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相互作用复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相互作用复习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04-23 10:1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相互作用力的定义: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力的作用效果
(1)使物体发生形变
(2)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力的性质 一、物质性: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有力必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二、相互性: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A对B作用的同时B也对A作用,这两个力等大反向且在一条直线上。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1、万有引力:
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2、电磁相互作用:
存在于电荷与电荷、磁体与磁体、电流与电流之间,他们本质上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作用规律与万有引力相似。
3、强相互作用:
存在于原子核内质子质子、质子与中子、中子与中子之间,它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只有约10-15 m。
4、弱相互作用:
在放射现象中发现的,也是短程力。强度只有强相互作用的10-12 倍。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力的表示方法力的图示:(体现力的三要素)1、选定标度。 2、从作用点向力的方向画一有向线段,有向线段的箭头指向力的方向,有向线段长短按选定标度和力的大小来画,线段上加刻度(一般两至三格即可) 3、用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 【力的图示】例:用150N的力竖直上提物体作出力的图示。F=150N力的测量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弹簧秤)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重力 定义:大小: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G=mg g就是前面学过的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 g在地球上不同位移变化规律是什么?1、纬度越高,g越大; (地球自转的影响)
2、同一纬度,高度越大,g越小。 重力的测量测量仪器:测力计(弹簧秤)注意点:1、力的测量用测力计。要注意测力计要竖直放置且必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物体对测力计的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一般情况下讲A力等于B力是指两力大小相等),不能说成“物体对测力计的拉力就是物体的重力”。重心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把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定义:重心的确定 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还与物体内质量分布有关。 总结1、重心不是重力的真实作用点。 2、重心不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3、重心的位置可以不在物体上。 1、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
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二、弹力的产生一、形变的概念1、定义: 2、弹性形变: 能恢复原状的形变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说明: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弹力】2、产生的条件:接触且有形变三、弹力的大小1、与形变大小有关,形变越大,弹力越__2、胡克定律 3)k叫劲度系数,单位为N/m;k的大小由弹簧的材料、直径、长度和粗细决定。1)公式 2)适用条件:弹性限度以内大例:下图中共有多少个弹力。4个弹力3、大小【摩擦力】一、滑动摩擦力 1、产生条件2、方向①接触面粗糙.②接触处有弹力.③有相对运动沿接触面的切线,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F = ? N叫动摩擦因数,其数值与两物体的材料有关,还跟
两个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但与接触的面积无关 4、最大静摩擦力 二、静摩擦力1、产生条件2、方向3、大小①接触面粗糙.②接触处有弹力.③有相对运动趋势沿接触面的切线,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0 ? F ≤ Fmax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刚要运动的静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略大。问题2 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推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F 增大,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如何变化?物体可能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如何变化?问题1 如图所示,长方形木块在水平推力作用下移动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如何变化?不变不变【力的合成分解】1、平行四边形法则F1F2F2、两个力F1、F2的合力大小的取值范围为:问题2:大小相等,共面且方向互成1200的三力的合力多大? 问题1:共点力F1、F2的大小分别为6N和8N,则合力的范围为 。可见合力可以比分力大,也可以比分力小物体的受力分析
及其运算技巧作出物体的受力分析图,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是隔离法和整体法,其主要步骤如下:(1)明确研究对象(2)明确研究对象所处的运动状态;(3)隔离物体分析(4)按顺序:先重力,其次是接触力(弹力、摩擦力)。
(有摩擦力一定存在弹力;有弹力不一定存在摩擦力。)(5)对画出的受力图进行检验,防止错画力、多画力和漏画力。例 1 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的A物体的受力示意图。(F垂直于斜面)例 2 在竖直双线悬吊着的斜木梁M上,放着物体m,分析斜梁受哪几个力的作用?例 3 画出下图中光滑斜面上被一挡板挡住的静止钢球的受力示意图。[例4]在以下各图中物体A、B均保持静止,试分别对A、B进行受力分析: [例5]物体A静止于斜面上,而斜面又静止于水平桌面,试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 力的正交分解法一: 力的正交分解法二:[例6]物体m在斜向上与水平方向成 角的力F作用下,静止在水平面上,请画出m的受力情况 两个以上物体的受力分析要注意 以下方法的互相配合
隔离法:分析内力
整体法:分析外力
假设法:判断弹力或摩擦力
是否存在 基本解题思路从题目所给的信息来选取有关物体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物理规律先用字母列方程,整理出待求量的表达式。统一单位,代入数据求出结果。分析研究对象受哪些力的作用,画出受力示意图,做到不多力,不少力。例7.如图所示,电灯的重力为G,OA绳与顶板间的夹角为45度,0B绳子水平,则0A绳所受的拉力F1是多少?OB绳所受的拉力F2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