土壤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分析选项中动物,对改善土壤的肥力作用较大的是蚯蚓,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26. 下列情况中,有利于保护土壤的是( )。
A. 多挖蚯蚓做诱饵去钓鱼
B. 多用农药杀死病虫害
C. 不随便伤害土壤动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人类必须依赖土壤才能生存,因此应该珍惜土壤,保护土壤不被污染和浪费。土壤生物与土壤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分析选项中,有利于保护土壤的是不随便伤害土壤动物,保护土壤生物就是保护土壤,多挖蚯蚓做诱饵去钓鱼、多用农药杀死病虫害等都不是保护土壤的行为。
通过对《肥沃的土壤》一课的学习,田田和磊磊想做个肥料袋,请你帮助他们完成。
27. 所需材料:透明塑料袋、吸管、土壤、 、菜叶、 、水。( )
A. 沙子、小草 B. 果皮、蚯蚓 C. 树叶、小石子
28. 肥料袋中放入几条蚯蚓,( )植物成肥的过程。
A. 加快 B. 减慢 C. 不影响
29. 把塑料袋放在( )的地方,还需要经常翻动塑料袋。
A. 通风 B. 阳光充足 C. 阴暗
【答案】27. B 28. A 29. C
【解析】
【分析】制作过程:制作肥料袋第一步是在塑料袋里放上土壤、植物遗体和蚯蚓,第二步是往肥料袋中加适量的水,第三步是把肥料袋放在阴暗的地方,上面用黑布盖好。肥料袋要经常翻动。
【27题详解】
制作材料:透明塑料袋、土壤、果皮、菜叶、蚯蚓、水。
【28题详解】
制作过程:往透明塑料袋中装土壤、果皮、菜叶、蚯蚓。往塑料袋中均匀地洒一点水,扎好袋口,这是加快植物成肥的过程。
【29题详解】
把塑料袋放在阴暗的地方,别忘了经常翻动,每周观察一次肥料袋里的变化。
30. 做肥料袋时,放入果皮、菜叶的主要目的是( )。
A. 给小动物提供食物 B. 制造氧气 C. 增加腐殖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腐殖质是已死的生物体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质,黑褐色,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一些元素,能改善土壤,增加肥力。做肥料袋时,放入果皮、菜叶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腐殖质。
31. 土壤中的微生物会分解植物的遗体,形成( )。
A. 泥土 B. 腐殖质 C. 小石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土壤中的微生物会分解植物的遗体,形成腐殖质。腐殖质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深,越肥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