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单元复习与提升
第九单元 溶液
必
●
考点1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
物质里,形成
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
稳定性,
属于混合物
【注意】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溶液为
蓝色,FeSO4溶液为
浅绿色
Fe2(SO4)3溶液为黄色。
2.溶解时的放热、吸热现象:
溶解吸热:如
NHNO:
溶解;
溶解放热:如
NaOH
溶解;
溶解时没有明显热现象:如
NaCl
3.乳化现象:
用洗涤剂和汽油都能除去油污,但二者原理不
同,前者是乳化,后者是
溶解
;还可以
用肥皂、洗衣粉除油污,其原理是
乳化
考点2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
某种溶质,当溶质
不能继续溶解
时,所
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饱和溶
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不饱和溶液。
2.判断方法:看有无晶体析出或继续加入该
溶质,看能否溶解。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蒸发溶剂
增加溶质、降低温度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升高温度
注:Ca(OH),和气体等除外,它们的溶解
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考点3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
态物质在100g氵
溶剂里达到
饱和
状态
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①条
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
态:达到饱和状态;④单位:g。
(2)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②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
而增大,如
KNO: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
很小,如
NaCl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
而减小,如
Ca(OH)2
2.气体的溶解度:
(1)定义:气体的压强为
101 kPa
和
一定温度「
时,在1体积水
里溶
解达到饱和
状态时的
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①气体的性质;②温度(温度
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③压强
(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
大
)。
3.结晶:
(1)降温结晶(又叫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
较大
的
物质,如
KNO
(2)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
小的物质,如
NaCl
(3)升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减小的物质,如
Ca(O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