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六单元10.1《劝学》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六单元10.1《劝学》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01 13:4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劝学》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1.阅读教师印发的材料或自己查阅相关书籍,了解荀子的有关情况,尤其是荀子的主张。
2.在已经初步形成自学习惯的基础上,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尽量扫除文字障碍,反复诵读课文,弄懂文章的观点。
【教学目标】
1.继续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2.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教学重点】
晓劝学之意,明劝学之理。
【教学难点】
探究本文怎样运用比喻进行说理。
【课时安排】2课时
评析:将《劝学》篇与荀子相关思想主张的把握结合起来,有夏丏尊“滚雪球”式阅读观的面影——以一篇带动多篇,甚至整本书、多本书的阅读,如学习《桃花源记》,受兴趣驱使,去读晋史或乌托邦思想方面的著作。这种点面体结合的学习,更能渊深学生的语文素养。
注意自学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自己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解扫除文字障碍,“反复诵读课文,最好能背下来,并能抄写课文”,看似方法老旧,却是积淀文言素养的不二法门。没有这样的“种子习惯”奠基,学生文言文学习很难开出思维之花,审美之花。
教学内容的择定注意了形(析其法)意(晓其意,明其理)统一,并触及了篇性(荀子设喻的独特性)开掘,十分可贵。
不过,教学目标1显得有些空泛。教者在“理念阐释”部分(限于篇幅,选录时省去)明确说“一篇课文值得重点掌握的字词并不多”,为什么不具体标注呢?教学难点是目标2的变相陈述,完全可以二合一,只需在括号中说明一下。
还有,从“设喻”切入,捕捉篇性,仅限于“以喻代议”和“寓议于喻”吗?如果不是,还有哪些,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体知?即使只谈“以喻代议”和“寓议于喻”,也要谈出荀子的独特之处,让思维向纵深处挺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询问课前预习情况。
1.齐读课文,整体了解预习情况,重申诵读的重要性。
2.询问预习时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从而筛选课堂教学的重点和
难点。
(二)朗读、范读课文。
1.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矫正读音,强调朗读要注重节奏、强弱和韵律。
2.教师范读课文。
评析:没有华丽的开场,有的只是基于学情的应势而教,应性而教——“预习时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这样的对话是很自然、亲切的诊断性评估,确能保证真实学习、有效学习的发生。
朗读时关注节奏、强弱和韵律,有读以致美的教学追求。遗憾的是,教学设计中未能见出诊断性评估与读以致美的追求一以贯之。
二、课文探究
(一)解题
1.“劝学”的意思是什么 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结合课前印发的资料,请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劝”在本文是“劝勉、鼓励”的意思,题意是“劝勉、鼓励人们勤奋学习”。学习的内容是儒家的经典。
2.关于结构。
本文是节选,原文1710字,课文节选的只有290字,不能体现全文的结构,因此不必在结构上做更多的探究(ppt展示《劝学》全文,不做讲解,课文部分用大一号的字体,每段中总结的话有“君子”的句子用红色字体)。
(二)中心观点
1.“君子曰”的用意何在
明确:首先,《劝学》全文的许多段落都以“君子”作结。例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作者意在强调学习可以成为君子。其次,作为间接引用,这是重申《论语》的观点。
2.“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在当今演化为怎样的说法
明确:俗语说的“活到老学到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终身学习”理念。
(三)师生共同探究第2自然段。
1.学生齐读,教师范读并积累文言词语。着重指出“輮”读为“rǒu ",书下注解有误。
2.“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是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 (这是本课的难点所在,应该着力探究)
明确:“青”“蓝”与“冰”“水”都是喻体,且每句喻体之间有一种特殊关系,关键是找出本体。“青”与“冰”的本体都是指学习之后的知识状态或水平,“蓝”与“水”的本体都是指学习之前的知识状态或水平,意在强调人经过学习就可以使知识水平得到提高。“青于蓝”是萃取,是提纯;“寒于水”是改变形态、状态,即从无形到有形。二者都是强调学习这种后天行为可以改变固有、天生的属性。
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理解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错误的。后者作为成语是从前者脱胎而出的,意为学生是跟老师学习的,但超过了老师。这种理解主体不一致,违背荀子的原意。这样理解,“冰,水为之”一句就没有对应了。
3.“輮”与学习有什么相似点
明确:“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设喻,表面上是说“直木”——非器,变成“中规”的车轮——成器,这种成器的过程在于“輮”——用火烤使之弯曲;隐含的论断是无学之人经过后天的学习,可以成为有学之人。“木”经过“輮”这种加工工艺,与人的学习——也就是后天加工上有相似点。“虽有槁暴”一句进一步阐明获得了本质改变以后,很难回到无学、无用的原始状态。这都是为了阐明后天学习对人有重要的意义。
4.“木受绳则直”一句比喻论证的重点是什么
明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是说“不直”的“木”经过墨绳的取直然后经过加工就会像墨绳画的那样直了(即成材了),金属制成(没有开刃)的刀剑在砺石上磨砺就会变得比没开刃时锋利;同样的道理,人只有经过“博学而日参省”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加一起是比喻的喻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是这个比喻的本体,两层之间构成一个结构复杂的比喻。(板书)喻体,即直观的生活现象:
木受绳则直(成材)
金就砺则利(成器)
本体,即抽象的道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成人)
其相似点为:
前提:“木”“金”有似于“君子”,“受绳”“就砺”有似于“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结果:“直”“利”有似于“知明而行无过”。
这个复杂的比喻是围绕“博学而日参省”可以改变人的品性来进行论证的。“博学”侧重孔子说的“学”,“日参省”侧重孔子说的“思”。
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改造才获得的。“木”要改造为“中规”的轮,要用“輮”,金要“利”,就得“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可见,学习多么重要,所以“学不可以已”。
(四)背诵第2自然段。
(五)师生共同探究第3自然段。
1.教师范读并积累文言词语。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一句是反对“思”吗 这一观点是如何论证的
明确:“思不如学”是这一段的观点,但并非否定“思”的作用,只是强调在“学”与“思”两者中,“学”更重要,这与全文的中心论点一致。这个观点是比较抽象的,所以用“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生活常识加以解释,“登高”才能“博见”,而且这也是这个比喻的喻体。这里已经隐含了“假于物”的论断;接着再用日常生活常见的一些情况进一步解释隐含的“假于物”。“登高而招”是对“跂而望”的直接解释,“顺风而呼”与“登高而招”同理,都是说在自身条件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利用外界条件比不利用外界条件收到的效果好,这是把不好变成好;“假舆马”“假舟揖”比“不假”的结果更是有了质的飞跃,这两个事例在当时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效果更是引人瞩目的,这是把不能变成能。在此基础上因事推理: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是善于利用外界条件(即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改造、提升自己。
君子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这样,本段就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角度论证了中心论点。这种“学而后知”的观点,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这一见解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具有进步作用和积极意义的。
(六)师生共同探究第4自然段。
1.齐读课文,并积累文言词语。
2.本自然段可分几个层次,各层次之问有怎样的关联
明确:可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学习贵在积累;第二个层次,积累贵在不舍;第三个层次,说明不舍贵在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
本自然段是从学习态度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评析:
从题意、学习内容、中心观点等角度整体把握选文内容,再按“重要意义——重要作用——学习态度”的文脉逐段学习,遵循的是“从整体到部分”学习思路。可是,中心论点在教者的措辞中出现了两个:一是“学习可以成为君子”,高频词汇“君子曰”暗示出来的,属于荀子间接引用《论语》的观点;二是“学不可以已”,演化为当下的“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理念,按教者的意思应该属于荀子直接亮出的观点。
到底谁是真正的论点呢?从教者理解的文脉(也是他的课脉)来看,应该是“学不可以已”,有统一的逻辑贯穿。可是,将“成为君子”横插在中心论点的体悟中,又不阐释二者的关系,不知出于怎样的考虑?将“重要作用”作为文脉的一部分亦不妥,因为“善于借力”谈的是学习方法,而非重要作用。
教者学养深厚,文本解读中有诸多创见。如对“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一句传统理解的颠覆,对“輮”与学习有什么相似点的追问,对“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的辩证理解,都能新人耳目,但整体上还是偏重“意”或“理”的阐发,对“形”的发掘基本上停留在本体和喻体的辨析上,并未触及“设喻”的独特性,如以喻说理,以喻抒情,以喻显性的浑然相融,比喻中的一分为三智慧等。
虽然教者说到“师生共同探究”,但在措辞上,逐段讲解的设计上,还是未能见出过程性评估、终结性评估对先前诊断性评估的呼应,基于学情的灵动建构在设计中也未能充分彰显。对所言之理,以及对比喻内部或之间逻辑关联解析的过分倚重,使得“知”素养的培育特别充分,“情”“意”素养的涵育,特别是与学生精神生命的会通做得还不是很到位,读以致美的追求因之在整个设计中显得相对暗弱。
三、小结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课文只节选一小部分,因此不能窥知全貌。但从课文中可以看出,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铺陈扬厉,说理透辟,精练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所以建议大家阅读全文。
评析:回扣“设喻”这个切入点,教学设计显出内在的精致。提倡与全篇阅读联系起来,从整体上把握荀子譬喻说理的特点,更是气势恢宏的引领。
但是,结合整篇设计看,教者总结的荀子譬喻说理特点——浅显贴切、灵活自然、铺陈扬厉、透辟精练、耐人咀嚼等,似只在教学尾声时概括性地授知,教学过程中并未采取一系列的方法让学生去体知、去发现。
四、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各题,尤其是第4题。
2.作者十分看重“善假于物”,寄托于“蛇鳝之穴”的蟹难道不是“善假于物”吗 对此你有何看法 研读全文,看看还有没有类似的情况。
评析:均是激活所学,让自我精神生命出场的好题,素养本位色彩十分鲜明不过,第二题随文探究时呈现或许更能激起头脑风暴,将文本研读推向高潮。同时,也减省了学生课后学业的负担——立足知识型社会评价荀子学习观,是个很大的题目,需要调动很多积累,查阅很多资料,没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恐很难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