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 语文 九年级下 第五单元 第19 课《鱼我所欲也》(电子导学案+导学案课件)(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 语文 九年级下 第五单元 第19 课《鱼我所欲也》(电子导学案+导学案课件)(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22 14:15:38

文档简介

19 鱼我所欲也
精彩开篇词
人生常常面临种种选择,在生与死、义与利面前,是舍生取义,还是见利忘义?文天祥的选择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康有为的选择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革命烈士夏明翰的选择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裴多菲的选择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他们的选择光照人寰,他们的精神,烛照千古。面对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诱惑,我们是否应当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正确选择呢?
学习目标
1.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2.强化朗读训练,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3.学习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4.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理思路
一、新课导入
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喜欢选择,同时也害怕选择。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你必须付出的,你想得到东的时候可能西就随着失去,想要“鱼”和“熊掌”同时兼得,那是难以办到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得想好了要放弃,而放弃又是痛苦的。那么,在关键时候我们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鱼我所欲也》去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读准下列字音。
(1)不为(wéi)苟得也
(2)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
(3)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yú)
2.理解课文重点词语的意思。
(1)通假字
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通“避”,躲避)
不辩礼义而受之(通“辨”,辨别)
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通“德”,感激)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语气助词,吗)
乡为身死而不受(通“向”,从前)
(2)一词多义
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语气助词,吗。 )
蹴尔而与之(给予。)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欣赏。)
而:蹴尔而与之(表修饰。)
乡为身死而不受(表顺接。)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接。)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表并列。)
则: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用在句首,连接句子,那么。)
入则无法家拂士(如果。)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就。)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却。)
为:故不为苟得也(wéi,动词,做。)
为宫室之美(wèi,介词,为了。)
乡为身死而不受(为了。)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由是:由是感激(因此。)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采用这些手段。)
由是先主遂诣亮(于是。)
苟:苟富贵,无相忘(如果。)
故不为苟得也(苟且。)
之: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人皆有之(代词。)
宫室之美(的。)
3.翻译下列句子。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交流点拨】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交流点拨】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交流点拨】(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4)此之谓失其本心。
【交流点拨】这就叫作丧失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4.朗读指导。
注意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读通文意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疏通文意,将交流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下来,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
2.小组交流互相指正,不能解决的向教师质疑。(教师点拨并用多媒体显示归类)
(二)整体感知
1.课文第一段可分为几个层次?简要概括大意。
【交流点拨】文章第一段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也”到“所恶有甚于死者”):作者先从正面来讲,又从反面来申述。
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
2.课文第二段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第二段运用的是举例论证法,先举正面事例,再举反面事例,告诉人们“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
四、拓展延伸
嗟来之食
语出《礼记·檀弓上》: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美味“鱼”
鱼是古代的佳肴之一。古代的北方人,鱼是上等佳肴,所以孟子把“鱼”和“熊掌”相提并论。北方少河流,当然鱼也不多,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食有鱼是富贵人家的生活。《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不满意在孟尝君门下吃粗劣的食物,就唱道:“长铗归来兮,食无鱼!”

钟,古代的容量单位。古代计容量的单位由小到大排列:最小的是“勺”,相当于今天的一小汤匙;10勺为一合(gě),10合为一升,10升为一斗,10斗为一斛,6斛4斗为一钟。按此计算,“万钟”是6.4万斗,这个年俸是相当大的。当然,在本文中,孟子仅仅是用“万钟”来表示优厚的俸禄而已。
第二课时 深入鉴赏悟内涵
一、新课导入
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新时代的“舍生取义”是指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谱写生命的壮丽篇章。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1)不为苟得也(wéi,动词,做,干。)
(2)所恶有甚于死者(wù,动词,厌恶。)
(3)为宫室之美(wèi,介词,为了。 )
(4)一箪(dān)食( dān,名词,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
(5) 蹴(cù)尔而与之(cù,动词,用脚踢。 )
(6)乞人不屑(xìe)也(xiè,动词,认为值得,这里是接受的意思。)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C )
A.为宫室之美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B.故不为苟得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C.非独贤者有是心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呼尔而与之
3.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谋解放,为了祖国的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
(2)“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应指不正义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
(3)“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
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4)“非独贤者有是乙“是心”指什么?
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文本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交流点拨】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交流点拨】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教师小结】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3.在论证论点的过程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交流点拨】生甲:运用了道理论证。“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是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这是从反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是从客观事实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舍生取义。
生乙:运用了事例论证。“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用“贫者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说明了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就会舍生取义。
生丙:运用了比喻论证。鱼与熊掌的比方就是比喻论证;运用了对比论证。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比,论证的舍生取义的可贵、见利忘义的可耻。
4.“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交流点拨】“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二)思路探究
本文分两段,结构上不够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请问我的这种看法对吗?
【交流点拨】生甲:这个说法有道理。就行文思路来说,贤者舍生取义,行道之人、乞者以义为先,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于反面论证。所以,“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乞人不屑也”应归入第一段。
生乙:这个说法没有道理。第一段提出论点之后,从正反两个方面讲道理,论证了观点的正确性;第二段则从正反两个方面摆事实,论证了观点的正确性。先讲道理,再摆事实,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道理和事实分做两段,比较合适。
(三)语言品析
在说理的过程中,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交流点拨】生甲:运用了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生乙:运用了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
生丙:运用了排比。排比,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四)主旨探究
孟子的舍生取义和孔子的杀身成仁观点是一致的,请结合历史事实谈谈孔孟的观点对后世仁人志士的影响。
【交流点拨】在面临生死考验时,在利益面前,要经受住考验,要舍生取义,要有羞恶廉耻之心,不要丧失了人的天性,本心。文天祥面对元朝高官厚禄的诱惑不为所动,慷慨就义;谭嗣同在变法维新失败后,不肯逃亡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宁死也不肯泄露党的机密,为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些民族英雄正是从孔孟的学说里汲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才为民族、为祖国、为人民而舍生取义的。
四、板书设计
鱼、熊掌—→生、义—→舍生取义 人
正 生、欲—→甚于生—→不为苟得 应
面 死、恶—→甚于死—→不避祸患 义重 保
反 欲——→莫甚于生——→何不为 于生 其
面 恶——→莫甚于死——→何不用 本
正面:行道之人、乞人——→弗受、不屑 心
反面:不辩礼义—————受万钟—————→失本心
五、拓展延伸
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学习了《〈孟子〉两章》和《鱼我所欲也》之后,你对孟子应该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了,请围绕“我心目中的孟子”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交流点拨】生甲:孟子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炎附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官回家,断然拒绝了齐王“万钟”的诱惑,这些言行都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生乙: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约束一己之私欲,成就集体、民众的大利。孟子可谓高屋建瓴。
生丙:孟子是一个肩负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就孟子的人格而言,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宏愿伟志。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参与意识,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生丁: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论辩家。他义正辞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狂放不羁、无私无畏的论辩家的形象。
课件32张PPT。鱼我所欲也 学习目标
1.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2.强化朗读训练,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3.学习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4.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理思路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
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
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疏通文意
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
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
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所想要的同时得到正义苟且求得(生存),
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祸患,灾难熊的脚掌,为一种珍贵的食品表判断憎恶,厌恶通“避”,躲避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
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
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
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
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
者能勿丧耳。
假如,假使,下文“使”同什么手段不可用呢这样的秉性不丢掉不仅仅这是因为因此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
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
与之,乞人不屑也。
古代盛饭用的
圆形竹器古代盛肉或
其他食品的器皿意思是说,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吃)。尔,助词用脚踢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
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
之谓失其本心。
这里指高官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通“辨”,辨别有什么益处侍奉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乡,通“向”,从前。停止,放弃天性,天良。整体感知1.课文第一段可分为几个层次?简要概括大意。
文章第一段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也”到“所恶有甚于死者”):作者先从正面来讲,又从反面来申述。
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整体感知2.课文第二段有什么作用?
第二段运用的是举例论证法,先举正面事例,再举反面事例,告诉人们“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拓展延伸1.嗟来之食
语出《礼记·檀弓上》: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拓展延伸2.美味“鱼”
鱼是古代的佳肴之一。古代的北方人,鱼是上等佳肴,所以孟子把“鱼”和“熊掌”相提并论。北方少河流,当然鱼也不多,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食有鱼是富贵人家的生活。《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不满意在孟尝君门下吃粗劣的食物,就唱道:“长铗归来兮,食无鱼!”
拓展延伸3.钟
钟,古代的容量单位。古代计容量的单位由小到大排列:最小的是“勺”,相当于今天的一小汤匙;10勺为一合(gě),10合为一升,10升为一斗,10斗为一斛,6斛4斗为一钟。按此计算,“万钟”是6.4万斗,这个年俸是相当大的。当然,在本文中,孟子仅仅是用“万钟”来表示优厚的俸禄而已。
第二课时
深入鉴赏悟内涵预习与交流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1)不为苟得也
wéi,动词,做,干。
(2)所恶有甚于死者
wù,动词,厌恶。
(3)为宫室之美
wèi,介词,为了。
(4)一箪食
dān 名词 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
(5) 蹴尔而与之
cù 动词 用脚踢。
(6)乞人不屑也
xiè 动词 认为值得,这里是接受的意思。预习与交流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谋解放,为了祖国的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
(2)“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应指不正义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
(3)“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
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4)“非独贤者有是心”“是心”指什么?
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文本探究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文本探究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文本探究3.在论证论点的过程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运用了道理论证。“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是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这是从反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是从客观事实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舍生取义。文本探究3.在论证论点的过程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运用了事例论证。“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用“贫者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说明了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就会舍生取义。
生丙:运用了比喻论证。鱼与熊掌的比方就是比喻论证;运用了对比论证。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比,论证的舍生取义的可贵、见利忘义的可耻。文本探究4.“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思路探究本文分两段,结构上不够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请问我的这种看法对吗?
这个说法有道理。就行文思路来说,贤者舍生取义,行道之人、乞者以义为先,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于反面论证。所以,“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乞人不屑也”应归入第一段。思路探究本文分两段,结构上不够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请问我的这种看法对吗?
这个说法没有道理。第一段提出论点之后,从正反两个方面讲道理,论证了观点的正确性;第二段则从正反两个方面摆事实,论证了观点的正确性。先讲道理,再摆事实,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道理和事实分做两段,比较合适。 语言品析在说理的过程中,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运用了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语言品析在说理的过程中,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运用了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
运用了排比。排比,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主旨探究孟子的“舍生取义”和孔子的“杀身成仁”观点是一致的,请结合历史事实谈谈孔孟的观点对后世仁人志士的影响。
在面临生死考验时,在利益面前,要经受住考验,要舍生取义,要有羞恶廉耻之心,不要丧失了人的天性,本心。文天祥面对元朝高官厚禄的诱惑不为所动,慷慨就义;谭嗣同在变法维新失败后,不肯逃亡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宁死也不肯泄露党的机密,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些民族英雄正是从孔孟的学说里汲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才为民族、为祖国、为人民而舍生取义的。提出主张——舍生取义正面分析舍生取义的原因反面论证“义”的价值和作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第一部分“义”重于生命,应舍生取义。 本文论证的中心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所欲→鱼、熊掌加油呦!
→取熊掌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设喻:引出:→取义 生、义论点:类比舍 生 取 义鱼 熊掌生 义 比喻论证
(类比论证)舍 取
舍 取论证赏析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人虽饥饿,仍将“义”看得重于生命,甚至宁死不食。以不辨礼义接受万钟为例,指出为物欲所蔽是丧失了羞耻之心,对自己没有好处。第二部分举出实例,进一步论证“义”重于生命,并得出中心,指出不应该为物欲所惑。义存于心举 例 论 证见利忘义(正)(反)对 比 论 证嗟来之食1、行道之人
2、乞人万钟之禄1、宫室之美
2、妻妾之奉
3、所识穷乏 者得我拓展延伸请围绕“我心目中的孟子”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孟子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炎附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官回家,断然拒绝了齐王“万钟”的诱惑,这些言行都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约束一己之私欲,成就集体、民众的大利。孟子可谓高屋建瓴。拓展延伸请围绕“我心目中的孟子”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孟子是一个肩担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就孟子的人格而言,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宏愿伟志。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参与意识,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论辩家。他义正辞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狂放不羁、无私无畏的论辩家的形象。 20 《庄子》故事两则
精彩开篇词
先秦诸子散文,虽然主要是政论,但也是文学艺苑中的奇葩。《论语》平实质朴,富含哲理;《孟子》文笔雄健,铿锵有力;《荀子》气魄雄浑;《老子》清远深邃;《墨子》质朴;《庄子》恣肆。庄子和孔子一样,同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智者,今天让我们走近庄子,感受他的机敏、幽默与诙谐。
学习目标
1.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2.理解故事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3.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感受“游于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4.拓宽阅读视野,增加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惠子相梁
一、新课导入
庄子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其貌不扬,长脖子,脖子还长有一个瘤子,脸色蜡黄。他曾经去见过几位国君,结果都被他的长相吓跑了。“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之大,知己唯惠子一人而已,但惠子的生活、志趣和追求却与庄子大相径庭。他们两人,在现实生活上有距离,在学术观念上也相对立。这样两个人,为什么会成为契友?走进《惠子相梁》,去破解这千古留传的密码。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相(xiàng)梁 鹓(yuān)雏(chú) 鸱(chī)
醴(lǐ)泉 吓(hè) 邪(yé)
2.解释课文中重点词语。
(1)重点实词
相:宰相。这里用作动词,做宰相的意思。
或:有的人。
恐:害怕。
止:栖息。
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子。
醴泉:甘甜的泉水。
于是:在这时。
鸱:猫头鹰。
(2)一词多义
吓:仰而视之曰:“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吓用作动词,威胁。)
于:鹓发于南海(从。)
于是鸱得腐鼠(在。)
而飞于北海(到达。)
(3)古今异义
非梧桐不止 (止:古义:栖息;今义:停止。)
于是鸱得腐鼠 (于是:古义:在这时;今义:因果关系。)
3.庄子和《庄子》
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身处乱世,博学多才,家境贫寒而又有志节。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读通文意
(1)结合注释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积累文言知识。
(二)文本探究
1.庄子故事中的鹓、鸱、腐鼠的比喻义各是什么?
【交流点拨】鹓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腐鼠比喻功名利禄。
2.庄子讲鹓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交流点拨】一方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淡泊名利,另一方面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醉心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3.读完本文后,你眼中的庄子和惠子各是什么样的人?
【交流点拨】庄子:鄙视功名、清高自守、机智、幽默。
惠子:醉心功名、利欲熏心、无端猜忌、心胸狭窄。
(三)写法探究
简短的叙事小品,人物形象鲜明突出,其魅力在什么地方?探究下面的问题:
1.情节的发展构思巧妙体现在什么地方?
【交流点拨】故事发展出人意料。做了大官,好朋友来看望自己,这是令人高兴的事情,惠子对庄子来梁国起初的反应可能也是欣喜。可是在别人的挑拨下,他马上对庄子起了疑心,进而大动干戈,在城里进行大搜捕,非要把庄子拿捏在自己手里不可。气氛骤然紧张。庄子对此的反应呢?他没有躲,没有逃,而是大大方方地主动来到惠子面前。面对利欲熏心、薄情寡义的惠子,庄子是不是要破口大骂呢?不是。他远远地从奇鸟“鹓”讲起,直到最后勾连一句,才让惠子意识到原来“鹓”的故事是在骂他。
2.举例说明描写的精彩之处。
【交流点拨】“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吓!’”句中一个“吓”字,写出了鸱且护且拒,卫护“腐鼠”的丑态,使人如见其状,如闻其声。“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惠子把自己的梁相看得绝高,而庄子不可把梁相看作是“腐鼠”,巧妙地写出了两人不同的人生追求,谁是鹓,谁是鸱,什么是腐鼠,不言而喻。
四、板书设计
非梧桐不止 喻 清高自守
非练实不食 鹓 庄子 鄙弃功名 对比鲜明
非醴泉不饮 讽刺辛辣
得腐鼠 喻 利欲熏心
仰视“上下” 鸱 惠子 薄情寡义
五、拓展延伸
匠石运斤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楚国郢人捏白士,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替我试试看。’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自从先生去世,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谈论的对象了!”
第二课时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一、新课导入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阉,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在先秦诸子中,无论就他的思想或文风来说,都是属于南方一系,即楚文化的代表,所谓“庄狂屈狷”,正道出了他们独具的浪漫主义精神。《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濠(háo)梁 鯈(tiáo)鱼
2.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1)重点实词
是鱼之乐也 是:这。
请循其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请:请允许我。循:从……说起。其:话题。本:最初。
汝安知鱼乐 安:怎么。
云者:如此如此。
既:已经。
(2)一词多义
固:固不知子矣:固然。
子固非鱼也:本来。
3.朗读指导
注意课文中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2)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3)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读通文意
(1)结合注释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积累文言知识。
(二)文本探究
读课文,思考探究:
1.庄子和惠子围绕什么话题展开了怎样的辩论?他们的观点和论据各是什么?
【交流点拨】辩题:庄子能否知道“鱼乐”。
庄子观点:我知道鱼很快乐。
庄子论据一: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论据二:你说“你哪里知道鱼乐”时,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儿快乐,还问我,我是在濠水桥上知道鱼儿快乐的。
惠子观点:你不知道鱼的快乐。
惠子论据:我不是你,不知道你;你不是鱼,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
2.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交流点拨】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3.通过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可以看出两个人有何不同?
【交流点拨】惠子力辩、拘泥,重求实,对事物有一种刨根问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有灵性,崇尚美,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感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的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三)主旨探究
1.作者借自己和惠子的辩论,宣扬一种什么观点?
【交流点拨】表现了庄子的一种“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2. 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
【交流点拨】生甲: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文章中段,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或“怎样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
生乙: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生丙:从逻辑上看,庄子其实并不应该输,只是他没找准方向,以至给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机。惠子最初的发问是这样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里暗含有这样的判断:惠子能够知道庄子“非鱼”。因此,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
四、板书设计
庄子 辩论(鱼乐) 惠子
心境愉悦,自由活泼 好辩,寻根究底
五、拓展延伸
庄子小故事
庄子才学和品质都为人之首,到大限之日时,很多弟子极伤心,竟呜咽有声,情不自禁。大师笑道:“你不是不明白: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死生为伴,通天一气,你又何必悲伤?”
弟子道:“生死之理,我何尚不明。只是我跟随您至今,受益匪浅,弟子却无以为报。想先生贫困一世,死后竟没什么陪葬。弟子所悲者,即为此也!”大师坦然微笑,说道:“我以天地作棺椁,以日月为连璧,以星辰为珠宝,以万物作陪葬。我的葬具岂不很完备吗?还有比这更好更多的陪葬吗?”弟子道:“没有棺椁、我担心乌鸦、老鹰啄食先生。”大师平静笑道:“在地上被乌鸦、老鹰吃掉,在地下被蝼蚁、老鼠吃掉二者有什么两样?为什么要夺乌鸦、老鹰之食而给蝼蚁、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