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东部新区养马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读“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图”,完成下题。
水圈是图中的______,其主要特点为( )
A.①连续但不规则 B.②连续且规则
C.④不连续且不规则 D.②不连续但规则
2.自然地理环境中的许多物质都有循环运动的特征,下图示意物质循环模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甲乙为近地面,则( )
A.我国的夏季风属环节① B.目前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环节②
C.环节③的能量直接来源是太阳辐射 D.环节④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3.下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在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密度最低的地方,海水的( )
A.温度约为28℃ B.纬度约为5°S C.盐度约为35.6‰ D.密度约为1021.5kg/m
北京时间2009年12月17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4.“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5.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A.该行星陆地面积狭小 B.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
C.该行星距离太阳太远 D.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
在道路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如左图所示的交通信号灯(以太阳能为能源)。右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最差( )
A.重庆 B.北京 C.乌鲁木齐 D.拉萨
7.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四川盆地太阳能贫乏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 B.多阴雨雾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C.地势低,离太阳远,太阳辐射弱 D.白昼时间短,太阳辐射弱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证实,太阳在2017年9月6日晚连续爆发两次“闪焰”(太阳耀斑大爆炸),其爆炸等级打破12年来的观测纪录,并伴随着高能带电粒子流抛射。专家表示此次抛射的粒子流会抵达地球并造成较大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若2017-2018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段,则上一个活动高峰年段约是( )
A.2006-2007年 B.2012-2013年 C.2023-2024年 D.2028-2029年
9.“闪焰”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包括( )
A.低纬地区出现极光现象 B.许多地区无线短波通信中断
C.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形成速度加快 D.大量海洋的蒸发水汽进入陆地
披毛犀是一种已灭绝的犀牛,平均体长3.5米,体重约4.5吨,两只扁平的角可以推开雪来吃草,厚厚的毛皮及脂肪可以适应寒冷的环境。披毛犀大约在1万年前灭绝,是最晚灭绝的史前犀,在亚洲北回归线至北极圈附近的陆地都有发现化石。如图,为我国台海地区发现披毛犀化石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末次冰期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生活在我国的披毛犀整体迁徙方向是( )
A.向内陆迁徙 B.向沿海迁徙 C.向低纬度地区迁徙 D.向高纬度地区迁徙
11.在披毛犀化石挖掘地发现了零星的恐龙化石,推测恐龙化石所在地层的相对位置及当时的地理环境特点分别是( )
①地层偏下 ②地层偏上 ③温暖湿润 ④寒冷干燥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14年12月11日北京时间凌晨5点05分,台湾北部海域发生里氏6.2级地震,震源深度260千米。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关于图中字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E—上地幔(固态) B.A—纵波 C.D—莫霍面 D.H—内核(液态)
13.台湾北部海域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壳 B.内核 C.地幔 D.外核
14.台湾北部海域此次地震的地震波到达莫霍面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横波速度突然增大 B.纵波突然消失 C.横波突然消失 D.纵波速度突然减小
民航客机飞行分起飞阶段、降落阶段、巡航阶段。北京时间2021年9月25日,孟晚舟女士乘坐的政府包机国航CA552航班从加拿大起飞,飞跃北极上空,当晚顺利降落深圳(22°32′N,114°03′E)宝安国际机场,在被加拿大非法拘押1028天后,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平流层适宜飞机巡航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大气的能见度好
B.水汽含量多,但杂质少,水汽不易成云致雨
C.存在多个电离层,有利于保持与地面的短波通信
D.气温下高上低,大气稳定
16.孟晚舟女士回国乘坐的包机,其飞行经过的大气层依次是( )
A.一直在平流层飞行 B.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
C.平流层—对流层—平流层 D.一直在对流层飞行
17.该航线所经地区大气对流层顶部高度的变化是( )
A.高度递增 B.高度递减 C.先降后增 D.先增后降
燃煤污染对雾霾天气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改善空气质量,2017年北京煤改电新增18.9万户。下图为“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9.北京煤改电后,将导致( )
A.甲减弱 B.乙增强 C.丙无变化 D.丁减弱
20.与晴天相比,阴天( )
A.白天乙强,夜晚丙弱,昼夜温差大 B.白天乙弱,夜晚丙强,昼夜温差小
C.白天乙弱,夜晚丙弱,昼夜温差大 D.白天乙强,夜晚丙强,昼夜温差小
下图为某年4月5日8时世界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局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 C.甲、乙、丁、丙 D.甲、丁、丙、乙
22.下面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四地中甲地昼夜温差最小 B.四地中乙地风力最小
C.丙地吹西南风 D.丁地的气流以下沉为主
23.表示甲地6级风的符号是( )
A. B. C. D.
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的爱德华·利纳克尔发明了一套能在干旱条件下适用的灌溉系统。此系统将空气输送到一个地下管道网络,其中的水汽(尽管很少)得到充分冷却而凝结、收集到的液态水传送到附近的植物根部。读部分水循环过示意,图完下列小题。
24.该系统主要干预图示的水循环环节是( )
A.①②⑤⑥ B.③⑤⑥⑧ C.④⑤⑥⑧ D.③④⑦⑧
25.适宜推广该系统的地区图示水循环环节⑦往往规模过小或消失,主要原因是( )
A.环节①量过小 B.没有环节③
C.环节④理论值过大 D.环节⑥⑧量过大
鄂霍次克海有“太平洋冰窖”之称,海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接纳阿穆尔河(黑龙江)的河水,与日本海和太平洋的海水交换,但受到岛屿影响,交换受到阻碍。日本北海道北部沿海是观察流冰纬度最低的地方,每年乘破冰船看流冰人数非常多。图为鄂霍次克海及周边表层洋流分布示意图和冬季海冰分布边界图。完成下面小题。
26.鄂霍次克海有“太平洋冰窖”之称,与之相关的是( )
A.该海域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B.该海域终年封冻,海雾少
C.太平洋西侧比东侧水温低 D.该海域水温低,海洋与大气之间水热交换弱
27.鄂霍次克海东侧比西侧( )
A.水温低 B.深度浅 C.平均盐度高 D.流冰多
28.北海道北部流冰( )
A.来自鄂霍次克海东北部 B.受冬季风和海流推动
C.来自于当地海域 D.12月是最佳观赏季节
海水的盐度是指1000克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图6下图示意2020年12月西北太平洋部分边缘海域海水盐度分布规律,该月一般轮船满载货物从上海出发,沿图中虚线所示航线前往天津,用时3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12月份,黄海海区海水盐度整体由南向北递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河川径流 B.降水强度
C.海水温度 D.海区封闭
30.吃水深度是指船角在水中沉入水下部分的最深长度,在图示整个航程中,该轮船吃水深度变化规律是( )
A.浅一深一较深 B.浅一较深一深
C.深一较深一浅 D.深一浅一较深
二、非选择题。
31.如图,AB两地之间正在吹西北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位于 (南、北半球),判断理由是 。
(2)根据热力环流成因分析,B近地面气温 (高、低),形成 (低压、高压)。
(3)此时,A盛行 气流,以 天气为主,气温日较差 (大、小)。
(4)若A为陆地、B为海洋,此时可能为 (夏季、冬季),海水密度 (变大、变小)。
(5)D等压线的向 (上、下)凸出,A等压线向 (上、下)凸出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坎儿井是我国古代人们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创建的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下图为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山麓地带的坎儿井,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竖井是地表与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的流向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中,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暗渠流出地面,明渠将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
(1)图中由②③环节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 ,由③①④⑤环节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 。
(2)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主要是 、 。
(3)我国下列地理事物或现象能够直接实现序号①功能的是______。
A.长江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的夏季风 D.我国的冬季风
(4)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受人类修水库影响最显著的是 。(填序号)
(5)说出坎儿井参与的水循环类型 。
(6)蓄水池的作用是 。
(7)比起地上输水,坎儿井采取地下输水的好处是 。
(8)年复一年,坎儿井里水流不息,这反映的水循环意义是 。
(9)坎儿井暗渠需要定期清淤,这反映了水循环的意义是 。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巴尔喀什湖是世界第四长湖,为内流湖,形似一轮弯月,镶嵌在亚欧大陆的中部。巴尔喀什湖中部有一个半岛,半岛把湖分成东西两部分。它东半部分里主要为咸水湖,西半部分主要是淡水湖。随着中亚地区工业、农业和城市化的发展,该地区的用水量持续增大,巴尔喀什湖受到“灭湖”威胁。
(1)分析巴尔喀什湖湖东咸西淡的原因。
(2)推断巴尔喀什湖“灭湖”后带来的影响。
(3)提出应对“灭湖”威胁的措施。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读图可知,图中①为其他圈层提供水和水蒸气,应为水圈,图②为其它圈层提供降水、二氧化碳等气体、风能,应为大气圈,图③为其它圈层提供有机盐、氧气等气体,应为生物圈,图④为其它圈层提供矿物质、尘埃、无机盐等物质,应为岩石圈。水圈通过水循环把各种水体连接起来形成连续的圈层,同时不同区域的水体数量差异大,因此是一个不规则的圈层。由此判断,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2.A
【详解】海陆间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甲乙为近地面,可判断图中①为水汽输送,②为降水,③为地表径流,④为蒸发。我国的夏季风属于水汽输送环节①,A正确;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应为地表径流环节③,B错误;环节④蒸发的能量直接来源而不是太阳辐射,环节③地表径流的能量直接来源是重力能,不是太阳辐射,C错误;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景观的是地表径流环节③,D错误。故选A。
3.A
【详解】根据图片,图中①曲线数值大致自低纬向高纬逐渐增加,为表层海水年平均密度曲线,其数值最低大约为1022.5kg/m 左右,纬度大约为8°N左右,B、D错误。图中②曲线数值自低纬向高纬逐渐减小,为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曲线,其在海水年平均密度最低,即8°N处的温度约为28℃,A正确。图中③曲线数值大致自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为表层海水年平均盐度曲线,其在8°N左右的数值约为34.2‰,C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4.C 5.D
【解析】4.根据题意,该类地行星绕昏暗恒星运转,距地球40光年,该距离超越了地月系、太阳系的范围,但没有超越银河系(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属于银河系,C正确,AB错误;没有位于河外星系,D错误。故选C。
5.根据题中“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因此“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该类地行星的温度太高,行星温度高低主要和绕转恒星距离有关,所以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D正确,C错误;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诞生在海洋,因此陆地面积大小与生命是否存在关系不大,A错误;由材料可知,“水世界”类地行星拥有大气层,B错误。故选D。
【点睛】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很安全。(2)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3)地球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4)地球上有液态水。
6.A 7.B
【解析】6.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在太阳能丰富地区效果好,在太阳能不丰富地区效果差。根据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可知,重庆、北京、乌鲁木齐、拉萨四个城市中,重庆位于四川盆地,属于太阳辐射贫乏区,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最差,A符合题意;北京、乌鲁木齐属于太阳辐射较丰富区,拉萨属于太阳辐射丰富区,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都比重庆好,排除BCD。故选A。
7.四川盆地处于我国湿润地区,多阴雨天气,因盆地地形而多雾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因此四川盆地太阳能贫乏,B符合题意;和长江中下游相比,四川盆地纬度相似,太阳高度相似,排除A;和长江中下游相比,四川盆地地势较高,排除B;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因纬度相似,白昼时间相似,排除D。故选B。
【点睛】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有:太阳年辐射总量,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而且除西藏和新疆两个自治区外,基本上是南部低于北部。太阳能的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都处在北纬22°~35°,其中青藏高原是高值中心,四川盆地是低值中心。
8.A 9.B
【解析】8.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即相邻两个太阳活动高峰年段之间的时间间隔大约11年,若2017~2018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段,则上一个活动高峰年段约2006~ 2007年,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 “闪焰”即太阳耀斑大爆炸,耀斑爆发会释放强烈的射电和高能带电粒子流,这些物质到达地球后,会干扰电离层,影响主要依靠电离层传播的无线电短波通信,许多地区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B符合题意;耀斑爆发时,日冕物质抛射也增多,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被磁场引导冲进高纬度地区高层大气,形成极光现象,但低纬地区不会出现极光,排除A;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形成、海洋蒸发发输送至陆地,与闪焰”等太阳活动无关,排除CD。故选B。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活动高峰年往往激烈天气现象增加,全球农业倾向于增产等。②影响电离层,产生“磁暴”现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和航天。③在极地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10.D 11.A
【解析】10.材料信息“推开雪来吃草”“厚厚的毛皮及脂肪”可知,披毛犀在寒冷地区生活。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披毛犀应该向高纬度地区迁徙,D正确,C错误;向沿海或内陆迁移,主要与海陆变迁影响有关,与气候变化关系不大,AB错误,故选D。
1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恐龙生活在中生代(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而披毛犀生活在1万年以前,故恐龙化石的形成时间早于披毛犀化石,其所在地层偏下,①正确,②错误;恐龙属于大型动物,对食物的需求量大,故当时气候应相对温暖湿润,③正确,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③正确,故选 A。
【点睛】披毛犀全身长满浓密的长毛,有一层厚厚的毛皮及脂肪用来抵御严寒,适合在寒冷的环境中生活。
12.C 13.C 14.D
【解析】12.据图可知,E位于地幔中部,而上地幔应靠近莫霍界面,且在莫霍界面的下方,A错误;A波到达2900千米处消失,说明其为横波,B错误;经过D处后,A横波和B纵波都是加速传播,故D为莫霍界面,C正确;H为内核,但是内核为固态,D错误。故选C。
13.根据材料可知,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260千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下33千米以上为地壳,地下33-2900km之间为地幔,2900km以下为地核,故此次地震发生在地幔处,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结合图片来看,此次地震发生在地幔,地震波到达莫霍界面,说明地震波为向上传播。由此可知,横波速度表现为突然减慢,但并没有消失,AC错误;纵波速度也表现为突然减慢,并没有突然消失,B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能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15.A 16.B 17.C
【解析】15.平流层中上部由于有臭氧层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导致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升高,气温下冷上热,存在逆温现象,大气稳定,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同时,平流层的水汽含量和杂质含量稀少,天气晴朗,大气的能见度好,有利于飞机巡航飞行,A正确,BD错误。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C错。故选A。
16.飞机的起飞和降落需要穿越对流层,绝大部分时间位于平流层,所以飞机从起飞到中途到最终降落,飞行的大气层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7.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航线起飞在中纬度地区,经过北极高纬度,最终到达我国深圳(低纬度地区)。对流层的厚度从低纬向高纬逐渐变薄,其顶部高度逐渐变低。所以该航线所经大气对流层顶部的高度变化是先降后增,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低纬度地区热量充足,对流旺盛,所以对流层的厚度大约有17-18千米。高纬度地区全年低温,对流弱,对流层的厚度大约8-9千米。中纬度地区对流层的厚度平均为10-12千米。整体来看对流层的厚度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18.C 19.B 20.B
【解析】18.据图可知,图中甲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乙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丙是大气逆辐射,丁是地面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大气逆辐射,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9.北京煤改电后,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乙增强,地面辐射丁增强,大气逆辐射丙减弱,对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甲没有影响。B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与晴天相比,阴天的白天云层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因此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乙)减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较低;阴天夜晚因水汽多,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作用强,大气逆辐射(丙)强,气温较高,因此阴天的昼夜温差小。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首先根据箭头判断其含义,要抓住箭头的来源和指向,甲来源大气外界,指向地球,判断为太阳辐射,乙来源于甲方向,指向地面,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丁来源于地面,指向大气,为地面辐射,丙来源于大气,指向地面,为大气逆辐射。
21.C 22.C 23.C
【解析】21.据图中等压线分布可知甲地气压值在1035-1040hPa,乙处气压值是1025hPa,丙处气压值在995-1000hPa,丁处气压值在1000-1005hPa,所以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低是甲、乙、丁、丙,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2.甲地在高气压附近,天气以晴朗为主,昼夜温差较大,A错误;如图示乙地等压线在四地中最密集,等压线越密集风力应越大,B错误;丙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大致是由南指向北(高压指向低压,并垂直于等压线的切线方向),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右偏,从而导致丙地吹西南风,C正确;丁地位于低压中心附近,气流不会以下沉为主,D错误。故选C。
23.甲地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大致是由东北指向西南(高压指向低压,并垂直于等压线的切线方向),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右偏,从而导致甲地吹东北风,选项中A为西北风6级,B为西南风6级,C为东北风6级,D为东南风6级,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在等压线图中,等压线疏密反映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影响风力大小。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大。在图中去判断风向时,先找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但近地面由于受到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实际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有30-45度夹角,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24.B 25.C
【解析】24.由材料可知,此系统将空气输送到一个地下管道网络,其中的水汽(尽管很少)得到充分冷却而凝结、收集到的液态水传送到附近的植物根部。输送空气干预了③水汽输送环节,水汽得到充分冷却而凝固干预了⑤降水环节;水传送到附近的植物根部干扰了⑥下渗和⑧地下径流环节,③⑤⑥⑧正确。故选B。
25.适宜推广该系统的地区为干旱地区,水循环环节⑦为地表径流,规模过小或消失的主要原因是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地表蒸发强烈,即环节④理论值过大,C正确。海洋蒸发量较大,水汽输送少但不是没有,干旱地区下渗及地下径流较少,ABD错误。故选C。
【点睛】1、水循环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水循环的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水循环的意义: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26.D 27.C 28.B
【解析】26.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鄂霍次克海纬度位置较高,海域较为封闭,与周围海域热量交换较少,海水温度较低,与大气的热量交换较弱,海水易结冰,被称为“太平洋冰窖”,D正确;该海域靠近冬季风风源地,冬季风强于夏季风,A错误;该海域夏季不结冰,B错误;鄂霍次克海海域较为封闭,与其他海域热量交换不少,太平洋东西侧的水温差异对其影响较小,C错误。故选D。
27.鄂霍次克海西侧受陆地影响大,冬季气温更低,A错误;西侧为大陆架,深度更浅,B错误;西侧受陆地径流补给更多,海水盐度更低,东侧海水盐度较高,C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西侧海冰分布时长更长,流冰更多,D错误。故选C。
28.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北海道北部流冰来自 鄂霍次克海西南部,AC错误;鄂霍次克海冬季风较强,海流较强,北海道北部流冰受冬季风和海流推动,B正确;北海道北部流冰最壮观的时候是在2月~3月,D错误。故选B。
【点睛】浮冰是指浮在海面随风、浪、流漂移的冰,又称为漂流冰或流冰。浮冰外貌特征随天气变化的冷暖及所在海区的水文、地形等因素不同而不同。因此,可依照浮冰冰型、表面特征和密集度来对浮冰进行 分类。浮冰观测主要是密集度观测、冰状观测和速度(运动参数)观测这三类。
29.C 30.D
【分析】29.12月份,黄海海区海水盐度整体由南向北递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海水温度,C正确。河川径流对黄海影响不大,12月份降水少、海区没有封闭,ABD错误,故选C。
30.吃水深度跟密度有关,盐度越高,密度越大;密度越大,浮力越大;浮力越大,吃水越浅,在图示整个航程中,在上海附近盐度受长江水稀释是最低的,读图可知,图示整个航程中盐度变化规律是很低--高---低,所以该轮船吃水深度变化规律是:深一浅一较深,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海水的性质有关知识。
31.(1) 北 风向右偏,与等压线成夹角
(2) 高 低压
(3) 下沉 晴天 大
(4) 冬季 变大
(5) 上 上
【分析】本题以等压面的分布为背景,涉及近地面的风向判断、气压、气温、等压线的弯曲判断等相关知识,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能力,同时考查对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
【详解】(1)由材料“AB两地之间正在吹西北风”可知,AB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由西指向东,风向右偏,与等压线成夹角,受地转偏向力右偏形成西北风,为北半球。
(2)由上题可知,A气压高于B,故气温B高于A,由于气流受热上升,地面空气密度小,形成低压。
(3)A地面相对冷,空气遇冷下沉,以晴朗天气为主,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晚上大气的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地面气温低,故昼夜温差大。
(4)若A为陆地、B为海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此时陆地气温低于海洋,为北半球的冬季。海水气温低,密度增大。
(5)高空D气压高于C,故D等压线上凸,近地面,A的气压高于B,等压线上凸。
32.(1) 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2) 太阳辐射 重力能
(3)C
(4)⑤
(5)陆地内循环
(6)调蓄灌溉流水量
(7)减少水分蒸发,减少水分下渗
(8)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9)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塑造地表形态
【分析】本题以水循环示意图和坎儿井为背景,涉及水循环类型和环节,能量来源,水循环的意义,以及水循环的应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能力,同时考查对知识的运用和调动能力。
【详解】(1)据图可知,②为海洋降水,③为海水蒸发,②③环节都在海洋进行,故属于海上内循环;由③①④⑤环节组成的水循环沟通了海洋和陆地,故为海陆间循环。
(2)水循环的过程是海洋水汽蒸发,通过水汽输送将水汽输送到陆地形成降水。海洋水汽蒸发主要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地表径流由于重力能存在,源源不断注入海洋,故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3)图中①为水汽输送,从海洋上空流向陆地上空。我国的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将海洋水汽输送到陆地。C正确;我国的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D错误;长江属于地表径流,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二者不能实现水汽输送,AB错误。故选C。
(4)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人类施加影响较大的环节为地表径流,人类可以通过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影响地表径流。图中⑤为地表径流。
(5)坎儿井所在的新疆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河流以内流河为主,因此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陆地内循环。
(6)蓄水池主要是调蓄灌溉的水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7)新疆地区气候干旱,晴天多,蒸发量大,坎儿井采用地下输水的方式可以减少蒸发量,减少下渗,保证水量。
(8)年复一年,坎儿井里水流不息,说明水循环可以促进水资源的更新,使陆地水资源的得到补充。
(9)坎儿井暗渠需要定期清淤,说明水循环会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塑造地表形态。
【点睛】
33.(1)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巴尔喀什湖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2)影响: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变大;年降水量减少,气候更加干旱;极端天气、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大。
(3)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用水量;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立法保护水资源等。
【分析】本题以巴尔喀什湖为背景,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湖水盐度东西差异原因、灭湖对两边环境的影响,应对灭湖的措施等,考查对地理问题的阐释及知识的调用能力,体现地理人地协调观和综合思维核心素养的培养。
【详解】(1)巴尔喀什湖地处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为内流湖;补给水源主要来自河流水,西侧河水汇入远大于东侧;湖泊狭长,东西湖水交换弱。因此,湖水东咸西淡。
(2)巴尔喀什湖“灭湖”后带来的影响,主要从湖泊消失对当地地理环境影响,对气候、生物多样性影响大,可从气温、降水量、自然灾害等角度分析;该地深居内陆,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灭湖”后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变大;年降水量减少,气候更加干旱;极端天气、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大;生物多样性减少。
(3)“灭湖”的威胁主要是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的,所以应对“灭湖”威胁的措施主要是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立法保护等方面提出;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用水量;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立法保护水资源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