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综合性学习 有朋自远方来
教材分析
《有朋自远方来》是语文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最后一个部分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从内容主题来看,都在表现亲情,属于“亲情单元”。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对刚上初中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切近、平易。学生在学习这几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的文章时,能调动起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在阅读完这些课文后要求学生围绕“交友之道”,开展一次学习活动,能让学生由亲情的体验转换到友情的交往,沟通了课内外,也能进一步认识到语文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
初中是孩子成长的又一个全新的阶段。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从小学升上初中,面临的都是全新的空间,全新的伙伴,如何尽快地融入初中生活,尽快地与周围的小伙伴形成合力,将是初一学生面临的较大的问题。《有朋自远方来》是初中阶段的第一次综合性学习,既要区别于阅读教学,又要以语文实践活动来展现,同时要在活动中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而七年级的学生缺乏组织文学活动、社会调查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也很少有整理学习成果的习惯。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既要让学生独立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又要与全班同学形成一个整体去展示自我。还需要教师提供支架帮助学生在解决交友之道的基础上为他们提供更多学习路上遇到困难时自我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目标
1.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资料等方式收集并整理关于交友之道的名言、警句、故事、成语,并能从中获得对朋友的认识。
2.通过“关联策略”,加深对“朋友”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交友观,能够在生活中选择益友。同时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倾听能力,写作能力。
3.通过写“三行诗”来赞美友谊,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重点
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资料等方式收集并整理关于交友之道的名言、警句、故事、成语,并能从中获得对朋友的认识。
教学难点
通过“关联策略”,加深对“朋友”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交友观,能够在生活中选择益友。同时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倾听能力,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这是《诗经·小雅·伐木》中的诗句,讲的是林中的飞鸟也在嘤嘤鸣叫,想要寻找伙伴。物犹如此,何况人乎?
二、目标先行·明确方向
三、核心任务·升级微信朋友圈
活动一:梳理交友资料·说友谊
1.分享你课前搜索的一个资料,并谈谈什么是“朋友”。
预设:
①朋友是理解包容,从“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可知。(鲁迅)
②朋友是彼此心意相通,从“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中懂得。
③朋友是志趣相投,从“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中感知。
2.请大家选择你喜欢的一条交友名言作为自己的个性签名,填写在你的“朋友圈”任务单上,并用正楷字认真书写。
活动二:关联生活文本·悟友谊
关联生活:将自己的认识和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联系起来。
预设:
示例1:《小马宝莉》:付出比得到更重要,善意与慷慨会铸就真正的友谊,帮助朋友找到真正的自己。(也就是真正的友谊是既有索取也有付出,那说明朋友之间是平等互惠的。
示例2:《伯牙鼓琴》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高山流水一般的珍贵情谊,总是让人为之感动不已。人生难得有一个知己,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告诉我们,知音可贵,我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友情。
示例3:七上《道德与法治》:友谊与成长同行,在交友的过程中能让我们获得成长。要具有交友的智慧才让能友谊之树常青。
活动三:升级微信朋友圈·赞友谊
1. 用“三行诗”的形式赞美“朋友、友情”。
学生自由创作,赞美友谊。
2. 完成“朋友圈”任务单,小组选出一张最好的,进行点赞留言,最后分享。
四、结合评价量表·展成果
五、齐诵经典诗词·致敬友谊
诗言志,歌咏言,多少真诚的友谊因诗词而长存,最后让我们诵读经典,向古今伟大的友谊致敬。
作业布置
必做:以“交友之道”为主题,借用名人名言、故事等绘制精美的书签,并送给你的朋友。
选做:完善你课上的交友文案,并在你的微信朋友圈中发送,可以@你的好朋友(也可仅你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