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04-22 21:0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6张PPT。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说
课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说课流程一、教材分析: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是人教版生物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用时一课时。主要以青蛙为例,介绍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的过程,重点描述、分析青蛙的鸣叫、报对、产卵、个体发育等现象,并且讲述了环境变迁对两栖动物的影响。(一)知识目标:
  1、通过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学习,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教学目标(二)能力目标:
1、通过课前收集,训练学生收集信息,
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发布信息的能力
2、通过观察、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讨论交流、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教学目标(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探究,培养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关注两栖动物的生存环境,增强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收集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各类
信息资源;预习本节内容二、学情分析  由于居住在海兴小城大部分学生对两栖动物比较熟悉,但是什么样的动物才是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有什么特点?两栖动物的生存环境怎样?这些问题还比较模糊。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直观教学加强感性认识,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教 法 学 法教法学法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讨论交流 归纳整理展示图片 观察思考分析资料 提升能力教学过程哪位同学见到过蝌蚪,
请描述它的形态。
蝌蚪最终变成
什么样子?两栖动物--青蛙外部形态  
有保护色,皮肤裸露,能分泌沾液,可辅助呼吸;
有口、鼻、眼、鼓膜等感觉器官;
后肢发达,善于跳跃;趾间有蹼,善于游泳。
有冬眠习性
是捕虫能手
小知识1.青蛙冬眠的形态:钻入水边泥土中,不食不动,呈睡眠状态。2.青蛙为何要冬眠:体表无保温结构,体温随环境温度改变而变化,
属于变温动物
冬眠是对冬季不良的外界条件的适应。你对青蛙了解多少呢?你对青蛙了解多少呢?小知识 青蛙的舌头的游离端指向口腔里边,舌上有黏液,舌尖分叉能伸出黏着捕获昆虫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小知识青蛙捕食的昆虫主要有:蝗虫、螟蛾、蝼蛄等农业害虫。每只青蛙每天要吃60多只害虫。我们要好好保护——
农业的益友:青蛙两栖动物--蟾蜍★最常见的蟾蜍是大蟾蜍,俗称癞蛤蟆。皮肤粗糙,背面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瘩这是皮脂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位于眼后方的腺。这些腺体分泌的白色毒液是制作蟾酥的料。昼伏夜出。两栖动物--蝾螈★蝾螈身体小,有4条腿,皮肤潮湿,体长大约在10—15厘米,大都有明亮的色彩和显眼的模样。中国大蝾螈体型最大,体长可达1.5米。★大鲵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大的两栖动物。终身有尾,最长可达2米。我国的大鲵(娃娃鱼)主要分布华南、西南山区的水质清澈、水温低的溪流间。大鲵为我国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两栖动物--大鲵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
什么时候青蛙开始鸣叫?鸣叫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所有青蛙都会鸣叫?春末夏初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鸣叫
雄蛙在吸引雌蛙进行交配。求偶行为抱对
青蛙是体外受精,抱对有利于精液直接排在卵上,这样就会提高卵的受精率。 青蛙的抱对有何意义?受精卵蝌蚪先长后腿后长前腿尾巴逐渐消失幼蛙成蛙蝌 蚪头、躯干、尾,无四肢生活在水中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吃微小的浮游生物靠躯干和尾摆动用鳃呼吸形态:
运动:
呼吸:生活环境:
食物:成 蛙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形态:
运动器官:
呼吸器官:头、躯干、四肢,无尾四肢肺和皮肤生活环境:
食物:水陆两栖昆虫水中水陆两栖微小浮游生物昆虫头、躯干、尾头、躯干、四肢外鳃——内鳃肺,皮肤尾 游泳四肢 跳跃比较蝌蚪和成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变态发育整理知识进行中两栖动物的概念:幼体生活在水中,
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
兼用皮肤呼吸。两栖动物的种类:
青蛙、蟾蜍、大鲵、蝾螈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的特点:
水中进行,体外受精,变态发育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的过程:
整理知识进行中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资料分析
在四川省一个林场附近的公路,曾出现10万多只青蛙集群行进。这些青蛙是在寻找水源充沛、水质良好的产卵场所。1、环境的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繁衍有什么影响?2、某些地区出现畸形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我们的家乡,两栖动物的生活
环境如何?
它们的数量是不是在不断减少?
我们应当采取哪些保护措施?
画龙点睛1、青蛙的发育经过了 、 、 、 四个阶段, 其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很大差异, 幼体生活在 ,呼吸器官是 ,成体生活在 ,呼吸器官是 ,这种发育方式称为 。卵 蝌蚪 幼蛙 成蛙水中鳃潮湿陆地肺和皮肤变态发育慧眼识珠2.青蛙被称为两栖动物的原因( )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只能生活在陆地上
B.在水中生殖,在陆地发育
C.青蛙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
D.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
主要用肺呼吸。D慧眼识珠 3.青蛙发育的先后顺序( )
①受精卵②内鳃③后肢④前肢⑤外鳃 ⑥幼蛙⑦成蛙

A.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B. ① ⑤ ② ③ ④ ⑥ ⑦
C. ① ③ ② ④ ⑤ ⑥ ⑦ D. ① ④ ③ ② ⑤ ⑥ ⑦B活动与实践 1、调查周围生活环境对青蛙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写出一份以“住手吧!青蛙是我们的朋友们”为题的报道。 2、在青蛙的繁殖季节,当你听到青蛙的鸣叫时,到沟渠或池塘中去采集青蛙或蟾蜍的受精卵。把受精卵放在盛水的玻璃缸中。玻璃缸要放在在温暖的地方。注意观察受精卵发育成青蛙或蟾蜍的过程,并且作观察记录。别忘了把青蛙放回自然环境中。五、板书设计 一、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2、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二、影响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的环境因素
自然因素:环境变迁
人为因素:水质污染 六 教学反思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师生互动,贯穿始终
学以致用,爱护环境谢谢大家!2011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