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质量提升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总分:105分
一、卷面书写。(5分)
请同学们在答题时认真书写,做到规范、端正、美观,让你的试卷拥有一张清秀、漂亮的面孔!
二、看拼音,写词语。(4 分)
1.每每听到贝多芬pǔ xiě( )的那首《月光曲》,我总会深深 táo zuì( )其中,仿佛忘却了一切烦恼。
2.时光的juàn zhóu( ) 缓缓铺开,我仿佛又回到了那高山wēi é( )、水草丰茂的故乡。
三、我会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陶醉(táo tāo) 关键(jiàn jàn) 霎时间(shà chà)
一缕(lǔ lǚ) 外宾(bīn bīng) 谬论(miào miù)
四、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填空。 (9分)
( )然而止 约定( )成 ( )歌( )舞
画龙点( ) 余音( )梁 ( )( )如生
1.正当我听得陶醉的时候,那美妙的音乐( )。
2.徐悲鸿的骏马画得( )。
3.文章的结尾( ),点明了中心思想。
五、先解释加点词语,再写出句子意思。(9分)
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巍巍: 若: .
句意: .
2.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破琴: 复: .
句意: .
3.处士笑而然之。
然之: .
句意: .
六、选词填空。(4 分)
幽静 恬静
1.一天夜晚,他在( )的小路上散步。
2.在寒冷的冬日,我家门前的小河一改往日的活泼,似乎( )地睡着了。
清秀 清幽
3.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 ),可是眼睛失明了。
4.这里的环境十分( ),到这儿玩,是一种享受。
七、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5分)
1.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 )
2.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 ( )
3.柳树在风中扭摆着腰肢,尽情地跳舞。 ( )
4.我们这位艺术家是谁呢 他就是贝多芬。 ( )
5.李医生治病,还没开药方,病就好了三分。 ( )
八、读读下面人物的语言,想想应分别读出怎样的语气。(填序号)(4分)
A.自信 B.迫切、向往 C.惊喜、赞美 D.诚恳、热情
1.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 ( )
2.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 )
3.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 )
4. “什么问题也难不倒我!”叔叔坚定地说。 ( )
九、句子加工厂。( 8分)
1.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鲜明地显现出来。(缩句)
.
2.皮鞋匠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 走错门了吧 ”(把说话人放在中间)
.
3.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
4.我们怎么能睡在潮湿冰冷的地面上呢 (改为陈述句)
.
十、积累展示。(8分)
1.伯牙、锺子期相传为春秋时期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也流传民 间。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 ”,用“高山流水”比喻 .
2.贝多芬是 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 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 ”。我能说出他的两部作品:《 》《 》。
3.《京剧趣谈》一文介绍了我国京剧艺术中的“ ”和“ ”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
十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6分)
听秦腔
音律是人类最纯洁、最迷人的一种语言。心中隐不去的音律中,有九华山寺院僧尼的琅琅梵歌,有苏州园林翠鸟的婉转啁啾,有黄梅戏行云流水般的唱腔,有辉煌大厅里心旌摇动的交响乐曲。但似乎总还有另一种声音粗犷豪迈,盘旋在高天流云之间,它在春天里回荡,在冬雪中徘徊,它在欢乐时嘶吼,在忧伤时泣诉,它就是秦腔。
在城里的公园林下、出租车内,在乡下的田间地垄、牧羊坡上,人们都在哼着吼着秦腔,聆听那些气冲斗牛似懂非懂的唱词,使人深切地感受到一种原生态歌调的浓郁氛围。秦腔诞生在八百里秦川,那是沟壑纵横的山沟沟,那是十年九旱的贫瘠地,秦腔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大苦中的大乐。你看,骄阳似火,广袤的原野上,热风起处,大地上泛滥着一种浓郁的麦香。农人们挥镰收割,汗如雨下,在巨大的空间背景下显得渺小和无助,当累得筋疲力尽时,人直起腰仰头大吼一段秦腔,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下子随着腔调走远了。
听了秦腔,便体味到其中有“快板”和“慢板”之分,高兴时唱“快板”欢音,像壶口黄河,奔流如泻,酣畅淋漓;悲苦时唱“慢板”苦音,像深谷的冷泉,如泣如诉,幽咽凄凉,但无论“快板”“慢板”都感情真切,既朴实又夸张。
唱秦腔时要用生命的底音。这声音带着冷峻之气,是经过西北黄土高原冷风搓 揉过的;这声音还带着血丝,发自肺腑,磨烂喉咙,有一种粗犷、悲壮的气势。有时候 这声音也是妩媚婉转的,但没有丝毫的扭捏作态,也绝不故弄风骚,那是赤足走在黄土地上的一种大方, 一种本色,是原始的返璞归真。
我听过阴柔婉约的《梁祝》,也听过狂欢喜庆的《金蛇狂舞》,但总感到,它们是纯 粹的艺术,而秦腔却是来自世世代代秦人心中的音律,散发着泥土气息,是真真切切的生活,朴实无华又隽味深长。
秦腔,让人挥之不去,魂牵梦绕……
1.第1自然段画线部分强调的重点是什么 (3分)
.
2.人们常说“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本文中也多次说到“吼”秦腔。请你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吼”字的理解。(3分)
.
.
3.赏析语言。(6分)
(1)“泛滥”一般多比喻不好的事物到处都是。请结合语境,说说第2 自然段“大地上泛滥着一种浓郁的麦香”中“泛滥”这一词用得好不好,并说明理由。
.
(2)第3自然段画线句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有什么好处
.
4.第5自然段作者为什么提到《梁祝》《金蛇狂舞》 (4分)
.
十二、习作。( 30 分)
在学习中,你一定了解了不少著名的人物吧!选择一位你最熟悉的著名人物, 写一写你对他(她)的了解,并写出自己从他(她)身上所受到的启示。内容要具体,
叙述要有条理。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第七单元培优提升卷参考答案
一、略
二、1.谱写 陶醉 2.卷轴 巍峨
三、táo √ jiàn √ shà √ lǚ √ bīn √ miù √
四、戛 俗 轻 曼 睛 绕 栩栩
1.戛然而止 2.栩栩如生 3.画龙点睛
五、1.高大的样子。 像。 琴弹得好啊,就像大山一样高峻。
2.把琴打破。 再。 伯牙把琴打破了,连琴弦也扯断了, 一辈子都不再弹琴了。
3.认为他说得对。 杜处士笑 笑,认为他说得对。
六、1.幽静 2.恬静 3.清秀 4.清幽
七、1.比喻 2.反问 3.拟人 4.设问 5.夸张
八、1.B 2.C 3.D 4.A
九、1.姿态显现出来。
2. “先生,您找谁 ”皮鞋匠站起来问, “走错门了吧 ”
3.贝多芬说,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那位姑 娘听的。
4.我们不能睡在潮湿冰冷的地面上。
十、1.知音 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2.德 乐圣 示例:命运交响曲 英雄交响曲
3.马鞭 亮相
十一、1.强调秦腔的与众不同,粗犷豪迈,时而欢乐嘶吼,时而忧伤泣诉。
2.“吼”字指秦腔的唱法,写出了秦腔粗犷、 悲壮、大方的特点,表现了秦川人民返璞归真,不扭捏作 态、故弄风骚的性格。(意思相近即可)
3.(1)用得好; “泛滥”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麦香气味浓郁,且充斥得 范围广。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 了秦腔“快板”欢音欢快、酣畅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秦腔 的熟悉与喜爱之情。
4.将《梁祝》《金蛇狂舞》与秦腔做 对比,突出了秦腔原生态、散发着泥土气息、朴实无华又 隽味深长的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