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景城学校初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1. 下面四个图形分别是不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标志,这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 在实数,,,,,,,中是无理数有( )个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3. 已知的三条边分别为a、b、c,三个内角分别为、、,则满足下列条件的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 B. C. D.
4. 下列二次根式中,化简后可以合并的是( )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5. 如图,点A所表示的实数为( )
A. B. C. D. 2.5
6.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和n,且满足,则等腰三角形的周长等于( )
A. 9 B. 12 C. 12或15 D. 15
7. 如图,在的正方形网格中有两个格点A、B,连接,在网格中再找一个格点C,使得是等腰三角形,满足条件的格点C的个数是( )
A. 6 B. 7 C. 8 D. 9
8. 如图,已知△ABE与△C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EB=∠DEC=90°,连接AD,AC,BC,BD,若AD=AC=AB,则下列结论:①AE垂直平分CD,②AC平分∠BAD,③△ABD是等边三角形,④∠BCD的度数为150°,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9. 如果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0. 16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_.
11. 近似数精确到________位.
12. 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________°.
13. 如图,在中,,,,将沿折叠得,连接,则______.
14. 如图,在中,,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BC的延长线于点E.若,,则EC的长为______.
15. 如图,点为的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将平移使其顶点与重合,则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为______.
16. 如图,中,,,,D是线段AB上一个动点,以BD为边在外作等边.若F是DE的中点,当CF取最小值时,的周长为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2分,共68分)
17. 计算:
(1);
(2).
18. 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
(1)
(2)
19. 已知2a﹣1的平方根是±3,3a+b﹣9的立方根是2,c是的整数部分,求a + b + c的平方根.
20. 已知,计算x﹣y2的值.
21. 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方格纸中,有一个以格点为顶点的△ABC.
(1)△ABC的形状是 .
(2)利用网格线画△A′B′C′,使它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
(3)在直线l上求作点P使AP+CP的值最小,则AP+CP的最小值= .
22. 如图,在和中,,点E为中点,,,点E、F关于成轴对称,连接.求证:为等边三角形.
23. 如图,已知,用不带刻度的直尺和圆规完成下列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1)作的平分线,交于点D;
(2)在线段上求作一点E,使得.
24. 细心观察图形,认真分析各式,然后解答下列问题:
,(是的面积);
,(是的面积);
,(是的面积);
…
(1)请用含有n(n为正整数)式子填空: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已经知道,因此将分子、分母同时乘以,分母就变成了4,请仿照这种方法求值.
25. 如图1,在△ABC中,AB=AC,以AB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D,与BC边交于点E,
(1)若∠ACE=18°,则∠ECD=
(2)探索:∠ACE与∠ACD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猜想并证明.
(3)如图2,作△ABC的高AF并延长,交BD于点G,交CD延长线于点H,求证:CH2+DH2=2AD2.
26. 定义: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所对边上一点,如果所得线段把三角形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则称这条线段为三角形的“周长平分线”.
(1)下列与等腰三角形相关的线段中,一定是所在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平分线”的是_______(只要填序号);
①腰上的高;②底边上的中线;③底角平分线.
(2)如图1,在四边形中,,为的中点,.取中点,连接.求证:是的“周长平分线”.
(3)在(2)的基础上,分别取,的中点,,如图2.请在上找点,,使为的“周长平分线”,为的“周长平分线”.
①用无刻度直尺确定点,的位置(保留画图痕迹);
②若,,直接写出的长.
苏州市景城学校初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1. 下面四个图形分别是不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的标志,这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项错误;
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项错误;
C、是轴对称图形,故选项正确;
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解题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的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
2. 在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有( )个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识别,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初中范围内常见的无理数有三类:①含类,如,等;②开方开不尽的数,如,等;③虽有规律但却是无限不循环的小数,如(两个1之间依次增加1个0),(两个2之间依次增加1个1)等.
【详解】解:,,,是有理数,
,,,是无理数,
故选C.
3. 已知的三条边分别为a、b、c,三个内角分别为、、,则满足下列条件的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A,B,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判断C,D即可.
【详解】因为,所以是直角三角形,则A不符合题意;
因为,所以是直角三角形,则B不符合题意;
由,得,解得,可知不是直角三角形,则C符合题意;
由,得,即,解得,所以直角三角形,则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勾股定理逆定理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4. 下列二次根式中,化简后可以合并的是( )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同类二次根式的判断,化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相同的最简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详解】解:A、和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不符合题意;
B、和是同类二次根式,能合并,符合题意;
C、和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不符合题意;
D、和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如图,点A所表示的实数为( )
A. B. C. D. 2.5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的长,再根据点在点B的右侧,从而得出点所表示的数.
【详解】解:如图
则,
则点表示的实数为,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和数轴,以及勾股定理有关知识, 掌握勾股定理求出直角三角形斜边长是解题关键.
6.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和n,且满足,则等腰三角形的周长等于( )
A. 9 B. 12 C. 12或15 D. 15
【答案】D
【解析】
【分析】先根据绝对值的非负性和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求出m与n,再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解:∵,
∴,,
∴,,
当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3时,
∵,
∴不符合三角形的三边条件,
∴不成立,
当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6时,
∵,,
∴符合三角形三边条件,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7. 如图,在的正方形网格中有两个格点A、B,连接,在网格中再找一个格点C,使得是等腰三角形,满足条件的格点C的个数是( )
A 6 B. 7 C. 8 D. 9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三种情况:当时,当时,当时,然后进行分析即可解答.
【详解】解:如图:
分三种情况:
当时,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作圆,点,,即为所求;
当时,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作圆,点,,,,即为所求;
当时,作的垂直平分线,与正方形网格的交点不在格点上,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格点的个数是8,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8. 如图,已知△ABE与△C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EB=∠DEC=90°,连接AD,AC,BC,BD,若AD=AC=AB,则下列结论:①AE垂直平分CD,②AC平分∠BAD,③△ABD是等边三角形,④∠BCD的度数为150°,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答案】D
【解析】
【分析】首先证明△AEC≌△BED,得到AC=BD=AB=AD,得到△ABD是等边三角形,③正确;根据 ABE与 C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CAB=∠CAD=30°∠CAE=∠EAD=15°得到①②正确; ABC, CAD为等腰三角形,顶角都为30°,得到∠ACB=∠ABC=75°,∠ACD=∠ADC=75°,得出∠BCD的度数为150°④正确
【详解】解:∵ ABE与 C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E=BE, DE=CE
∵∠AEB=∠DEC=90°
∴∠AEC=∠DEB
∴△AEC≌△BED
∴AC=BD
∵AD=AC=AB
∴AD=BD=AB
∴② ABD是等边三角形正确
∴∠ABD=∠BAD=∠ADB=60°
∵ ABE与 C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EAB=∠ABE=45°
∴∠CAB=30°,∠CAE=∠EAD=15°
∴AE为∠CAD的角平分线
∵ ABD为等腰三角形
∴①AE垂直平分CD正确
∴∠CAD=30°
∴②AC平分∠BAD正确
∵ ABC为等腰三角形,顶角∠BAC=30°
∴∠ACB=∠ABC=75°
同理∠ACD=∠ADC=75°
∴④∠BCD的度数为150°正确.
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内角和定理,细心计算角度是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9. 如果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进行求解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
∴,
故答案为:.
10. 16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
【详解】即:16的平方根是
故填: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方根,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平方根的定义.
11. 近似数精确到________位.
【答案】千
【解析】
【分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近似数的精确度看a的最后一个数在原数中的位置,由的最后一个数为6,在原数中为千位,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解:近似数所对应的数为:306000,
∵6对应的是千位,
∴近似数精确到千位,
故答案为:千.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近似数的精确度问题,理解科学记数法表示的近似数的精确度是解题的关键.
12. 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________°.
【答案】或
【解析】
【分析】分的角为顶角和底角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利用等边对等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①的角为顶角;
②的角为底角时,则顶角的度数为: ;
故答案为:或.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等边对等角求角度.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为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分类讨论.
13. 如图,在中,,,,将沿折叠得,连接,则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得到,根据翻折性质得出,,然后借助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出关于线段CO的关系式,问题即可解决.
【详解】解:如图,连接交于点O,
∵,,,,
∴,
∴,
根据翻折的性质得,,,
∵,
∴,
∴,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了翻折的性质,熟练掌握翻折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4. 如图,在中,,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BC的延长线于点E.若,,则EC的长为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连接,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再由勾股定理确定,设,则,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解:连接,如图所示:
∵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D,交的延长线于点E,
∴,
∵,,,
∴,
设,则,
在中,
,即,
解得:,
∴,
故答案为:.
【点睛】题目主要考查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解三角形等,理解题意,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点是解题关键.
15. 如图,点为的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将平移使其顶点与重合,则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为______.
【答案】4
【解析】
【分析】连接AI,BI,由点I为△ABC的内心,得到AI平分∠CAB,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CAI=∠BAI.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到AC∥DI,由平行线的性质和等角对等边得到AD=DI,BE=EI,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连接AI,BI,
∵点I为△ABC的内心,
∴AI平分∠CAB,
∴∠CAI=∠BAI.
由平移得:AC∥DI,
∴∠CAI=∠AID.
∴∠BAI=∠AID,
∴AD=DI.
同理可得:BE=EI,
∴△DIE的周长=DE+DI+EI=DE+AD+BE=AB,
因为,即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为4.
故答案为:4.
【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平移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平移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和等角对等边.
16. 如图,中,,,,D是线段AB上一个动点,以BD为边在外作等边.若F是DE的中点,当CF取最小值时,的周长为____________.
【答案】18
【解析】
【分析】连接BF,由△BDE是等边三角形、点F是DE的中点,可得∠DBF=∠DBE=30°,再由∠ABC=30°,可得∠CBF=60°,即射线BF的位置是固定的,再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可得到当CF⊥BF时,CF最短,再利用勾股定理和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列方程求出BD,最后求周长即可.
【详解】解:解:如图,连接BF,
∵△BDE是等边三角形,点F是DE的中点,
∴∠DBF=∠DBE=30°,
又∵∠ABC=30°,
∴∠CBF=60°,
∴即射线BF的位置是固定的,
∴当CF⊥BF时,CF最短,此时∠BFC=90°,∠BCF=180°-90°-60°=30°,
∴BF=BC.
∵在Rt△ABC中,∠ACB=90°,∠ABC=30°,AC=6,
∴AB=2AC=12,BC=,
∴BF=,
设BD=2x,则DF=x,
∴,即,解得x=3
∴BD=6
∴的周长为18.
故填:18.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说明射线BF的位置不会随着点D的移动而改变,而点C是射线BF外一点,由此可得当CF⊥BF时,CF的长度最小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2分,共68分)
17. 计算:
(1);
(2).
【答案】(1)
(2)
【解析】
【分析】(1)先算绝对值,二次根式的乘法,再算加减即可;
(2)先算除法,再算乘法即可.
【小问1详解】
解:原式
;
【小问2详解】
解:原式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应的运算法则.
18. 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
(1)
(2)
【答案】(1)或
(2)
【解析】
【分析】(1)先将方程移项,然后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
(2)先将方程移项,然后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
【小问1详解】
,
,
,
,
解得:或;
【小问2详解】
,
,
,
解得:.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平方根与立方根解方程,掌握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平方根: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那么这个数就叫的平方根,其中属于非负数的平方根称之为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那么这个数叫做的立方根.
19. 已知2a﹣1的平方根是±3,3a+b﹣9的立方根是2,c是的整数部分,求a + b + c的平方根.
【答案】±3.
【解析】
【分析】根据平方根和立方根定义求出a,b再求出c,再求a + b + c的平方根.
【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2a-1=9,3a+b-9=8;
故a=5,b=2;
又∵2<<3,
∴c=2,
∴a+b+c=5+2+2=9,
∴9的平方根为±3.
∴a+b +c平方根±3.
【点睛】考核知识点:开方.理解开方的方法是关键.
20. 已知,计算x﹣y2的值.
【答案】-
【解析】
【详解】由题意得:,
解得:x=,
把x=代入y=﹣4,得y=﹣4,
当x=,y=﹣4时x-y2=﹣16=﹣14.
21. 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方格纸中,有一个以格点为顶点的△ABC.
(1)△ABC的形状是 .
(2)利用网格线画△A′B′C′,使它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
(3)在直线l上求作点P使AP+CP的值最小,则AP+CP的最小值= .
【答案】(1)直角三角形;(2)见解析;(3)3.
【解析】
【分析】(1)直接利用勾股定理以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三边平方关系式分析得出答案;
(2)直接利用关于直线对称点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连线即得答案;
(3)直接利用对称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求最短路线方法得出答案.
【详解】(1)∵BC2=12+12=2,
AB2=22+22=8,
AC2=12+32=10,
∴AB2+BC2=AC2,
∴△ABC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直角三角形;
(2)如图所示:作点对称,连线即得△A′B′C′即为所求;
(3)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作出点A的对称点A′ ,连接A′C交直线l于点P,如图所示:点P即为所求,AP+CP的最小值=A′C==3.
故答案为:3.
【点睛】考查了图形的对称性,利用对称点作图形,勾股定理的判定和逆定理的应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和作图方法,掌握对称性的图形的性质特点是解题关键.
22. 如图,在和中,,点E中点,,,点E、F关于成轴对称,连接.求证:为等边三角形.
【答案】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由轴对称的性质得到,则,由此可证明为等边三角形.
【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
∵在和中,,点E为中点,
∴,
∵点E、F关于成轴对称,
∴,
∴,
∴为等边三角形.
23. 如图,已知,用不带刻度的直尺和圆规完成下列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1)作的平分线,交于点D;
(2)在线段上求作一点E,使得.
【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尺规作图,熟知相关作图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方法作图即可;
(2)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交于E,则,由此可得,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
【小问1详解】
解:如图所示,即为所求;
【小问2详解】
解:如图所示,即为所求.
24. 细心观察图形,认真分析各式,然后解答下列问题:
,(是的面积);
,(是的面积);
,(是的面积);
…
(1)请用含有n(n为正整数)的式子填空: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已经知道,因此将分子、分母同时乘以,分母就变成了4,请仿照这种方法求的值.
【答案】(1)n,
(2)18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数学中的阅读能力,规律问题,还有二次根式的化简,分母有理化,关键是理解新定义和有关二次根式的化简运算.
(1)根据题意找到规律,,即可得到答案;
(2)根据题意将原式进行分母有理化进行求解即可.
【小问1详解】
解:,(是的面积);
,(是的面积);
,(是的面积);
……,
以此类推,可知,,
故答案为:n,;
【小问2详解】
解:
.
25. 如图1,在△ABC中,AB=AC,以AB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D,与BC边交于点E,
(1)若∠ACE=18°,则∠ECD=
(2)探索:∠ACE与∠ACD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猜想并证明.
(3)如图2,作△ABC的高AF并延长,交BD于点G,交CD延长线于点H,求证:CH2+DH2=2AD2.
【答案】(1)45°;(2)∠ACE=∠ACD﹣45°,理由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
【分析】(1)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C=∠ACE=18°,得出∠BAC=180°﹣18°﹣18°=144°,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AD=90°,AB=AD,求出∠DAC=54°,证出AC=AD,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ACD=(180°﹣54°)=63°,即可得出答案;
(2)由(1)得出∠BAC=180°﹣2∠ACE,得出∠DAC=90°﹣2∠ACE,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3)连接BH,由(2)得出∠ECD=45°,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F=CF,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BH=CH,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HBC=∠BCD=45°,证出∠BHC=90°,由勾股定理得出BH2+DH2=BD2.进而得出结论.
【详解】(1)∵AB=AC,
∴∠ABC=∠ACE=18°,
∴∠BAC=180°﹣18°﹣18°=144°,
∵以AB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D,
∴∠BAD=90°,AB=AD,
∴∠DAC=144°﹣90°=54°,
∵AB=AC,
∴AC=AD,
∴∠ACD=(180°﹣54°)=63°,
∴∠DCE=∠ACD﹣∠ACE=63°﹣18°=45°;
故答案为:45°;
(2)∠ACE=∠ACD﹣45°;理由如下:
由(1)得:∠BAC=180°﹣2∠ACE,
∴∠DAC=∠BAC﹣90°=90°﹣2∠ACE,
∵AC=AD,
∴∠ACD=(180°﹣∠DAC)=[180°﹣(90°﹣2∠ACE)]=45°+∠ACE,
∴∠ACE=∠ACD﹣45°;
(3)连接BH,如图2所示:
由(2)得:∠ECD=45°,
∵AB=AC,AF⊥BC,
∴BF=CF,
∴BH=CH,
∴∠HBC=∠BCD=45°,
∴∠BHC=90°,
∴BH2+DH2=BD2.
∵△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D2=2AD2,
∴CH2+DH2=2AD2.
【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目,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6. 定义: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所对的边上一点,如果所得线段把三角形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则称这条线段为三角形的“周长平分线”.
(1)下列与等腰三角形相关的线段中,一定是所在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平分线”的是_______(只要填序号);
①腰上的高;②底边上的中线;③底角平分线.
(2)如图1,在四边形中,,为的中点,.取中点,连接.求证:是的“周长平分线”.
(3)在(2)的基础上,分别取,的中点,,如图2.请在上找点,,使为的“周长平分线”,为的“周长平分线”.
①用无刻度直尺确定点,的位置(保留画图痕迹);
②若,,直接写出的长.
【答案】(1)②;(2)见详解;(3)①见详解;②
【解析】
【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周长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判断;
(2)延长BA,CD交于点M,连接MP,则 BM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再证明 ABP DMP,进而即可得到结论;
(3)①连接QM,并延长交BP于点E,连接QN,并延长交BC于点F,即可;②连接AE,DF,过点A作AG⊥BC于点G,过点D作DH⊥BC于点H,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AG,DH的值,再证明 GAP HPD,设PE=m,PF=n,结合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1)∵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也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
∴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一定是所在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平分线”,
故答案是:②;
(2)延长BA,CD交于点M,连接MP,
∵,
∴∠BMC=90°,即 BM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为的中点,
∴BP=CP=MP,MP⊥BC,∠PMC=∠PMB=45°,
又∵,
∴∠APB+∠APM=∠DPM+∠APM=90°,
∴∠APB=∠DPM,
在 ABP和 DMP中,
∵,
∴ ABP DMP(ASA),
∴AP=DP,
∵点Q是AD的中点,
∴是的“周长平分线”;
(3)①连接QM,并延长交BP于点E,连接QN,并延长交BC于点F,则EM是PA的中垂线,FN是PD的中垂线,
∴点E,F即为所求;
②连接AE,DF,过点A作AG⊥BC于点G,过点D作DH⊥BC于点H,
则∠AGB=∠AGP=∠DHC=∠DHP=90°,
∵∠B=∠C =45°,∠AGB=∠DHC=90°,
∴ AGB和 DHC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G=BG,DH=CH,
又∵,,
∴AG=BG==,DH=CH=,
∵∠GAP+∠APG=∠HPD+∠APG=90°,
∴∠GAP=∠HPD,
在 GAP和 HPD中,
∵,
∴ GAP HPD,
∴AG=PH=1,PG=DH=2,
∵EM是PA的中垂线,FN是PD的中垂线,
∴PE=AE,PF=DF,
设PE=m,则AE=m,EG=PG-PE=2-m,设PF=n,则DF=n ,FH=PF-PH=n-1,EF=PE+PF=m+n,
在Rt DHF中,根据勾股定理得:,解得:n=,
在Rt AGE中,根据勾股定理得:,解得:m=,
∴EF=m+n=+=.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添加合适的辅助线,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以及“一线三垂直”模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