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15.无言之美
统编版 · 语文 · 九年级(下)
1.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2.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其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3.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
4.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预习检测
liáo
miǎo
yí
qín
qǐnɡ
xǔ
pín
yùn
chèn
chuàng
niān
ài
pì
jiā
zhū
qī
寂寥
缥缈
心旷神怡
擒住
顷刻
栩栩如生
颦
意蕴
铢两悉称
悲笳
怆然
暧暧
譬如
信手拈来
惨戚
积累字词
尽致:
玩味:
瞬息万变:
铢两悉称:
闲情逸致:
心旷神怡: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详尽细致,达到极点。
细心体会其中意味。
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一丝一毫都相吻合。铢两:比喻微小之处;悉:都;称:相当。
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逸,安闲;致,情趣。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开阔;怡,愉快。
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首先,要在作者专业研究领域中把握文中的核心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其次,梳理全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论述思路。
最后,要注意分析文中所举实例。这些实例除论证作者观点之外,更是作者对专业问题进行研究的思路和过程的呈现,融入了作者对相关专业问题的深刻认知。
回顾了解文艺论文的阅读策略
运用这种阅读策略,自读朱光潜先生的第一篇美学论文 《无言之美》。
在预习的基础上,选取小组,展示预习成果,进行访谈活动“走近大师第二期:文艺美学大师朱光潜”, 初步了解朱光潜及其美学领域主要观点。
在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同桌的两位学生根据访谈提纲开展访谈活动。一人作为“主持人”根据采访提纲提问,一人作为“朱光潜”,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回答提问。
解读标题,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
课文标题是“无言之美”,作者是在美学专业领域来谈这一观点的。“无言”的言,并不专指语言文字,而是包含一切艺术所用的“语言”,如绘画的线条、色彩,音乐的曲调、旋律等。“无言”也不是说不用语言来表现,而是注重含蓄,避免直露,以引发读者想象,体会更做妙、更深广的内容。“无言之美”,即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天越深越真切。
文章标题体现了作者的观点。在论证的基础上,文章的末尾对“无言之美”的含义进行了具体阐释。
默读课文,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
自读课文,理解文中核心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关系
课文开头通过引用孔子的话引出“无言”话题。接着,作者提出从美术观点探讨“无言”。课文中的“美术”不是日常生活所说的“画画”之义,而是美学领域中的一个专业概念,是具有美学意义的活动及其产物,如绘画、雕塑、建筑、文学、音乐、舞蹈等。
(1)在第2 段中,作者说要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无言的 意蕴。其中的“美术”是什么意思?请结合文中注释解说。
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而审美活动是一种以人的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
“美术”这一专业术语来自法国,朱光潜先生曾在法国留学,受法国美学思想影响较大。《诗论》就是他用西方美学研究中国 的古典诗歌,寻求中国古典诗歌规律的一部专著。
在第3—6 段,作者从言意关系入手探讨本文话题“无言”。首先阐述了通常意义上的言意关系:言是用以表达情感意绪的 工具,但意“决不是完全可以”用言来传达的(即在通常意义上; 言<意)。接着,作者从一般意义上分析文学所力求的言意关系:文学作品在言、意上要尽善尽美,第一就是要“与自然逼真”,即言与意要相符,言与意要等量(即文学作品在理想上讲求:言=意)。然后,作者提出“是否能够”“是否必要”两个问 题:文学是否能够尽善尽美,“与自然逼真”?假使言足以“传情达意”,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铢两悉称,丝毫不爽,这是不是文学上所应希求的一件事?(即提出问题: 言丰意)。
(2)在第3—6段中,作者主要论述了什么?
借助数学公式理解言意关系。
通常意义:
言<意
文学力求:言=意
提出问题:言≠意
阅读第7-12 段,分别概括在绘画、文学、音乐、雕塑这四种
美术类型中“无言之美”的含义。
提示:借助旁批阅读,并写出四种美术类型中“无言之美”的
含义。
含义一:不如相片一样“和自然逼真”,反而美得多(绘画);
含义二:言不尽意(诗歌);
含义三:此时无声胜有声(音乐);
含义四: 含落不露(雕塑)。
2.了解四种美术类型中的无言之美。
段落 美术类型 无言之美
第8段 绘画 图画不能如相片一样“和自然逼真”
第9段 文学 言不能尽意,也不必尽意
第10段 音乐 此时无声胜有声
第11、12段 雕塑 含蓄不露
借功旁批,
梳理论述思路
全文按照“话题导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逻辑顺序进行论证,可分为四个部分。
(1)第 1-2 段为第一部分,话题导入。作者由孔子与弟子的一段对话引出“无言”的 话题。孔子是从“教育方面”探讨“无言”,朱光潜则想从“美术观点”方面去探究“无言”的 意蕴。
1.思考:《山水画的意境》的论述思路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由现象到原因再到应用进行探究。本文的论述思路是什么?请自己梳理后和同桌讨论。
(2)第3-6 段为第二部分,提出问题。作者首先从言意关系入手探讨本文话题,阐述了通常意义上的言意关系。接着,作者分析文学所讲求的言意关系。然后,作者提出文学中 “言≠意”的问题:文学是否能够尽善尽美,“与自然逼真”?假使言足以“传情达意”,假使“笔 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铢两悉称,丝毫不爽,这是不是文学上所应希求的一件事
(3)第7-12 段为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作者在第7段已经巧妙地把言意之间的关系, 转换成了一个更容易判断的命题“美术作品需不需要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并作出了回答: “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一切美术作品 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接下来的第8-12 段中,作者以绘画、文学、音 乐、雕塑等四种美术作品为例,分析了在美术作品中言不必尽意、无声胜有声、含蓄不露等所 表现出来的“无言之美”。
(4)第13段为第四部分,得出结论。作者在第13段得出结论:“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 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这也启发我们:欣赏艺术作品时,不仅要关注作者说出来的部分,还要关注其中的“空白”,发现作者没说出来的部分,懂得感受作品的“无 言之美”。
第一部分(第1、2段) 话题导入。由孔子与弟子的一段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
第二部分(第3一6段) 提出问题。探讨“言”与“意”的关系,分析文学追求的言意关系。
第三部分
(第7一12段)
分析问题。以绘画、文学、音乐、雕像四种美术作品为例,分析了不同美术类型的“无言之美”。
第四部分
(第13段)
得出结论。“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无言之美
揣摩实例,对比感受
各种美术类型的
“无言之美”
承上启下。
第7 段观点:一切美术作品以言尽量表现意,非唯不能,而且不必。
读课文第7 段,想想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第二课时
(1)补充绘画素材。
1.学生细读第8、10、11、12段,结合补充素材,分别感受绘画、音乐、雕塑这三种美术类型的“无言之美”。
【提示】运用《山水画的意境》中“如何获得意境”的 方法(长期观察,深刻认识,融入作者情感)进行对比鉴赏活动, 对比照片与画作,从而深入理解“把美术家的人格参加进去,然后表现出来。所表现的只是实物的一部分,就连这一部分也不必和实物完全一致”。
绘画的无言之美,
“不和自然逼真”更美
(2)补充音乐素材。
听《琵琶行》的琵琶曲落音。
“音调由宏壮急促而变到低微以至于无声”,感受“精神上就有一种沉默渊穆和平愉悦的景象”。
音乐的无言之美,
“无声胜有声”。
(3)补充雕塑素材。
想象自己在极刑之下可能的狰狞表情,并与作品的隐忍表达作对比;
希腊审美精神“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温克尔曼语);“所谓无言,不一定指不说话, 是注重在含蓄不露。”
雕塑的无言之美,“含蓄不露”。
(1)作者为什么把文学例证这一部分写得最详细?
(2)比较中国的“言不尽意”“意在言外”和西方的“直抒胸 臆”“工笔细描”两种不同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活动组织】分组品读文学语言的两种不同的美,领悟其不同表达效果。自由选择角色,开展文学鉴赏活动:角色1朗读A文段;角色2朗读B文段;角色3 和角色4自由比较、点评。
2.细读第9 段,体会文学作品“言不尽意”的“无言之美”。
文中以文学作为例证的部分是写得最详细的,尤其是诗歌这个文学体裁,这与朱光潜先生的研究领域有关系。朱光潜先生对文学素有研究,他写过很多有关古代文学的著作,如 《诗论》《谈文学》等。作者自己也曾说:“在上等文学作品中——尤其在诗词中——这种言不尽意的例子处处可见。”
(1)作者为什么把文学例证这一部分写得最详细?
①对比文段(一)
A.微雨从东来,好风与时俱。 —— 陶渊明《读山海经》
B 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侯,一切都睡着了,在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侯,正是你应该咆哮的时侯,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 ——郭沫若《雷电颂》
(2)比较感悟。
评价:前者笔力清淡,词气安和;后者是浓烈、豪放的战斗之歌。
②对比文段(二)
A.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B.每当我看见天穹中一条彩虹在闪耀,
我的心儿就蹦蹦直跳。
初生时是这样,长成人也这样,老了也该这样,
否则,我不如死掉。
孩子是成人的父亲,
我祝愿我生命的旅程,
都贯穿了自然的虔诚。
——华兹华斯《我心雀跃》
评价:前者描写曲终人散后,一川江水,几峰青山,这样极其省净明丽的自然景象给读者 留下了回味的空问;后者直言从大自然中领悟永恒的生命,发现人生的真谛。
③对比文段(三)
A.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B.坐在山岩上,对着河水和沼泽冥想,
或者缓缓地寻觅树林荫蔽的景色,
走进那从没有脚步踏过的地方,
和人的领域以为的万物共同生活,
或者攀登绝路的、幽独奥秘的峰峦。
和那荒野中无人圈养的禽兽一起,
独自倚在悬庄上,看瀑布的飞溅——
这不算孤独;这不过是和自然的美丽
展开会谈,这是打开她的富藏浏览。
如果是在人群、喧嚣和杂闹中
去听,去看,去感受,一心获取财富,
成了一个疲倦的游民,茫然随世浮沉,
没有人祝福我们,也没有谁可以祝福,
到处是不可共患难的荣华的奴仆!
人们尽在阿谀、追随、钻营和求告,
虽然在知觉上和我们也是同族,
如果我们死了,却不会稍敛一下笑:
这才是举目无亲;呵,这个,这才是孤独
——拜伦《孤独》
评价:前者是意境苍茫遒劲,粗笔勾勒,慷慨悲壮;后者夹叙夹议,工笔细描,激愤感伤之情泛于言表。
④对比文段(四)
A.美人卷珠帘,深坐颦峨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李白《怨情》
B.想从前我们俩分手,默默无言地流泪,预感到多年的隔离,我们忍不住心碎;你的脸冰凉发白,你的吻更似冷冰,啊!那一刻正预兆了我今日的悲病!
——拜伦《想从前我们俩分手》
评价:前者所指含蓄深远,恨“谁”?是负心的情人、家庭的阻隔、社会的偏见、远行的离 人、出征的丈夫,还是自己……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美人”的所指非常宽泛,如《诗经》中的美人指年轻美丽的女子,《离骚》中的美人可指贤臣明君。
⑤对比文段(五)
A.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标,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花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归园田居》
B.在这里,我看到两面如镜的平湖碧蓝碧蓝,
湖面上,渔夫的风帆有时泛着焰烟白光,
湖后边,是连绵起伏的山冈和阡陌纵横的稻田,
远处,农家的茅舍星呈点点,
牛羊成群放牧在湿河的湖岸边,
谷物干燥房轻烟袅袅,磨坊风车旋转;
富庶和劳作的景象到处呈现。
在这里,我摆脱了世俗的束缚,
我学着在真实中子找幸福,
我以自由的心灵视法律为神祇,
我绝不理睬恶昧的群氓的怨怒,
我要以同情心回答羞涩的哀求,
从不美幕那恶霸,从不追幕
蠢材的命运----他们臭名昭著。
——普希金《乡村》
评价:前者是自然朴素清淡、言不尽意;后者是内容丰富、感情真诚浓烈深挚。
拓展阅读,质疑反思, 形成自己对“无言之美”的认识和理解
培根在《谈读书》中告诫我们:“不可尽信书上所言……”阅读任何作品的时候,脑子里都要想一下:作者这样说是否准确?是否有根据?只有这样清醒着读,读书时才不会被作者所左右 保持独立的判断。这就是批判性阅读。
拓展阅读朱光潜的《两种美》,谈谈你对“无言之美”的认识。
阅读后,讨论交流。
自然界事事物物都是理式的象征,都是共相的殊相,像柏拉图所比拟的,都是背后堤上的行人射在面前墙壁上的幻影。科学家、哲学家和美术家都想揭开自然之秘,在殊相中见出共相。但是他们的出发点不同,目的不同,因而在同一殊相中所见得的共相也不一致。
比如走进一个园子里,你抬头看见一只老鹰坐在苍劲的古松上向你瞪着雄赳赳的眼,回头又看见池边旖旎的柳枝上有一只娇滴滴的黄莺在那儿临风弄舌,这些不同的物件在你胸中所引起的情感是什么样的呢 依科学家看,松和柳同具“树”的共相,鹰和莺同具“鸟”的共相;然而在情感方面,老鹰却和古松同调,娇莺却和嫩柳同调。借用名学的术语在美术上来说,鹰和松同具一个美的共相,莺和柳又同具一个美的共相,它们所象征的全然不同。倘若莺飞上松顶,鹰栖在柳枝,你登时就会发生不调和的感觉,虽然为变化出奇起见,这种不伦不类的配合有时也为美术家所许可的。
两种美
自然界有两种美:老鹰古松是一种,娇莺嫩柳又是一种。倘若你细心体会,凡是配用“美”字形容的事物,不属于老鹰古松的一类,就属于娇莺嫩柳的一类,否则就是两类的混合。从前人有两句六言诗说:“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这两句诗每句都只提起三个殊相,然而可象征一切美。你遇到任何美的事物,都可以拿它们做标准来分类。比如说峻崖,悬瀑,狂风,暴雨,沉寂的夜或是无垠的沙漠,垓下哀歌的项羽或是床头捉刀的曹操,你可以说这是“骏马秋风冀北”的美;比如说清风,皓月,暗香,疏影,青螺似的山光,媚眼似的湖水,葬花的林黛玉或是“侧帽饮水”的纳兰,你可以说这是“杏花春雨江南”的美。因为这两句诗每句都象征一种美的共相。
这两种美的共相是什么呢?定义正名向来是难事,但是形容词是容易找的。我说“骏马秋风冀北”时,你会想到“雄浑”,“劲健”,我说“杏花春雨江南”时,你会想到“秀丽”“纤浓”;前者是“气概”,后者是“神韵”;前者是刚性美,后者是柔性美。
刚性美是动的,柔性美是静的。动如醉,静如梦。尼采在《悲剧之起源》里说艺术有两种,一种是醉的产品,音乐和跳舞是最显著的例子;一种是梦的产品,一切造型的艺术如诗如雕刻都属这一类。他拿光神阿波罗和酒神狄俄倪索斯来象征这两种艺术。你看阿波罗的光辉那样热烈吗 其实他的面孔比瞌睡汉还更恬静,世界一切色相得他的光才呈现,所以都是他在那儿梦出来的。诗人和雕刻家的任务也和阿波罗一样,全是在造色相,换句话说,全是在做梦。狄俄倪索斯就完全相反,他要图
刹那间的尽量的欢乐。在青葱茂密的葡萄丛里,看蝶在翩翩地飞,蜂在嗡嗡地响,他不由自主地把自己投在生命的狂澜里,放着嗓子狂歌,提着足尖乱舞。他固然没有造出阿波罗所造的那些恬静幽美的幻梦,那些光怪陆离的色相,可是他的歌和天地间的生气相出息,他的舞和大自然有脉搏共起落,既是发泄,也是表现,总而言之,是人生不可少的一种艺术。在尼采看,这两种相反的美熔于一炉,才产出希腊的悲剧。
作 业
《无言之美》是作者的第一篇美学论文,从观点到论述也许都有不完善的地方;文章发表近一个世纪了,学术在发展,或许有些认识已经过时了。请从“批判性阅读”的角度,再读《无言之 美》,尝试质疑一下: 你对哪些观点有疑向?你觉得哪些论述有漏洞?写一篇600 字左右的小论文,跟小组同学交流一下,看你的质疑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