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解析+原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解析+原卷)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01 09:4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汝城县2023年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五年级科学
(时量: 45分钟 总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 )。
A. 点燃的蜡烛 B. 打开的手电筒 C. 月亮
2. 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 看到镜子里的自己 B. 雨后彩虹 C. 手影游戏
3. 某同学想看到自己脑后的头发,他需要( )面镜子。
A 1 B. 3 C. 2
4. “猴子捞月”这个寓言故事说的是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水里了,于是设法把它捞上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月亮是自然光源
B. 水中的月亮是由于光的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 水面的作用相当于平面镜
5. 中国的西部多( ),东部多( )。
A. 高山;丘陵 B. 高原;丘陵 C. 高山;平原 D. 平原;丘陵
6. 下列关于三棱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棱镜是横截面为三角形的不透明物体
B. 不同颜色的光在三棱镜中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
C. 三棱镜能将白光分解成红橙灰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7. 下列自然现象中,能使地形瞬间发生较大变化的是( )。
A. 火山喷发 B. 河流侵蚀 C. 风的作用
8. 当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宽广平缓的平原时,携带泥沙的能力会( )。
A. 保持不变 B. 逐渐变弱 C. 逐渐变强
9. 在火山喷发模拟实验中,番茄酱模拟的是( )。
A. 地壳 B. 岩浆 C. 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
10. 下列选项中,( )被侵蚀的程度最严重。
A. 茂密的树林 B. 绿绿的草地 C. 荒凉的山坡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1. 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 )
12. 司机通过后视镜观察车后方的情况,说明光有时是沿曲线传播的。( )
13. 岩浆冷却后会形成岩浆岩。( )
14. 快速旋转涂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彩色轮,会看到彩色轮变成白色。( )
15. 我们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说明黑板上的字能反射光。 ( )
16. 地震发生后,被压在废墟下的人们应持续大声呼救,以引起救援人员注意。( )
17. 从地形图上我们知道,地球上陆地多,海洋少。 ( )
18. 土地被侵蚀是因为流水、风等自然界的力量,人类的生产生活不会影响土地侵蚀。( )
19. 喷发过的火山就不会再喷发了。( )
20. 从地壳到地核,压力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低。( )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21. 风和水的力量可以改变地球表面的形态,如风的( )作用形成了戈壁,河水的( )作用使黄河的入海口形成沙洲。
22. 组成地壳的岩石主要分岩浆岩、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23. 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 )传播的。将筷子斜插入盛水的杯子中发现筷子错位,这是由于光的( ) 。
24. 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圈层。
25. 当宇航员登上月球时,科学家利用光的( )原理计算出了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
26. 潜水艇上的水兵常常利用________观察海面上的情况。
四、连线题。(每题2分, 共18分)
27. 在答题卡上把地形和相应的特征连线。
盆地 峦峰高耸,地势崎岖
山地 海拔较高,地面开阔
丘陵 低平而宽广
高原 四周是高山,中间很平坦
平原 海拔不高,山顶浑圆
28. 把下列相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风的作用
弯曲的岩层 水(降雨)的作用
长白山天池 地震
敦煌的雅丹地貌 火山喷发形成
五、探究题。
照亮目标
29. 在图甲中让手电筒的光照亮科学书,请在图中画出光的传播路线。这个过程利用了光的( )。
A.直线传播 B.反射 C.直线传播和反射
30. 在图乙中,不改变手电筒和书本的位置,怎样让手电筒的光照射到书本上?
我们可以借助___________。
31. 请在图乙中画出手电筒光照到书本上的传播路线。
32. 这个过程利用了光的( )。
A. 直线传播
B. 反射
C 直线传播和反射
3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每空2分,简答题4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水利部发布的2019年度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显示,2019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271.08万平方千米,与2011年第一次全国普查数据相比,减少23.83万平方千米,总体减幅为8.08%,流失面积以平均每年近3万平方千米的速度减少。我国水土流失状况持续好转,生态环境整体进一步向好态势发展。
33. 由此材料可以看出,全国水土流失面积( )
A. 呈上升趋势 B. 呈下降趋势 C. 保持不变
34. 如果要研究植被覆盖对侵蚀的影响,可以选择的实验组是( )。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①和③
35. 通过(2)的实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6. 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为防治水土流失做些什么?至少写出两条。
汝城县2023年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五年级科学
(时量: 45分钟 总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 )。
A. 点燃的蜡烛 B. 打开的手电筒 C. 月亮
【答案】C
【解析】
【详解】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以上选项中点燃的蜡烛、打开的手电筒都是光源,月亮不是光源。因为月亮自身不能发光。
2. 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 看到镜子里的自己 B. 雨后彩虹 C. 手影游戏
【答案】C
【解析】
【详解】光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日食就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现象;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A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是光的反射,不符合题意;B雨后彩虹是因为空气中悬浮的小水滴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散射成七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不符合题意;C手影游戏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与日食的形成原因相同,符合题意。
3. 某同学想看到自己脑后的头发,他需要( )面镜子。
A. 1 B. 3 C. 2
【答案】C
【解析】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某同学想看到自己脑后的头发,利用光的反射,他需要2面镜子,所以C符合题意。
4. “猴子捞月”这个寓言故事说的是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水里了,于是设法把它捞上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月亮是自然光源
B. 水中的月亮是由于光的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 水面的作用相当于平面镜
【答案】C
【解析】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反射的光线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猴子捞月”这个寓言故事说的是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其实水面的作用相当于平面镜,水中的月亮不过是光的反射的现象。
5. 中国的西部多( ),东部多( )。
A. 高山;丘陵 B. 高原;丘陵 C. 高山;平原 D. 平原;丘陵
【答案】C
【解析】
【详解】我国地势的主要特点是: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的主要特点是:西部地形以山地、盆地高原为主,在这些大的地形区中,西部盆地多风蚀地形;山区多冰蚀地形,青藏高原多冻土地貌。,所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6. 下列关于三棱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棱镜是横截面为三角形的不透明物体
B. 不同颜色的光在三棱镜中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
C. 三棱镜能将白光分解成红橙灰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答案】B
【解析】
【详解】三棱镜是横截面为三角形的透明物体,A错误。不同颜色的光在三棱镜中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B正确。白光透过三棱镜能够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C错误。
7. 下列自然现象中,能使地形瞬间发生较大变化的是( )。
A. 火山喷发 B. 河流侵蚀 C. 风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可以使地球局部表面在瞬间发生较大的改变,如地震、火山,A是正确的选项;BC使地形发生缓慢的变化。
8. 当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宽广平缓的平原时,携带泥沙的能力会( )。
A. 保持不变 B. 逐渐变弱 C. 逐渐变强
【答案】B
【解析】
【详解】因为坡度较陡,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携带泥沙的能力很强。宽广平缓的平原携带泥沙的能力很弱。当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宽广平缓的平原时,携带泥沙的能力会逐渐变弱,所以B符合题意。
9. 在火山喷发模拟实验中,番茄酱模拟的是( )。
A. 地壳 B. 岩浆 C. 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
【答案】B
【解析】
【详解】“模拟火山喷发”实验过程是一种化学能酒精转变成热能酒精灯加热,再由热能转变成动能番茄酱喷出的一个过程。在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中,土豆泥中的番茄酱代表的是熔融的岩浆。
10. 下列选项中,( )被侵蚀的程度最严重。
A. 茂密的树林 B. 绿绿的草地 C. 荒凉的山坡
【答案】C
【解析】
【详解】荒凉山坡土壤被侵蚀得最严重,C符合题意。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1. 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 )
【答案】√
【解析】
【详解】像点亮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等。由于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
12. 司机通过后视镜观察车后方的情况,说明光有时是沿曲线传播的。( )
【答案】×
【解析】
【详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反射光线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折射定律。汽车后视镜是凸面镜,对光产生反射作用,视野开阔。司机通过后视镜来观察车后方的情况,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13. 岩浆冷却后会形成岩浆岩。( )
【答案】√
【解析】
【详解】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形成方式,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或气孔,花岗岩、流纹岩、玄武岩都属于岩浆岩。
14. 快速旋转涂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彩色轮,会看到彩色轮变成白色。( )
【答案】×
【解析】
【详解】白光的三种基色是红、绿、蓝,红、绿、蓝三色混合可形成白光。因此,在圆盘上画出三个大小相同的扇形,用水彩笔均匀地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然后快速旋转彩色轮,我们会看到彩色轮接近白色。
15. 我们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说明黑板上的字能反射光。 ( )
【答案】×
【解析】
【详解】我们能看到物体,必须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看到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光的反射进入了我们的眼睛,并不是字能反射光。
16. 地震发生后,被压在废墟下的人们应持续大声呼救,以引起救援人员注意。( )
【答案】×
【解析】
【详解】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频度较高,并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对社会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等特点,要学会地震时保护自己的方法。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都能作为介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如果地震中有人被埋在了废墟下,通过敲击附近的铁管,被救援人员发现而获救的做法是利用铁管能传播声音。大声呼救会浪费体力,失去生存下去的机会,不可行。
17. 从地形图上我们知道,地球上陆地多,海洋少。 ( )
【答案】×
【解析】
18. 土地被侵蚀是因为流水、风等自然界的力量,人类的生产生活不会影响土地侵蚀。( )
【答案】×
【解析】
【详解】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就是人类活动。
19. 喷发过的火山就不会再喷发了。( )
【答案】×
【解析】
【详解】有的火山喷发后一直没有再喷发,这样的火山叫做死火山,有的火山喷发后隔一段时间还会喷发,这样的火山叫做活火山,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火山叫做休眠火山。休眠火山是指有史以来曾经喷发过,但长期以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火山。
20. 从地壳到地核,压力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低。( )
【答案】×
【解析】
【详解】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根据对地球内部结构的认识,从地壳到地核,压力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高。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21. 风和水的力量可以改变地球表面的形态,如风的( )作用形成了戈壁,河水的( )作用使黄河的入海口形成沙洲。
【答案】 ①. 侵蚀 ②. 搬运
【解析】
【详解】流水、风力、海浪、冰川等都会对地表产生侵蚀和沉积作用,并形成不同的地形地貌。风和水的力量可以改变地球表面的形态,如风的侵蚀作用形成了戈壁,河水的搬运作用使黄河的入海口形成沙洲。
22. 组成地壳的岩石主要分岩浆岩、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答案】 ①. 沉积岩 ②. 变质岩
【解析】
【详解】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花岗岩、玄武岩等属于岩浆岩;砂岩、页岩、砾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大理岩和板岩属于变质岩。
23. 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 )传播的。将筷子斜插入盛水的杯子中发现筷子错位,这是由于光的( ) 。
【答案】 ①. 直线 ②. 折射
【解析】
【详解】光线被物体挡住而形成的阴影叫影子,影子的产生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筷子斜插入盛水的杯子中发现筷子折了,是由于光折射的缘故。
24. 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圈层。
【答案】 ① 地慢 ②. 地核
【解析】
【详解】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地球内部从外到内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压力也越大。
25. 当宇航员登上月球时,科学家利用光的( )原理计算出了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
【答案】反射
【解析】
【详解】月球离我们有多远?这是一个无法用尺子测量的难题。当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时科学家们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解决了这个问题。宇航员在月球上安置了几面特殊的镜子(激光反射器)后,地球上的科学家向镜子反射光。光可沿入射光的方向返回。科学家测量了光反射回地面需要的时间,然后根据光速计算出地球到月球的准确距离是384403千米。
26. 潜水艇上的水兵常常利用________观察海面上的情况。
【答案】潜望镜
【解析】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的光线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潜望镜是光的反射原理的应用,用两块平面镜和三节纸筒可以做潜望镜。潜水艇上的水兵常常利用潜望镜观察海面上的情况。
四、连线题。(每题2分, 共18分)
27. 在答题卡上把地形和相应的特征连线。
盆地 峦峰高耸,地势崎岖
山地 海拔较高,地面开阔
丘陵 低平而宽广
高原 四周是高山,中间很平坦
平原 海拔不高,山顶浑圆
【答案】
【解析】
【详解】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势起伏较大,山顶浑圆,山坡坡度不大,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地势起伏很小,宽广平坦,一般在200米以下;山地地势起伏很大,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幽深的山谷,一般在500米以上;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28. 把下列相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风的作用
弯曲的岩层 水(降雨)的作用
长白山天池 地震
敦煌的雅丹地貌 火山喷发形成
【答案】
【解析】
【详解】地球表面地貌是多样的,形成的原因也不相同。黄土高原上的沟壑是流水侵蚀的作用形成的;弯曲的岩层是地震(岩层受到挤压)形成的;长白山天池是一座休眠火山,火山口积水成湖,所以是火山喷发形成的;敦煌的雅丹地貌主要成因是风的作用。
五、探究题。
照亮目标。
29. 在图甲中让手电筒光照亮科学书,请在图中画出光的传播路线。这个过程利用了光的( )。
A.直线传播 B.反射 C.直线传播和反射
30. 在图乙中,不改变手电筒和书本的位置,怎样让手电筒的光照射到书本上?
我们可以借助___________。
31. 请在图乙中画出手电筒的光照到书本上的传播路线。
32. 这个过程利用了光的( )。
A. 直线传播
B. 反射
C. 直线传播和反射
【答案】29. C 30. 平面镜
31. 32. B
【解析】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界面时,会产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产生折射的现象。
【29题详解】
如图甲所示,让手电筒的光照亮科学课本,光线照到课本上后,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这个过程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图中红色箭头表示光的传播路线。
【30题详解】
如图乙所示,不改变手电筒和书本的位置,让手电筒的光照射到课本上,我们可以借助平面镜,利用平面镜让手电筒的光照射到课本上。
【31题详解】
图中红色箭头表示手电筒的光通过平面镜反射作用,然后照到书本上的传播路线。
【32题详解】
,这个过程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3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每空2分,简答题4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水利部发布的2019年度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显示,2019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271.08万平方千米,与2011年第一次全国普查数据相比,减少23.83万平方千米,总体减幅为8.08%,流失面积以平均每年近3万平方千米的速度减少。我国水土流失状况持续好转,生态环境整体进一步向好态势发展。
33. 由此材料可以看出,全国水土流失面积( )。
A. 呈上升趋势 B. 呈下降趋势 C. 保持不变
34. 如果要研究植被覆盖对侵蚀影响,可以选择的实验组是( )。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①和③
35. 通过(2)的实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6. 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为防治水土流失做些什么?至少写出两条。
【答案】33. B 34. C
35. 植被覆盖对侵蚀是有影响的,植被覆盖越多,水土流失越少
36. 植树造林、不乱砍滥伐
【解析】
【分析】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或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要保护土壤,减少对土壤的侵蚀。
33题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271.08万平方千米,与2011年第一次全国普查数据相比,减少23.83万平方千米,总体减幅为8.08%,流失面积以平均每年近3万平方千米的速度减少。所以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呈下降趋势;
【34题详解】
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植被覆盖对侵蚀的影响,唯一的变量是植被覆盖,所以应该选择①和③;
【35题详解】
在相同的土壤和相同雨量、坡度的情况下,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最容易被侵蚀。植被覆盖越多,水土流失越少;
【36题详解】
除了自然力量,地球上的生物也以其独特的方式缓慢地改变着地表。人类各种活动对地表的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的利于保护地表,如:植树造林、挖河修渠、平整土地;有的不利于保护地表,如过度耕种、过度放牧、乱砍滥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