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学书》课 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米芾学书》课 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23 18:5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24、米芾学书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分钟)
一、掌握本课生字词。
二、理清脉络,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自学指导一(6分钟)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自学检测一(10分钟)
一、读生字。
琢 塾 窍 枉
二、读词语。
私塾 琢磨 窍门 不枉
造诣 字帖 一沓 莫名其妙
目瞪口呆 依依不舍 夺眶而出 理解词语:造诣:学问、艺术等所达到的程度。
私塾:中国过去私人办的学校。
莫名其妙:没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琢磨:思考;考虑。
窍门:能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本课指练好字的好办法。
目瞪口呆: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心领神会:不用对方明说,心里领悟其中的意思。也指深刻地领会。
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独有创见。
自学指导二(3分钟)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自学检测二(3分钟)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米芾跟一位私塾先生学写字,没什么进步;他不甘心,又向一位秀才学写字,懂得了写字的窍门,最后成了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
自学指导三(3分钟)
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自学检测三(4分钟)
第一部分(1):概括介绍米芾是宋代著名的书画家。
第二部分(2):米芾跟一位私塾先生学写字,没什么进步。
第三部分(3-21):米芾又向一位秀才学写字,懂得了写字的窍门。
第四部分(22):米芾一直铭记着教他写字的秀才。课堂小结: (1分钟)
米芾向两人学写字,分别是怎样做的,结果如何,用“________”画出来。24、米芾学书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分钟)
一、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米芾是怎样学好书法的。
二、了解学好书法的窍门。
三、学习米芾勤奋好学的精神。 自学指导一(4分钟)
默读全文,思考:
1、私塾先生是怎么教的?
2、秀才是怎么教的?米芾得到秀才的纸后怎么做的? 自学检测一(6分钟)
1、私塾先生是怎么教的?
让他照着字帖自己买纸练。
2、秀才是怎么教的?米芾得到秀才的纸后怎么做的?
先买他的纸,然后让米芾回去练。
齐读十三自然段。 自学指导二(3分钟)
浏览全文,想一想:两人教的效果为什么不一样?秀才的方法妙在哪里? 自学检测二(5分钟)
两人教的效果为什么不一样?
私塾先生:机械模仿;
秀才:让米芾自己悟出窍门。
秀才的方法妙在哪里?
妙在:先让米芾买贵纸,不敢轻易下笔,只好认真琢磨,让米芾自己悟出窍门。
自学指导三(3分钟)
思考:你认为米芾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找出相关的语句。 自学检测三(3分钟)
你认为米芾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找出相关的语句。
米芾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 自学指导四(2分钟)
浏览全文,思考:
1、你知道怎样写好字了吗?
2、你还知道哪些书法家练字的故事? 自学检测四(3分钟)
1、你知道怎样写好字了吗?
齐读十九、二十自然段。
2、你还知道哪些书法家练字的故事?
课堂总结: (2分钟)
1、学完课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做事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做到:勤奋好学;做事要讲窍门。
2、联系实际说一说。课堂小结 不光学写字要心领神会才能写好,其实,无论做什么事,既然做了,就应该用心地去对待,这样才能将事情做好。希望大家都能记住米芾学书的故事,用心地对待自己要做的每一件事。学写字:也要想米芾一样掌握写字的技巧,不但要悟其形,还要悟其神。写得一笔好字。
学做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感悟,用心去领悟,这样才能有较快的进步。
学做人:像米芾一样,学做一个勤学、好学、善思、知恩不忘之人。
一、给下列红色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当铺(dàng dāng)
不禁(jīn jìn) 造诣(yì zhi)
一模一样(mó mú)
认真琢磨(zuó zhuó)
二、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面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米芾绘画有名。
米芾书法也很有造诣。__________
反馈检测: 王羲之是1600年前我国晋朝的一位大书法家,被人们誉为“书圣”,绍兴市西街戒珠寺内有个墨池,传说就是当年王羲之洗笔的地方。 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写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写烂了多多少少的笔头,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这就是人们今天在绍兴看到的传说中的墨池。 王羲之练字专心致志,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吃饭走路也在揣摩字的结构,不断地用手在身上划字默写,久而久之,衣襟也磨破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次,他为人写一块匾在木板上写了几个字样,送去叫人雕刻。刻工发现字的墨渍竟渗入木板里面约有三分深。于是人们常用“入木三分”的成语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后来用它来比喻对事物见解、议论的深刻。 王献之的 父亲王羲之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王献之受父亲的影响自幼爱好书法,他见父亲的字写得非常好,所有的人都在临摹他的字,真是羡慕不已。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像父亲那样成为一位受人敬仰的大书法家。一次,他实在忍不住了,问父亲:“父亲,您的字为何写得那样好?”王羲之笑了笑,说:“你要想知道秘诀的话,明天早上到院子来。 ” 第二天,王献之早早地来到了院子中,发现父亲早已在那练字了,王羲之见儿子来了,指着院子里那十八缸水说:“书法没有秘诀,只要你写完这十八缸水,字自然而然就会写好了。”王献之深受启发,便夜以继日地练字。转眼一年又一年,当他写完这十八缸水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成为一名伟大的书法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