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青山处处埋忠骨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27日,美国政府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派兵入侵朝鲜,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对此,中共中央作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东北边防军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于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开赴前线,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者。时代背景 毛岸英,毛泽东的长子。1922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他也被关进牢房。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动请求入朝参战。1950年11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了解烈士拟 勋
殉 赴
嘛 黯
踌躇(xùn)(nǐ)(拟定)(xūn)(功勋)(殉职)(chóu)(mɑ)(是嘛)(chú)(踌躇)(àn)(fù)(奔赴)(黯然)学习生字殉职:
踌躇:
勋鉴: 因公务而牺牲。犹豫不决的样子。鉴,审查,看;勋,功德,功劳。勋鉴的大意是有功德之人看。多用于政界,文界,敬语。词语理解 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把自己深受感动的部分画出来多读几遍,可以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文中。感情体会 1.毛主席在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 (1)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感情体会 (2)“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情感要点:岸英从小就颠沛流离,在父亲身边并没有多少时间。慈父毛泽东此时已是近60岁的老人了,老来痛失爱子,使他悲痛欲绝。感情体会 2.当彭老总请求将遗体运回国,“金日成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时,毛主席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 (1)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感情体会 (2)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
情感要点:作为一国的领袖、国家的主席,他强忍悲痛,一切从大局出发,理智地处理了自己的情感。感情体会 3.当毛主席要在电报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来的? (1)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
(2)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感情体会 情感要点:毛岸英是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革命胜利而牺牲的六位烈士中的一位,毛主席在做最后的决定时,心底又流露出对亲人的无比眷恋。感情体会 4.当毛主席在电报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 (1)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2)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感情体会 情感要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铮铮的言语下,是毛主席那宽阔的胸怀和那深深的慈父之情。感情体会 毛主席把一生奉献给了新中国,奉献给了中国的劳苦大众。此前,他的五位亲人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已经相继献出了生命。此时,这位老人又失去了他挚爱的长子,这是多么剜心的疼痛啊! 但他却毅然决然地把儿子的尸骨留在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他的爱似山般的厚重,他的情如海般的深邃!他的革命胸怀如海似山!
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一次去体会毛主席他那凡人情感中的伟人风范吧!感情朗读·深化感悟铁骨铮铮的毛岸英毛泽东和毛岸英 大弟弟毛泽民(1896 ~ 1943),经过长征后到达陕北,任财政部长,在新疆被敌人杀害。
小弟弟毛泽覃(1905 ~ 1935),任红军师长、军政委,在瑞金作战时牺牲。
妻子杨开慧(1901 ~ 1930),在长沙做地方党的工作,被反动派逮捕,壮烈就义。
堂妹毛泽莲(1906 ~ 1929),任游击队队长,在掩护同志们撤退时,被敌人杀害。
大儿子毛岸英(1922~1950),幼年同母亲一起坐过牢,解放后到朝鲜前线参加抗美援朝,光荣牺牲。
侄子毛楚雄(1927 ~ 1946),毛泽覃之子,随部队打游击,不幸牺牲,年仅19岁。毛主席为中国革命牺牲的六位亲人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