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60分,每题2分,每个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图为局部经纬网图,甲、乙区域所跨的纬度相等,QR的实际距离约为MN的2倍。据此完成1~3题。
1.与N点关于地轴对称的坐标为( )
A.(60°N,20°E) B.(60°N,160°W)
C.(60°S,20°E) D.(60°S,160°W)
2.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位于乙区域的西北方向
B.乙区域的面积约是甲区域的4倍
C.甲区域位于西半球,乙区域位于东半球
D.甲区域的面积约是乙区域的1/2
3.一架飞艇从A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正北各走1110千米,他最后位于( )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 C.出发点东北 D.出发点以东
下图为小明同学所在学校到火车站周边的道路交通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从图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长江路位于珠江路以南 B.火车站位于恒山路东侧
C.学校位于黄河路以南,泰山路以西 D.泰山路和恒山路呈南北走向
5、小明在从火车站回学校的路上,拍摄了一张照片(右图)。他拍摄照片的位置可能位于(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6、左图中珠江路实际长度为3000米,若图上距离为5厘米,则该图比例尺为( )
A.1:3000 B.1:1000 C.1:10000 D.1:60000
7.图中M处地形的海拔最高点与甲城镇的相对高度以及M处最适宜开展的运动项目为:
A.508米 跳水运动
B.264米 飞行运动
C.198米 滑雪运动
D.369米 攀岩运动
8.若在A处建火情瞭望台,不能观测到的地点是:
A.图中两城镇 B.隧道口F处 C.陡崖的崖顶 D.山坡D处
下图示意某区域地质剖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最可能形成大理岩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图示区域中( )
A.Q岩石形成时间晚于M岩石 B.断层因甲岩层弯曲形成
C.N岩浆冷凝速度慢于P岩浆 D.共发生了两次岩浆活动
下图为天气网有关大连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据图中所示信息可知,该日可能的时间是( )
A.春分 B.清明节 C.秋分 D.植树节
12、此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A.北半球,向北移 B.北半球,向南移
C.南半球,向北移 D.南半球,向南移
13、今日大连日出之时,伦敦的时刻为( )
A.3月12日14:10 B.3月12日22:10 C.3月11日14:10 D.3月11日22:10
某年8月19日,在我国某地(48°N,135°E)的一位摄影师记录下了河岸日出的美景(如图),拍摄时间为北京时间凌晨4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拍摄者镜头大致朝向( )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
15. 一年内,在同一地点以相同角度能拍出图示照片另一个日期最可能是( )
A. 2月18日 B. 4月25日 C. 7月27日 D. 10月28日
16. 该日当地昼长为( )
A. 11小时50分钟 B. 13小时50分钟 C. 14小时 D. 17小时50分钟
图为“我国南部西北东南向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甲地地貌的成因为( )
A 流水侵蚀 B. 流水沉积 C. 风力侵蚀 D. 风力沉积
18. 河口三角洲地貌最典型的区域是( )
A. 青藏高原 B. 横断山区 C. 云贵高原 D. 珠江入海口
布兰德山位于非洲纳米比亚北部,是典型的花岗岩山体。下图为“布兰德山及周边区域地质地貌遥感影像图”。据此回答19-21题。
19.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的成因是
A.火山喷发 B.沉积作用
C.变质作用 D.岩浆侵入
20.布兰德山山体高耸的主要原因是
A.差异侵蚀 B.化学溶蚀
C.河流侵蚀 D.风力侵蚀
21.与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年龄最接近的是
A.花岗岩区 B.变质岩区 C.沉积岩区 D.接触变质岩区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其中植被线形沙丘是该沙漠的主要沙丘形态。植被线形沙丘一般是在呈锐角的双向风作用下风沙沿合成风方向堆积而成,其形成过程经历四个阶段:a灌丛沙丘—b风影灌丛沙丘—c垄状沙链—d植被线形沙丘。图示意植被线形沙丘形成演化过程的四个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不同区域线形沙丘走向不同,主要反映各区域( )
A.植被类型不同 B.盛行风向不同
C.降水量不同 D.沙源不同
23.植被线形沙丘形成过程中,其沙源主要( )
A.来自上风向 B.来自两侧
C.先源于上风向,后源于两侧 D.先源于两侧,后源于上风向
24.形成植被线型沙丘的双向风,当两侧风力不等时( )
A.强风的一侧坡面较陡 B.强风的一侧坡面较短
C.脊线偏向于强风-一侧 D.脊线偏向于弱风一侧
相邻的两条河流,在发育的过程中,低位河若具有较强的侵蚀力,河谷上源不断加长,致与高位河相遇,进而袭夺其河水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下图为河流袭夺前后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 关于甲、乙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乙河流量大袭夺甲河
B. 甲河地势高袭夺乙河
C. 乙河侵蚀力大袭夺甲河
D. 甲河的河道平直袭夺乙河
26. M处泥沙堆积较强的原因是
A. 上游水量减少,泥沙堆积严重 B. 河道两侧岩体崩塌泥沙堆积严重
C. 河道变窄泥沙堆积严重 D. 地转偏向力作用致其堆积严重
27. 有观点认为,黄河支流渭河,原本是黄河干流,因上游被袭夺,导致渭河河谷相对渭河河道极其宽大。图中哪个河段可能与目前渭河的成因一致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莫尔格勒河又称莫日格勒河,河意为“弯弯曲曲的河”或“碰头河”。左图为莫尔格勒河流经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某一河段。结合“曲流与牛轭湖发展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处为凸岸,水流速度慢 B.甲、丙处为凹岸,岸坡既陡又深
C. 乙、丁处为凸岸,岸坡既陡又深 D.乙、丁处为凹岸,流水侵蚀为主
29、曲流与牛轭湖发展的先后过程为(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30、牛轭湖形成后,面积会逐渐缩小直至消亡,在自然状态下牛轭湖的消亡是因为( )
A.湖水大量流出,湖床逐渐干涸 B.湖水蒸发下渗,植被发育覆盖
C.上游河道淤积,湖泊面积缩小 D.人类过度用水,水位不断下降
二、主观题(共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
下图为某日日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非阴影部分表示白天,④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
(1)此时太阳直射点坐标是_______________,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②和③相比,该日昼更长的是_______________,该日之后两个月内,②地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
(3)此时①地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________,该日③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_____,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约为全球的__________。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 分)
左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及地表形态示意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
(1)甲乙两山地中,甲山地的地质构造为______,容易寻找到油气的是______。
(2)左图中河流的发育过程与丙处的______地质构造密切相关,图中河湖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与右图中的______(填序号)作用一致。
(3)左图中花岗岩和砂岩分别与右图中______、______(填字母)一致。
(4)图中岩浆活动和岩层断裂发生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3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 分)
材料一:一亿多年以来的地质作用,让我国东部大地地层错动,地形起伏,最终形成了 11000 平方米的鄱阳湖盆地,下图为鄱阳湖及周边区域地质构造示意图。
(1)列举图示区域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判断依据。(6 分)
材料二 我国古代聚落选址常考虑一些原则,如“攻位于汭(汭: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坐北朝南”等。这些原则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
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古代聚落区位选址示意图及相关因素。
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试分析古代聚落通常选择在汭位布局的原因。(4分)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马拉维湖位于非洲东南部的东非裂谷带,湖泊南北长、东西窄,平均水深 270 多米,湖岸陡峭。读下左图“马拉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回答问题。
推测马拉维湖的成因,并说明理由。(6 分)
材料二:金刚石是岩浆侵入时形成的岩脉矿。某学校的地理兴趣小组沿某水系上游进行了地质实践活动,并绘制了该流域地质简图(下图)。在②地发现大量金刚石岩脉出露;在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图右下角照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②地金刚石岩脉出露的过程。(4 分)
同学们对图中甲地堆积物考察后,得出结论:该堆积物是河流堆积物。请你提供依据。(6 分)
乐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1——5BDABC 6——10DDBBA 11——15DCDAB 16——20CADDA
21——25DBCDC 26——30ABBDB
31.(1)(23°26′N,180°) 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 ③ 昼渐短,夜渐长
(3)0° 68°26′ (一半)
32. (1) 向斜 乙
(2)断层 ②
(3) B C
(4)岩浆活动早于断层
33.
(1)地壳运动——岩层发生了变形,岩层错动(2 分)
岩浆活动——花岗岩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2 分)
变质作用——元古宙变质岩层(2 分)
(2)汭位为河流凸岸,河流围绕,取水方便;三面临水,有利于军事防御;凸岸河水流速较缓,易于泥沙沉积,土壤肥沃,利于农业发展。(4 分)
34.
(1)成因:地层断裂下陷(2 分),积水成湖(2 分)。理由:湖岸陡峭、水深;位于东非裂谷带。(任答一点2分)
(2)因地壳运动,岩层断裂上升;表层覆盖的岩层被风化、侵蚀、搬运,金刚石岩脉出露。(4 分)
(3)甲地河流发源并流经②地的岩浆岩区;甲地位于河流凸岸;甲地砾石堆积物磨圆度好。(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