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回忆我的母亲 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 回忆我的母亲 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01 22:2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回忆我的母亲
课程导入
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的大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为党的领导人的母亲举行的公祭仪式。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朱德为母亲写的《回忆我的母亲》一文,认识这位伟大的母亲。
1.学会根据叙事主线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层次。
2.品析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深情,感受母亲的伟大。
学习目标
本文选自《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本文是朱德同志在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原题是《母亲的回忆》,刊载在1944年4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上。1983年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出版了《朱德选集》,改题目为《回忆我的母亲》。
写作背景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作者介绍
佃农( ) 祖籍( ) 韶关( )
溺死( ) 劳碌( ) 私塾( )
和蔼( ) 妯娌( ) 周济( )
管束( ) 豪绅( ) 衙门( )
横蛮( ) 外甥( ) 不辍( )
为富不仁( ) 东挪西借( )
diàn

ǎi
shù
hènɡ
rén

shú

sháo

shēnɡ
zhóu li

chuò
shēn
nuó
“甥”单字读作一声,在这个词语中读轻声。
字音字形

( )勉强( )倔强( )强大
jiànɡ
qiǎnɡ
qiánɡ

( )济南
( )救济


字音字形
溺:淹没在水里。
佃农:旧时农村中自己不占有土地,以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民。
劳碌:事情多而辛苦。
私熟: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
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宽厚:(待人)宽容厚道。
仁慈:仁爱慈善。
连夜:当天夜里(就做)。
词语解释
慰勉:安慰勉励。
不辍:不停。辍,停。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为富不仁: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妯娌:哥哥妻子和弟弟妻子的合称。
词语解释
结构总结梳理
第一部分((第1段)):
第二部分(第2一15段):
第三部分(第16一17段):
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回忆。
抒发对母亲的悼念之情,表达了要用尽忠于民族、人民和党的方法来报答母亲深恩的。
记叙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层次分析
1.第1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开篇点题,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沉的爱,回忆母亲勤劳的一生。
“我爱我母亲”这句话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勤劳一生”是母亲的本质特征,起总领全文的作用;
“永远回忆”,既直接呼应题目,又自然地引出下文。
全文分析
2.第2段交代“我”的出身籍贯、家境有什么作用?
详写“我”的家世,交代了母亲的生活环境,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苦。
全文分析
3.第5段主要写“我”的劳作,是否偏离“回忆我的母亲”这个标题?说说你的理由。
第5段主要写“我”从小勤劳能干、懂事孝顺,这是母亲潜移默化影响“我”的结果,突出了母亲对“我”的深远影响,侧面衬托了母亲的勤劳能干,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与标题紧密相连。
没有偏题
全文分析
4.课文围绕中心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表现了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
全文分析
时间 母亲经历的事例 母亲的优秀品质
“我”小时候
1895-1900年前后
1905年
1908年
1919年
1927-1937年前后
1937年
1943年
母亲是个“好劳动”,“整日劳碌着”
勤劳俭朴,任劳任怨,宽厚仁慈
遭遇退佃、搬家和天灾,母亲“没有灰心”,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更强烈
坚强不屈的性格,朴素的阶级意识
节衣缩食,借债供“我”读书
有远见,力图摆脱贫困和压迫
支持、慰勉“我”参加革命
深明大义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
热爱劳动
“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勤俭持家,深明大义
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理解党的困难,支持革命,期望革命成功
85岁高龄仍“不辍劳作”
热爱劳动
全文分析
5.“我”为什么要“瞒着”母亲去参加新军和同盟会?
“瞒着”表现出“我”的矛盾心理。父母节衣缩食供自己读书,为的是“支撑门户”,而自己却弃家出走去追寻理想。“我”怕母亲不理解,更怕她为“我”担心。
全文分析
6.说说第12段“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中“竟”字的含义。
“竟”表示出乎意料,这里是指竟然没有让母亲实现见“我”一面的愿望。一个“竟”字,表达了“我”的内疚之情,也寄托了“我”对母亲的无限哀思与深切怀念。
全文分析
7.细读下列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1)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这一句承接上文,“这样地”即指上文中每天繁重的劳动:“天不亮就起床”“煮饭”“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整日”,说明从早到晚,没有一丝空闲,每日如此,没有一点例外。作者对母亲,是敬重而又心疼的。
全文分析
7.细读下列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看也不看”“有滋味”,两相对比,既表现出作者对地主家穷奢生活的蔑视,也突出了母亲的善持家务,聪慧能干,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
全文分析
7.细读下列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3)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
“我”参加了革命,不能在母亲身边侍奉,但是母子之间的思念从未因时空阻隔而中断。这一句感情强烈,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以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刻遗憾。
全文分析
7.细读下列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4)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一分钟”,母亲连如此短暂的休息时间都没有,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操持家务、照顾子女上。这一句表现出作者对母亲沉甸甸的思念和感恩之情。
全文分析
8.第13段引用外甥的家信有何作用?
从侧面说明母亲老年仍然热爱劳动。与第1段相照应,总结母亲勤劳的一生。
全文分析
9.作者为什么用两个段落,两次强调“我应该感谢母亲”?
因为母亲给了“我”受用一生的精神财富,这是“我”几十年革命征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中国革命的成功,是和像母亲样平凡而伟大的劳动人民分不开的。对母亲的赞颂,就是对劳动人民的赞颂;对母亲的感激,就是对劳动人民的感激。
全文分析
10.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以深深的祝愿,抒发了对母亲的哀悼之情并与开头紧密呼应。
全文分析
本文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情感?
有“爱”,如“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
有“敬”,如“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有“哀”,如“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有“怀念”,如“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
全文分析
本文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情感?
有“歌颂”,如“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还有“感激”,如“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其中,“爱”是基本情感,是贯串全文的情感线索,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沉的爱,唱出了一曲歌颂母亲的深情之歌。
全文分析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中心思想
(1)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fù yù( ),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2)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chuò( )劳作,尤喜纺棉。
(3)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 )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
(4)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āi tòng( ) 是无法补救的。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富裕

hèng
哀痛
课后练习
解析:“任劳任怨”是褒义词,与前面的“不起模范带头作用”不符。
2.(21 - 22·唐山古冶区期中)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C
A.现在不少私企老板挖空心思让工人做得多,拿得少,真是为富不仁。
B.家庭条件不好,他为了供孩子上大学,不得不节衣缩食。
C.他作为劳动委员不起模范带头作用,却只在一旁任劳任怨。
D.我爷爷一生勤劳,到了老年仍是不辍劳作,七十多岁了还下地干活。
课后练习
解析:
A.语义矛盾,“约200”可以是不到200,也可以是200多,“约”和“余”去掉一个。C.关联词语搭配不当,“要表现在物质生活上”与“要表现在精神生活上”,这两层之间是递进关系,应该用关联词语“不仅……而且……”。D.成分残缺,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由于”“使”中的一个。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B
A.学习了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一文后,学校组织了以“感恩母爱”为主题
的征文活动,约200余名同学参加。
B.朱德创作的《回忆我的母亲》,以真挚的情感和质朴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
C.“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要表现在物质生活上,而是要
表现在精神生活上。
D.由于母亲对朱德的悉心教育,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勤劳的习惯。
课后练习
解析:B.此句属于记叙性语句。
4.下列句子不属于议论性语句的一项是( )
B
A.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
B.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
挑水或放牛去了。
C.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
吵过架。
D.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
最可宝贵的财产。
课后练习
解析:“母亲是……中国的历史”这句话是总结性的议论。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D
A.《回忆我的母亲》 是朱德同志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
文章,全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
B.朱德同志的母亲宽厚仁慈、坚忍顽强、爱憎分明,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朱德投
身于革命事业。
C.“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句中的
“勤劳”一词总领全文,是全文的叙事线索。
D.“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
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总结性的叙述,不仅赞颂了母亲,
而且由赞颂母亲推广到赞颂广大劳动人民。
课后练习