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中校际联考科学试卷(解析+原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中校际联考科学试卷(解析+原卷)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01 09:4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学情诊断 2023.11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宇航员在太空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沟通,这是因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
2. 手指在一根琴弦上移动,使弦振动的部分越来越长,这时,音高的变化是越来越高。( )
3. 吸气时肚子(腹部)会变大,呼气时肚子(腹部)会变小。( )
4. 好听的声音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噪音。( )
5. 声音强弱可以用音高来表示。( )
6. 人的耳朵里有鼓膜,鼓膜虽然很厚,但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
7. 在做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的关系对比实验中,要用不同的音叉使用不同的力量敲。( )
8. 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对生命没有意义。( )
9. 不爱运动的人比爱运动的人的肺活量大。( )
10. 试管中的水在不装满的情况下,装的水越多,用嘴对着试管吹,产生的声音越低。(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1. 人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是( )。
A. 心脏 B. 声带 C. 扁桃体
12. 把手聚拢放在耳朵旁并朝着声音发出的方向,我们听到的声音会(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波。
A. 更快 B. 更模糊 C. 更清楚
13. 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测量肺活量的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呼气的时候要捏紧袋口,避免漏气 B. 一口气吹完可以再吹一口
C. 在测量下一次之前,将测量袋往充气的方向卷,直到排出所有气体。
14. 二胡弦绷直后,拉动它可以发出声音。把弦再绷得紧一些,再次拉动它( )。
A. 更强 B. 更高 C. 更低
15. 下列方法能使橡皮筋发出声音的是( )。
A. 揉成一团 B. 用力拉伸 C. 轻轻拨动
16. 打哈欠的时候会发现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主要原因是打哈欠影响了( )。
A. 耳郭的振动 B. 鼓膜的振动 C. 听小骨的振动
17. 制作小乐器的第一步是( )。
A. 进行制作 B. 设计方案 C. 展示与交流
18. 在人体的气体交换中,呼出和吸入气体中含量基本不变的是( )。
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氮气
19. 下列现象能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的是( )。
A. 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
B. 枕着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敌人夜袭的马蹄声
C. 我们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
20. 吹奏竖笛时发出的声音( )。
A. 是人发出的声音传给竖笛的 B. 是由笛管本身振动产生的 C. 是由笛管内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21. 手机上的音量键,其实调的是声音的( )。
A. 高低 B. 强弱 C. 高低和强弱
22. 下列关于音义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用相同的力去敲击两个大小不同的音叉,大的音叉声音强
B. 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敲击同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
C. 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敲击同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强弱不同
23. 下列有利于我们保持长期均衡营养的做法是( )。
A. 早上来不及吃早餐,中餐和晚餐可以多吃一点
B. 新鲜水果富含维生素,所以每天只吃水果
C. 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
24. 身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是( )。
A. 心脏 B. 肺 C. 胃
25. 声音是以( )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A. 气流 B. 直线 C. 波
26. 在鱼缸旁边拍手,鱼缸中的金鱼会立即受惊游走,这时声音的传播途径是( )。
A. 鱼缸→空气→水→鱼 B. 空气→鱼缸→水→鱼 C. 鱼缸→水→鱼
27. 在研究尺子发出声音的实验时,用相同的力拨动同一把尺子,尺子伸出桌面长时发出的声音比尺子伸出桌面短时发出的声音要( )。
A. 低 B. 高 C. 一样
28. 青青用同样大小力敲击两个大小不同的音叉后放入水中,过了相同的时间后观察到水面形成的波纹不同(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断( )。
A. 甲是大音叉 B. 乙是大音叉 C. 无法确定
29. 小明在给食物进行分类时,将食物分成了两类,一类是牛奶、鸡蛋、猪肉,一类是米饭和南瓜。他是按( )。
A. 主食和副食
B. 含蛋白质和不含蛋白质
C. 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
30. ( )算一次呼吸。
A. 吸一次气 B. 呼一次气 C. 呼气、吸气各一次
31. 下列关于呼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吸气是含有氧气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
B. 人呼吸时,吸进去的气体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最多的都是氧气
C. 人吸进去和呼出去的气体为混合气体
32. 小明用同一种橡皮筋安装了如图所示装置来研究声音,甲绷得最松、乙其次、丙绷得最紧,橡皮筋发出声音最高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33. 一般情况下,成年男子比成年女子发出的声音( )。
A. 低 B. 高 C. 弱
34. 小明用相同大小的力从粗到细依次拨动同一把吉他的弦,声音的变化是( )。
A. 从强到弱 B. 从高到低 C. 从低到高
35. 一个四年级学生的肺活量是1000毫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是女生的话,属于不正常 B. 如果是男生的话,属于不正常
C. 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属于正常
三、综合题(每空2分,共40分)
36. 把下面相关内容用线连起来。
用力拨动尺子 振动速度快 听到的声音强
轻轻拨动尺子 振动速度慢 听到的声音弱
敲击长风铃管 振动幅度大 听到的声音高
敲击短风铃管 振动幅度小 听到的声音低
37. 分析下图提供的数据,回答问题。
(1)人的呼吸实际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_______进入血液,同时排出_______。
(2)与吸进来时相比,呼出去的气体中,_______数量保持不变,氧气数量_______,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数量则_______。
38. 我们可以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来测量我们的肺活量。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使用方法:
①展开测量袋,______(填“深吸”或“浅吸”)一口气,将气体从通气管呼人测量袋;
②待肺部气体______(填“部分”或“全部”)呼出后,收紧通气管,避免空气跑出;
③读取鼓起的测量袋上的______(填“最大”或“最小”)数值(单位为毫升),这就是测得的肺活量。
(2)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有关肺活量的数据,正常情况下,小学四年级男生的肺活量比四年级女生的肺活量______(填“大”或“小”)。
科学课后,小明自制了一个排箫(如图),依次吹排箫管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39. 根据上面的现象,你可以提出哪一个问题来研究声音高低的变化?( )。
A. 声音的高低与管子的粗细有什么关系
B. 管子长短会影响排箫声音的高低吗
C. 如果不往管子里吹气,排箫会发出声音吗
40. 小明想让其中一根管子发出更高的声音,他可以( )
A. 换一根更长的管子 B. 换一根更粗的管子 C. 将这根管子剪短一点
41. 小明对着其中一根管子吹奏,先轻轻吹奏,然后用力吹奏( )。
A. 用力吹奏声音更强 B. 轻轻吹奏声音更强 C. 两次声音强弱相同
42. 小明在吹奏时,整个教室都能听到吹奏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
43. 制作一个能吹出高低不同声音的排箫,下列不能选择的材料是( )。
A. 塑料长吸管 B. 空心小钢管 C. 实心小木棒
5.“声音”探索小组爱观察、记录、分析声音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9分)
44. 如图所示,敲打音叉并靠近一个静止悬挂的乒乓球,会看到( )。这说明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
A. 乒乓球静止不动
B. 乒乓球上下跳动
C. 乒乓球来回摆动
45. 在课上,我们也用气球皮、塑料杯和橡皮筋制作一个“鼓膜模型”(如图),并在气球皮上放少量碎纸屑,来观察比较“鼓膜”的震动。其中模拟鼓膜的物体是______。如果气球皮破了,敲击后的音叉靠近气球皮后,碎纸屑________(填“会”或“不会”)跳动。
部编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学情诊断 2023.11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宇航员在太空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沟通,这是因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
【答案】√
【解析】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太空中属于真空状态,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太空中的宇航员在太空舱外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题干表述正确。
2. 手指在一根琴弦上移动,使弦振动的部分越来越长,这时,音高的变化是越来越高。( )
【答案】×
【解析】
【详解】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手指在一根琴弦上移动,使弦振动的部分越来越长,这时,弦振动的速度就越来越慢,那么音高的变化是越来越低。
3. 吸气时肚子(腹部)会变大,呼气时肚子(腹部)会变小。( )
【答案】×
【解析】
【详解】根据对人体呼吸器官的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气体交换中转站,能够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吸气时肚子(腹部)会变小,呼气时肚子(腹部)会变大。
4. 好听的声音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噪音。( )
【答案】×
【解析】
【详解】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干扰人们正常学习、生活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悦耳动听的音乐在正常情况下能使人赏心悦目,但对于一个需要休息的病人或者对于一个正在紧张学习的学生,就会成为噪声。
5.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高来表示。( )
【答案】×
【解析】
【详解】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6. 人的耳朵里有鼓膜,鼓膜虽然很厚,但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
【答案】×
【解析】
【详解】人的耳朵里有鼓膜,鼓膜很薄,但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7. 在做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的关系对比实验中,要用不同的音叉使用不同的力量敲。( )
【答案】×
【解析】
【详解】在做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的关系对比实验中,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余条件不变,针对本实验,只改变对音叉的敲击力度,其余的不变。得出结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8. 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对生命没有意义。( )
【答案】×
【解析】
【详解】绿色植物的叶和根能摄取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吸收太阳光,在绿叶中合成淀粉。这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没有二氧化碳,植物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了。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9. 不爱运动的人比爱运动的人的肺活量大。( )
【答案】×
【解析】
【详解】经常运动的人肺活量就会大一些,就会更健康,不运动的人肺活量就不高,如果稍微累一点就会受不了,经常运动的人会更健康一点。
10. 试管中的水在不装满的情况下,装的水越多,用嘴对着试管吹,产生的声音越低。( )
【答案】×
【解析】
【详解】在试管内装入一定量的水,对着试管口吹气,空气柱会振动产生声音,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入人耳。改变试管内的水量,会使空气柱振动的频率发生变化,即声音的音高发生改变。试管内水越多,空气柱越短,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故题干说法错误。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1. 人喉咙里有一个能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是( )。
A. 心脏 B. 声带 C. 扁桃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自如的器官是声带,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发声的时候声带就在振动。
故选B。
12. 把手聚拢放在耳朵旁并朝着声音发出的方向,我们听到的声音会(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波。
A. 更快 B. 更模糊 C. 更清楚
【答案】C
【解析】
【详解】耳郭的作用收集声音,耳道的作用传递声音,鼓膜的作用引起振动,听觉神经的作用向大脑报告信息。把手放在耳后并朝着声音发出的方向,我们听到的声音会更清楚,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波。
故选C。
13. 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测量肺活量的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呼气的时候要捏紧袋口,避免漏气 B. 一口气吹完可以再吹一口
C. 在测量下一次之前,将测量袋往充气的方向卷,直到排出所有气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用测量袋测量肺活量时,我们首先要吸气,然后向通气管呼气,将气体转移到测量袋。A呼气的时候要捏紧袋口,避免漏气,C在测量下一次之前,将测量袋往充气的方向卷,直到排出所有气体。AC正确,B一口气吹完可以再吹一口错误。
14. 二胡弦绷直后,拉动它可以发出声音。把弦再绷得紧一些,再次拉动它( )。
A. 更强 B. 更高 C. 更低
【答案】B
【解析】
【详解】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的快慢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琴弦绷的越紧,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选项B符合题意。
15. 下列方法能使橡皮筋发出声音的是( )。
A. 揉成一团 B. 用力拉伸 C. 轻轻拨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拉伸皮筋、按压皮筋、揉成一团,皮筋没有振动,不能发出声音。轻轻拨动皮筋、横向拉动皮筋,皮筋振动,能发出声音。
故选C。
16. 打哈欠的时候会发现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主要原因是打哈欠影响了( )。
A. 耳郭的振动 B. 鼓膜的振动 C. 听小骨的振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在“打哈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更原因是“打哈欠”影响了鼓膜的振动。
17. 制作小乐器的第一步是( )。
A. 进行制作 B. 设计方案 C. 展示与交流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们制作小乐器的第一步是画图设计方案,减小材料的浪费,提高制作的效率。在制作乐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自己的乐器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改进。让乐器发出更优美动听的声音。
18. 在人体的气体交换中,呼出和吸入气体中含量基本不变的是( )。
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氮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人体的呼吸过程本质就是进行部分气体交换,从外界获取氧气,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气体,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相比,含量减少的是氧气,含量增加的是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含量不变的是氮气。
故选C。
19. 下列现象能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的是( )。
A. 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
B. 枕着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敌人夜袭的马蹄声
C. 我们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
【答案】A
【解析】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枕着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敌人夜袭的马蹄声说明固体能够传播声音,我们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说明气体可以传播声音;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20. 吹奏竖笛时发出的声音( )。
A. 是人发出的声音传给竖笛的 B. 是由笛管本身振动产生的 C. 是由笛管内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吹奏竖笛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笛管内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21. 手机上的音量键,其实调的是声音的( )。
A. 高低 B. 强弱 C. 高低和强弱
【答案】B
【解析】
【详解】声音的强弱用音量来表示,音量越大,声音越强,音量越小,声音越低;音高表示声音的高低。在生活中,我们通过按压手机上的音量键,是调整手机声音的强弱。
22. 下列关于音义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用相同的力去敲击两个大小不同的音叉,大的音叉声音强
B. 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敲击同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
C. 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敲击同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强弱不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敲击同一个音叉,音叉的振幅大小不同,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所发出的声音强弱不同。
23. 下列有利于我们保持长期均衡营养的做法是( )。
A. 早上来不及吃早餐,中餐和晚餐可以多吃一点
B. 新鲜水果富含维生素,所以每天只吃水果
C 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
【答案】C
【解析】
【详解】早餐是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一餐,不吃早餐,工作、学习的效率会下降,常常会出现头昏、无动、心慌、出冷汗等现象。零食不能有效的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不宜多吃。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多种搭配,每日都吃适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等,才是有利于我们保持长期均衡营养的做法。
24. 身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是( )。
A. 心脏 B. 肺 C. 胃
【答案】B
【解析】
【详解】人体的呼吸器官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气体交换中转站,能够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故选B。
25. 声音是以( )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A. 气流 B. 直线 C. 波
【答案】C
【解析】
【详解】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月球是真空状态不能传播声音。
26. 在鱼缸旁边拍手,鱼缸中的金鱼会立即受惊游走,这时声音的传播途径是( )。
A. 鱼缸→空气→水→鱼 B. 空气→鱼缸→水→鱼 C. 鱼缸→水→鱼
【答案】B
【解析】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固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最强,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最弱。在鱼缸旁边拍手,鱼缸中的金鱼会立即受惊游走,这时声音的传播途径是空气→鱼缸→水→鱼。
故选B。
27. 在研究尺子发出声音的实验时,用相同的力拨动同一把尺子,尺子伸出桌面长时发出的声音比尺子伸出桌面短时发出的声音要( )。
A. 低 B. 高 C. 一样
【答案】A
【解析】
【详解】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的。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用相同的力拨动同一把尺子,尺子伸出桌面长时发出的声音比尺子伸出桌面短时发出的声音要低,所以A符合题意。
28. 青青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两个大小不同的音叉后放入水中,过了相同的时间后观察到水面形成的波纹不同(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断( )。
A. 甲是大音叉 B. 乙是大音叉 C. 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用同样的力分别击打大音叉和小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两次敲击同一个音叉,大的力使音叉发出的声音强,小的力使音叉发出的声音弱。青青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两个大小不同的音叉后放入水中后观察到水面形成的波纹不同,乙的波纹细密,说明振动较快,乙是小音叉。
29. 小明在给食物进行分类时,将食物分成了两类,一类是牛奶、鸡蛋、猪肉,一类是米饭和南瓜。他是按( )。
A. 主食和副食
B. 含蛋白质和不含蛋白质
C. 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小明是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因为是牛奶、鸡蛋、猪肉属于动物类食物,而米饭和南瓜属于植物类食物,所以C符合题意。
30. ( )算一次呼吸。
A. 吸一次气 B. 呼一次气 C. 呼气、吸气各一次
【答案】C
【解析】
【详解】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胸部的一次起伏就是一次呼吸, 即一次吸气一次呼气。
31. 下列关于呼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
B. 人呼吸时,吸进去的气体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最多的都是氧气
C. 人吸进去和呼出去的气体为混合气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体的呼吸器官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需要氧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
【详解】A: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正确。
B:人呼吸时,吸进去的气体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最多的都是氮气,错误。
C:人吸进去和呼出去的气体为混合气体,正确。
故选B。
32. 小明用同一种橡皮筋安装了如图所示装置来研究声音,甲绷得最松、乙其次、丙绷得最紧,橡皮筋发出声音最高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C
【解析】
【详解】 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的。橡皮筋发出声音最高的是丙,因为丙绷得最紧,橡皮筋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橡皮筋绷得越松,橡皮筋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所以C符合题意。
33. 一般情况下,成年男子比成年女子发出的声音( )。
A. 低 B. 高 C. 弱
【答案】A
【解析】
【详解】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的。一般情况下,成年男子比成年女子发出的声音低。因为女生在说话时,声带振动的快,声音高。男生在说话时,声带振动的慢,声音低,所以A符合题意。
34. 小明用相同大小的力从粗到细依次拨动同一把吉他的弦,声音的变化是( )。
A. 从强到弱 B. 从高到低 C. 从低到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音高指声音的高低,音高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高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高就越低。用相同大小的力从粗弦到细弦依次弹拨,琴弦振动的速度从慢到快,所以声音的变化是从低到高。
35. 一个四年级学生的肺活量是1000毫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是女生的话,属于不正常 B. 如果是男生的话,属于不正常
C. 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属于正常
【答案】B
【解析】
【详解】一个四年级学生肺活量是1000毫升,由于男女生的标准不同,如下表,如果是女生的话,属于正常,如果是男生的话,属于不正常。
故选B。
三、综合题(每空2分,共40分)
36. 把下面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用力拨动尺子 振动速度快 听到的声音强
轻轻拨动尺子 振动速度慢 听到的声音弱
敲击长风铃管 振动幅度大 听到的声音高
敲击短风铃管 振动幅度小 听到的声音低
【答案】
【解析】
【详解】音量指声音的强弱,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用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轻轻拨动尺子,尺子振动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弱。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同样力度敲击长风铃管,长风铃管振动速度慢,发出的声音低;同样力度敲击短风铃管,短风铃管振动速度块,发出的声音高。
37. 分析下图提供的数据,回答问题。
(1)人的呼吸实际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_______进入血液,同时排出_______。
(2)与吸进来时相比,呼出去的气体中,_______数量保持不变,氧气数量_______,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数量则_______。
【答案】 ①. 氧气 ②. 二氧化碳 ③. 氮气 ④. 减少 ⑤. 增多
【解析】
【分析】根据对人体呼吸器官的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气体交换中转站,能够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详解】(1)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从外界获取氧气,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气体。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2)根据题干可知,呼出去的气体中,氮气数量保持不变,氧气数量比吸进来时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数量则增多。
38. 我们可以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来测量我们的肺活量。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使用方法:
①展开测量袋,______(填“深吸”或“浅吸”)一口气,将气体从通气管呼人测量袋;
②待肺部气体______(填“部分”或“全部”)呼出后,收紧通气管,避免空气跑出;
③读取鼓起的测量袋上的______(填“最大”或“最小”)数值(单位为毫升),这就是测得的肺活量。
(2)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有关肺活量的数据,正常情况下,小学四年级男生的肺活量比四年级女生的肺活量______(填“大”或“小”)。
【答案】 ①. 深吸 ②. 全部 ③. 最大 ④. 大
【解析】
【分析】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如成人的肺活量大于儿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强度因人而异),参加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强肺活量。
【详解】(1)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是最大呼气量,我们可以测量肺活量的大小。展开测量袋,深吸一口气,将气体从通气管呼人测量袋;待肺部气体呼出后,收紧通气管,避免空气跑出;读取鼓起的测量袋上的最大数值(单位为毫升),这就是测得的肺活量。
(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有关肺活量的数据:小学四年级男生肺活量在1100毫升~2600毫升;小学四年级女生肺活量在900毫升~2000毫升。正常情况下,小学四年级男生的肺活量比四年级女生的肺活量大。
科学课后,小明自制了一个排箫(如图),依次吹排箫管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39. 根据上面的现象,你可以提出哪一个问题来研究声音高低的变化?( )。
A. 声音的高低与管子的粗细有什么关系
B. 管子的长短会影响排箫声音的高低吗
C. 如果不往管子里吹气,排箫会发出声音吗
40. 小明想让其中一根管子发出更高的声音,他可以( )
A. 换一根更长的管子 B. 换一根更粗的管子 C. 将这根管子剪短一点
41. 小明对着其中一根管子吹奏,先轻轻吹奏,然后用力吹奏( )。
A. 用力吹奏声音更强 B. 轻轻吹奏声音更强 C. 两次声音强弱相同
42. 小明在吹奏时,整个教室都能听到吹奏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
43. 制作一个能吹出高低不同声音的排箫,下列不能选择的材料是( )。
A. 塑料长吸管 B. 空心小钢管 C. 实心小木棒
【答案】39 B 40. C 41. A
42. 空气 43. C
【解析】
【39题详解】
依次吹排箫管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根据排箫的特点,我们可以提出:管子的长短会影响排箫声音的高低吗?
【40题详解】
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吸管排箫,吹奏时长短不同的吸管中空气柱振动的速度不同,所以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管子越短,气体震动越快,声音越高。所以想让其中一根管子发出更高的声音,他可以将这根管子剪短一点。
【41题详解】
音量指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小明取其中一支试管,先轻轻吹奏,振动幅度小,声音弱;然后用力吹奏,振动幅度大,声音强。
【42题详解】
小明在吹奏时,整个教室都能听到吹奏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43题详解】
制作一个能吹出高低不同声音的排箫,不能选择的材料是实心小木棒。塑料长吸管和 空心小钢管都可以加工成排箫。
5.“声音”探索小组爱观察、记录、分析声音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9分)
44. 如图所示,敲打音叉并靠近一个静止悬挂的乒乓球,会看到( )。这说明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
A 乒乓球静止不动
B. 乒乓球上下跳动
C. 乒乓球来回摆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强弱主要与物体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强,振幅越小,声音越弱;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音叉敲击后,会发生振动,产生声音。敲打音叉并靠近一个静止悬挂的乒乓球,会看到乒乓球来回摆动的现象。说明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
故选C。
45. 在课上,我们也用气球皮、塑料杯和橡皮筋制作一个“鼓膜模型”(如图),并在气球皮上放少量碎纸屑,来观察比较“鼓膜”的震动。其中模拟鼓膜的物体是______。如果气球皮破了,敲击后的音叉靠近气球皮后,碎纸屑________(填“会”或“不会”)跳动。
【答案】 ①. 气球皮 ②. 会
【解析】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强弱主要与物体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强,振幅越小,声音越弱;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振动都会产生声音。声音在不同的质中传播的速度各不相同,声音不能在真空环境中传播。在气球皮上放少量的碎纸屑。如果气球皮破了,敲击后的音叉靠近气球皮后,音叉的振动可以通过空气传递给气球皮,碎纸屑会跳动。这个实验中气球皮模拟的是人耳中的鼓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